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佛教与健康人生
人生佛教与健康人生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
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 徐文明
太虚大师是中国近代佛教的大思想家,同时也是中国佛教的改革家,无论是从理论和实践上,都给后人留下了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尤其是他所积极倡导的“人生佛教”理念以及由此展开的“人间佛教”,成为近现代中国佛教的主流,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太虚大师所提出的“人生佛教”,其根本的着眼点是关注现实的人生,与传统的关注来世与死后世界的“死的佛教”和“鬼的佛教”形成鲜明的对照。“人生佛教”就是活人的佛教、现实的佛教、生活的佛教,是以“人间改善”为根本目标的“平易切近而适合现实人生的”佛教。
所谓“人间改善”,就是“以佛教五乘共法中之五戒等善法,净化人间”,“灭少人生之缺憾与痛苦”。而现实人生最大的缺憾与痛苦其实就是疾病与不健康,因此健康问题是人生所首要面对的根本问题。俗话说得好: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看来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健康,二是财富。但财富其实是服务并从属于健康的,挣钱是为了获得生存与健康的资源。因此健康问题是现实人生中第一位的最为重要的问题。
佛教的根本目的是出离世间,但出离世间并不意味着逃避和远离世间,而是改善和净化世间,破坏世间存在的痛苦和烦恼,解决其中存在的种种不合理问题,消除苦恼和不平等的根源。依四圣谛,生命最根本的感受就是痛苦,佛教的根本目标是离苦得乐,达到涅架。人生之苦,一般说有八苦,即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盛蕴。八苦之中,生老病死是生理和身体方面的痛苦,爱别离和怨憎会是感情、心理和社会环境的病态,求不得则是思想方面的疾病,五盛蕴是总括前者。
生老病死是人直接感受到的痛苦,是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的。其中关键,则是疾病。表面看来,生死和衰老都是一种自然规律,都是必然的,其实它们都和疾病分不开,与人的健康状况息息相关。一个健康的人,其出生就会比较顺利,当然这也与其父母特别是母亲的健康状况有很大关系;一个健康的人,就会安然地走到生命的尽头,寿终正寝,无疾而终,没有痛苦地和这个世界告别;一个健康的人,就会延缓衰老的过程,青春常驻,鹤发童颜,永远年轻。只要减少疾病,保持健康,就会有一个高质量、高品位、高价值的平安、顺利、幸福、长久的人生过程。因此疾病的问题解决了,人能保持身体健康,就能减少生死与衰老之苦,极大地提高生活的质量,是以在现实的人生中,健康问题是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太虚大师指出:“普泛言之,佛教是一切众生所依的佛教;切近言之,就是‘人生的佛教’。”我们可以接着说:再切近言之,就是“健康人生的佛教”。
佛教是救苦救难的宗教,而众生、特别是人在现实生活中最大的最根本的痛苦其实源于疾病和不健康,健康则是人最根本的追求,也是最现实、最基本的目标。众生的需要就是佛教的需要,众生的目标也是佛教的目标,因此佛教就是为众生的健康而建立,佛教就是一种健康宗教。
涅槃是佛教追求的最高境界,但怎么理解涅架,却有不同的角度和立场。一般认为,小乘佛教所理解的涅架是从否定的角度来理解的,涅槃就是“灰身灭智”,就是当破尽破,就是万缘放下,一法不立。那什么是“灰身灭智”呢?其实灰身就是破除人身体之中所有的疾病和缺陷,让人身体健康;灭智就是破除人的分别执著,让人思想健康。将人身体之中所有不健康的因素完全破除,达到无病无恼、无忧无虑的状态,这就是小乘佛教所理解的涅架。
大乘佛教强调从肯定的角度理解涅架,涅架就是应有尽有,就是一法不舍,就是建立一切功德善法。一般认为,大乘佛教强调涅架具足常乐我净四德,里面似乎没有明确提及健康。其实常乐我净,样样;不离健康。所谓常,是指生命的恒常,是了生脱死,无始无终,这绝非普通的色身所能达到,只有诸漏已尽、所作已办、不受后有的常住法身才能做到,也就是说,只有最健康的生命才能做到。常也代表人类和众生的一种美好的理想,是希望生命长久,只有健康的人才可能长寿。乐指幸福快乐,一个疾病缠身的人是不可能真正快乐的,健康才是幸福,健康才有快乐。我指自主性和自由自在,一个浑身是病、动弹不得的人又谈何自由自在呢?健康才有自由,健康才能自在,健康才有自主权。净指清净,而伤病满身的人往往充满秽气,又如何谈得上干净呢?因此常乐我净等都是以健康为基础的,同时也都是健康的体现,离开了健康,不会有常乐我净,也不会有真善美,人类所有美好的东西都是以健康为基础的。
如此无论是小乘佛教还大乘佛教所理解的涅槃都指的是一种最为健康的生命状态,涅槃就是健康,就是远离疾苦。
既然涅架就是健康,诸佛都是证得涅槃的人,因此佛就是最健康的人。据《维摩诘所说经》卷一《弟子品》:
如来身者金刚之体,诸恶已断,众善普会,当有何疾,当有何恼!默往阿难,勿谤如来,莫使异人闻此粗言,无令大威德诸天及他方净土诸来菩萨得闻斯语。阿难,转轮圣王以少福故,尚得无病,岂况如来无量福会普胜者哉!行矣阿难,勿使我等受斯耻也。外道梵志若闻此语,当作是念:何名为师,自疾不能救,而能救诸疾人。可密速去,勿使人闻。当知阿难,诸如来身即是法身,非思欲身。佛为世尊,过于三界;佛身无漏,诸漏已尽;佛身无为,不堕诸数。如此之身,当有何疾,当有何恼!
这是维摩诘对阿难的教训,强调佛身是金刚之体,诸福所聚,众善普会,诸漏已尽,百邪莫侵,如此之身,无疾无恼,离诸病患,最为健康。
既然佛是最健康的人,那么诸大菩萨、阿罗汉等得果圣人都是非常健康的人。如此四沙门果、三贤十地等修证果位和次第的高低其实不过是健康程度高低的体现,层次越高的人就越健康。十界众生位次的不同同样是健康程度高低的体现,四圣都是出离轮回、超越因果的健康者,六凡则都是不太健康的众生,相对来说,三恶道尤其是地狱里的众生最不健康,三善道的众生则比较健康,但从根本上来说都是不健康的,因为他们还有烦恼和疾病,还没有真正获得解脱。
健康才能美丽,佛菩萨是最健康的,同时也是最美的。佛可以说真正的健美冠军,他一方面诸漏已尽,一方面完美无缺,人们一心观佛,目不暂舍,这一方面是由于对其道德和人格的崇敬,也是对其美丽和健康的欣赏。
佛一方面是自身最健康的人,同时也是能够给予他人健康的人。佛经上常说,佛是大医王,可一般人总是将此当作一种比喻,其实这是一种真实的描述,是对佛的最好的、最贴切的界定。
据《杂阿含经》卷十五: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法成就,名曰大医王者,所应王之具.王之分。何等为四?一者善知病,二者善知病源,三者善知病对治,四者善知治病已,当来更不动发。……
如来、应、等正觉为大医王,成就四德,疗众生病,亦复如是。云何为四?谓如来知此是苦圣谛如实知。此是苦集圣谛如实知。此是苦灭圣谛如实知。此是苦灭道迹圣谛如实知。诸比丘,彼世间良医于生根本对治不如实知,老、病、死、忧、悲、恼苦根本对治不如实知。如来、应、等正觉为大医王,于生根本知对治如实知,于老、病、死、忧、悲、恼苦根本对治如实知,是故如来、应、等正觉
佛是大医王,既能善知病状,又能善知病源,还能如实知对治其病,并能保证使之永不复发。佛能使众生的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等彻底断除,永不复生,这是世间良医无可比拟的,因此只有佛才是大医王,才是最高水平的医生。
佛是大医王,那么诸菩萨、阿罗汉、大善知识等都是高明的医师,他们善于根据众生的需要应病与药,对症治疗。佛号称调御丈夫,其实就是既能调御自身、使身心协调、诸病不生,同时又能善于调御他人、使他人同样免除病患的大医王。诸菩萨等也能善于救治众生、使之保证身心健康。
佛是大医王,诸菩萨等是医师,那么佛教经典就是一部部高明的载满了治病良方的医典医书,佛教的种种修行法门其实都是拔苦除患的方法途径和良药。
佛是大医王,也是大药王,佛教是健康的宗教,佛是最健康的人,佛经就是医书,佛法就是良药。因此,我们要学佛,要读经,要听法,因为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健康。、
佛教不仅是和平的宗教,更是健康的宗教,这应当是新时代的共识。健康人人需要,佛法就是良药,这应当成为传播佛教、普及佛法的新口号。从人生佛教到健康佛教,这应当是人间佛教的一种新的解释和理念。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