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般若心经》浅释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李淑玲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般若心经》浅释
  李淑玲
  佛经当中我最欣赏《心经》。诸法师大德往往讲经都喜欢选这部《心经》。在那么多佛经中,《心经》可说是首尾一贯,前后联系,简单明了,深入浅出。它是六百卷《大般若经》的精华,真不愧为世间难得的好文章。
  佛学也叫智慧之学,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所讲的一切都离不开般若智慧。可见《心经》的重要性。我们都知道《心经》只是普通简略的称呼若详细完整的说,应该叫做《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般若波罗蜜多是梵文,中文译为到达究竟彼岸,也就是说从生死的此岸,到达涅槃彼岸的意思。“般若”是梵文,中文译为“智慧”。凡夫迷惑颠倒所用的心意识,佛已破迷开悟,所以佛用的是究竟圆满的智慧。我们若能时常在生活中起观照,久而久之观照功夫得力,烦恼自然被伏住,智慧则定能增长,所以佛所开示的八万四千法门,完全是离不开观照般若的。佛经当中“般若”的名称很多,如《楞严经》称它为如来藏,《法华经》称它为一乘,《维摩结经》称它为不二法门,性相两宗称为法性等等。这部经所以称为《心经》,原因是“心”代表重要的心要。《心经》是说大乘佛教圣典的本质与核心。
  接下来是谈谈经文的要意。先来看看经文的第一行:“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行的宇数仅有廿五字,但却是《心经》全体的中心。经文的二百六十字,不论以任何方面来说,无非是在讲述这最初的二十五字而已。先说说“观自在菩萨”吧。“观自在菩萨”或称“观世音菩萨”,不但是佛教徒所认识,连非佛教徒也都认识她,所谓家家弥陀,户户观音,若单单把她当作偶相来拜拜,那将是大错特错了!我们不能心外求法,真正学佛法是内学,要观的是自己的每一心每一念,要完全用观照般若,从观照里得自觉而不迷失,方才算是能修行之人。我们若能真正做到,那么,我们就是初发心的“观自在”,初发心的“观世音”也就是我们,所谓正观不迷而得自在呀。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这一句是提及菩萨所修的是深般若行。修“般若行”有浅深不同,修“浅般若”打破身见破我执(人空般若);修“深般若”则破我执与法执(人空般若、法空般若) 。观自在菩萨是古佛再来,现在是一生补处菩萨,行的是深般若。我们是初学佛者不能了解这个境界,我们只要依教奉行,依经中所说的这个一行一宇,努力去向上向善,远离执著妄想,以达成内心清净。只要内心清净一分,智慧自然就增长一分,《智度论》中说:“智目行足,到清凉地”。清凉地指的就是去迷妄所得涅槃境界,证得这个境界非要依智慧之目与修行之足,才能到达清凉地。
  观自在所以能“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完全是因为菩萨以智慧照这五蕴的假相。五蕴若以缩小范围来说,是我们的身心,若扩大来讲,指的是整个宇宙。宇宙本体就是五蕴法,所指的是物质(身) ,精神(心) ,四大(地水火风)的微尘聚集而已。五蕴的聚集都是因缘聚而现相,所谓的缘聚而生,缘散则灭。凡夫执著五蕴为真实,生死辗转,痛苦不已。菩萨深知五蕴的假有,了解实相的非有、非无,没有取舍,随缘自在。菩萨因知众生的颠倒,悲心无量,所以普度众生远离一切苦厄。
  “舍利予!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足。” “舍利子”指的是释迦佛陀之智慧第一的弟子舍利弗。以智慧为内容的《心经》,佛当然以舍利弗为说教的对象,目的是借此因缘开示众生。如《金刚经》佛为开示“空理”而选“解空第一”的须菩提为说教的对象。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叙述“空、有”两门。一色”或叫“色法”所指的就是假有的五蕴。“空”所指的是真如本性。假有的五蕴是依因缘而有,所以是幻有而不是真有;只要缘不存在(因为缘也是依另外的个因缘而存在)就会起变化而灭。凡是能起变化的,就不是真的。真如本性是永恒不变的,是如如不动的。真如本性具足万法,能生万法。一切见分与相分都是从它变现而来。比如把波形容为色,水形容为空。波是因水动而形成,所以水是波,波也是水。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能理解“色”是从“空一而来,色、空是不二的。真如本性里本来是什么都没有的。在《六祖坛经》中说:“何其自性,本来清净”。所以真如本性本来是清净,是一尘不染的,但是它能变万相,虽生万相,这个有就是无,无也就是有。有与无是不二同时的。举个例子,镜子为真如本性。只要我们面对著它,它就会显现我们的影像,可是当我们离开镜子,影像就不见了。镜子里本来就没影像,但它能显现摆在它面前的东西或人的影像。所以镜子里面的影像,不是从镜子生出来的,镜子本来是无一物的。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能了解这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了。以上是讲色与空。其余的“受、想、行、识”四蕴与色蕴的解释类似,所以无须重复。
  “舍利予!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心在境界里是没有染净的。染净是从心所里面来的,而心所是从烦恼而来。众生生死轮回都因烦恼“惑”而造业,由造业而感苦果。问题出于众生无法辨认真妄,以假当真,念念分别,妄想执著,把错觉当正觉。曾经在佛经中读过:“若见色即是空,则成大智:若见空即是色,则成大悲。”我觉得这句值得思惟,要成就这广大的悲智,非要有坚毅的精进不可。空的原理,不生不灭的真理,都不是虚假的道理,它是不可怀疑的事实。凡夫往往执著有无的极端相对性,这是从差别的偏见分别心而生的。真如本性是没有相对立,故此就没有生灭,垢净与增减。能了悟生死的人,才是真正不见生死的人,才算不被因于生死的人。也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寻味“不生不灭”真理。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一这节说明佛教的世界观之“三科法门”,即是从蕴、处、界的三方面,反覆地说一切法是空。“五蕴”是能集聚一切法,也能盖伏真如本性。迷了色就有相,并在相上产生垢净与生灭。迷了受想行识,就生烦恼,心法就起障碍。如刚才所说,这一切本无生灭,只是因缘起的关系罢了。十二处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与六尘或叫六境(色、声、香、味、触、法) 。再加六识(眼、耳、鼻、舌、身、意)就是十八界。我们所以能起认识作用,完全是由根、境、识三者的和合而生起。识是认识的主体,也就六根、六境、六识不外是依因缘而生,一切因缘所生法是无常无我的,所以说为“空”。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者死:亦无老死尽。”“无无明,亦无无明尽”,这段经文指的是无十二因缘流转。“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指的是无十二因缘还灭。佛教的根本离开不了“因缘”。一切万物的迁移变化,都离不开这相依相待的因缘原理。生死轮回都是由惑、业、苦的因果关系。把这因果关系、缘起关系,以十二种形式表示出来就是十二因缘。只要从开始就没有无明,那么自然就没有老死了。凡夫迷惑颠倒,无法突破十二因缘的流转,生死辗转。其实:生也不足喜,死也不足悲:只要悟入生死一如:觉知十二因缘皆依一心。迷的一心就是众生觉悟的一心就是佛。只要离开这小小“自我”的系缚,如实地悟到一心,那么一切苦恼自然就解消了。
  “无苦、集、灭、道。”以上这一句是佛法的根本—四缔。人生是苦的,有如《法华经》所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布畏,常有:生、老、病、死、忧、患如是等火炽然不息。”这种种苦无非是由于集、染爱、执著以至被因困生死痛苦之中,无法自拔。唯一办法就是灭集,只要集灭,苦就灭了。那么用什么来灭“苦集”呢?答案是“修道”。努力地修践不偏中正之道的“八正道”。八正道当中最重要的是正见与正精进。我们一定要以正确的见解,精进不懈,在生活中常保持自觉。久而久之,功夫得力,最终是会通达涅槃大道的。
  “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真如本性本来具有智慧,自性本来具足涅槃。若说修得“涅槃”,那就错了。想要从清净心以外得智慧证涅槃是邪见。智慧本在清净心,只是因凡夫迷惑所以不能显出来。既然没有“失”,那何来的“得”呢?一切万法无不如如不动,无二无别。迷的时候就是心意识:悟了的时候,心意识中的一切烦恼全部都被转成智慧,所谓的转八识成四智。自然的觉悟者的境界无不是“智慧”呀!
  “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呈碍,无呈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菩萨以“无智”与“无得”证涅槃,远离颠倒梦想所以无有恐布。这里所提的菩萨是指八地以上的菩萨。他们所以“无挂碍”,原因是他们已破“我执”与“法执”。只要破了能障碍菩提的烦恼障,那么我执就破了;同样的,只要破了障碍“涅槃”的所智障,“法执”就破了。所以菩萨是无垩碍的,无生死转回之苦。他们只要断最后的一品无明,就可以成佛了。要达成如此境界,般若是很重要的。要踏入成佛之道,一定离不开“般若”。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一。般若是三世诸佛之母。只有佛的果位才算究竟圆满。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Anuffra Samyaksambodhi)是“无上正等正觉”的意思。菩萨只可以称为正等正觉,但佛因为是最圆满的所以称“无上”。妩上也就是说最高至极的顶峰了,无可再上了的意思。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足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念咒”的功用,目的是在于摄心专注。只要一心称念,心不颠倒,什么咒语都是大神咒、大明咒、无上咒。心念能够统一,没杂念妄想,当然身心愉快,痛苦烦恼自然消除。
  “咒”原本是不翻译的,若勉强的解释,也只能说此咒是赞叹“般若”的功德,能除苦,能达到最究竟圆位的果报而已。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这最后一段被称为(秘密真言分)。佛陀真慈悲!当时佛在说法时,来听法的不单单只是人类而已。在场听法也有天龙八部,无数鬼神。佛先以人类的语言开示,而后以龙天鬼神的语言(咒)简单明了地开示他们。可见佛对众生的平等不二,时时关心众生之生死问题呀!
  修行并下只是挂在口边,而是要求实行与实践。更重要是时常觉察我们的一念心,到底是念念佛心?还是念念众生心?每当我们虔诚合掌礼佛时,应该时常作此观想,右手是佛的世界,左手是众生的我;合起两手时,在佛有我,在我有佛。这样的合掌礼佛,才能真正达成“南无”的精神,才能奉献诚心一片的虔诚!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狮子吼》第30卷第11\12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