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净土宗>>正文内容

不念弥陀更念谁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不念弥陀更念谁
  日落西山暮鼓催,娑婆苦趣实堪悲;
  世出世间思惟遍,不念弥陀更念谁。
  这首偈语可说是让人惊心动魄!
  「日落西山」就是太阳下山,好比人生由青年、中年而进入老年,犹如日落西山。
  所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过去的苦乐,已经过去;现在苦尽甘来,应该能安享晚年,可是却无常逼近。
  无常是不选择对象的,并不是病了、老了才会死,无常一到,人就会死。
  「暮鼓催」,佛门都有晨钟暮鼓,鼓声一开始是缓慢的,然后愈敲愈快,好似在催迫着我们。所以一个进入暮年,光景无多的人,就应该对世间的事情放下,包括家业等等,该交代的交代,该传承的传承。一旦无常到来,自己早有准备,就可以撒手而行,了无系累。
  「娑婆苦趣实堪悲」,「娑婆」就是我们这个世界,就是六道轮回,可说是纯粹而巨大的「苦」。「趣」就是六道,三恶道固然是苦,但阿修罗、人道、天道,也同样是苦。若说在三恶道纯粹是苦,在天界纯粹是乐,那么人间就是苦乐参半。但推论起来,最后都是苦。
  佛陀开示说,人的感受有三种:一种是苦受,一种是乐受,一种是不苦不乐受。
  所谓「苦受」,就是所面对的境界,本身就是苦的,包括身体病痛、感情不如意、事业不顺利种种,因为本身就是苦的,所以叫「苦苦」。
  「坏苦」即是「乐受」。乐受怎么说是坏苦呢?现在我们***,人生美满如意,但终将面临生离死别,最后一定是「从前恩爱,至此成空;昔日荣华,而今不再」。到那时候,就是深切的痛苦。
  再来「不苦不乐受」,就是既没有苦的境界,***,没有挫折、逆境,也没有特别快乐的感觉──不苦不乐。但内心隐隐有一种孤独、寂寞、无聊的、莫名其妙的不安,那叫「行苦」。「行」就是「念念迁流」,念念迁流也是苦。
  这样推究起来,人生无时无处不苦,所以「娑婆苦趣实堪悲」。这个「苦」,就是人生的实相。人生的实相是什么?就是「苦」一个字。
  「世出世间思惟遍」,这里有两个「世」字,第一个「世」,是「世间法」;再来的「世」,就是「出世间法」。「世间法」是五戒、十善;「出世间法」是四谛、十二因缘,还有三学六度。亦即整个三藏十二部、八万四千法门,都是「世出世间法」。
  详细的分别、甄选这所有的法,结果怎么样?
  「不念弥陀更念谁」。不念「南无阿弥陀佛」,不往生极乐世界,那么我们还学什么法,还念哪一尊佛,还持什么咒呢?世间法不能解脱,出世间法学不成,这样我们岂不是永无出离之缘吗!
  道绰大师解释这段法语时说,如果「念」大乘的「真如实相,第一义空」,我们根本想都不用想。那么,退而求其次,「念」小乘阿罗汉的境界,包括出家人或在家人,也都没有份。再退而求其次,天乘、人乘,也是成就了五戒、十善,才能得到的果报,但能够成就五戒、十善的,却又非常稀少。
  这样的话,会有什么结果?道绰大师说:
  若论起恶造罪,何异暴风驶雨。
  也就是说,「五戒、十善」我们做得到的很少,如果论我们造罪造恶的话,就如刮大风、下大雨那样的猛烈。
  所以,我们一定要有这种自觉:世间法都不能圆满了,更何况出世间法!如果没有阿弥陀佛救度的话,不管出家在家,到最后都是很激烈的痛苦,都是一片黑暗,没有希望。
  我们都是必堕地狱,常在轮回,无力解脱的;而弥陀愿力无穷,毫无条件的救度我们。诸佛、诸法中,唯独弥陀一佛,念佛一法,能救我们!
  弥陀是我们的无量生命,无量光明。在世上有苦难,在佛里有平安。在弥陀怀抱中,我们旧事已过,重获新生;黑暗永离,光明常照。
  ──摘自「第十八愿之义」之七(2005.8.21)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