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人生>>正文内容

从佛学与经济学角度谈幸福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丁瑞春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从佛学与经济学角度谈幸福
  -丁瑞春-
  幸福是心灵的一种愉悦、高兴的感受,是人的永恒追求。作为觉群学院居士学佛班的学生,这里试图学以致用,尝试对获得幸福的途径做点简单分析,从经济学的角度和佛教的角度对有关概念做点对比思考。作者才疏学浅,不当之处难免,敬请各位大德指正。
  一、经济学中幸福的有关概念。
  (一)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生活的一门学问。
  格里高利·曼昆,是当代顶尖的经济学家、新凯恩斯主义的代表人物,在他致学生的一篇文章中这样讲到:“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一般生活事务的学问。”萧伯纳,著名的英国戏剧作家、文学家和社会主义宣传家,关于经济学,他曾讲过“经济学是一门使人生幸福的艺术。”
  经济学主要研究如何合理配置资源的问题。
  世界上的资源,相对于人们“无限的欲望”而言,总量是有限的、不足的,这就是经济学所说的“稀缺性”。经济学所研究的实际就是面对限制条件下,资源(包括时间、金钱、物资等)利用最大化的问题,社会和每个人都面临稀缺性(这就是限制条件),所选择的目标是实现利益最大化,对家庭或者个人而言,所追求的即是自己的最大幸福。
  (二)经济学的幸福方程式:幸福 = 效用 / 欲望
  对于幸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当代著名的经济学家,被称为经济学中“最后一个通才”和当代经济学的“掌门人”)提出了这个幸福方程式:幸福 = 效用 / 欲望
  从这个公式来看,获得幸福取决于两个因素的比例关系:效用与欲望。当欲望(分母)既定时,效用(分子)越大,越幸福;当效用(分子)既定时,欲望(分母)越小越幸福。
  但是,如果有人把欲望作为无限的,(其无限性表现为一个欲望的无限大,或是一个欲望满足之后又会产生新的欲望,)用中国的一句俗话来讲,就是“人心不足蛇吞象”,那从这个公式看,幸福对他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因为无论效用有多大,只要它是一个有限的量,与无限的欲望相比,所获的幸福感都是微不足道的。
  (三)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幸福时,通常假定欲望是既定的。追求幸福通常去追求效用(分子)的尽量大,这也是通常世人追求幸福的思路。
  因为尽管从发展的角度看,欲望是无限的,但在某一个阶段内,当一个欲望未满足前,我们可以把这个欲望作为既定的。当欲望为既定时,人的幸福就取决于效用。
  举个生活中常见的例子:一个人有100元钱可以用来买米,附近可以买到的米价格是2元/斤,但是经过几家比较后,发现同质量的米在稍远地方只要1.8元/斤,同样的钱买同样的米50斤后,还节约了10元钱。效用明显扩大,就会为此而感到高兴。这也就是产生幸福的简单模型。
  人的欲望,需要用各种物质产品(或劳务)来满足,物质产品(或劳务)需要用各种资源来生产。但自然赋予人们的资源是有限的。稀缺性决定了每一个社会和个人必须做出选择。欲望有轻重缓急之分,同一种资源又可以满足不同的欲望,经济学正是要研究选择即资源配置问题的。所以中国政府最近提出科学的发展观,可持续增长的发展,对于人均自然资源保有量很少的中国来讲是非常必要的。
  (四)从佛教角度看,与扩大分子(效用)相比,更加重视缩小分母(欲望)。
  佛教既有扩大资源效用的途径和方法(本文暂不做论述),使资源利用的效果更好,又有如何认识和对待人的欲望的内容。而且佛教对人的欲望分析非常深入,这里从认识和对待欲望的角度先做点介绍。
  二、佛教中的少欲知足是追求幸福的重要途径
  (一)佛教中关于欲望的概念
  欲望,重点在“欲”,“欲”(梵语chanda 或 rajas),又作乐欲,有希求、欲望的意思。说一切有部指从一切心起之作用,为大地法所摄;唯识宗则认为,心捕捉的对象是由作意产生的作用,而不是欲的作用,所以欲不是从一切心起,仅是对愿求的对象所起的别境。
  欲有善、恶、无记等三性,善欲为引起精勤心之根据;恶欲中之希欲他人财物者,称为贪,为根本烦恼之一。
  欲的分类有“五欲”、“六欲”、“三欲”等多种,这里以“五欲”为例,看一下佛教的一些有关解释。
  (二)五欲的内容
  其一,“五欲”又作五妙欲、妙五欲、五妙色。指染着色、声、香、味、触等五境所起之五种情欲,即:
  (1) 色欲,谓男女之形貌端庄及世间宝物玄、黄、朱、紫等种种妙色,能使众生乐着无厌。
  (2) 声欲,谓丝竹与环佩之声及男女歌咏等声,能使众生乐着无厌。
  (3) 香欲,谓男女身体之香及世间一切诸香,能使众生乐着无厌。
  (4) 味欲,谓各种饮食肴膳等美味,能使众生乐着无厌。
  (5) 触欲,谓男女之身有柔软细滑、寒时体温、热时体凉及衣服等种种好触,能使众生乐着无厌。
  又相对于欲界粗弊之“五欲”,称色界、无色界之五欲为“净洁五欲”。
  其二,“五欲”指财欲、色欲、饮食欲、名欲、睡眠欲,即:
  (1)财欲,财即世间一切之财宝。谓人以财物为养身之资,故贪求恋着而不舍。
  (2)色欲,色即世间之青、黄、赤、白及男女等色。谓人以色悦情适意,故贪求恋着,不能出离三界。
  (3)饮食欲,饮食即世间之肴膳众味。谓人必藉饮食以资身活命,故贪求恋着而无厌。
  (4)名欲,名即世间之声名。谓人由声名而能显亲荣己,故贪求乐着而不知止息。
  (5)睡眠欲,谓人不知时节,怠惰放纵,乐着睡眠而无厌。
  (三)少欲知足是佛教获得幸福的途径和方法
  少欲知足是佛经中经常期勉信众的生活态度。对于自己尚未得到之物不贪求,谓之少欲,对于已得之事法,即使少得亦觉满足谓知足。《长阿含经》卷十二〈自欢喜经〉云(大正1·79a):“郁陀夷,汝当观世尊少欲知足。今我有大神力有大威德,而少欲知足不乐在欲。”又,《佛遗教经》云(大正12·1111b):“汝等比丘,当知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恼亦多,少欲之人无求无欲则无此患。(中略)汝等比丘,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
  三、两种途径结合,会获得更大的幸福。
  在当今社会,许多人只注重从经济学的途径去追求幸福,结果往往收获的还是一场空。“金钱、物质”是许多人孜孜以求的目标,为了满足自己的种种欲望,甚至不择一切手段。商家们绞尽脑汁盘算着如何提供更完美的“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服务,来调动消费者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感受,更提倡用未来的收入来圆今天的享受之梦,大众们也非常容易选择这种种诱惑来满足自己的欲望,但这种种外求的快乐是短暂而不长久的。
  “诸法因缘生”,物质资源只是实现人生幸福的某一种因缘。所以,我们学佛的人,如果能够一方面要提高资源效用;另一方面,降低自己的欲望,简化自己的生活,达到“少欲知足”,把两个途径结合起来,就会获得更大的幸福。(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