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长乐佛教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长乐佛教
  序
  长乐,吴航也,三国孙吴时期祖国东南航海名城,唐代又取长安乐之义,命名。长乐大地钟灵毓秀,地灵人杰,物产丰饶,在佛教方面更是历史悠久,高僧辈出,名胜广被。
  君不见,长乐“天下名山僧建尽”,筹峰、鳌峰、莲花山、六平山、金鸡山、竹田岩、西石岩、马骢岩、锦鲤岩、狮岩······为佛教的传入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当年,僧侣们就凭一身袈裟,一双芒鞋和一种勇猛精进的精神,来到长乐的青山碧海寻穴结茅为庐,餐风饮露披荆斩棘,利用苍茫峰岩,在长空烟树,泉石相竞之地,以自己的审美原则,建起一座又一座佛刹梵宫,又年复一年地开辟了大量山林田园,承担起建桥铺路等种种徭役和社会公益事业,创造了佛教生态腐化和人间净土模式,使长乐成为名闻四海的旅游观光和进香朝圣的胜地。
  君不见,长乐市的龙泉寺、皇恩寺、天王寺、云门寺、竹林寺、屏山寺、文殊寺等佛教建筑至美,时至二十世纪后期,乃光耀于世者,显示着当年曾有过的辉煌。其中龙泉寺、潭谷寺、德成岩、棋山寺,曾经战火屠夷,在天哭摧毁之后,乃屡毁屡建,显示了顽强的生命力。文殊寺等寺院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作为革命据点,在佛教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更有普济寺、水月寺、西兴寺、法雨寺、普陀寺、唐兴寺、石龙寺、荣香寺、竹林庵、圆明堂、一是堂等,则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石上,取古神似,创造出古今交融,超越时空的现代建筑艺术,使长乐神院“清幽中见繁荣,庄严中具华丽”而闻名遐尔。
  君不见,吴航的佛教建筑,佛教雕塑,佛教绘画,佛教法器以及书法、音乐、素食等种类,数量之多,世上罕有其匹,由于古代僧侣以佛教处世方式来处理“协契皇极”和“助王化于治道”,引起了帝王和士大夫们的青睐和重视,不是么,匡唐盛世时唐懿宗龙心大喜时曾御赐“龙泉寺”寺额,南宋名相李纲在首石山下手书天王寺“荔枝岗”,元朝时期朝元寺的青石古碑,明代三宝太监郑和公倡修三峰寺塔,满清时期云门寺的青铜古钟,民国年间海军宿将萨镇冰在闽江边题刻“金刚濯足”以及大量的佛像、神龛、楹联、题匾、瓷器、钟鼎,字画等,如今均已成为世界之瑰宝,人类共有的财富。
  君不见,长乐佛教史上,怀海(俗姓王)、头陀(俗称李)、大慧普觉(俗姓奚)、可瞻(俗姓罗)、善缘上人(俗姓许)、道宗(俗姓宋)、懒残(俗称黄)、有谏、文德、悟端、三善、大慈、悲照、不空三藏、伏虎、如卓、法照、华清、本法等高僧辈出,这些富有超凡脱俗般若智慧和审美情趣的大德们,无不以弘利生为已任,为国为民消灭祈福而成就无限。其中佛门中的姣姣者,具有命世才华的马祖祖师,早在唐代就创立了清规戒律,他所引发的这场革命,对中国佛教的生死存亡、荣辱成败具有十分残胜的意义。长乐历代高僧留下的佛教诗偈,佛教嘉言和楹联,富函令人开悟而不可释的哲理,其处处体现了佛教文化的博大精微,不能不受到后人顶礼膜拜。
  君不见,佛教文化的魅力使古今中外许多人受到感染,潜移默化的结果,无不启迪了智慧,净化了心灵,象中国第一位思想家林慎思,还有李纲、朱熹、刘砥、马铎、谢冰心、陈明义、潘心城、陈飞涛、陈明端等文人名士、傲世俊杰,由于他们的涉足揽芳,使禅院成了文采风流典章人物的荟萃之地。古代文人虽尊崇儒教,却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特别是在其政治,事业受挫之后,多隐逸山林,或聚读于名岩,或讲学于禅院,将儒、释、道熔于一炉而薪火相授,翻阅史书,不乏他们歌颂佛教的华丽辞章,临岩观刻,乃可见佛教文风流溢于崖壁,为佛门增光添彩。
  改革开放,春风化雨,长乐佛教山门林立,法务昌隆,我们祝愿具有悠久历史,美丽景观,神奇传说和深远影响的吴航佛教,永远庄严国土,利乐有情,龙象辈出,慧灯不断。
  -王祖麟-
  关于长乐
  长乐市介绍
  长乐历史悠久,设县始于唐武德六年(公元623 年), 至今有1380 年的历史。据史书记载,长乐早在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活动。夏商时,属扬州。秦汉时期属闽。晋春秋和三国时,吴国、东吴在六平吴航头(今吴航镇)造船,因此,别称吴航。晋朝惠帝时,将扬州部太康分为建安郡和晋安郡,长乐属晋安郡原丰县。隋朝大业间,晋安郡改为建安郡,长乐属闽县。唐武德六年(623 )由闽县析立,取《 诗经》 “宅新邑,宁厥止”之义,县名为“新宁”,县治设敦素里平川(今古槐),不久改称长乐县。圣历二年(699 ) ,析出长乐南部的太平、感德、崇德、孝义、万安、长东、永乐、永福8 个乡,设置万安县(今福清市)。上元元年(760),防御史董玠因敦素里地形卑湿,将县治移到吴航头。进人五代十国时期,后梁乾化元年(911) ,改县名为安昌县;后唐同光元年(923 ) ,复名长乐县;长兴四年(933 ) , 王延钧称帝福州,国号大闽,改元龙启,升福州为长乐府,以闽县为长乐县,以长乐县为侯官县,以侯官县为闽兴县;清泰二年(935),闽县、侯官、长乐均复旧名;后晋天福六年(941 ) ,改闽县为长乐县,改长乐县为安昌县;天福七年,复为闽县、长乐县,均属长乐府,此后长乐县名稳定下来。立县至清,长乐为闽州、福州、长乐郡、福州威武军、福州彰武军、福安府、福州路、福州府等(均为今福州)所辖。1912 年,中华民国成立,废府、州、厅,实行省、道、县三级地方政制,福建省设东、西、南、北4 路道,长乐属东路道。1914 年,改东路道为闽海道。1925 年废道,实行省、县二级地方政制,长乐直属福建省政府管辖。1933 年,以十九路军将领为核心,在福州发动“福建事变’, 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划福建为闽海、延建、兴泉、龙汀4 省,长乐属闽海省。1934 年7 月,全省设10 个行政督察区,长乐为福建省第一行政督察区公署驻地,辖长乐、闽侯、连江、福清、平潭、永泰、罗源等县。9 月,闽侯县十三区的光俗、高详、至德、绍惠、钦仁、江左6 里划归长乐第七区,时省府委员陈煌琳实地勘界并立碑太岁坑(今黄石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省设立8 个专区,长乐属闽侯专区管辖。1955 年,全省改设5 个专区,长乐属福安专区管辖。1959 年,复属闽侯专区管辖。1970年改专区为地区,属闽侯地区管辖。1971 年,改属莆田地区管辖。1983 年7 月l 日,实行市带县体制,长乐属福州市管辖。1994 年2 月18 日,长乐撤县设市,仍属福州市。
  长乐现辖14个镇、2 个乡、2 个街道,共有231个村、14个社区居委会、6个居委会。
  长乐市位于闽江口南岸,是福建省会福州的门户,国内屈指可数的空海“两港”城市。市区距省地福州市中心29公里,长乐国际机场距福州49公里。世界上最大的迭合梁双塔双面斜拉桥青洲大桥和乌龙江特大桥贯穿闽江南北,同时也把长乐与福州紧紧连在一起。全市土地面积658平方公里,总人口66.5万人,共18个乡镇,244个村委会,16个居委会。(待查明)
  长乐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唐武德六年(623年),分闽县南部地,设新宁县,县名取《书经》“宅新邑,宁厥止”之义,县治在敦素里平川(今古槐镇)。不久,改名长乐。《闽志》载“地名长乐,居者安之”,《福建通志》载“取长安乐之义”。上元元年(760年),防御使董以原县治卑湿,移置六平吴航头(今吴航镇)。五代后梁乾化元年(911年),改名昌县。后唐同光元年(923年),复名长乐。长兴四年(933年),改福州为长乐府,改长乐县为候官司县。清泰二年(935年),复名长乐。后晋天福六年(941年),再改县名为安昌。天福七年,复名长乐。此后,长乐县名稳定下来。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夫差和三国时期东吴孙皓都在此屯兵造船,故长乐别名“吴航”,简称“航”。明代伟大航海家郑和七次下西洋,庞大船队“累驻于斯,伺风开洋”。随航中不少长乐人。其后,移居海外的人越来越多,“尤以操舟行船居多”,所以长乐又是著名的侨乡和“海员之乡”。现有海外乡亲40万人。
  长乐江海山野自然风光多姿多彩,人文景观古今兼备。1986年1月4日,美国《国际日报》载文盛赞长乐海淀风景迷人,“敢于大名鼎鼎的夏威夷相提并论”。
  长乐是一个准半岛,江海岸线长130公里,大小岛屿35个,海域面积1237平方公里。奇峰、异石、湖泊、海滩、岛礁和闽江岸线等景观要素共同构成以海景为主,山景为辅,江景为补,别具一格的旅游风景线。海岸线绝大部分是可供开发的沙质、石质海岸。大致中北部为丘陵----滨海海滩,林带园圃萦绕其西,礁石盘岩星卧其东,不仅适宜开发海浜浴场,而且是修建休闲娱乐度假设施的理想区域。这一带沙丘南北连绵37公里,东西横亘2至4公里,随山峦起伏,高达百余米,雄伟壮观,堪称“闽海沙漠风光”,是沙浴、滑沙和野营活动的理想场所。每年秋冬两季适东北大风,海湾从湾口涌向湾区,形成一排排白浪,浪高1米以上,可辟为冲浪练习娱乐场。南部为山地----海滩海域,奇岩秀峰逼近海滨,海中又有小岛列矗,组合成山、峰、石、溪、岛、礁珠联璧合的海滨景观。在此登山,近可欣赏苍松黛石,远可眺望帆影岛礁。山中平地和滨海丛林都可构筑度假别墅,山前线丘小湖和岛屿可以修建高级娱乐设施。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历史文化,造就了一些独特的旅游资源,具有发展全国性旅游和国际旅游的潜力。我国和世界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郑和(1371-1435年)于明永乐三年至宣德八年(1405-1433年)的29年间七下西洋,选择长乐作为庞大舟师的驻泊基地和下西洋计程起点,在长乐留下了许多珍贵遗迹。如郑和亲自撰文详载其下西洋经过的“天妃灵应之记”碑,始建于宋政和七年(1117年)后经郑和重改名的三峰塔(原名圣寿宝塔),郑和为祈求妈祖娘娘保佑出海平安而奏建的天妃宫等,都为研究郑和航海活动提供了重要资料。1992年挖掘出土,有八百多年历史的漳港显应宫,宛如一座地下宫殿,在福建省是独一无二的。梁朝所建千年古刹龙泉寺是闽中名刹之一,与日本佛教黄药宗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就源于这个地方。唐代禅宗怀海禅师落发于家乡此寺,得道后创立的《禅门规式》一直沿用至今。蔡夫人庙是中日友谊的见证。明洪武年间,万历皇帝赐见琉球国刺绣进贡龙袍的女子蔡红亨,因台风船滞闽江口梅花镇,蔡女在此传授刺绣手艺,后病故葬于当地田螺洞,万历皇帝封蔡女为“精巧妙明懿德夫人”并赐建庙于梅花镇。长乐现存众多明清建筑,如九头马、洋当厝等民居,其精雕细琢的建筑艺术是全省罕见的。北宋丞相李纲曾两次寓居长乐。晦翁岩、紫阳阁是朱熹学处。明地理学家旅游家徐霞客也到过长乐。长乐是谢冰心、郑振铎、高鲁等众多现代名人的故乡。全省首批5个历史文化名村长乐占了两个。其中三溪村的夜渡龙舟是全省独有的乡土风情。每年端午节夜间灯光映,溪中龙舟竞发,两岸及王座唐宋古桥上人潮如涌,热闹非凡。前身为“福州三江口水师旗营”的琴江是江南唯一的满族村。著名的中法马江海战就发生在村外的江面上。作为与台湾隔海相望的“福建前线”,长乐沿海突出部有不少军事防御工事,现因驻军撤出不再神秘,对广大青少年学生尤有吸引力。
  长乐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19.3'c,年降水量1382.3毫米。夏无酷暑,冬少严霜,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长青,物产丰富,素以“鱼米之乡”著称。来这里旅游不仅大饱眼福,而且可以大享口福。驰名中外的漳港海蚌是国宴中首席名菜,青山下晚熟龙眼为历朝贡品。
  丰富的旅游资源,日臻完善的基础设施,吸引了海内外众多有识之士前来长乐投资开发旅游项目。如国内有关部门、单位与长乐政府联手开发建设的长乐下沙海滨度假村,前台北奥委会主席张丰绪先生牵头投资建设以突出海峡两岸交流为主线的海峡奥林匹克城等。
  现在旅游区(点)主要是:下沙海滨度假村;文武砂海峡高尔夫球场;冰心文学馆、郑和史迹陈列馆;漳港显应宫、沙京龙泉寺、龙田玫瑰山庄;竹田岩、猴屿洞天岩、晦翁岩;金刚腿、双帆礁;三溪历史文化名村、琴江满族村、南阳福建省委旧址、大鹤象鼻山;天池山长乐刻石、云门寺;以及新建的金刚腿公园、南山公园、南城公园、莲柄港公园、郑和广场、郑振铎公园等。
  长乐市佛教发展史简介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据史记,“初传其道,唯听西域人得立寺都邑,”直至公元260年颖川人朱士行赴西域求法,“汉人不得出家”禁律始破,佛教自此走下贵族神坛流入民间。南朝梁时期,南方政局相对稳定,与西域诸国接近,且是中国丝瓷之路起点的吴航地区,开始出现僧侣在弘法活动,由于梁武帝提倡佛教之风鼓吹至长乐,为感谢皇恩浩荡,梁太清元年(363年)长乐建造的第一座佛寺便取名皇恩寺,继尔又建建林、灵隐、县山、法涧、龙泉、云门、方山、光岩、兴国等九座禅寺。
  隋唐时期,隋文帝时大崇惠政,躬履节俭,与以前多数帝王都不一样,他以佛教的宽容慈善为旗帜,而揽天下人心,不到十年,民众归心,天下大治,户口滋盛,结束了三百年来的割据战乱,迎来了中国佛教隆盛时期。唐代,借助戟廷的截定,南宗取得了正统地位,逐渐形成南宗独盛局面,福建和长乐佛教呈“千山走纳僧”鼎盛景象,作为闽中大邑长乐,佛教也日渐弘大,遂建起文殊寺、天王寺、灵峰寺、竹林寺、崇圣寺、棋山寺、观音寺、国德寺、乾巫寺、西石岩寺、万寿庵、泗洲堂等40多个禅寺庵堂。其中龙泉寺怀海禅师王木尊,立道场,制《百丈清规》,为我国佛教禅宗弟子世代尊从。
  五代十国为中国禅宗成立,和迅速兴起的重要历史时期,朝廷和中央地方官员与主要禅僧之间密切交往,福建得到藩镇节度使,中央委派的流动性观察使以及刺史为首的地方军政官员的支持,如开闽王王审知(898-925年)执政29年期间,给僧侣以优厚的礼遇,还亲自为文殊寺赐寺名匾一方,其子延钧、延曦在福州开元寺设戒坛,度僧达二万余人(时福州有僧侣六万之众),长乐亦派很多人参加受戒,呈现山门林立,香客如云景观。据统计,共建有西峰寺、小西禅寺、甘泉寺、净林院、妙峰院、南崇福院等17禅院。
  两宋期间,真宗崇道,徽宗由于北方辽金威胁,以佛为“金秋”而排佛,特别是南宋期间,北方动荡福建为偏安一隅,民族英雄、抗金名相李纲回乡励操幽栖,在长乐天王寺啖荔手书“荔枝冈”于寒岩地方。教学南北的理学家朱熹因避伪禁学,也在长乐为圆觉寺大雄宝殿题殿匾。宁宗年间(1195-1224年)史弥远奏请制定禅院等级全国五山十刹时,长乐龙泉寺被列入八闽大丛林之一,乡贤大学士郑丙还亲自开创屏山寺。据统计宋代共建圆觉寺、资寿寺、金山寺、文京寺、屏山寺、云顶寺、竹林庵、东渡大士殿、古灵堂等38座禅院寺庵堂。
  元朝统治九十年,对手作为南宋抗元根据地的福建,管制尤严,出于当时政治经济等原因,全真道遭到两次焚烧道书的打击,不少道士被全迫落发当了和尚,成宗铁木耳可汗等兴佛灭道,但由于政治腐败,人民生活境况痛苦而大量流亡,各地人口和田亩大减,长乐佛教进步不大,仅建一座佛塔寺和宝溪庵、仁寿庵、调元堂、湖山堂、报恩堂、双涧堂、观音堂等七座庵院。
  现代,太祖朱元璋在位时,曾设僧官左右善世,列万历四十五年国运转衰,为防止白莲教泛滥,采取了戒坛严禁,不许说法和管制游方等措施。由于福建山高皇帝远,加之三宝太监郑和于永乐年间七下西洋庞大舟师累驻于斯,招募水手,补充给养,为祈求海上平安,曾拨款重修南山塔寺,印造《大藏尊经》广为流通,从而极大地促进了长乐佛教事业的发展,在明代二百多年间,先后建起灵泉寺、水月寺、普陀寺、西兴寺、梅峰寺、宝贤寺、潮应寺、蛾眉寺、青山寺、锦鲤寺、狮岩寺、初有庵、荣菊庵、圆明堂、沙合堂、广积堂、鳌峰岩禅寺等30多座。
  清代历代皇帝多笃信佛教,顺治皇帝曾写一首出家偈,称自己为“我本西方一衲子,因何落在帝王家”。作为禅宗信徒的雍正,特地将寝宫改名为雍和宫,乾隆则宣布喇嘛教中的黄教为国教。民族英雄林则徐在为官时曾用笔书写佛教大乘经典的精粹——《金刚经》传播于民间,用佛教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精神劝导人民“修善止恶”,当时,福州佛教徒和居士认为,他不但是一位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而且是一位对佛教教义推崇并亲自传播的功臣,在他影响下,长乐佛教变的生气勃勃,形成潭谷寺、龙山寺、崇圣寺、银峰寺、龙溪寺、福兴寺、胪峰寺、仙竹寺、般若堂、岭里观音堂、石马观音堂、泗洲文佛堂、广义堂、积和堂、广聚堂、守贞居等30多座。
  民国期间,国家积弱,列强仗其坚船利炮闯进了闽江口,与此同时,西方的科技文化和宗教也大量涌入长乐,洋人轻蔑佛教,视僧尼为愚昧分子,为开西方风气大倡庙产兴学,给与世无争,自我感觉良好的佛教徒以震撼,于是掀起救教活动,但始终没有得到封建政权那样的待遇。民国初期(1912年),政府还进行一次破除迷信活动,继以反帝反封建为目标的“五四”运动,使长乐佛教停滞不前,1928年国民党公布的祠庙除废标准,使处在风雨飘摇中的佛教更加岌岌可危。1935年抗日战争爆发,长乐两次沦陷,在中共长乐县委的领导下,许多僧侣看到光明与希望,纷纷投入抗日救亡斗争,配合共产党游击队跑交通,侦敌情,沉重打击了日寇,脑羞成怒的侵略者对寺庙进行“三光”政策,象龙泉寺等都遭到日军的轰炸冲击,在解放战争中,长乐很多僧侣都站在革命一边,象文殊寺主持,在自己十分困难危险的情况下,还支援粮食、经费给中共地下党,慈山师受严刑酷打也不出卖革命,上述均成为长乐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生动教材而载入史册。
  共和国成立以后,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宣布了党和政府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长乐也宣布佛教寺庙和佛教界人士均受到保护,解放前初步形成的“人间佛教”思想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被赋予了新的函义,并得到高僧大德们的大力提倡。在国家财政极端困难情况下,党和政府还根据实际状况批专款给重要的年久失修的寺庙进行修缮,有不少佛教徒还成了省市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进行参政议政,与党结下了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亲密关系,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期,“听共产党的话”,“走社会主义道路”成了佛教界人士的共识和行动。在抗美援朝和大跃进大炼钢铁运动中,长乐县的僧侣们,除了捐钱捐粮以外,还把寺庙中的钟鼎、铁锅、烛斗、香炉等献出。在1959-1962年三年自然灾害中,不少禅寺把自己省吃俭用的粮油接济五保户和灾区,表现了高度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主义觉悟,而受到社会各届人士的好评。
  1966年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背叛马列主义宗教观,肆忌践踏党和政府制订的宗教政策,一刀抹杀了佛教在建国17年中所取的一切成就。长乐造反派勒令僧尼还俗吃荤,否则挂牌游斗,为了“破四旧”,冲进殿堂、砸烂佛像、烧焚经书、劫掠文物,龙泉寺、法雨寺、棋山寺、石龙寺等大小禅院一夜之间成了工厂、仓库、兵营和畜牧场。粉碎四人帮以后,由于极左思潮的流毒尚未除清,文革中占用寺产的单位乃不顾法令任意拖延归还时间,当时落实政策的工作阻力很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当中国佛教正在复苏中试探着起步时,福州鼓山涌泉寺、象峰崇福寺率先办起僧伽培训班,长乐立即选派人员进班学习。为维护佛教界合法权益,1983年长乐正式成立佛教协会,在政府帮助下,佛协积极协调落实历史遗留的教产问题,以文革前为界限,将落实的房地产(和教职员职务),陆续归还给佛教界自己管理。根据政策,开放一批寺庙,恢复佛教活动场所。对长乐重要寺庙,政府还拨款修复,使佛教胜地和文物古迹得到妥善保护。在百业待复时期,为了自救,政府对佛教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及兴办社会服务与公益事业方面,均给予热情鼓励和支持。针对当时僧人管理庙宇与寺院供奉民间杂神现象,对封建迷信分不清等弊病,市里除了出版佛教简报,介绍佛教史料、佛教杂志、政策法令、丛林风范、洞天胜景和友好往来外,还举办了佛教知识提高班,把年青有为的僧人送到省院深造,如今这些毕业学僧遍布各地,在管理寺庙中发挥了骨干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深入,长乐同海外友好往来和联谊活动日益增多,据不完全统计,共接待东南亚、港澳台、日、韩等朝圣团不下50团,3000人次以上。由于坚持“以我为主,对我有利”的联谊活动,还带动了许多热心桑梓佛教事业的“三胞”慷慨南资,利用其巨额资金,修复了龙泉寺、天王寺、鳌峰岩禅寺、屏山寺、崇圣寺、棋山寺、水月寺、文水寺等80多个名胜古迹,新建或重建了普济寺、法雨寺、荣香寺、竹林庵、石马观音堂、石龙寺、一善堂等二十多个禅寺庵堂。使禅寺焕然一新。为了广交朋友,扩大影响,佛教会除成立佛教乐团,出版发行佛教音像资料外,还派有较高造诣的法师到海外讲学,打破了过去只来不往的保守局面。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长乐十分重视努力使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在具体运作中,市宗教局和佛协以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引,注重对政策、时事的学习,在全市佛教徒中普通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不论是在1989年“六四”青年学生动乱中,还是在1995年达赖喇嘛违反宗教仪规,擅自宣布十一世班禅转世灵童,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使用导弹袭击中国大使馆事件以及李登辉《中国七大块》分裂谬论,长乐广大僧侣更是以高度的爱国主义热情,为维护祖国统一,世界和平和佛教的纯洁,对此进行了坚决斗争。
  回顾半个世纪以来,长乐佛教界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普法教育、农禅并重、佛教旅游、开展参政议政、友好往来以及培育僧才,捐资兴学,义诊赠药、保护文物、造林美化等方面,都取得了有口皆碑好成绩。当前,世纪交替中国将进入一个黄金时代,随着中华民族的腾飞,拥有壹佰多座禅寺庵堂的长乐佛教,终将翻开二十一世纪新的一页,走向更加光辉未来。
  -王祖麟-
  长乐历代高僧简介
  百丈禅师,长乐沙京莲花村人,俗称王,名木尊,法号怀海,生于唐开元八年(720年),卒于元和九年(814年),享年95岁。相传,他年幼时哑不能语,其祖母携他入西山寺(龙泉寺前身),便可开言,返家又哑,遂落发寺中。出家后师事马祖道一在南康(今江西省赣县),一日,随侍马祖路行次,闻野鸭声,马祖曰:“适来声音什么处去?”师曰:“飞过去”。马祖回头将师鼻便捣,师痛作声。马祖曰:“又道飞过去”。师言下有省,却归侍者寮大哭。同事问曰:“海侍者有甚因缘不契,在寮中哭?”大师:“是伊会也”。同事归寮曰:“和尚道汝会也,教我自问汝”。师呵呵大笑,盍在马祖启发下,师猛然省悟而大哭,及闻大师首肯,知师徒心心相印,遂不觉破涕为笑也。
  马祖寂后,师往江西洪洲(今奉新县)大雄山(又名百丈山),故称百丈禅师,时丛林初立,未订规章,师参照大小乘戒律,制立清规,名为《禅门规式》,世称“百丈清规”,古今禅林遵为规范,垂训千秋。在龙泉寺,师率众清修,并事是垦植,虽才犹亲自参加,大宏农禅并重宗风,“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作为警训,师的开示,后人辑有《百丈怀海禅师记录》。
  头陀,俗姓李,唐朝长乐沙京人。幼从百丈禅师往洪州,后还,葬母于沙提间,庐墓三年,题诗于石上曰:“守坟三载念生缘,种树为因出世恩。划石寄言相嘱付,一重孙付一重孙。”题毕,石自开,头陀遂端坐于中,石复合。
  大慧普觉,云门寺开山始祖,俗姓奚,号妙喜,宣州宁国人。12岁出家,初参曹洞宗诸名僧,后至汴京天宁寺参临济宗,克勤以所著《临济正宗济》付之。不久,名震京师。靖康元年(1126年),受赐紫衣及“佛日”之号。绍兴十一年(1141年),因对秦桧不满而被夺衣牒(一说因与张九成结党反朝延被夺衣牒),充军到衡州,其间集先师语录《正法眼藏》六卷,后迁梅州。15年后遇赦,恹复僧服。翌年住径山,六年后孝宗赐号“大慧禅师”。弟子将其说教汇编《大慧普觉禅师普说》、《大慧普觉禅师书》、《法语》等,共三十卷。
  可瞻,俗姓罗,石梁人,宋熙宁辛亥(1071年)鸣鼓坐化,偈云:“佛法原无事,本来须自知,汝心若不了。仅以消自日后七日,茶毗,获舍利五色”。
  有谏,连江县人,住报恩寺六年,宋元佑丁卯(1087年)坐化,颂云:“吾年六十毕,四大相扣击;藏身火焰中,南斗六兮北斗七。”
  文德,宋代,住持灵光院二十余年,坐化偈云:“四大本空,十大何有?澄澄秋月,沥沥寒泉。古岸孤舟,铁帆高悬。去则去,住则住,谢三不上钓鱼船,洛阳城里东西路。”
  善缘上人,明代,俗姓许,住连江山庵,有书生读书庵中,值上元,生到庵,曰:“花灯何寂寞?”缘曰:“热闹必须苏杭,请同居士一玩。”生斥其诞,缘令静对合眼,顷刻间如梦,遍阅西湖诸名胜,彩灯荧煌。从此敬信之。嘉靖间自焚。是日有乡人自郡归,至北岭,遇善缘,以锡杖挑僧鞋一只,因曰:“烦将此鞋回敝庵,交某手。”乡人诣其庵,僧众方候火化,在异之。
  道宗法师,清代,俗姓宋,莆田人,号古镜,少有禅性,年二十为僧,至灵峰,叹曰:“此十二奇峰也”。遂卓锡焉。与其徒净楚募建梵宇,人苦无资,道宗曰:“某日有木至。”适飚风起,有巨商飘下杉木数百株,竞募得之。康熙乙已(1665年),知将疫,采药为备,及夏疫起,济活无数。复工诗,与名公游,一日谓其徒曰:“来日有名人来谒,可煮茗待之。”至期果然,将坐化,预知其期。荼毗得舍利九粒。
  悟端法师,别字鉴尘,不知俗姓,清代居十二都竹林禅寺,充僧会司,工画竹,得与可遗竟,不轻不笔,尝酣卧终日,夜起啜清茗,展纸笔,一扫而成。风晴雨露,各极其妙。盍意在笔先所谓胸有成竹者也。
  三善法师,清代,竹林寺僧,医治如神,有为刀杖所伤者,虽垂危能应期愈。谢以金,不计多少;不谢,亦不索也,至今门徒犹世传其业。
  大慈禅师,宋政和间,住持大象山文殊寺,有语录示法,曾徒甚众。
  懒禅大师,俗姓黄,名应,至德里黄李人。明正统间官刑部清吏司主事,愤于忠肃之冤,落发邑之福安寺,圆寂董奉岩,尊为懒残大师。
  祖元禅师、《高僧传》载,元乃云门寺发明十三人之一也。风骨清癯,危坐终日,妙喜目为元枯森,后居连江福严庵。
  昭纯禅师文殊寺僧,以清初劫后,剩废址荒虚,继往复兴堂宇,宝像辉煌,尝谓“修梵行,信用果,明罪,是拜道之资。”
  兴性禅师清康熙初人,讳其姓名,奉母结茅隐于高洋里银峰锄月耕云,有功梵刹。
  晓霖禅师玉田乾巫寺僧,康熙间,闻蕉溪郑居士讲学有悟,曰:“老衲已参透禅机矣。”
  超月禅师至德里广明寺僧,清修苦行,因诵《华严经》有悟。
  永安禅师江左里云门寺高僧,能诗。
  佛教寺院清规的创立者--怀海禅师
  释怀海(公元720-814年),著名禅师,佛教寺院清规的创立者。福州长乐人,俗家姓王,生于唐玄宗开元八年(公元720年)。初依朝阳西山慧照披剃出家,后从衡山法朗受戒。原在庐江(今安徽庐江)浮搓寺阅藏,听说马祖道一在南康弘禅,遂即前往依附,终成一方宗匠。
  道一去世之后,怀海初住石门(今江西靖安)。后应佛教信众的邀请,移居新吴(今江西奉兴)大雄队山。此山因山石险峻,达千尺,世称百丈山。怀海在百丈山修建禅林,许多海内学子,慕名而至。由于人多,一定要有某种规章制度,否则,就很难做到和合共住。为此目的,怀海制定了《禅门规式》(清规)。唐宪宗元和九年(公元814年)怀海逝世,终年九十五岁。庸穆宗庆元年(公元821年),谥为大智禅师。
  怀海的禅学,他认为:众生心性本净:自心圆明,只要离去妄念,即与佛无异。他的修禅方法,主张顺其自然。他说:“先歇诸缘,休息万事,善与不善,世出世间,一切诸法,莫记忆,放舍身心,令其自在,心如木石,无所辨别。心无所行,地若空,慧日自现。如云开日出”。他主张禅者在顺其自然的同时,不要刻意追求。在日常生活中,门入中如有入提出什么问题,他不作正面回答,而是以打、笑、喝、举拂来表示禅意,让提问的人自己去体会。他每次上堂说法完了,听众离去时,他总是将他们又叫回来,问个“是什么"?这种提醒学人反省法,被后人称为“百丈下堂句”。
  怀海的作为,在中国佛教史上影响最大的是他制订《禅门规式》,即寺院的清规。他修建的禅林,摹仿其师道一的作法,只设法堂,不立佛殿。他的《禅门规式》,内容很详细,同住的人,都必须共同遵守。规定中说,有德者为化主,称长老,住方丈。参学的大众,不论高下,尽入僧堂。又行“普诸法气上下均力,从事农业生产劳动。这种“普请法”,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大家一起义务劳动,现在的寺院中称这种劳动为“出坡”。怀海制订这种劳动制度,是寓禅于劳动之中,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农禅并重”或者“生活禅”。每次劳动,怀海总是走在前面。有一次负责管理劳务的执事僧见他年纪太大,便将他的劳动工具藏起来了,劝他休息。他说:“吾无德,争合劳于人”。怀海四处寻找自己的工具不可得,他就停止吃饭。他的这个举动,就是“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说法的由来。
  怀海制订《禅门规式》,实际是对戒律的一种改革。因为中国的气候和社会习惯都与印度不同,不可能完全按照戒律的规定来执行。怀海的务实创新精神,是令人钦佩的。可惜他制订的《禅门规式》在宋朝就失传了。后来中国佛寺中实行的《清规》,是元代百丈山德辉奉诏重编,取名《敕修百丈清规》,共八卷。其中条文当然是不同的,但总的精神是不会有多大出入的。
  怀海的门人众多,其中最著名的有灵祐、希运二儿灵祐以湖南沩山为基地,创立了沩仰宗希运以黄檗山(在今安徽和江西之间)作道场,接纳天下禅侣,其中义玄得法后,创立了临济宗。这两个宗派的建立,使禅法更加传播于中华大地。
  长乐佛教山水名胜
  南山
  南山自明嘉靖以后,曾经多次的倭患兵变,风雨侵蚀,民国期间,县城二度沦陷,名胜文物,几乎破坏殆尽;雄伟壮观的建筑群,只余三峰塔与郑和碑。
  建国后,党和政府重视南山建筑,1958年,南山石林峰上矗立起“长乐县革命烈士纪念碑”;1985年辟为“郑和公园”。公园内人工湖上,有亭翼然,此亭名“印心”,是华盛顿福建同乡会名誉主席郑锦筹先生捐建的;香界峰上建有美东同乡会名誉主席郑忠高先生捐建“明志亭”。兰茗峰上的三峰塔,经过全面整修,更加壮观,如今,郑和公园树木葱茏,簇拥着宝塔丰碑,南山恰似一座绿岛浮在长乐新城区之中。
  五峰山
  俗称莲花山,亦名龙泉山,在鹤上镇上李村,乃平原地带上兀而起的五个层峦,山高124.8米,土色红绀,山石如黛,古木参天,藤萝密布。五峰是卧牛、仙冠、贵品、莲花、云梯五个山峰的总称。其回岩穹壑,峥嵘嶙峋,各呈其姿。每当日光照射,五峰山映红掩绿,绚丽如妆,“灵秀之气,甲于吴航”,昔人称“五峰岗横”,为吴航十景之一。驰名闽中古刹——龙泉寺就座落其中。千百年来,五峰山和龙泉寺,以其秀丽的山林景色,雄伟的梵宇堂殿和神奇的民间传说,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游方僧尼。宋朝理学家朱熹曾到此游览,题有“朝阳”、“魁龙”等摩崖石刻;本县古槐镇北湖村人宋朝状元郑性之,于五峰山中留有“云递”笔迹(今已毁);有“中丞石”摩崖石刻,其笔力苍劲,赫然映目,益为名山生色不少。龙泉禅寺重修开放,行见游客云集,五峰之名将永播人间。
  猴屿洞天岩
  俗称猴屿岩,位天闽江口南岩猴屿侨乡,距县城三十华里,与青芝山隔江相望,其景相媲美,系《六里志》所标四景之一,因从最低层岩洞攀险径可达最高层,而别见天日,故岩号“洞天”,亦寓有洞天福地之意。本景山幽水秀,林壑深邃,岩洞曲折,岩奇峰异,千姿百态,共108景,“屏山寺”藏景中,有亭翼然,是一处旅游胜地。
  寒岩晚钟
  距县城西里许,有一古寺,俗称天王寺,寺旁有寒岩,又名“寒岩寺”。因“寒岩”和寺之种声,故称此景为“寒岩晚钟”;四周还有“渔舟晚唱”、“清溪泉清”、“远岭清溪”等七景。本景左引六平山,右控金鸡山,首石山峙其北,马列江临其南,每当风日晴和之时,云光帆影,跃入眼帘,其清机逸致,不禁令人心旷神怡;若当夕阳西下,万籁归虚,樵唱已停,渔歌未引时,梵钟一扣,清音四闻,隐隐与潮声相酬答,直令人清俗虑而涤烦襟。许多名人墨客醉于山水、溪涧之中,留连忘返,挥笔题诗;并留下不少摩崖石刻、名篇诗作,略举“寒岩晚钟”题诗一首“天王古刹署头衔,览胜西郊景不凡。鸦背夕阳樵唱罢,钟声隐隐出寒岩”。
  筹峰积雪
  筹峰山 位于潭头镇的西南,背与首石山相接,山高630.7米,为长乐灵秀之区,神斧削成,高欲摩天,岩石皑皑如银,远望如雪封山顶,左右有鳌峰岩、龙峰岩、出云岩、三宝岩、锦鲤岩、西石岩诸胜景,而德成、晦翁二岩尤最。德成岩为唐林慎思(号伸蒙子)德成之所,晦翁岩(即龙峰岩)则是朱熹(号晦翁)居此讲学,二刘(刘砥刘砺兄弟)从读之外。四时含妍,方冬龙胜,每当穷阴积雪,凝华万叠,瑶草琪花,璇房琼室,千姿百态之时,大有空桑、峨嵋之胜概。
  灵峰迎旭
  位于江田镇灵峰山,东俯王母礁,西拱抱巾石山,与天池山毗邻,并形成天池林带,山貌秀丽幽奇,林泉尤胜,山势陡高而临东海,故得日最先。当朝旭荡射时,景色益增奇妙,洵是海国巨观。山麓建有“灵峰禅寺”,昔时供学子就读。书声琴韵清馨木鱼,相映成趣,风景绝佳。四周有望海亭、水乐堂、曾公岩、香炉峰、狮子石、归云洞、半月亭、佛祖岩、罗汉台、天池石、品字池等十二奇景。
  壶江泛月
  壶江即壶井村的江河,位于文武砂镇辖区内,因该江外狭内广,其状如壶,故名。江外海滨乃溪涧之所衍汇,沧溟之所吐纳。每当皓月当空,壶山(高1.6米)倒景之时,驾一叶扁舟泛于中流,微闻风水之声,夹杂作响,恍然身在十洲三岛这间,恰若苏东坡之游赤壁。建国后,填海筑堤,壶江流域已成万亩良田,“壶江泛月”之景随之转移、消失。
  龙角含烟
  龙角峰山高92.9米,位于漳港镇龙峰村,山巅有石巍然,突出云表,形如龙角。宋代邑人张曾题有“龙角峰”三字。山中有龙峰寺、石门洞天、试剑石、仙棋枰、仙人迹诸胜。东望沧溟,巨浪拍天,恍若兄首飞腾状。俯瞰锦桥漳水,又如被龙吞吸之势,天清日丽,矗矗高标,令人兴文明想,若当兴云吐雾,变态横生,是一处游览胜地。
  三峰塔
  原圣寿宝塔,亦称雁塔,在吴航镇南山。始于宋绍圣三年(1096年),金峰华恩人林昂舍财,僧景休募缘,累石造浮屠七级,至政和丁酉年(1117年)才落成,名《圣寿宝塔》,邑令王遇有记,明知县潘府双钧《雁塔》。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郑和第四次下西洋,驻舟师长乐时,同寺僧重修古塔与寺,工竣题其额曰“三峰塔寺”。三峰塔是江南著名古塔,其建造设计,浮雕艺术等堪称一流。塔身八角七层,仿楼阁式建筑,石构,高27.4米。塔壁饰有取村于佛教故事的精美浮雕。该塔是研究宋代建筑艺术和石雕艺术的珍贵实物。1961年5月10日,由福建省人民委员会公布,列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附记三峰塔寺南山寺位于南山塔坪东山岗上,天妃宫之右,向南。寺址原为北宋崇宁(1102-1106年)年间,僧造讲经小台,后邑人林安上就讲经台改筑一庵。郑和下西洋留驻长乐时,曾同寺僧修建此寺。在“天妃灵应之记”碑中,载有“古有南山塔寺,历岁久深,荒凉颓坏,每就那葺,数载之间,殿堂禅室,弘胜旧观”的描述。永乐十三年(1415年),郑和发心印造大藏尊经一藏,奉施喜舍福建南山三峰塔寺流通供养,此寺巳圮。
  金刚腿刻字
  金刚腿又名仙人腿,在航城镇石龙村濒江山麓,右傍象山,陡立于闽江下游南岸,又称“龙腿石”,长数十丈,腿下端悬空,如巨人濯足江滨,潮水涨不到脚跟,江水与海水至此分界。它是闽江的天然航标也是长乐奇特的自然奇观之一。腿上部有萨镇冰题的“金刚濯足”四字,和民国10年(1921年)福建省长李厚基所书的“金刚腿”刻字。附近还有“沈桥夜月”、“龙腰松涛”、“清坑瀑布”、“拱盘山”、“佛手岩”等诸胜。1987年2月27日,金刚腿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龙井
  位于鹤上镇上李村龙泉寺前溪谷间,相传唐大中间(846-869年),百丈禅师(俗名王木尊)见二龙嬉戏于古井。井栏呈八角,为唐时古迹。现装抽水机,架自来水管,供应寺众饮用。泉清且洌,水质独佳,为品茗者赞许。“佛在古禅存法水,龙居灵井闷幽精”,这便是井水非同一般的比由。
  望江亭
  在县治西隅天王寺内(即今吴航镇西关天王寺),始建于宋熙宁(1068-1076年)间,县令萧闳建,今圮。宋人陈傅留有望江亭诗云:“山蔼峨峨江岸深,望余亭景落江心。无风万里磨平玉,有月千波漾碎金。”
  荔枝冈摩崖石刻
  荔枝冈位于县城之西,首石山脚,隔溪为寒岩,岩旁建有天王寺,又名寒岩寺。古卓越此处倚山面江,风景优美,因“寒岩”和寺内钟声,昔人称其景为“寒岩晚钟”,列吴航十二景之一。今存石刻有:“寒岩”刻字,楷书,每字1.2米见方,据《藏楼笔记》载,为唐大中七年(853年)福建观察使杨发所书勒。“荔枝冈”刻字,楷书,每字45厘米见方,书法遒劲,系宋名臣李纲所题。据《广群芳谱》中李纲撰《荔支后赋序》所载,“宣和已亥岁,余谪官沙阳(今沙县),次年夏,始食矣,备尝佳品,究见荔支本末,作后赋以订之。”又《广群芳谱》载:“荔枝以状元香为最,然不如长乐胜画,肉厚味甘,当为种中第一”。又说“荔枝以兴化之枫亭驿为最,长乐次之”。可见宋时长乐曾盛产荔枝,且品种“胜画”为荔枝品种中的第一。此刻字对研究长乐地方农业生产史具有的科学价值。附近还有宋县令胡星勒刻的“乐寿台”石刻等。1986年此处摩岩石刻列为长乐市文物保护单位。
  六平山摩岩石刻
  在吴航镇北面,又称鹿屏山,自山麓汾阳溪畔至山巅,约四华里,层岩叠翠,宋明两代许多诗人墨客登临游览留题,题刻琳琅满目。宋太博陈俞、工部尚书陈合曾在此建有“乾坤一草亭”、“天地四方宇”;明代兵部侍郎陈省又在此递建亭、阁、庵、堂。今建筑巳圯有存摩岩题刻讲50多处,真、草篆、隶,各体韵致,较为珍贵的有,宋朱熹的“石萝烟月”题刻,陈合的楷书题刻的“第一小有洞天”,明夏允彝的“江山全览”和刑部侍郎郑世威的“洞天山斗”,陈省的“初有庵”刻石等,为本县现存石刻中的珍品,对研究书法艺术及长乐地方史,均有一定的价值。1986年4月列为长乐市文物保护单位。
  晦翁岩摩崖石刻
  晦翁岩在潭头镇二刘村,原名龙峰岩,因宋朱熹曾居此讲学,乡人刘砥与弟刘砺,从之读书,皆中进士,因而经人改称晦翁岩,又称二刘岩。明永乐间,三保太监郑和下西洋,舟师驻泊长乐时,曾在此修建龙峰书院,因此,又称为三保岩。岩石陡峭幽绝,古树参天蔽日,原有三贤祠、海天山月亭等殿堂屋宇,今均为圮后重建。现存摩岩石刻,历经岁月,依然无恙,较为珍贵的有明郑世威肃勒的“读书处”题刻和“晦翁岩”刻字,明万国间叶向高题的诗刻二首,以及明知县万侯重修理工三贤祠记碑等。1986年4月列为长乐市文物保护单位。
  灵峰寺摩崖石刻
  灵峰寺在江田镇灵峰山,始建于唐大中七年(853年),寺周景观秀丽,有灵峰十二奇之称。在奇峰怪石之中,原有众多的宋、元、明、清各代人题刻,今存4处:宋邑令王寿“龙龛山归云洞”刻字;罗汉台宋县令重渊诗刻,宋氏赵安民、章穆游灵峰观海题刻;清同治间《红楼梦》研究专家黄见三游灵峰寺诗刻等,是本县宋代石刻较为集中的一处石刻群。1986年4月29日,经市人民政府公布,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春,潘心城、游嘉瑞、丁仃、陈奋武等诸君,聚首倡议地此建“长乐刻石”。而今在灵峰摩崖之上已勒刻了文坛巨匠谢冰心老人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墨迹,以及省内外书法家佳作共50多幅。首批刻石给灵峰胜景增添了不少的情趣和光彩。
  佛教正式登记活动场所通讯录
  吴航镇:
  普济寺(8939543) 中境灵峪寺(8800257)
  东关梅峰寺(8932667) 岐后天王寺(8927377)
  十洋法雨寺(8805291) 东关峨媚寺(8803957)
  十洋福寿寺(8933212) 东关初有庵(8920809)
  航城镇:
  泮野金山寺(8935505) 泮野兴国寺(8929960)
  泮野五佛寺(8801909) 下朱致一堂(8920569)
  洋屿云门寺(8927311) 霞洲清凉寺(8930010)
  筹岐国德寺(8922134) 龙津龙源寺(8800385)
  石龙登云寺(8941942)
  首占乡:
  罗汉山园觉寺(8986909) 后安莲心堂(8932581)
  岱边一是堂(8989958) 首占善仁堂
  首占珠湖准提堂 首占珠湖灵光堂(8986030)
  阳厦江凤寺(8980307) 赤屿凤翔堂(8987520)
  玉田镇:
  东渡大士殿(8961402) 玉田乾巫寺(8960551)
  代溪宝林寺(8962826) 玉田瑞云庵(13805030913)
  上源龙首寺(8965210)
  松下镇:
  松下潮应寺(8768419) 大祉东林寺(8769129)
  松下首祉御国寺(8769776)
  鹤上镇:
  沙京龙泉寺(8954568) 北山资寿寺(8955497)
  云路云龙寺(8954113) 鹤上光严寺(8110785)
  古槐镇:
  高楼竹林寺(8775572) 竹田西兴寺(8777313)
  古槐屿头兴寺(8778483)
  江田镇:
  江田灵峰寺(8707203) 三溪朝元禅寺(8708071)
  文武沙镇:
  壶井狮岩寺(8789232) 东海安午堂(8987725)
  金峰镇:
  皇恩寺(8677059) 般若堂(8676237)
  塘下沙合堂(86735000) 上张胪峰禅寺(8556817)
  西石岩禅寺(8558903)
  仙高观音堂(8670865) 三星青云寺(8556121)
  凤井庵(8673273)
  梅花镇:
  梅花观音堂(8608737) 梅花调羹境(8609831)
  文岭镇:
  文岭佛塔寺(8696459) 震龙观音堂(8693720)
  前董棋山寺(8695709)
  营前镇:
  东屿文殊寺(8992946) 下洋银丰寺(1298005710)
  营前大士殿(8991681) 长限一善堂(8993053)
  黄石普贤寺(8993948) 下洋文水寺(8998152)
  唐兴寺(8993990) 长安仙竹寺(8991708)
  黄石竹林庵(8995038) 湖里太华寺
  长限灵泉寺(8992719) 洞头灵洞寺(8992319)
  营前瀛洲寺(13805019230) 黄石云顶寺
  湖里岭亭观音堂(8999389) 下洋小西禅寺(8997695)
  猴屿乡:
  屏山寺(8940477) 浮岐普陀寺(8941737)
  浮岐普竹寺(8941170) 象屿锦福寺(8941571)
  漳港镇:
  漳港园明堂(8617769) 路顶玉善观音堂(8617669)
  龙峰林园寺(89366962) 漳港海潮寺(8626163)
  漳港路顶观音堂(8626837) 路顶后安宫(8618389)
  潭头镇:
  潭头广聚堂(8683065) 岱灵广义堂(8681369)
  岭南长者寺(8685397) 泽里鳌峰岩(8685880)
  二刘晦翁岩(8683170) 厚福崇圣寺(8683433)
  文石龙山宝贤寺(8682611) 龙山潭谷寺(8683628)
  曹朱广积堂(8683182) 岱灵古灵堂
  元岱崇圣寺(8661292) 大宏荣香寺(8682492)
  岭南仙君寺(8683888)
  德成岩禅寺(13705995798或8662015)
  泽里开明寺(8683218) 沙堤天王寺(8688491)
  文溪青山寺(8688276) 罗联东林竹兰寺(8973823)
  潭头龙山寺(8683575) 湖南镇守贞居(8630530)
  积和堂猴屿长寿庵(8941740)
  玉田东边开化堂 罗联乡马厝水月寺(8973535)
  阜山龙华堂(8692197) 梅花梅峰寺(8600105)
  潭头荣菊庵(8683259) 潭头边兰锦锂寺(8687125)
  潭头石马观音堂(8687731) 潭头文石龙山寺
  鹤上镇莲花村岐峰寺 霞洲院里清凉寺(8883067)
  玉田东边开化堂(8963595) 玉田八社福星寺(8962631)
  玉田西锅福寿寺(8961282) 马头营前松峰寺(8992416)
  营前岐头准提堂(8993950)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