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杂阿含经’研习:佛说有关在家能证果部份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罗无虚讲 蔡惠明记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杂阿含经’研习
  佛说有关在家能证果部份
  罗无虚讲 蔡惠明记
  一、在家修习可证初至三果
  ‘杂阿含经’第九六四经载: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时有婆蹉种出家,来谐佛所,舆世尊相慰劳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昙!欲有所问,宁有闲暇为解说不?’尔时,世尊默然而住。婆蹉种出家第二、第三问,佛亦第二、第三默然而住。时婆蹉种出家白佛莒:‘我舆瞿昙共相随顺,今有所问,何故默然?”尔时,世尊作是念:此婆蹉种出家,长夜质直,不谄、不伪,时有所闻,皆以不知故,非故恼乱,我今当以阿毗昙、律纳受于彼。作是念已,告婆蹉种出家:‘随汝所问,当为解说。’婆蹉白佛:‘云何瞿昙。有善,不善法耶?”佛答言:‘有!’婆蹉白佛:“当为我说善不善法,令我得解!’佛告婆蹉:‘我今当为汝暑说善不善法,谛听,善思。婆蹉!贪欲者是不善法,调伏贪欲是则善法。瞋恚、愚痴是不善法,调伏恚、痴是则善法。杀生是不善法,离杀生是则善法。偷盗、邪侄、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恚、邪见是不善法;不盗乃至正见,是则善法。是为婆蹉!我今已说三种善法,三种不善法。如是圣弟子于三种善法、三种不善法,如实知。十种不善法、十种善法,如实知者,则于贪欲无余灭尽,瞋恚、愚痴无余灭尽者,则于一切有漏灭尽,无漏心解脱,慧解脱,现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婆蹉白佛:‘颇有一比丘,于此法律得尽有漏,无漏心解脱,乃至不受后有耶?’佛告婆蹉:‘不但若一、若二、若三,乃至五百,有众多比丘,于此法律,尽诸有漏,乃至不受后有。’婆蹉白佛:‘且置比丘,有一此丘尼,于此法律得尽有漏,无漏心解脱,乃至不受后有不?’佛告婆蹉:‘不但一、二,三比丘尼,乃至五百,有众多此丘尼,于此法律,尽诸有漏,乃至不受后有。’婆蹉白佛:“置此丘尼,有一优婆塞,修 诸梵行,于此法律,度狐、疑不了’佛告婆蹉:‘不但一,二、三,乃至五百优婆塞,乃有众多优婆塞,修诸梵行,于此法律,断五下分结,得成阿那含,不复还生此。’婆蹉白佛:r复置优婆塞,颇有一优婆夷,于此法律修持梵行,于此法律度狐、疑不?”佛告婆蹉:‘不但一二一,三优婆夷,乃至五百,乃有众多优婆夷,于诸法律,断五下分结,于彼化生,得阿那含,不复还生此。’婆蹉白佛:‘置此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修梵行者,颇有优婆塞受五欲,而于此法律度狐、疑不?’佛告婆蹉:‘不但一、二、三,乃至五百,乃有家多优婆塞,居家妻子,香华严饰,畜养奴婢,于此法律,断三结贪、恚、痴薄,得斯陀含,一往一来,究竟苦边。’婆蹉白佛:‘复置优婆塞,颇有一优婆夷,受习五欲,于此法律,得度狐、疑不?’佛告婆蹉:‘不但一、二、三,乃至五百,乃有象多优婆夷·在于居家,畜养男女,服习五欲,华香严饰,于此法律,三结尽,得须陀洹,不堕恶趣法,决定正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边。’婆蹉白佛言:‘瞿昙!若沙门瞿昙成正等觉,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服习五欲,不得如是功德者,则不满足。以沙门瞿昙戍等正觉,比丘,此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修诸梵行,及优婆塞、优婆夷服习五欲,而成就尔听功德故,则为满足。瞿昙1今当说譬。’佛告婆蹉:‘随意听说。”婆蹉白佛:‘如天大雨,水流随下。瞿昙法律,亦复如是。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若男、若女,悉皆随流,向于涅槃,浚翰涅槃。甚奇!佛、法、僧平等法律,为余异道出家,来谐瞿昙所,于正法律求出家,受具足者,几时便听出家?’佛告婆蹉:‘若余异道出家,欲来于正法律求出家,受具足者,乃至四月,于和尚所受衣而住,然此是为人粗作齐限耳。’婆蹉白佛:‘若诸异道出家来,于正法律欲求出家,受具足,听于和尚所受衣,若满四月听出家者,我今堪能于四月在和尚所受衣,若于正法律而得出家,受具足。我当于瞿昙法中出家,受具足,修持梵行。’佛告婆蹉:‘我先不说粗为人作分齐耶?’婆蹉白佛:‘如是,瞿昙!’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等当度婆蹉出家,于正法律出家,受具足。’……”
  “婆蹉出家相应”共九经,舆“相应部”三十三“婆蹉种相应”及四十四“无记说相应”相当。婆蹉又译筏蹉梵志或筏蹉于是指犊子部外道。‘杂阿含经’中记载的婆蹉则是一个此丘的名字,以苦行著名。‘增一阿含经’卷三说:“苦身露坐,不避风雨,所谓婆蹉此丘是。婆蹉种于正法律出家后,受具足戒,成为一个正式的此丘。半月后他学所应知、应识、应见、应得、应觉应证,悉知、悉识、悉见、悉得、悉觉、悉证如来正法。又去礼佛,请世尊为他说法。
  佛告婆蹉:‘有二法,修习多修习,所谓止、观。此二法,修习多修习得知界果:觉了于界,知种种界,觉种种界。如是此丘欲求离欲恶不善法,乃至第四善具足住;慈、悲,喜,舍;空入处、识入处、无所有入处、非非想入处。令我三结尽,得须陀洹。三结尽,贪、恚、痴薄,得斯陀含。五下分结尽,得阿那含。种种神通境界——天眼、天耳、他心智、宿命智、生死智,漏尽智皆悉得。是故此丘!当修二法,修习多修习。修二法故,知种种界,乃至漏尽。’后来,世尊又为婆蹉比丘说第一记。
  二、断三结是修道的关键
  从‘杂阿含经’第九六四经得到启示,佛世时代,不仅有出家的声闻家,同时也有在家的声闻象。在家Q真闻象可得前三果: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合果,至于四果阿罗汉,因在家修定未能离欲,只可得“尽分定”,即“未到地定”,所以不可能得证阿罗汉果。但另有一种说法认为在家声闻家也可能证慧解脱而得阿罗汉,这犹待进一步探讨。
  ‘大智度论’卷三十二说:“须陀名流,即是八圣道分。般那名入,入是八圣道分,流入涅槃也。”
  ‘大乘义章’十七载:“须陀是外国语,义释有三:
  一、当名正翻,名修无漏,如涅槃说,须名无漏,陀洹修习。以修无漏故,名须陀洹。
  二、随义傍翻,名为逆流,逆生死流,三途生死永不受故。
  三、随义傍翻,亦名触债,将拒三途因而不受果,故名触债。’
  这里指出逆流是违背生死之流,断三界的见惑,即得须陀洹果。‘中阿含经’中明确指出:“须陀洹断下三分结:一、断见结,以身为主;二、断戒取结,绝不信奉邪戒、邪命;三、断疑,对四谛法绝无疑问。”可见断三结是“入流”(修道)的关键。现试作解释如下:
  一、断身见。包括身见、边见(二边),邪见(无因果)、见取见(于见取著、戒禁取见),这些都谓“见惑”,但最重要的应该就是身见,所以断三结强调断身见。“身见”就是萨迦耶见,译作我见。执着于五蕴是我、异我(属于我的),相在。“相在l是“身中我”,身体大于神识;“我中色”,神识大于身体。换句话说,就是认为有一个不变的主体,一切行为都是“我”在控制,处处以自我为中心,把“我”维护得很好。与别人在一起,只要有什么利益,“我”一定抢先,这些都是身见。就身见的核心和内涵来说,它的根源是“慢”,所谓“我慢贡高’。“慢”郎我执的基本习气,没有“慢”就没有身见。它是无孔不入的,有七慢、九慢两种。七慢即:l、慢,于劣而谓己胜,于等而谓己等的,是于境虽称而以心高举,所以名慢;2、过慢,于等而谓己胜,于胜而谓己等的;3、慢过慢,于他胜中,而谓己更胜的;4、我慢,执有我、有我所而使心高举的;5、增上慢,未证得圣道而谓已证得的;’卑慢,于别人多分胜中,而谓己少分劣的;’邪慢,成就恶行,持恶高举。 (以上引自‘俱舍论’卷十九)。但在‘阿合经’中多讲三种慢:我胜,我等、我劣。例如我与你学历相差无几,却说“我胜”(胜过你)。“我等”是明明我比不上你,说却跟你一样。“我劣”就是我自认比你差,有一种自卑感,这些都属“慢”的范围。如深入地探究慢的内涵,要直到精通教理,或对生命有深刻的体验之后,才会渐渐理解。
  二、戒禁取,就是遵守错误的或不适当的戒条,虽然它不是见法很重要的关键,但戒禁取为障碍我们破“身见”舆“疑”,因此这仍然是重要的一个环节。梵语尸罗,意为防止身心的过失。‘大乘义章’卷一载:“言尸罗者,此名清凉,亦名为戒。三业炎火,焚烧行人,事等如烧。戒能防息,故名清凉。清凉之名,正翻彼也。以能防禁,故名为戒。”戒分为戒法、戒体,戒行、戒相四科。‘四分律资持记’上一之三说:“圣人制教名法,纳法成业名体,依体起护名行,为行有仪名相。”可见戒不是束缚,而是要帮助我们的生命获得开展。生命不能开展的原因是被贪欲、瞋恚、昏沉、掉举、疑等盖所缚。佛陀制戒是根据正法而界定出来的,由透视宇宙人生的谛理之后,发现能帮助生命开展的,就可以做,但会障碍生命开展的就制为禁戒,所以戒又称作“别解脱”,因为它能使你获得自由自在。初受持时或许会认为不自由、不自在,但渐渐地会变得自由自在。例如交通法规必须遵守,否则就无法控制正常行车,避免车祸,大家都遵守了,就会习以为常,心安理得,感到自由自在。
  戒有三类:
  l、是有漏利,即平常的受持戒律;
  2、是定共戒,郎有了禅定以俊宁必然有的戒律,‘阿含经’说:“没有破离贪,不可能入初禅。”
  3、是道共戒,郎开悟见法以后,掌握了戒律的精神。
  举例来说,佛陀时代没有烟草,当然未制订戒烟这一条,如果你认为:“我受菩萨戒,戒条中没有明文规定不准吸烟,我照样可吸。”这是自欺欺人的托词。一个见法的人,认识吸烟的前因后戒,他就不会因没有道一戒条,而自觉地放弃吸烟。以上三类戒只有“道共戒”才是究竟,因此称为“无漏律仪”。有了道共戒即破我见、破疑,就不会有戒禁取,这裹也不举例详述。至于还没有见法而遵守错误或不适当的戒条,那就无法破身见与断疑了。
  三,断疑就是破疑。没有破疑,不可能有见法的情况。破疑的时候,任何有关佛教教相的问题都能触类傍通,任何复杂奥妙的道理也都能一通百通,可能由于不了解名相一时难解,查下佛学辞典也就迎刃而解了。伹不通教相的人,即使名相记得很熟,却不能悟彻它的义理。例如‘阿含经”中有一部‘第一义空经’,说“一切法无有来去,有业报而无作者。”若说有作者,有受者,是愚痴的说法,真正是无作、无受,无作是怎样的情况呢?是因缘作、因缘受,还是其他?未见法的人就不可能如实知,即使对名相如数家珍,也说不清楚。又如‘雉阿含经’说:“世间诸行无常。”而‘中阿含经’却说:“世间有常。”究竟那一个对?教经中这些矛盾说法很多,包括如来不作答覆的十四无记,都只有等你真正见法,才会贯通领会,发现并无矛盾。所以断疑重在破疑,见法之后,才是真正破疑。
  断三结才是“见法’,就是说一见到缘起法就能通达宇宙人生的真相,并明四谛之理,“见法、得法、知法、入法,度诸疑惑,不由他度。”“心无余尊,不复从他。”见法的人,自己就是善知识。见法后心(新)业便不再造,旧业遂渐消亡,身见的愚痴既断,贪瞋就随着除去。因为愚痴是产生贪、瞋的根本,贪、瞋的大树虽然强壮,如果离开土壤,根部无法吸取营养,就无法生长。
  ‘瑜伽师地论’在谈到见道(法)时得十种胜利说:
  “复次,远尘、离垢,于诸法中得法眼时(按法眼净即初果须陀洹的异名),当知郎得十种胜利。何等为十?一者,于四谛已善见故,说名见法。二者,随获一种沙门果故,说名得法。三者,于己所证,能自了知,我今已尽所有落迦、傍生,饿鬼,我证预流,乃知广说,由如是故,说明知法。四者,得四证净(‘杂阿合经’第八四三经,舍利弗等问世尊,如欲进入圣流,必须成就四事:l、亲近善男子;2、听闻正法;3、内正思惟;4、法次法向。这四件事是“见道”的前阶(有时说为“觅道”,有时说为“内凡位”。)于佛、法、僧如实知故,名遍坚法。五者,于自证无惑。六者,于他所证无疑。七者,宣说圣谛相应教时,不藉他缘。八者,不观他面,不看他口,于此正法,毗奈耶中,一叨他论所不能转。十者,由二因缘,随入圣教,谓正世俗及第一义故。”
  向初果与初果,在气阿含经”中界限并不清楚,暑为四双八辈。八个阶位,从分类来说,只有七大类,就是钝根的见法和利根的见法,称为“随信行”和“随法行”。钝根与利根证初果,分别称“信解脱”、“见道”,还有身证、慧解、俱解脱三类。‘阿含经’一再举出这七个阶位,最重要的关键在于见法与证阿罗汉。见法之后,使贪、瞋逐渐剥落,这个过程就是向着二果,三果以至四果等阶位前进,直到贪瞋断减为止,经中称为“顺趣涅槃”。至于向初果与初果的境界很接近,但从‘阿含经’的论点来看,开悟见法与证初果是同时的,“阿含经”强讽的是开悟见法,而不是证初果。一般认为断三结才向初果,这是粗晷的说法,因为在知法的过程中已经断三结,断的时候富下就是初果,这就是利根的见法。
  三、慧解脱也可能得阿罗汉果
  佛住世时,正法住世,在家二家依法修行,证初果的,并不太难。如今去圣时遥,善知识少见,正法(以四圣谛为核心,十二支绿见为总法则)不易得闻,虽烧香拜佛的信众敷以万计,但大都是祈辐求佑,神化一再拔高,甚至提倡个人崇拜…对教理不求甚解,或者崇尚玄谈,未能依正道修行,谈不上入流见法或向初果、证初果,良可慨叹!
  然而,由于我国是大乘佛教流行的国家,受各宗判教的影响,很多人贬视小乘佛教,他们对根本佛教和部派佛教并未作深刻的研究,却傲慢地看不起声闻和缘觉二乘,认为此二乘属小机,以灰身灭智,自我解脱为宗旨,最高果位是阿罗汉果及辟支佛果。声闻乘修四谛法,自凡夫到阿罗汉,论时间,速者三生。迟者六十劫,修行依七方便(郎三贤四善根:合五停心观、别相念处,总相念处三者为三贤;合暖、顶、忍、世第一法四者为四善根),证四果:初果须陀洹,译为入流;二果斯陀含,译为一来,意为修到此果位后,郎生天再来一次,便不再来欲界受生死了;三果阿那含,译为无还,惫为修到此果位,不再生于欲界;四果阿罗汉,译为无生,惫为修到此果位,解脱生死,不受俊有。又译杀贼,指杀烦恼贼;或译应供,当受人天供养。阿罗汉虽不如菩萨那样圆满究竟,但毕竟已超凡入圣,得到生死解脱。有些人看不起阿罗汉,认为他们尽管断三界见惑,欲界九品思惑并色无色界八地七十二品思惑,但未破无明、尘沙惑,尚有习气,颇多嘲弄揶揄之词,轻慢圣人,这实在是不应该的。按大乘教义,阿罗汉相当于七住菩萨境地,我们具缚凡夫,尚是初发心菩萨,相差甚远,没有理由贡高我慢!又如在我国初传的大小乘禅学在成佛的步骤、方法上,理论各有差别。安世高所传的小乘禅学,侧重于敷息行观的精神修炼,认为达到阿罗汉果位后尚须累组修行,积累功德,被看成是渐悟一派,这原是印度佛教的一种传统说法。支娄迦谶、支谦所传的大乘般若学,则侧重于解义,直探实相本体,被看成是顿悟一派。东晋时的支道林、道安、慧远、僧肇等把成佛的步骤与菩萨修行的“十住’陪次相联系,认为“七住”以前是渐悟的过程,到了“七住”,对无生(实相)法有坚定的认识,已证得“无生法忍”,虽非究竟,但已可有顿悟。这种顿悟还承认初住到七住是渐修过程,是一种渐进的顿悟,被称为“小顿悟”。我国顿悟学说实际创立人道生,认为七住内没有悟道的可能,必须到十住时最后一念“金刚道心”,才有一种犹如金刚般坚固、锋利的能力,顿将一切妄惑断除,由此得到正觉,顿悟戍佛。可见“理可顿悟,事须渐修。”顿悟不能脱离渐修的基础,积累功德水到渠成,皿熟蒂落,才会出现顿悟,并非“想当然”,一念顿悟,或者说悟后仍须进修,直趣究竟。因此我们没有理由嘲弄阿罗汉。实际上,释尊时代在家弟子修行并不称为“菩萨”,也不称要“郎身戍佛”,而是名为“解脱”。解脱梵语木底、木叉,意为离缚而得自在。郎解业的系缚,脱三界的苦果。‘俱舍论乙卷二十五载:“解脱体有二种:谓有为、无为。有为解脱谓无学胜解,无为解脱谓一切惑灭。”‘实性论’五说:“一、性净解脱,谓众生之本性清净,无系缚染污之相。二、障净解脱,谓家生之本性虽为清净,然由无始以来烦恼之惑,不得显现本性,今断尽此惑障,得解脱自在也。”‘成实论·分别贤圣品’载:一、慧解脱,阿罗汉未得灭尽定者,是为唯解脱证涅槃之智慧障者,故曰慧解脱。二、俱解脱,阿罗汉得灭尽定者,是为解脱慧舆定之障者,故日俱解脱。”据‘杂阿含经’第一二一二经载:“佛告舍利弗,此五百比丘中,九十比丘得三明,九十比丘得俱解脱,余者得慧解脱。舍利弗,此诸比丘离诸飘转,无有皮肤,真实坚固。”说明佛的出家声闻弟子五百此丘家中,慧解脱的为三百二十人,占总敷的百分之六十四。在家声闻象因未能离欲,只可能得“近分定”,郎“未到地定”,而不能得“灭尽定’,达到俱解脱,但也可得慧解脱。释尊重慧而不若当时外道重定,由此可见。
  因此,我们在家弟子不必自卑,相信同样可证圣果。‘杂阿合经’第九二九经记载的摩诃男,原为释迦族甘露饭王的儿子,佛的堂兄,释尊称赞他是“心恒悲念一切之类,第一优婆塞”。为他说在家成就十六法,机感有异。我们应当依教奉行,按‘杂阿合经’第八四三经所示:“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内正思惟一,法次法向,并于佛、法、僧、戒四不坏净。”
  摘自《内明》第241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