略述律中的不学与无知
略述律中的不学与无知
了 了
一、引 言
出家学佛,应尽形寿在学问中过生活;世间俗儒,若一事不知,是为之耻。离尘高士,如一法不知,乃为奇耻大辱。俗语:「活到老,学到老,学到老,学不了。」以此语来形容修学佛法,真是再恰当不过了;因佛法如大海,其广博深奥不可测,是以一生中应不断的去勤求佛法,以成就佛法而自利,成熟众生而利他。其修学次第,应以戒为首,兹谨将律中关于「不学」与「无知」录出,以提供学戒着参考。
二、律中所述
一、何者是学
云何为学?学者增识以广见解而解疑难也。故凡学有二:一者教,二者行;教以照行,行以践教,非但寻文解释,卽名为学。故律中云:「佛立教相,正为奉行,若但读诵,非本意也。如戒名众学,岂但读名耶。」又云:「若只知徒行,复不名学。纵令持奉,犹不冤过。」故戒疏:「若于二持,虽不违背负望,非明绝不为福故。知学者只是称教修行,教行相循,方名为学。」至俗儒颜渊好学,不迁怒,不贰过;扬雄谈学,行之为上,言之在次。在世俗之儒学尚且如此,何况超世拔俗之佛的教法,而专以()诵为学耶,故知出世学佛不勤求学问而无知故得罪也。
二、学之分类
律中谓今时一般所谓学律者,解无所晓,行不可过,放情造过,殊无惭耻,辄谓我是学人,免无知之罪,此乃自欺,罪何可免?又复矜持,吾纵犯过,业亦非重,犹如铁钵入水能浮。此又不闻,净心诫观云:「知而故违,重不知者。」是以出家僧尼,务必时刻须依律分相,但取受戒下坛以来,期心一意专志持戒,依止师范,咨禀训示,兢兢守护戒条,不得随便有违律赅,则名为学。律中依此分为三种:一、久学,解行成立,如律所明。二、初学,虽学未通,如渐顿说。(上二,依三学次第罢三、未学,谓勤求道果,期后习律;如毁昆尼,不犯所开。(此开不次第学)如上三人,一向不结不学无知。依律不学亦分三种:一、始下坛场,或迹混流俗,或越学余宗,或礼诵等业,怠慢戒律,都无知者,如律所述。二、虽复学习,不专持奉,目瞩、耳听、心背、行违,知而故犯,末世多然。若准疏文不名为学。三、先曾奉持,守心不固,中道而废,还为不学。此等三种,一切事法随有不了,若持,若犯,皆结二(不学、无知)罪,如此格量,则粗分途径矣!
三、结罪分齐
律中云:不学、无知二罪通持犯故。通持犯者,犯结不学,无知事勿论也。持亦结不学、无知也。故知不学之人,特亦成犯。如非时食戒,过正午分。卽是犯戒;而口腔内有残馔不洗净者,亦卽犯斋。而云十一时至一时为午时者,卽是犯戒,卽是不学、无知,故戒中云持亦成犯。若夷、若吉,随有所犯,必结枝条;使之心生恐惧,以免不学、无知之罪。若初发心卽断学者,则依律结不学无知之罪。若不断学、不结。若论断学见起不起,依律约下根之机,下根者则须尽形依止师随时随机学问故。若不起断学见时,设虽迷昧敔相,不结不学无知。若起断学见时,则卽结不学无知之罪也。此系约下根机,依律中所示,一向如此释也。然中品机,五夏期间,依止师学教,五夏后离师;而五夏问能不学问,五夏后离师,若经律不明,不识开遮持犯之相,此虽不断学,可结不学无知罪也。五夏间依止为学问,而不学问,亦暗教相,应尽形不离依止。五夏竟离师,而不知教相故,不待断学之见,可结不学、无知罪也。依律中意,依师学问,必须依止智慧宏广远大之师为善;若徒知勤学不晓择师,则贻害非浅,故好师必弘益,而所求之师必须经文涉远见者`有学问者,器量宏博才可依止,故择师不可不慎,
四、顿渐之别
律中不学无知有顿渐,而起心则有通局;依律大凡不学结罪有二:一、起断学心时,二、于境不了时。就其起心亦有二别:一、于一切戒法顿起不学,二、于止持门欲学,于作持门欲不学等是。至于所谓顿渐者,于起心不学时,或三藏通望多境,顿得多罪名顿。后于境不了犯无知罪时,又得不学无知之罪名渐。有云:此又不然,凡不学渐顿者,均起心通局作之也。故持犯方轨篇云:不学之罪通有渐顿,如要心可学境上,作不可学之意,于一一法顿得不学罪;以初受时皆发得故,今违显体顿得多罪。云何为渐?若要心不学羯磨,于余悉学,望羯磨边,犯一正罪名渐。若论无知唯渐者,谓缘不了方结无知罪,一心不备缘唯渐也。
五、轻重之分
律中此种不学无知二罪是何?谓有人云,并是突吉罗。依律解言,无二:若全根本,无知得重;故律重增无知波逸提。若疑者得轻,是突吉罗也,不学罪渐中,随境结故轻。后无知犯,则初作断学心时,于所缘有通局,故依律则随境结罪,与律无违。然不学渐顿者,均系约初起心论之。后无知时,倍不学罪相,今不知也。若起心断学时,为随境结罪,将只为一罪。依律意,应得多罪;多罪者,为所犯戒条之罪,不学罪、无知罪是也。无知虽无渐顿,因不学无知同类之故而举之耳。故不学罪渐中,随境结故轻等。既同为突吉罗罪为何有轻量之分?依律中规定,突吉罗之罪虽同,但有轻重之分。轻者责心,重者对首。又制罪是一突吉罗,而化罪有轻重之别。由此可知虽分别轻重,只约渐顿论之也;故以多罪为重,以渐犯小罪为轻。此等皆系属罪轻重,谓同是突吉罗罪;虽无篇聚异顿犯,望一切境结罪为渐犯,以随其起心则特显制罪轻重也。故结罪论顿渐,可属罪轻重也。
受戒撼度第三十五云:佛因缘起受戒之后,令说四重戒之相,次云应学。四重乃种类戒,皆约违理业罪轻重、制覆、制教。佛以达知解了业体轻重,故使结戒,还约此业,而科故有轻重不同也。若约五篇相望,上下轻重皆是约业道不同,故结罪所以有异也。如杀人戒,以人多智慧,又是道器,形报胜故,杀者得夷。畜非道器,愚昧无知,杀结堕罪。乃至下篇身口越蔽,其业是轻,则科以小吉。以其科罪与业相应,故云结正业科也。次之遮戒,有无违理之论据,若有作者真.与理相达,如畜寳戒等,宁无贪染,故知遮戒有违理之义。从四重性戒,俱依七支制均罪轻重;制罪轻重者分罪上下也;上下者,罪轻重也。业理者,必非业道,业制名业,既结正业科云卽篇聚罪篇聚罪,名业无疑。
六、学之次第
四分五十七云:「尔时,佛问诸比丘:汝云何学二万何为学?诸比丘白佛言:大德是法之根本,为法之王;如世尊向所说,我等受待,故言学。复有三学,增戒学、增心学、增慧学;学此三学,得须陀涅、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果;是故当勤精进,学此三学。」尔时阿难在波罗梨子城鸡园中,时有孔雀婆罗门,至阿难所,问讯已,在一面坐,白阿难言:「沙门瞿昙,何故为诸比丘,制增戒学,增净行学,增波罗提木叉学?」阿难答言:「所以尔者,为调伏贪欲、瞋恚、愚痴令尽,故世尊为诸此丘制戒。」
依戒终发定慧,断惑证果,能证四谛智,所断烦恼品类等也。今所学者,正为求此果。又案律藏之义,非为邪教师心之计,故得识宗旨;由识宗旨故,行事不昏,故不招他毁辱之讥也。
七、学之项目
律中论学处,其一一学处之项目有二十一门。言二十一门者:一、犯缘起处,二、能犯过人,三、所犯之罪,四、所犯境事,五、所由烦恼,六、制戒利益,七、有犯无犯,八、具支成犯,九、生过之因,十、释罪名字,十一、出罪体性,十二、可洽不可治,十三、罪有遮性,十四、作及不作,十五、方便有无,十六、重罪,十七、轻罪,十八,共相无差,十九、出罪有异,二十、有染无染,二十一、犯罪所由。
羯磨云:弟子若有疑事,当以法、以律,如佛所教,如法除之。㈠法者,谓五种远离行:一、出离、非世法,二、越度、非受法,三、无欲,非有欲,四、无结,非有结,五、不亲近生死
,非亲近。㈡律者,谓五种出要行:一、少欲,非多欲,二、知足,非无厌,三、易护,非难护,四、易养,非难养,五、智慧,非愚痴。㈢佛所教者,谓五种教诚行:一、有罪者制二一、无罪者听三二、若制、若听,法有减缺者,如法举之,四、数数违犯,折伏与念,五、真实功德,爱念称叹。上面所列,系依律摘出,其每项细目甚繁,须者请详查广律及律摄与羯磨卽知。
三、结 语
律中关于学、不学及无知等重要事项,均分别摘要列录,藉供有心学律者研讨。如若真正有心于佛法的弘扬,首先就应当下大决心,在戒律上用功二三十年,方可小有成就,也不致于寃枉出家学佛一场,似此也纔可以得到佛法的受用。学佛法切不可以往日本去学,不但不可以去,连有这种心都不可以存的。去日本学,除了得个头衔以满足个人的虚荣心外,根本不会学到什么学问。出家人有头衔没有什么用,识者与智者,可能在讥笑,只要有真修实学,到处都有人恭敬。在国内一样可以求学,又何必去日本呢?如真要学律,全部律藏及藏中关于律之数据,也要耗费一二十年的时间才可研究完毕,或者一生也说不定。在中国连小学资格都没有,一到日本就可以进大学或研究院,这样的大学和研究院也就可想而知了。进而言之,这样的行为是投机取巧,为出家人所不取。要知出家人学佛求学,其目的是为解脱;要心绝动摇,言忘念虑;并非为学分、文凭、头衔,这些是世间俗人之所为,为智者所耻,如最近在大陆匪区逝世的学者陈寅恪教授,他留学英、德、法,只知求学,学到就走,根本没有得到什么学位及文凭一张,结果他到处受人欢迎恭敬;英国大学还聘他作教授,日本的学者无法解决的问题,同样亦请他作解释,这不是真正有实学的证据吗?
出家僧尼,若对根本之道,戒律一项,如未详细研讨,似乎未能为一个完整圆满的僧格,既不能负弘扬佛法之大责大任,又不能为人作师、授戒、依止,如此可谓佛法慧命断绝了!
学戒、守戒、行戒,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若无强固坚毅之决心,克服挫困之志气,恢宏广大之魄力,深博精微之学术,诚实不克完成为僧弘法之责任。如道公律祖,听四分律二十遍,尚云未曾心证。僧休法师,听三十遍,尚言愈增愈暗,弘一律师,研律二十余年,亦云只是知一概念。古人尚且如此,何况今人业重,障深之具缚凡夫。出家僧尼,既已舍弃世荣,放下一切,尚何有名利可百,权势可恋。应当专心一志,研讨戒律,实行戒律,以报佛恩,方觅无愆之累,
参考书目:
一、四分广律 二、行事钞
三、资持记 四、资钞
五、梵网日珠钞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