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持名念佛及现实意义
浅谈持名念佛及现实意义
释觉智
两千五百多年前,伟大的释尊创立了佛教,他的智慧光明,照耀着在苦海中升沉起落的人们。末法时代修怎样的法门,才能一生成办,解脱生死这一大事呢?慈悲的佛陀在《大集经》中告诉我们:“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今天我就向大家谈谈自己学修《阿弥陀经》的体会。这部经的宗旨是以行者的念佛行业为内因,以弥陀的愿力为外缘,内外相应,往生极乐国土。而它的修行实践是念佛,特别是持名念佛。
《阿弥陀经》是佛为了这个世界众生无问而自说的,目的是为了一切圣凡同修众生一生成办,现生了脱生死,是为佛出世之本怀。本经的核心是持名念佛,是以依正庄严为体,以“往生不退“为宗,以“信愿持名”为力用,谈持名念佛的重要性。
经云:“少善根福德因缘不能往生彼国”,那什么是多善根呢?有二种不同的观点:
一、单单念佛,就是少善根,不能往生;念佛再加上种种的善福修行回向,才是多善根,才能往生。公式是:(念佛+余行)大于(念佛)。
二、念佛就是多善根,即使没有其他修行,专依念佛,也决定往生;其余都是少善根,修的再多,如不念佛,不能往生。公式是(念佛+念佛)大于(念佛+余行)。
到底哪一种观点正确呢?可以用以下几种法门进行判断。
(一)、专念与杂修差别大
根据第一种的理解,为了多善根去修行种种法门,来回向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于是这个经也诵,那个咒也持;这个法也修,那个佛也拜,这样,恰恰落入善导大师所讲的杂行杂修。“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中称赞的梁武帝最后井中被俘就是实例。
善导大师在《往生礼赞》里云:“余比日自见闻,诸方道俗,解行不同,专杂有异”。又说“但使专意作者,十即十生;修杂不至心者,千中无一”。可见,专修念佛,一向专念,是多善多福的。我举个大家都知道的例子,苏州灵岩山,印光大师的道场,1986年我在那里读书,钟莲法师一生念佛,临命终时,自知时至,往生净土。往生后寮房充满旃檀之香,数日不绝。火化以后,烧出无数舍利。
答案就很明显了,专修念佛,十即十生,当然是多善多福;杂行杂修,千中无一,自然是少善少福。
(二)、由道理说明判断
经云:极乐世界都是不退转甚至是“一生补处”的大菩萨,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的地方。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总要相差不多的人才可以相聚一处。上善俱会之处,下善不得往生。上与下相对,多与少相对,上善就是多善,少善就是下善。《阿弥陀经》中什么样的人是上善人呢?“阿鞞跋致”、“一生补处”的诸大菩萨!达不到这个级别都是少善、下善,不够格。
阿弥陀佛在第十八愿里说“十方众生(你我),欲生我国(邀请),乃至十念(签名),必生我国。”
“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就是阿弥陀佛给我们的圣旨,给我们的邀请函、召见书。大家要明白,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唯有乘托阿弥陀佛的名号,因为这六字名号里边,包含了阿弥陀佛无上的功德,是阿弥陀佛直接对我们宣召,就如同国王的召见、国王的号令,没有任何障碍。
释迦牟尼佛在这部《阿弥陀经》里告诉我们:执持名号是多善根。除此“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以外的一切,是少善根福德因缘,不能往生,道理就是如此。
(三)、由比较说明判断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这里有四句话:“五戒十善滞三界,声闻缘觉非大乘,菩萨万行未圆满,较之六字皆少德”。意思是说五戒十善是善,但还在三界,不出轮回;阿罗汉是善,高超三界,永出轮回,但阿罗汉只是自了汉,没有发大菩提心;菩萨更是善,发了大菩提心,广修六度万行,誓度一切众生,但菩萨修行还没有圆满;这些要和阿弥陀佛圆满功德六字名号相比,都是少善根少福德。凡夫最多也就是五戒十善,就更不用说了。
那么,阿弥陀佛的善根福德体现在哪里呢?就在六个字里边,叫“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不简单哪!有成佛的德能,才能有成佛的名号。
我们修行五戒,有五戒的功德,但没有比丘戒的功德;修比丘戒呢,有比丘戒的功德,但没有菩萨戒的功德;你诵这部经,有这部经的功德,但是就没有其他经的功德。可是“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就是摩尼宝珠,如果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经、一切咒、一切戒、定、慧通通都包括在内,所以是多善根、多福德。
(四)、佛在诸经中都说到念佛的重要性
1、《佛说阿弥陀经》云:“舍利佛,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佛,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2、《无量寿经》云:“若人以四天下七宝,供养佛及菩萨、缘觉、声闻,得福甚多”。天下七宝,即:金、银、珍珠、玛瑙等等一切。又云:“不如劝人,念佛一声,其福胜彼”。这段经文的意思最明白不过了。
3、《大悲经》云:“一称佛名,以是善根,入涅槃界,不可穷尽”。以上佛陀的教诲,是让大家的心专注在这句六字名号上,但并不是说“那我不用行善积德了”。这是两个概念,行善积德是我们佛教徒应当做的,只是不可以把我们凡夫所做的有漏有为的杂毒之善,凌驾于六字名号之上。若是就有点太自不量力,太不了解六字名号的殊胜功德了。
那么,怎样做到持名念佛呢?
持名念佛往生西方,必须具足信、愿、行三要素,缺一不可。
信。释迦牟尼佛在《华严经》中云:“信为道圆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可见,信是道之本元,一切功德之母,从信才生出一切功德。要坚信佛教的基本原理,坚信西方极乐世界实有,是一个清净庄严的理想世界;坚信佛陀的无量功德。若能闻名生信,而且是至心信乐,一经往生,便得闻法,便永不退转。可见“信”在持名念佛中的重要意义。
“愿”即是信愿持名。愿,也可以说是发菩提心,具体说是要“厌离娑婆,羡慕极乐”。对于娑婆世界的一切,要毫无贪恋,愿意出离;一心向往的只是极乐世界。此外,要具备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弘愿。藕益大师说:“能不能往生,全凭信愿之有无。”
“行”,有助行与正行两种。精神集中,一心念佛,不生懈怠之心,名为正行。正行固然重要,助行也是不可缺少的。应孝顺父母,奉侍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应受持具足戒及三皈五戒。这样,修出的果报是无漏之果;可超出三界,不受轮回之果报。
综上所述,信、愿、行三者,如鼎三足,缺一不可。三者相辅相成,相的益彰。信而无行,不成其信:行而无愿,不成其行。今人当知现前一念,本自圆常,信、愿、行原是自身本具性德,今者乃使之光明显发耳。可见持名念佛法门,必须具足信、愿、行三资粮。
以上如有不当,请各位长老大德、专家学者不吝指教。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