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明清话本僧道人物形象研究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朱佩莹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明清话本僧道人物形象研究
  [ 作者: 朱佩莹
  【资料形态】硕博文库|中国台湾
  【文献属性】[台湾]淡江大学,中国文学学系,2003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出版年代】2004 年
  【文章标题】明清话本僧道人物形象研究
  【英文标题】Study of the Images of Buddhist Monks and Taoist Priests in Hua-Ben Novels of Ming and Ching Dynasties
  【文章作者】朱佩莹
  【指导教师】林保淳
  【文章页数】182页
  --------------------------------------------------------------------------------
  【中文关键词】明清话本|僧人|道士|形象
  【英文关键词】Ming and Ching Hua-Ben Novels ; Buddhist monks ;
  Taoist priests ; image
  【中文摘要】
  在中国古典小说里,“僧道”是出现相当频繁的一个族群,早在魏晋南北朝时代,僧道形象已初见端倪,然尚未普遍。随着时代的演进,僧道形象荣登为小说的要角,尤其在明清时代的话本小说里,处处可见其踪影,从而形成庞大的人物群像,不但在人物塑造、情节模式等方面有别以往,而且还鲜明地呈现出两极评价并存的特点,此种现象足以显示僧道形象蕴含文学及文化上的重要意义,值得我们加以重视和探究。职是之故,本文欲透过话本小说的领域,对僧道形象作全面性、系统性的剖析,虽然,僧/道分属不同的宗教系统,其中又有男性/女性出家者之别,但基于两者的共通点——修行者加以整合论述,主要视为一个群体探讨,必要时才加以分别论述。本文之目的就在于从文本的表层结构发掘其深层的意蕴,对于明清小说研究、社会文化研究而言,均为一个值得深入开发的研究领域。
  本论文的章节架构与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绪论,说明研究动机与目的、界定明清时代的范围、小说材料以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旨在探讨僧道词义的演变及僧道形象的发展,首先厘清“僧”、“道”词义的历史演变情形,以获得其正确的内涵。其次,从文学形象溯源,探究僧道形象的文学发展,在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中究竟呈现何种不同的面貌?其中形象转变的原因为何?
  在第三章,将从小说文本出发,界定分类的标准、定义后,针对僧道的类型加以分析,包括:“正面型”、“普通型”、“反面型”三类,探讨僧道所各具的特点,以期从诸多特点中探究深层意蕴的可能。
  第四章探讨话本小说中的僧道与社会的关系,宗教世俗化的现象究竟在两者之间造成何种影响?藉以观察僧道与各阶层的往来互动的情形如何?又具有何种作用?
  第五章则针对僧道形象的艺术成就加以探讨,明清小说人物塑造论有何进步之处?话本小说中的僧道形象塑造又具有何种特色?并且归纳僧道形象在小说中不同的情节模式,思考僧道形象在模式中的功用与意义,企图进一步剖析僧道形象塑造蕴含的文化意义,主要是站在儒家立场所呈现的现象,其评价自不尽客观公允。
  第六章结论,总结明清话本僧道人物形象研究的要点。
  【英文摘要】In Chinese classics, Buddhist monks and Taoist priests are a group of people who took frequent appearance. Dated back in the Wei-Jin and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the appearance of Buddhist monks and Taoist priests had already taken place. Although their appearance was not common, they gradually became the main characters in Novels, especially in Hua-Ben Novels of Ming and Ching Dynasties, and form a large personage group. Besides the new representations and story plots, they exhibited assessment of two extremes. The phenomenon prove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images of Buddhist monks and Taoist priests in literature and culture, and worth further study. In this vein, this study conducted overall and systematic analysis on the images of Buddhist monks and Taoist priests in the realm of Hua-Ben Novels. Although Buddhist monks and Taoist priests belong to different religious systems, and include both male and female practitioners, the commonality – practitioner was expounded as one group on the whole, but detailed when it was necessary.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iscover the imbedded connotation from the superficial structure. In terms of study on Ming and Ching novels and sociological study, it is an area worth further attention.
  The structure and main contents of this paper are as follows:
  Chapter 1 Introduction explains the research motive and purpose, defines the scope of Ming and Ching Dynasties, literature materials, and research methodology.
  Chapter 2 discusses the evolution of the meaning of Buddhist monks and Taoist priest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images. First,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the terms “Buddhist monks” and “Taoist priests” were clarified to obtain accurate connotation. Secondly, the literature development of the images of Buddhist monks and Taoist priests was discussed based on the origin of literature image, as well as the difference of their images in classical Chinese and vernacular Chinese novels, and changes in the images.
  Chapter 3,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defines the standard for classification and analyzes the types of Buddhist monks and Taoist priests, namely positive type, common type and negative type to discus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uddhist monks and Taoist priests to probe into the deeper connotation.
  Chapter 4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uddhist monks and Taoist priests in Ming and Ching literature to the society, and the effect of civilization of religions among the two, as well as the effect of the interaction of Buddhist monks and Taoist priests with various social levels.
  Chapter 5 probes into the artistic accomplishment of the images of Buddhist monks and Taoist priests in literature, and the advancement of personage representation in Ming and Ching literatur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ersonage representation of Buddhist monks and Taoist priests in Ming and Ching literatures. The story plots of the images of Buddhist monks and Taoist priests were summarized to further deliberate on the function and meaning of their images in the model, in order to generalize the cultural significance of the images of Buddhist monks and Taoist priests. The phenomenon was presented on the Confucian standpoint, thus, the viewpoint was not entirely objective but fair enough.
  Chapter 6 Conclusion summarizes the key points of the study on the image of Buddhist monks and Taoist priests in Ming and Ching literature.
  --------------------------------------------------------------------------------
  【论文目次】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目的.1
  第二节 研究范围与材料3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步骤7
  第二章 僧道词义的演变及僧道形象的发9
  第一节 僧道词义的演变.9
  第二节 小说中僧道形象的发展16
  一、魏晋南北朝小说与僧道形象之初现16
  二、文言小说与僧道形象之传统20
  三、白话小说与僧道形象之创新27
  四、从文言到白话:僧道形象之变异30
  第三章 僧道形象的类型分析.33
  第一节 话本小说僧道形象的分类标准.34
  第二节 僧道形象之一:正面型.37
  一、扶危济困37
  二、传法示道47
  三、迷悟还原50
  四、其它52
  第三节 僧道形象之二:普通型.53
  一、思凡恋世53
  二、无辜受害57
  第四节 僧道形象之三:反面型.58
  一、贪图富贵58
  二、好色淫乱63
  三、媒介帮衬76
  第四章 话本小说中的僧道与社会关系81
  第一节 僧道与国君.82
  一、帝王崇佛好道之表现82
  二、亦僧亦官的参政之风84
  第二节 僧道与文人士大夫.85
  一、同生共气的生活情趣85
  二、借僧道反讽文士88
  三、三教调和的体现90
  第三节 僧道与民众.93
  一、宗教世俗化之彰显93
  二、庶民之需95
  三、对人性欲望的揭露97
  第四节 僧道与丛林中人.99
  一、对修行者的诱惑试炼.100
  二、同道之间的相残互斗.101
  三、狼狈为奸的共犯结构.106
  四、同道中人的相助情谊.106
  第五章 僧道形象之塑造与呈现109
  第一节 僧道形象的刻画技巧.111
  一、僧道形象的外貌描写.111
  二、人物语言个性化的表现.118
  三、人物性格的对比衬托.124
  第二节 模式化的僧道形象与小说情节130
  一、“正面型”僧道形象的小说情节模式.131
  二、“普通型”僧道形象的小说情节模式.134
  三、“反面型”僧道形象的小说情节模式.136
  四、僧道形象在模式中的功用与意义.137
  第三节 僧道形象的类型成就139
  第四节 僧道形象塑造的文化意涵141
  一、理想人格的象征投影143
  二、对禁欲的怀疑与否定144
  三、儒家观念的主导体现146
  四、男性文化心理之不安151
  五、劝善惩恶的积极实践152
  第六章 结论157
  附录:僧道出现一览表.161
  --------------------------------------------------------------------------------
  【参考文献】
  文本
  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古本小说集成》影印日本内阁文库藏本。
  熊龙峰:《熊龙峰刊行小说四种》,《中国话本大系》1990.04石昌渝校点本。
  无名氏:《京本通俗小说》,《中国话本大系》1991.12程毅中、程有庆校点本。
  冯梦龙:《古今小说》,《古本小说集成》影印天许斋刊本。
  冯梦龙:《警世通言》,《古本小说集成》影印金陵兼善堂刊本。
  冯梦龙:《醒世恒言》,《古本小说集成》影印金阊叶敬池刊本。
  凌蒙初:《拍案惊奇》,《古本小说集成》影印尚友堂安少云梓本。
  古吴金木散人:《鼓掌绝尘》,《古本小说集成》影印崇祯四年苏州龚氏刊本。
  陆人龙:《型世言》,《中国话本大系》1993.08陈庆浩校点本。
  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古本小说集成》影印尚友堂刊本。
  天然痴叟:《石点头》,《古本小说集成》影印金阊叶敬池刊本。
  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古本小说集成》影印山水邻刊本。
  罗浮散客:《贪欣误》,《古本小说集成》影印北大图书馆藏本。
  桃源醉花主人:《别有香》,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台湾大英百科全书《思无邪汇宝》1994.11排印本。
  周清源:《西湖二集》,《古本小说集成》影印傅惜华藏本。
  醉西湖心月主人:《宜春香质》,《明清善本小说丛刊初编》第十八辑笔耕山房本。
  陆云龙:《清夜钟》,《古本小说集成》影印清初刊本。
  东鲁古狂生:《醉醒石》,《古本小说集成》影印瀛经堂覆刻本。
  李渔:《十二楼》,《古本小说集成》影印消闲居本。
  李渔:《连城璧》,《古本小说集成》影印清初抄本。
  不题撰人:《最娱情》,《古本小说集成》影印清顺治刊路工藏本。
  斗山学者:《跨天虹》,《古本小说集成》影印旧刊残本。
  艾衲居士:《豆棚闲话》,《古本小说集成》影印翰海楼刊本。
  酌元亭主人:《照世杯》,《古本小说集成》影印佐伯文库本。
  不题撰人:《人中画》,《古本小说集成》影印尚志堂刊本。
  不题撰人:《再团圆》,《古本小说丛刊》影印尚志堂刊本。
  华阳散人:《駌鸯针》,《古本小说集成》影印清初刊本。
  华阳散人:《一枕奇》,《古本小说集成》影印清刊本。
  五一居主人:《五更风》,《古本小说集成》影印清初刊本。
  萧湘迷津渡者:《锦绣衣》,《古本小说集成》影印中国社会科学院藏本。
  萧湘迷津渡者:《都是幻》,《古本小说集成》影印北京图书馆藏本。
  钓鳌逸客:《飞英声》,《古本小说集成》影印日本东京大学图书馆藏本。
  不题撰人:《一片情》,《古本小说集成》影印好德堂刊本。
  坐花散人:《风流悟》,《古本小说集成》影印清刊本。
  天花主人:《云仙啸》,《古本小说集成》影印清初刊本。
  墨憨斋主人:《十二笑》,《古本小说集成》影印清初写刻本。
  笔炼阁主人:《五色石》,《古本小说集成》影印清初刊本。
  五色石主人:《八洞天》,《古本小说集成》影印清初写刻本。
  梅庵道人:《四巧说》,《古本小说集成》影印双红堂藏本。
  心远主人:《二刻醒世恒言》,《古本小说集成》影印雍正刊本。
  嗤嗤道人:《警寤钟》,《古本小说集成》影印万卷楼覆刻本。
  古吴墨浪子:《西湖佳话》,《古本小说集成》影印金陵王衙精刊本。
  撮合生:《幻缘奇遇小说》,《古本小说集成》影印大连图书馆藏本。
  谷口生等:《生绡剪》,《古本小说集成》影印清初原刊本。
  烟水散人:《珍珠舶》,《古本小说集成》影印日本钞本。
  薄崖主人:《醒梦骈言》,《古本小说集成》影印稼史轩刊本。
  醒世居士:《八段锦》,《古本小说集成》影印醉月楼刊本。
  石成金:《雨花香》,《中国话本大系》1990.04储玲珍、张兵校点本。
  石成金:《通天乐》,《古本小说集成》影印雍正刊本。
  玉山草亭老人:《娱目醒心编》,《古本小说集成》影印乾隆刊本。
  博陵纪棠先生:《俗话倾谈》,《古本小说集成》影印同治五经楼藏
  板。
  省三子:《跻春台》,《古本小说集成》影印光绪刊本。
  二、其它小说
  (晋)干宝:《搜神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丛书集成初编》本。
  (晋)陶潜:《搜神后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丛书集成初 编》本。
  (晋)王嘉:《拾遗记》,北京:中华书局,1981.06初版。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台北:艺文印书馆,1968.02再版。
  (唐)赵麟:《因话录》,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丛书集成初编》本。
  (唐)袁郊:《甘泽谣》,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丛书集成初编》本。
  (唐)《敦煌变文》,台北:世界书局,1961.02初版。
  (唐)张读:《宣室志》,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丛书集成初编》本。
  (唐)皇甫枚:《三水小牍》,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丛书集成初编》本。
  (唐)张鷟:《朝野佥载》,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66.03初版,《丛书集成简编》本。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66.03初版, 《丛书集成简编》本。
  (宋)徐铉:《稽神录》,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丛书集成初编》本。
  (宋)吴淑:《江淮异人录》,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丛书集成初编》本。
  (宋)李昉等:《太平广记》,北京:中华书局,1961.09初版。
  (宋)司马光:《涑水纪闻》,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67.06初版, 《丛书集成简编》本。
  (宋)洪迈:《夷坚志》,《续修四库全书》第1265册,上海古籍出版 
  社,2002.03初版。
  (宋)罗烨:《醉翁谈录》,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12初版。
  (宋)皇都风月主人:《绿窗新话》,台北:世界书局,1958.04初版。
  (明)冯梦龙:《情史》,《古本小说集成》影印明末刊本。
  (明)不题撰人:《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古本小说集成》影印容与堂本。
  (明)施耐庵着、金圣叹批《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古本小说集成》影印贯华堂古本。
  (明)何大抡:《燕居笔记》,《古本小说集成》影印明刊本。
  (明)吴敬所:《国色天香》,《古本小说集成》影印万历丁酉金陵书林周氏万卷楼刊本。
  (明)张应俞:《杜骗新书》,《古本小说集成》影印存仁堂本。
  (清)张竹坡:《第一奇书竹坡本“金瓶梅”》,台北:里仁书局,  
  1980.10。
  三、史籍、文集、笔记、其它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台湾:中华书局,1984.05初版。
  (汉)许慎撰、(宋)徐铉校订:《说文解字》,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9.11初版。
  (汉)班固:《汉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1年。
  (刘宋)范晔:《后汉书》,台北:鼎文书局,1977.09初版。
  (晋)袁宏:《后汉记》,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68.12初版。
  (北齐)魏收:《魏 书 》,台北:鼎文书局,1975.09初版。
  (唐)房玄龄等:《晋书 》,台北:鼎文书局,1976.10初版。
  (唐)姚思廉:《梁书》,台北:鼎文书局,1986.10五版。
  (唐)韩愈:《韩昌黎集》,台北:河洛图书出版社,1975.03初版。
  (宋)陈彭年等:《宋本广韵》,台北:黎明,1976.09初版。
  (宋)王栐:《燕翼诒谋录》,北京:中华书局,1981.09初版。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北京:中华书局,1996.08初版。
  (宋)洪迈:《容斋随笔》,北京:京华出版社,1998年。
  (元)陶宗仪:《辍耕录》,台北:世界书局,1963.04初版。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北京:中华书局,1986.09初版。
  (明)高承:《事物纪原》,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1.04初版。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文渊阁四库全书》第八八六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03。
  (明)张自烈:《正字通》,株式会社东丰书店据清康熙十年张氏弘文书院刊本影印,1996.04。
  《明太祖实录》,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6.09初版。
  (清)张廷玉等:《明史》,台北:鼎文书局,1975.06初版。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66.07初版。
  四、佛道典籍
  (梁)释慧皎:《高僧传》,台北:广文书局,1971.04初版。
  龙树菩萨造、(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五十二册,台北:新文丰,1983.01修订版。
  (隋)释慧远:《大乘义章》,《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四十四册,台北:新文丰,1983.01修订版。
  (唐)释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五十四册,台北:新文丰,1983.01修订版。
  (唐)释道世:《法苑珠林》,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0.12初版。
  (宋)赞宁:《大宋僧史略》,《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五十四册,台北:新文丰,1983.01修订版。
  《太平经》,《正统道藏》第四十一册,台北:新文丰,1985.12再版。
  《一切道经音义妙门由起》,《正统道藏》第四十一册,台北:新文 
  丰,1985.12再版。
  《道典论》,《正统道藏》第四十二册,台北:新文丰,1985.12再版。
  《道法会元》,《正统道藏》第四十八册,台北:新文丰,1985.12再 
  版。
  《太上洞玄灵宝出家因缘经》,《正统道藏》第十册,台北:新文丰,1988。
  五、文学研究
  孙楷第:《俗讲、说话与白话小说》,北京:作家出版社,1956.06初 版。
  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香港:中流出版社,1957.09。
  乐蘅军:《宋代话本研究》,台北:国立台湾大学文学院,1969年。
  王梦鸥:《唐人小说研究》,台北:艺文印书馆,1973.03初版。
  潘寿康:《话本与小说》,台北:黎明,1973初版。
  (英)佛斯特着,李文彬译:《小说面面观》,台北:志文,1978.10再 
  版。
  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北京:中华书局,1980.05初版。
  贾文昭、徐召勋:《中国古典小说艺术欣赏》,台北:里仁书局,  
  1983.03初版。
  谭嘉定:《三言两拍资料》,台北:民主出版社,1983.09初版。
  郑振铎:《西谛书话》,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10初版。
  李剑国:《唐前志怪小说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05初版。
  王国良:《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研究》,台北:文史哲,1984.07初版。
  湖北省《水浒》研究会编:《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研究》,湖北: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5.06初版。
  方正耀:《明清人情小说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12初版。
  叶朗:《中国小说美学》,台北:里仁书局,1987.06初版。
  蔡国良:《明清小说探幽》,台北:木铎出版社,1987.07初版。
  赵滋蕃:《文学原理》,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8.03初版。
  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8.03初版。
  刘再复:《性格组合论》,台北:新地出版社,1988.09初版。
  金健人:《小说结构美学》,台北:木铎出版社,1988.09初版。
  王先霈、周伟民:《明清小说理论批评史》,花城出版社,1988.10初
  版。
  (美)韩南着,尹慧珉译:《中国白话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初版。
  何金兰:《文学社会学》,台北:桂冠,1989.08初版。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台北:风云时代,1989.10初版。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明清小说研究中心.文学研究所编:《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0.02初版。
  孙逊、孙菊园:《中国古典小说美学资料汇粹》,台北:大安出版社,1991.01初版。
  郑振铎等着,中国古典小说研究资料汇编:《话本源流》,台北:天 
  一,台湾大学图书馆复印数据,1991初版。
  胡邦炜、冈崎由美:《古老心灵的回音——中国古典小说的文化——心理学阐释》, 四川文艺出版社,1991.03初版。
  孟瑶:《中国小说史》,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91.04再版。
  吴志达:《明清文学史》(明代卷),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12初版。
  唐富龄:《明清文学史》(清代卷),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12初版。
  周启志、羊列容、谢昕:《中国通俗小说理论纲要》,台北:文津, 1992.03初版。
  刘上升:《中国古代小说艺术史》,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06初 版。
  王国健:《明清小说思潮论稿》,广州出版社,1993.09初版。
  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4.02初版。
  欧阳代发:《话本小说史》,武汉:武汉出版社,1994.05初版。
  黄保真、成复旺、蔡锺翔:《中国文学理论史》(明代时期),台北:洪叶,1994.05初版。
  马美信:《晚明文学新探》,圣环图书,1994.06初版。
  吴志达:《中国文言小说史》,济南:齐鲁书社,1994.09初版。
  刘世剑:《小说概说》,高雄:丽文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11初版。
  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台北:麦田,1995.04初版。
  黄清泉、蒋松源、谭邦和:《明清小说的艺术世界》,台北:洪叶, 1995.05初版。
  宁宗一主编:《中国小说学通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12初版。
  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12初版。
  王恒展:《中国小说发展史概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05初版。
  王平:《中国古代小说文化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09初版。
  康来新:《发迹变泰——宋人小说学论稿》,台北:大安出版社,  1996.12初版。
  宁稼雨:《中国文言小说总目提要》,济南:齐鲁书社,1996.12初版。
  刘良明:《中国小说理论批评史》,台北:洪叶,1997.01初版。
  侯忠义:《隋唐五代小说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06初版。
  萧湘恺:《宋元小说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06初版。
  齐裕焜:《明代小说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06初版。
  张俊:《清代小说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06初版。
  王枝忠:《汉魏六朝小说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06初版。
  程国赋:《唐代小说嬗变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07初版。
  程毅中:《宋元小说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02初版。
  王瑷玲:《明清传奇名作人物刻画之艺术性》,台北:台湾书店,  1998.03初版。
  石钟扬:《性格的命运——中国古典小说审美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10初版。
  康正果:《重审风月鉴》,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12初版。
  林辰:《神怪小说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12初版。
  吴建国:《雅俗之间的徘徊》,长沙:岳麓书社,1999.11初版。
  孙逊:《中国古代小说与宗教》,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07初 版。
  陈大康:《明代小说史》,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10初版。
  张寅德辑:《叙述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05初 版。
  许丽芳:《古典短篇小说之韵文》,台北:里仁,2001.03初版。
  六、宗教、哲学、社会文化论述
  中国佛教协会编:《中国佛教》,上海:知识出版社,1980.04初版。
  郭朋:《明清佛教》,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12初版。
  黄敏枝:《宋代佛教社会经济史论集》,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9.05初版。
  葛兆光:《道教与中国文化》,台北:东华书局,1989.12初版。
  郭英德:《世俗的祭礼》,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05初版。
  张振军、毛德富:《禁锢与超越》,北京:新华书店,1988.08初版。
  (荷)高罗佩着,李零、郭晓惠等译:《中国古代房内考》,台北:桂 冠,1991.11初版。
  林保淳:《经世思想与文学经世——明末清初经世文论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12初版。
  王景琳:《中国古代僧尼生活》,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01初版。
  卿希泰主编:《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0.09初版。
  郑志明:《中国文学与宗教》,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2.09初版。
  郭朋:《中国佛教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07初版。
  刘精诚:《中国道教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07初版。
  (德)韦伯着,刘援、王予文译:《宗教社会学》,台北:桂冠,1993 年。
  马书田:《华夏诸神——道教卷》,台北:云龙出版社,1995.08初版。
  王尔敏:《明清时代庶民文化生活》,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 所,1996.03初版。
  李亦园:《人类的视野》,上海:上海艺文出版社,1996.07初版。。
  刘锋、臧知非:《中国道教发展史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01初版。
  江灿腾:《中国近现代佛教思想的诤辩与发展》,台北:南天书局, 1998.02初版。
  徐志平:《清初前期话本小说之研究》,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8.11初版。
  党圣元、李继凯:《中国古代道士生活》,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 1998.12初版。
  李富华:《中国古代僧人生活》,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8.12初 版。
  胡孚琛、吕锡琛:《道学通论——道家、道教、仙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01初版。
  王溢嘉:《情色的图谱》,台北:野鹅出版社,1999.05初版。
  周庆华:《佛教与文学的系谱》,台北:里仁书局,1999.09初版。
  释圣严:《学佛知津》,台北:法鼓文化,1999.12二版一刷。
  周群:《儒释道与晚明文学思潮》,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03初版。
  张映勤:《佛道文化通览》,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05初版。
  吴存存:《明清社会性爱风气》,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06初 版。
  戴康生、彭耀:《宗教社会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06初版。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台北:佛光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1.04初版 。
  陈永革:《晚明佛学的复兴与困境》,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会出版,2001年。
  七、学位论文
  柳之青:《三言人物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硕士论文,1991。
  徐静娴:《小说评点中的人物塑造论》,辅仁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1。
  鸿泰:《三言二拍的精神史研究》,台湾大学历史学研究所硕士论 文,1992。
  赖文华:《三言二拍中的游民探析》,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5。
  林丽美:《三言二拍的女性研究》,中央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 文,1995。
  衣若兰:《从“三姑六婆”看明代妇女与社会》,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7。谢丽卿:《唐代女冠研究》,中兴大学历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7。
  陈国香:《根据三言二拍一型见证传统的女性生活》,成功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8。
  冯翠珍:《三言二拍一型》之戒淫故事研究,中国文化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9。
  林淑蕙:《清初前期话本小说之命运观研究》,东海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9。金明求:《三言的死亡故事探讨》,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 文,1999。
  陈秀珍:《三言、两拍的情色世界探究》,东海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0。
  陈秀珍:《三言、两拍的情色世界探究》,东海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0。
  八、单篇论文
  杨启樵:《明代诸帝之崇尚方术及其影响》,收于包遵彭主编,《明史论丛之十.明代宗教》,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68.08初版,页203–297。
  杨庆堃着,段国昌译:《儒家思想与中国宗教之间的功能关系》,《中
  国思想与制度论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6.09,页319–348。
  胡万川:《从冯梦龙编辑旧作的态度谈所谓宋代话本》,《古典文学》第二集,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0.12,页359–384。
  增田涉:《论「话本」一词的定义》,《中国古典小说研究专集》三,台北:联经,1981.07,页1–8。
  蓝吉富:《传灯的人——历代僧侣的分类考察》,《中国文化新论》(宗教礼俗篇),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2.08,页69–122。
  杨惠南:《一苇渡江.白莲东来——佛教的输入与本土化》,《中国文化新论》(宗教礼俗篇),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2.08,页13–66。
  谢重光:《略论唐代寺院、僧尼免赋特权的逐步丧失》,《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3.01,页66–72。
  刘良明:《明代中后期小说理论的发展其及原因》,收入《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研究》,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5.06初版,页137–150。
  胡万川:《乍看不起眼的那些角色——传统小说人物试论之一》,《古典文学》第七集,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5.08初版,页985–1009。
  崔子恩:《浅论清初话本小说的个性焕发》,《学习与探索》(哈尔滨),1988.05,页117–120。
  徐志平:《从「三言」看明代的僧尼》,《嘉义农专学报》,第十七期,1988.04,页25–34。
  唐富龄:《文言小说人物性格刻画的历史进程》,《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04,页95–102。
  蒲慕州:《神仙与高僧—魏晋南北朝宗教心态试探》,《汉学研究》,1990.12,页149–176。
  陈连营:《试论明初洪武年间对佛道二教的整顿和管理》,《史学月 刊》,1991.03,页38-45。
  苖壮:《《飞英声》、《移绣谱》及其它》,《明清小说研究》(南  
  京),1992.02,页192–206。
  卢兴基:《白话小说系统中的话本和拟话本》,《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1993.01,页1–9。
  杨义:《文人与话本叙事典范化》,《天津社会科学》,1993.03,页 52–60。
  厉平:《论中国古代小说人物形象塑造审美思维机制的嬗变》《社会科学辑刊》(沈阳),1993.05,页136–142。
  吴建国:《明清拟话本小说创作与时代文化精神》,《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4.04,页52–58。
  邱仲麟:《论明世宗禁尼寺——社会史角度的观察》,《中国政治、宗教与文化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淡江大学历史系,1994.06,页305–327。
  林保淳:《中国古典小说中的三姑六婆》,淡江大学中文系主编,《人类型与市井文化》,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5.01初版,页201-239。
  欧阳代发:《《型世言》与明末拟话本的走向》,《社会科学研究》(成都),1995.04,页115–121。
  朱振武:《论明代中叶到清代中叶通俗小说批评的美学特色》,《明清小说研究》(南京),1996.02,页22–30。
  关尚智:《《型世言》中之型世典范及所反映之社会乱象》,《台北技术学院学报》第29之二期,1996.07,页359–404。
  石麟:《晚明小说批评雏议》,《明清小说研究》(南京),1997.03,页71–85。
  叶纪彬、李松扬、武振国:《明清人物性格理论初探》,《文艺理论研究》,1997.06,页40–53。
  孟昭连:《作者.叙述者.说书人——中国古代小说叙事主体之演  
  进》,《明清小说研究》(南京),1998.04,页137–152。
  刘勇强:《文人精神的世俗载体——清初白话短篇小说的新发展》,《文学遗产》,1998.06,页74–86。
  陈益源:《《欢喜冤家》的和尚形象及其影响》,《中国小说与宗  
  教》,香港:中华书局,1998.08,页119–138。
  王毅:《明代拟话本小说之文化理念与历史哲学的发生》,《文学遗 产》,1999.05,页46–62。
  王晓初:《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叙事艺术及其演变》,《四川大学学 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6,页60–67。
  杨莉:《「女冠」刍议:一种宗教、性别与象征的解读》,《汉学研 究》第19卷第1期,2001.06,页167–185。
  严耀中:《佛教形态的演变与中国社会》,《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3,页32–39。
  何素花:《清初士大夫与妇女——以禁止妇女宗教活动为中心》,《清史研究》,2003.08,页62-72。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