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台湾佛教的振兴:以佛光山教团为研究个案
战后台湾佛教的振兴:以佛光山教团为研究个案
作者:郑丹琳
【资料形态】硕博文库|中国台湾
【文献属性】[台湾]佛光人文社会学院,社会学研究所2003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出版年代】2004年
【文章标题】战后台湾佛教的振兴:以佛光山教团为研究个案
【英文标题】The Revitalization of Buddhism in Post-War Taiwan : A Case Study of Fo Guang Shan
【文章作者】郑丹琳
【指导教师】谢剑
【文章页数】167页
--------------------------------------------------------------------------------
【中文关键词】振兴运动|人间佛教|佛光净土|佛光山教团|星云大师
【英文关键词】Revitalization Movement ; Humanistic Buddhism ; Fo Guang Pureland ; Fo Guang Shan ; Venerable Hsing Yun
【中文摘要】宗教是人类生活中的重要领域。战后台湾社会经历了重大的社会变迁,朝向理性主义与现代化发展。按照宗教世俗化观点推论,台湾社会中的宗教影响力应该减低,然而战后台湾的宗教尤其佛教却呈现了高度的发展,笔者认为战后台湾佛教的蓬勃发展可被视为佛教“振兴运动”(Revitalization Movement)的结果。本文研究主旨在于探讨战后台湾佛教的振兴。笔者基于佛光山教团在战后台湾佛教振兴中所扮演的角色,其“宗教性、发展性、历史性与影响性”,选择其为本研究个案,力图达到探究战后台湾佛教振兴的过程、内容与意义,因此通过探讨战后台湾社会变迁中有利于佛教振兴的契机,佛光山教团的发展过程,其人间佛教思想的落实与其社会里想-“佛光净土”的实现,希望厘清战后台湾佛教的振兴现象。在研究方法上笔者主要采参与观察、深度访谈与资料分析法。由于本研究方向是前人所少涉及的,笔者希望本研究能为有关战后台湾佛教发展及佛光山教团发展的学术研究提供一个宏观的宗教社会学兼宗教人类学的观点。
【英文摘要】Relig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man’s life. Post-war Taiwan experienced great social changes and tends towards rational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According to Religious Secularization theory, religious influence should decline in Taiwanese society, however, religion in post-war Taiwan, especially Buddhism showed immense development, the author believes this is the result of Buddhism’s Revitalization Movement. This paper seeks to explore the revitalization of Buddhism in post—war Taiwan. This paper chooses Fo Guang Shan as its case study due to its role in the revitalization process of post war Buddhism, its religiosity, scope of development,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and influence.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process, contents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revitalization. Hence through exploring the elements in post war social changes that helped to revitalize Buddhism, Fo Guang Shan’s development process, its practice of Humanistic Buddhism and the realization of its social ideal, the‘Fo Guang Pureland’, this paper hopes to present a clearer understanding of the revitalization of Buddhism in post war Taiwan. This paper’s research methods include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in-depth interview and data analysis. As this is a rare research theme, the author hopes this paper can offer a marco religious sociological cum anthropological viewpoint in the arena of academic research concerning the development of post war Buddhism and Fo Guang Shan
--------------------------------------------------------------------------------
【论文目次】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1
第二节 研究个案之选定 3
第三节 文献回顾 5
第四节 预期成果11
第二章 理论与研究方法12
第一节 战后台湾宗教发展的特性13
第二节 宗教的世俗化与人间佛教21
第三节 研究方法31
第四节 理论假设34
第五节 论文架构35
第三章 台湾社会与台湾佛教的发展变迁38
第一节 战后台湾社会变迁38
第二节 台湾佛教的发展与特色58
第四章 佛光山教团的信仰与组织系统72
第一节 佛光山教团的信仰系统72
第二节 佛光山教团的组织系统90
第五章 佛光山教团的社会理想113
第一节 “佛光净土”的内涵与意义113
第二节 “佛光净土”的实现方法118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138
第一节 研究心得与发现138
第二节 研究建议141
参考文献143
附表一 佛光山全球道场一览表149
附表二 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各协会一览表152
附表三 星云大师人间佛教思想的落实与佛光净土的实现一览表154
--------------------------------------------------------------------------------
【参考文献】
英文书籍
Agehananda Bharati, 1971,“Anthropological 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religion: Ritual and Belief Systems”, Bienni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Volume 7.
Aldridge Alan, 2000, Religion 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 a Sociological Introduction. Cambridge: Polity Press
Anthony F.C. Wallace, 1956, “Revitalization Movements”,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New Series, Volume 58, Issue 2
Anthony Giddens, 2001, Sociolog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Beyer Peter, 1994, Religion and Globalization ,London: Sage.
Bronislaw Malinowski, 1969, A Scientific Theory of Culture and other Essay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________〕, 1948, Magic, Science and Religion and other Essays ,New York: Double Day Anchor Book.
Bruce Steve, 1999, A Choice and religion: A Critique of Rational Choic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ryan Wilson, 1982, Religion in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Oxfor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Edgar F. Borgatta & Rhonda J. V. Montgomery (Eds), 2000, Encyclopedia of Sociology Volume 3, New York: Macmillan Reference.
George E. G. Catlin (Ed), 1966, The Rules of Sociological Method,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George M. Foster, 1969, Applied Anthropology ,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Boston.
Hammond Philip E., 1985, The Sacred in a secular Age: Toward Revision in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Hargrove Barbara, 1989, The Sociology of religion: Classical and Contemporary Approached, Arlington Heights: Harlan Davidson.
Hechter Michael, Lawrence A. Young (Ed), 1997, “Religion and rational Choice Theory” in Rational Choice Theory and Religion: Summary and Assessment, New York: Routledge.
J. Milton Yinger, 1970,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 Collier-Macmillan Limited: London.
Jones, Charles Brewer, 1999, Buddhism in Taiwan: religion and the State 1660-1990,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Karen E. Fields (Translate), Emile Durkheim, 1995, The Elementary Forms of Religious Life. U.S.A.: The Free Press.
Ken Morrison, 1995, Marx, Durkheim, Weber,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Lawrence A. Young (Ed), 1997, Rational Choice Theory and Religion, Routledge: New York and London.
Linda Woodhead and Paul Heelas, 2000, Religion in Modern Lives ,Blackwell: United Kingdom.
Malcom Haniton, 2001, The Sociology of Religion. Routledge: United Kingdom.
Michel Foucault, 1999, Religion and Culture, United Kingdoms: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Mircea Eliade (Chief ed), 1995, The Encyclopedia of Religion.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Raymond Scupin (Ed), 2000, Religion and Culture An Anthropological Focus, New Jersey:Prentice Hall.
Ruscell T. McCutchean (Ed), 1999, The Insider / Outsider Problem in Experiences Study of Religion. United Kingdom:Consell.
S.N.Eisenstadt (Ed), 1968, Max Weber on Charisma and Institution Building.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tark Rondey, Lawrence A. Young (Ed), 1997, “Bringing Theory Back In” in Rational Choice Theory and Religion: Summary and Assessment. New York: Routledge,
Venerable Master Hsing Yun, 2000, Contemporary Thoughts on Humanistic Buddhism. Los Angeles: Hsi Lai University Press.
〔________〕, Venerable Miao Jie (ed), Los Angeles: Hsi Lai University Press, 2002, Understanding the Buddha’s Light Philosophy.
Young Lawrence A. (Ed), 1997, Rational Choice Theory and Religion: Summary and Assessment. New York: Routledge.
中文书籍
A. R. Radcliffe-Brown着、 夏建中译,1991,《社会人类学方法》。台北:桂冠。
Eliade, Mircea着,杨素娥译,2001,《圣与俗-宗教的本质》。台北:桂冠。
Huston Smith着,刘安云译,1998,《人的宗教》。台北:立绪。
Jonathan H. Turner着,张君玫译,1996,《社会学:概念与应用》。台北:麦格罗?希尔出版。
Paul Tillich着,鲁燕萍译,1994,《信仰的动力》。台北:桂冠。
R. Keesing着,陈其南等译,1989,《文化人类学》。台北:巨流。
Thomas Herzog着,朱柔若译,1996,《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与资料分析》。台北:扬智。
W. Lawrence Neuman着,王佳煌等译,2002,《当代社会研究法》。台北:学富。
Weber. Max着,康乐、简惠美译,1993a,《宗教社会学》。台北:远流。
《第一届 宗教文化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一、二)》,佛光大学宗教文化研究中心。
尹.凡.亚布洛柯夫着,王孝云、王学富译,1997,《宗教社会学》。台北:水牛。
王威海编着,1999,《韦伯:摆脱现代社会两难困境》。沈阳:辽海。
王振寰、瞿海源主编,1999,《社会学与台湾社会》。台北:巨流。
王顺民,1994,《宗教福利服务之初步考察︰以“佛光山”“法鼓山”与“慈济”为例》。《思与言》,32(3)︰33-76。
〔______〕,1996,《台湾地区宗教服务之蜕变─兼论若干个案的历史考察》。中正大学社会福利学系研究所博士论文。
〔______〕,2001,《当代台湾地区宗教非营利组织的转型与发展》。台北:洪叶。
王铭铭,2000,《社会人类学》。台北:王南。
冉云华,1992,《太虚大师与中国佛教现代化》,收录于《中国佛教文化研究论集》。台北:东初。
台湾省文献委员会编印,1995,《社会篇》,收录于《台湾近代史》。台北:台湾省文献委员会。
刑福泉,1986,《台湾的佛教与佛寺》。台北:商务。
江灿腾,1996,《台湾佛教百年史之研究》。台北︰南天。
〔______〕,1997,《台湾当代佛教》。台北︰南天。
佛光山文教基金会主编,1996,《跨世纪的悲欣岁月︰走过台湾佛教五十年写真》。台北︰佛光。
〔______〕,1998,《1993年佛学研究论文集:佛教未来前途之开展》。台北:佛光。
佛光山宗务委员会,1987,《佛光山开山廿周年纪念特刊》。高雄︰佛光出版社。
〔______〕,1997,《佛光世纪三十年.法水遍洒五大洲︰佛光山开山30周年纪念特刊》。高雄︰佛光出版社。
〔______〕,1999,《佛光世纪三十一年.法水遍洒五大洲︰佛光山开山31周年年鉴》。高雄︰佛光出版社。
余宜芬,2002,《知识管理应用于佛教组织之研究-以佛光山佛典数字化为例》。南华大学非营利事业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
余英时,1984,《从价值系统看中国文化的现代意义》。台北:时报文化。
吕大吉,1998,《宗教学通论新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李丁赞,1996,《宗教与殖民─台湾佛教的变迁与转型,1895-1995》页19-52,《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第81期。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所。
李玉珍,1999,《寺院厨房里的姊妹情:战后台湾佛教妇女的性别意识与修行》页97-128。《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第87期。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所。
李亦园,1983,《社会变迁与宗教皈依-一个象征人类学理论模型的建立》页1-28。《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第56期。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所。
李纯瑛,2001,《宗教组织领导风格之策略性比较研究》。元智大学管理研究所。
杜正胜,1973,《太虚人间佛教论-近代中国佛教复兴运动之一环》,收录于朱一水编,《幼狮月刊》。台北:幼狮月刊社。
沈树华,1999,《哈伯玛斯的“公共领域”与“市民社会”理论》。《公民训育学报》,第八辑。
卓新平,1999,《宗教理解》。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周庆华,1999,《新时代的宗教》。台北:扬智。
孟令朋,2001,《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业--人间佛教的特质与星云大师的人格》,收录于《普门学报》第5期。高雄:佛光。
东初,1974,《中国佛教近代史》。台北:中国佛教文化馆。
林本炫,1993,《宗教社会变迁》。台北:巨流图书公司。
〔______〕,1998,《当代台湾民众宗教信仰变迁的分析》。国立台湾大学社会学研究所博士论文。
林宜璇,1996,《人间佛教与生活实践-慈济现象的社会学解析》,国立清华大学社会人类所硕士论文。
林明昌,2000,《建立人间佛教的宗教家-从太虚到星云》。发表于“佛教文化国际学术研究会”,佛光大学、佛光山文教基金会所主办。
林嘉诚,1992,《社会变迁与社会运动》。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金子荣一着,李永炽译,1988,《韦伯的比较社会学》。台北:水牛。
金泽,2001,《宗教人类学导论》。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姚丽香,1988,《台湾地区光复后佛教变迁初探》。《辅仁学志》。
星云大师,1982,《怎样做个佛光人》。高雄︰佛光文化。
〔______〕,1991,《星云大师讲演集(四) 》。高雄︰佛光文化。
〔______〕,1994,《星云大师讲演集(一)》第二版。高雄︰佛光文化。
〔______〕,1995,《佛教》共十册。高雄:佛光。
〔______〕,1997,《佛光世界(一)︰国际佛光会总会长的话》。台北︰佛光文化。
〔______〕,1999,《往事百语》共六册。台北︰佛光文化。
〔______〕,1999,《佛光教科书》共十册。台北:佛光。
〔______〕,2001,《人间佛教的蓝图》,收录于《普门学报》第5期。高雄︰佛光。
洪金莲,1995,《太虚大师佛教现代化之研究》。台北:东初出版社。
洪鎌德,1998,《21世纪社会学》。台北:扬智。
胡幼慧主编,1996,《质性研究:理论、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实例》。台北:巨流。
胡安婷,1991,《法鼓山理念之社会营销研究》。国立政治大学公共行政学系硕士论文》。
韦伯着,黄振华、张兴建译,1991,《社会科学方法论》。台北:时报。
〔______〕,康乐.简惠美译,1993,《宗教社会学》。台北:远流。
〔______〕,顾忠华译,1993,《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台北:远流。
夏建中,1997,《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
孙尚扬,2001,《宗教社会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翁铭宏,2000,《佛光山派下国内分级据点蠡测-以中部教区为例》。东海大学建筑研究所硕士论文。
涂尔干着,芮传明、赵学元译,1992,《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台北:桂冠。
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印行,1997,《1997佛光学论文集》。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
康乐、简惠美,1995,《信仰与社会:北台湾的佛教团体》。台北:北县文化出版。
张永明,2000,《佛教现代化的构想》,收录于《佛教文化》第2期。
张苙云,1998,《组织社会学》。台北:三民。
张培新,2001,《宗教类非营利事业经营管理之研究-以佛光山为例》,页258-292收录于《玄奘学报》第五期:社会科学专刊,新竹:玄奘。
张清溪,1994,《九十年来的台湾学校教育》。台北:时报。
张华,2001,《太虚大师和星云大师的人间佛教与中国佛教的现代化》,收录于《普门学报》第4期。
符芝瑛,1995,《传灯:星云大师传》。台北:天下。
〔______〕,1997,《薪火:佛光山承先启后的故事》。台北:天下。
许抗生,2001,《人间佛教是当今世界佛教发展的必然趋势》,收录于《普门学报》第4期。高雄:佛光。
许郡珊,2000,《宗教面对全球化的挑战-介绍及研究彼得?贝耶尔的《宗教与全球化》。天主教辅仁大学宗教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许胜雄,1998,《中国佛教在台湾之发展史》,页289-298,《中华佛学研究》,第二期。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
野上俊静着,释圣严译,1993,《中国佛教史概说》。台北:台湾商务。
陈幼慧,2000,《“分别”与“无分别”之分别-星云法师人间佛教的性格》。发表于“佛教文化国际学术研究会”,佛光大学、佛光山文教基金会所主办。
陈永革,《论佛教弘化的现代转型与人间佛教思潮-以太虚“人生佛教”思想为中心》。《普门学报》,第二十期。
陈兵等编着,2000,《人间佛教》。河北:石家庄荣祥。
陈兵,《正法重辉的曙光-星云大师的人间佛教思想》。《普门学报》,第一期。
陈兵、邓子美,2003,《二十世纪中国佛教》。台北:现代禅出版社。
陈秀玲,2002,《宗教性非营利组织国际化发展策略研究-以佛教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为例》。国立政治大学企业管理学系硕士论文。
陈秉璋、陈信木,1988,《迈向现代化》。台北:桂冠。
陈美华,1999,《反思“参与观察”在台湾汉人宗教田野的运用:一个女性佛教研究者的观点》,页335-367,《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第88期。
〔______〕,2002,《个人、历史与宗教:太虚大师、“人生佛教”与其思想源流》。《思与言》第40卷第2 期。台北:思与言杂志社。
〔______〕,2002,《另类典范:当代台湾比丘尼的社会实践》。《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七期》,台大文学院佛学研究中心。
陈荣捷着,廖世德译,1987,《现代中国的宗教趋势》。台北:文殊出版社。
陆震廷,1992,《人间佛教与星云大师》。台南:中华日报。
陆铿主编,1991,《人间佛教的星云》。高雄:佛光。
麻天祥,《以人间佛学建人间净土-谈佛光山“四化”》。《普门学报》第十期。高雄:佛光。
〔______〕,2000,《20世纪中国佛学问题》。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汤一介,2001,《人间佛教之意义》,收录于《普门学报》第5期。高雄:佛光。
杨惠南,1986,《佛教的精神与特色》,页155-172,收录于杨惠南编,《当代学人谈佛教》。台北︰东大。
叶志诚,1997,《蜕变的社会─社会变迁的理论与现况》。台北:洪叶。
虞伯乐,1996,《试析宗教组织─魅力领袖与组织科层化》。《思与言》,34(2)︰109-136。
翟本瑞,1996,《人间佛教与现代化:韦伯论旨的重估》,收录于《逢甲学报》30(1)期︰63-75。
刘怡宁,2002,《当神圣和世俗相遇-宗教组织的形成与发展--以灵鹫山佛教教团为例》。台湾大学社会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刘伟业,2000,《台湾区佛教团体运作绩效之研究》。南华大学亚洲太平洋研究所硕士论文。
刘广华,1999,《宗教社会化与国家发展之研究-从社会化观点探讨宗教与国家之关系》。国立台湾师范大学三民主义研究所博士论文。
楼宇烈,2003,《中国佛教与人文精神》。北京:宗教文化。
蔡文辉,1989,《比较社会学》。台北:东大出版。
蔡相辉,1989,《复兴基地台湾之宗教信仰》。台北:正中书局。
郑金德,1999,《现代中国佛教》。台北:圆明。
邓子美,《论佛教信仰的理性特征》。《普门学报》,第二十期。高雄:佛光。
〔______〕,1994,《传统佛教与中国近代化-百年文化冲撞与交流》。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______〕,2004,“当代人间佛教的走向-有宗教与社会互动角度审视”,页L23-27,收录于“『印顺长老与人间佛教』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
卢月玲,1981,《台湾佛寺的现代功能-佛光山田野研究》。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卢俊澄,2000,《非营利组织策略性志工管理模式之研究-以慈济功德会为例》。南华大学非营利事业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
卢蕙馨,1999,《现代佛教信仰实践的人情动力》。《宗教哲学》,第五卷第一期。台北:宗教哲学研究社。
萧新煌,2002,《湾社会文化典范的转移》。台北:立绪。
赖永海,2001,《教与佛教的现代化》,收录于《普门学报》第5期。高雄:佛光。
赖家杨,2002,《慈济志业中心之制度化分析》。国立台湾大学政治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戴康生、彭耀主编,2000,《宗教社会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谢剑,1989,《应用人类学》。台北:桂冠。
瞿海源,1989,《解析新兴宗教现象》页229-243,收录于徐正光、宋文里编,《台湾新兴社会运动》。台北︰巨流。
〔______〕,1998,《解严、宗教自由、与宗教发展》。发表于“威权体制的变迁-解严后的台湾国际研讨会”。
蓝吉富,1999,《台湾佛教之历史发展的宏观式考察》,页237-248,《中华佛学学报》,第十二期。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
魏承思,1992,《佛教的现代启示》。香港︰中华。
罗国铭,2002,《台湾当代在家佛教中的维鬘传道协会:一个区域性新兴教团个案的探讨》。天主教辅仁大学宗教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阚正宗,2004,《重读台湾佛教 战后台湾佛教》,台北:大千。
谭洁芝,1990,《组织文化对组织运作之影响》。国立台湾大学政治学研究所博士论文。
苏国勋,1989,《理性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台北:商务。
释印顺,1986,《中国佛教的由兴到衰及未来的展望》,页61-74,收录于杨惠南编,《当代学人谈佛教》。台北︰东大。
释见晔,2000,《佛教理念与实践的另一种对话形态:以香光尼僧团高雄紫竹林精舍佛学研读班为例》,页111-153,《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第90期。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释依仁,1985,《僧团制度之研究-印度、中国及现行台湾三阶段之研究》。中华学术院印度研究所硕士论文。
释法严,2001,《印顺法师对台湾佛教界及学术界的影响与贡献》。《台湾宗教学会通讯》第八期。台北:台湾宗教学会。
顾忠华,1999,《社会学理论与社会实践》。台北:允晨。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