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不斥念佛
六祖不斥念佛
在净土法门普遍流行的今天 ,四众弟子大都知道法门的殊胜之处,也都诚心持念弥陀圣号,求愿往生西方净土,早日实现成佛度生的弘愿,这是多么令人深感欣慰的事啊。可是也有部份缺乏多闻的修行者,因为自身不愿修学净土法门,还往往引《坛经》的话来排斥念佛。众所周知六祖慧能大师乃佛教史上的一位杰出的高僧,禅宗就是他创立的。在六祖以前只称禅法,虽然在四祖道信和五祖弘忍时修禅的行者众多,但仍没以禅宗相称,后世的禅门都尊他为开宗之祖。抬出这么一位大祖师来,难怪使部份未曾广读经典的净业行者无言以对了。因为尊崇祖师的原因,心里虽然觉得有些不妥,但又不知该如何辩驳,因此生出很多的烦恼,影响了修学的良好心态。现就针对这个问题而从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关于《坛经》版本的问题
慧能大师圆寂后,弟子们将他的开示语录汇编成册,取名为《六祖坛经》。此后历代的禅师都将它视佛说,倍受尊仰。据说流传至今的版本就有40多种,但真正独立的本子却只有四种,分别是敦煌本(法海本)、惠昕本、契嵩本与宗宝本。其余的本子都只不过是这四种本子的翻刻本或抄传本。从四种本子的字数看来,愈是晚出的本子字数越多,如法海本的敦煌本为唐代的字数约一万二千字;惠昕晚唐人,又有资料说出是宋初人,总之比法海本晚,他的《坛经》本,字数约有一万四千字;宋朝的契嵩和元朝的宗宝,他俩的字数都在二万字以上。从这一情况来看,惠昕、契嵩、宗宝等几位禅师都对《坛经》的内容有所增添,从某个角度来说,也体现了他们在有些方面与六祖不尽相同的思想,就拿法海本的《坛经》来作一个例子吧!在经中六祖为韦使君念佛生西决凝时,六祖说:“使君听,慧能与说,世尊在舍卫国说西方引化,经文分明。去此不远,只为下根说近,说远只缘上智,人有两种,法无不一,迷悟有殊,见有迟疾。迷人念佛生彼,悟者有自净其心,所以佛言,“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使君!东方人但净心无罪,西方人心不净有愆,迷人愿生东方,西方者……”。在惠昕本中则於“西方人心不净有愆,”这一句下加进两句“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把六祖的话改成从根本上否定了净土。像这样的例,在后人的契嵩与宗宝本中也屡见不鲜,这分明是属於门户的做法,扭曲了六祖大师的原意,也许是对六祖大师的一种变相推崇吧!鱼目混珠愚弄天下后学,真的令人痛心疾首,不甚嘘嘘!
对于改窜《坛经》的事,在唐朝就有人为之鸣不平了。《景德传灯录》第二十八卷中,南阳慧忠国师的语录里记载着这么一段话“吾化游方,多见此色,近尤盛矣,聚却三五百徒众,目视云汉,谓是南方宗旨,把《坛经》改换,添糅鄙谈,消除圣意,惑乱后徒,岂成言教,苦哉!”在《指月录》的南阳国师文中也有这一说。可见在六祖示寂几十年后,就有人改动《坛经》了。明代四大高僧之首的莲池大师,在他的《弥陀疏钞》卷四中说:“《坛经》皆学人记录,宁保无讹”。又在《竹窗三笔》的《六祖坛经》文则说“《坛经》皆他人记录,故多讹误”。憨山大师在为法海本的《坛经》作序中说“人谓老卢乃担柴汉,不识字,文意古朴,故妄有添削。”从上祖师的译语看来《坛经》的价值与地位是不可动摇的,只是无知禅师的胆大妄为令人感慨而已!而批评最为激烈的,当属明清之际的五起隆,他对宗宝本的《坛经》提出了严厉的批判。“窃谓宗宝之自专自用,当以佛法四谤定之,佛祖建立一切法,后人增一字为增益谤、减一字为减损谤、紊一字为戏论谤、背一字为相违谤。四谤不除百非俱起!宗宝之於四谤,实无不有……。”此话见於王氏《重锓曹溪原本法宝坛经缘》文中。近代的印顺法师,在他的著作《中国禅宗史》一文中,也多次提及这些问题。如“《坛经》是后人集成的,并有过修改与补充”又说“从《坛经》原本到敦煌本,至少有过两次重大的修補。此后流传中的《坛经》不断的改编,不断的刊行,变化是非常多的”。甚至有些版本的内容竟然与《景德传灯录》相近。可见《坛经》的确受到后人的改窜,这是无法抺杀的事实。但无论怎样《坛经》存在的价值是谁也无法否认的,它是一切祖宗语录,灯录的源头,有着许多精辟的开示,对后世的禅修仍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在四种版本中,法海本的《坛经》离六祖最近,字数最少,语句最朴实,最能接近六祖的原意,所以佛子及学者都一至认为法海本应为标本。
二、关于祖师对《坛经》净土观的见解
莲宗的八祖莲池大师,对此事已有明确的解答。在他著的《弥陀疏钞》卷四中说“《坛经》又言,西方去此十万八千里,是错以五天竺等为极乐也,五天震旦,同为娑婆秽土,何须分别愿东愿西?而极乐去此娑婆十万亿佛土,盖《坛经》皆学人记录,宁保无讹”。大师又指出《坛经》将天竺视为极乐,所以有十万八千里这样的话,从而表明六祖讲的西方是天竺而不是极乐世界,这於念佛求生净土并无任何关系。换句话说《坛经》里的这一段话,是不是六祖的原话,还无法断定,对净土法门能有什么影响呢?在他的《竹窗三笔》中说“六祖不识字,一生靡事笔研,《坛经》皆他人讹误,其十万八千里,东方西方等说,久矣明辩!”大师又进一步指出《坛经》中又云:“但修十善,何须更愿往生”,夫十善生天之因也,无佛出世,轮王乃以十善化度众生,六祖不教人生西方见佛,而但使生天可乎?其不足信明矣!故知执《坛经》而非净土之事,乃极其荒谬的事。其人乃“谬之甚者”。明代的另一位高僧百松真觉大师,是天台宗的一位祖师,他有一篇记梦的文章,名称《百松梦谈记》。在文中提到曾有一位乌巾白发的老者,与他辩论关于《坛经》非净土之事。道者首先是问真觉大师,问可否教人念佛?大师回答说是的,然后开示他念佛的原理。道者听后的反应是俯首无言。过了好一会儿,才站起来问“六祖之言何如?”大师带着满腔的景仰之情回答说“是何言欤?此传佛心宗者矣,言语动静无非是道,安可以何如问哉?”道者此时面呈得意之色,於是微笑着说“如果真是如此,那么,师之所谈与祖乖戾。为什么我这样讲呢?祖云:‘东方人造罪,愿生西方,西方人造罪,愿生何土。不明之人愿东愿西,但除十恶即去十万,若除八邪即去八千。大众欲见净土。我即移净土於目前,大众即是’。观此一说以无净土,师令劝往,讵免相违”他的意思是说:“从六祖《坛经》中的话看来,西方净土是不存在的,大师你劝人念佛往生,这与六祖的话不是相违背吗?”真觉大师知他缺於多闻,於是引佛经为证说:“予岂不闻弥陀一经之云乎”,又知他不明祖师度人之方便善巧,又对他说:“予岂不闻观机说法之云乎”。佛言祖意从字面上看似有不同之处,但这只是不懂佛法之人的错误观点而已,事实上是“理各有在”弥陀一经是佛梵声,为万世准绳。六祖一说,不过巧应一时之机而已,安得以顺祖而逆佛也!佛的话是经历三世而不改变,放到十方世界都可以作为标准的真理,而六祖的话是一时观机施教而已。如果以六祖的话来否定《佛说阿弥陀经》那便是逆佛,也就是逆祖,因为佛祖是同一鼻孔出气的,真觉大师以为他解释说:“所言用巧应机者,即所谓观机说法也,如果法不对机,那么众生就不能领悟佛理而得解脱了,今祖云者,缘彼根机迅利,乘一时之机,故作此说,不可执也,”应该知道“经中说净土有事有理,祖师非净土,此以理夺事”理是什么呢?理就是“人人本具之妙心”;事就是“人人所有之报境,即七宝池,八功德水,宫殿,楼阁等也。”六祖的话就是以理夺事,所谓处处指归向上一着,这禅门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手段,并非真的没有净土,“如果没有净土祖何不云无,而云移也,既云移者,则知净土不无矣。”无智慧的人往往是“闻事则失理,闻理则失事,各执一偏,迷失中道。”佛言祖语本无二致,而不明事理则处处生执,而导致“失大功德”。真觉大师进而指明“十万八千之说不合经教,恐述者之误耳。应当知道娑婆去极乐的距离是十万亿佛土,而不是十万八千里。这个数是中华到天竺数,非从娑婆至彼乐邦之数也。”这和莲池大师的见解是一致的,又《坛经》说:“西方人造罪,愿生何土?”也不符合经教,经中明言“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又“彼佛国土无三恶道”阿鞞跋致就是不退转的意思。言此行人生彼乐邦,得不退转直趣无上佛果菩提。不同三界,復堕恶道。经中佛说的十分清楚,彼生极乐世界的人都是一念成佛,永不退转,更不会有什么堕落三途的事儿,可见《坛经》的这一段话是述者之误,不足以启信的。从以上两位祖师对这个问题的圆满答复来看,可以得出三点启示:一、六祖讲将西方移来目前的话,是以理夺事,乃禅宗指归向上。并非破斥净土或说没有净土;二、《坛经》中的十万八千里之说和西方人造罪愿生何土的话,是将天竺错当成极乐,分明是误述了,不足为凭;三、极乐世界的人是一生成佛,永无退转,那来堕三恶道之事。总之执《坛经》而非净土,是件很荒谬的事,根本就不值得与人苦苦争论。你念你的佛,他参他的禅,佛言祖意原本不二,切忌禅净互谤,而招地狱之苦。
其实只要对净土经典稍有涉猎的人,都不会为《坛经》中的那些话所转,在经中佛将弥陀佛的行愿,极乐世界的种种殊胜都有祥细的描述。而学过经教的行者也不会为宗门的机锋转语所困,既使不能明白祖师的意旨,但也明白祖师度人的善巧,决不致於将祖师一时的转语当成实法,自误误人,印光大师的《文钞》曾有许多精辟的开示,念佛的行者应时时薰习,才不致於错会祖意。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