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慧学概说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寂照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慧学概说
  寂照
  一、佛学之要在意学
  唯慧学足以表彰佛法的特色,佛法甚深如海,广大无边,其主要行门不外乎信愿、慈悲、智慧,所以修学佛法,必须三者相摄相成。初学者由于根性不同,或有偏重,但只是方便,如此渐次向上修学,终必以三者圆满修证为目的。一
  佛教最足以显出异于其他宗教的殊胜处,就是智慧。一般印度宗教所讲的修行,或体验某种胜境界,或发展为抽象的哲理,都不能算为证悟,只是有漏的禅定与瑜伽行。佛教是以智慧的体验,得到超越的法喜、禅悦和解脱的。
  唯慧学能契究竟的真理,以声闻法的戒:定、慧三增上学,或加上解脱,即整个声闻法门的纲要,此四法的层次如阶梯,级级相依,不可缺一,然究其极,真能导众土入解脱境的足智慧。故《全刚经》就以般若波罗蜜多的四句偈二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觐)等,如实的思惟,受持奉行。
  在断惑证真的过程中,慧学是一不可或缺且贯彻始终的行门,总是建立在定学的基础上。从初学者言,即修习止、观二门。有人以为依定发慧,所以有了定,慧就自然出来,这是错误解义,而足于定心修习观慧,修心链性,才能引发不共世间的如实智慧而成圣者。故能否转凡入圣,其关键在于真实智慧,而佛陀一名,义译就是觉者,觉所以成圣,不觉所以在凡:菩萨具称菩提萨埵,义译觉有情:辟支佛,义译独觉或缘觉:声闻,意谓开佛声教而觉悟。所以四圣皆依觉成圣。
  慧觉当然不是抽象的业识,是具悲心理性、自证化他的智,尤其是菩萨行者,更须无边的善巧方便来化他,是故智慧为诸佛之母,一切功德的核心。
  二、慧之名义与究极体相
  慧之名义,最常见的是般若。三十七道品中的正见、正思惟、择法,印度大乘的中观等也是;虽诸名异,然其体性,仍是无差别。以般若之含义最深广,到达究竟时,转名为菩提或萨婆若(智海)。
  慧以“简择为性”,约作用立名,在初学名为观(毗钵舍那),即善分别。《般若经》中的十八空,即寻求诸法性的种种观门,如观门修习成就,名为般若。究极体相,可从四方面去认识:(一)信智一如:以信心启发智慧,以智慧助长信心,
  两者相成,达到实智的成就,得到四证信(佛法僧三宝与圣戒的净信心),如大乘经中的文殊师利,不但开示法性深义,且特重劝发菩提心,起大乘信心,故称文殊为诸佛之师。
  (二)悲智交融:二乘的偏真智慧,即因偏重理性,悲心不够,所以在自证后,就难发大愿;此非菩萨的中观般若智慧,智慧越深入,慈悲越广大。(三)定慧均衡:修学佛法,若俭重定或慧,都不能证深法性,成就如实智。龙街说:七地菩萨名“等定慧地”,列此才能证入无生法忍而不合。退失大乘。
  (四)理智平等:如实智现前,即证法性深理。其实,只要具中观般若,自然不合。偏能证的智或所证的理。经中说:无有如外智或智外如。
  三、智慧之类别
  (一)生得意:与生俱来的慧性。一切众生,都不能说没有一些慧力,至少也具有一点抉择的知识,分别可否。不过这种慧性,也还要靠后天的培养与助成,如父母师长的教育,社会的土活经验等,都足助长生得慧的因素。我们听经闻法,歌功颂德,知解心性,仍属生得慧,与普通的知识,并无多大的差别,如果因而自满,不力求上进,只不过是一般世间的学问,其实还不是佛教的慧力。
  (二)加行慧:不但有高度的抉择智力,且依于坚固信念,经过笃实行持,才在清净的心中产生智慧,完全由佛法加行力的启导,不足一般世间知解所能获致的。此加行慧,教典中分为三阶段,闻、思、修三慧。其中,闻、思慧是不离名言聿句的思惟:而对所有佛法的解悟,在与定心相应中,抉择诸法实相,止观双运所引发的深慧,才名修所成慧。
  (三)无漏慧:又名现证慧,由此断烦恼,证真理。如不以闻、思、修三慧为基础,无漏慧就不可能实现,所以要得如实智,不能忽略前二种慧,与轻视止观的熏修功行。
  另有三种:“加行无分别智”、“根本智”、一后得智一,这是专约菩萨证入法性无分别而说的。其中,经过修行而证的方便是加行无分别智,证入与法性相应的如实智是根本智,通过根本智而引发照察万物足后得智。
  另也有三种:“世间智”、“出世间智”、“出世间上上智”,这是从凡大到佛果位的智慧。其中,凡夫及未证圣果的学者,所具有的抉择慧力是世间智;二乘圣者能通达苦空无常无我,超出世间的证慧足出世间智:佛与菩萨所有的大乘不共慧,虽出世间而又二谛无碍,以寂灭性,自他并照的智是出世间上上智。此分类与龙树《大智度论》的“外道离生智”、“二乘偏真智”、“菩萨般若智”,意义极为相近。
  《般若经》中又分:“一切智”、“道种智”、“一切智智”,这是声闻、菩萨、佛三乘圣者的差别智慧。声闻、缘觉二乘人,原也具有通达理性与事相二方面,称为总与别相智,但因厌离心切,偏重于能达理性的总相智,以一切智为名;大乘《》萨亦具总与别二智,但重在从真出俗,悲心深厚,理与事并重,其智遍学一切法门,即道种智:佛也有总与别二智,即一切智、一切智智:咒竟诸法实相,不变而随缘,真俗无碍,名一切种智。
  此通达理性与事相二种智,在经论中也有许多类似语。(一)约声闻经:有“法住智”(所依)、“涅槃智”(依皈)。经上说:“先得法住智,后得涅槃智”。必须在缘起事相的基础上,才能通达苦空无常无我的法理(无自性),而证入涅槃(寂灭性)。古人说:“不依世俗谛,不得第一义”,也是此意:因为第一义谛,就是不带业识的妄相。(二)般若经:大乘法中的慧与方便,也是理与事二者的相互依成,才能发挥离缚、解脱的妙用。此在唯识家则称为根本智与后得智,也有称为慧与智。如依众生从修学到证入,所通达的法,也分为二:“如所有性”、“尽所有性”。诸法等空性是如所有性,遍法界一切因果事相定尽所有性;此二者,或可称为“正等”与“正遍”:菩萨则以自证空性、方便化他之智为大乘的二智。而绝待的法性中是不二真法,或称一真法界,本无隔别相,所以其相应慧也唯有一般若,渐次转进,二智并观就是究竟圆满的中道智。
  另外唯识系有四智: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密宗又加了法界体性智,成为佛果的五智。尽管众多的类别,行者所证:咒其极,唯一真如法性,即以如如智契如如理。
  四、慧之所观境
  (一)三乘共慧—佛经说:“若于一法不遍知,不作证,即不得解脱”。而修学佛法的目的在解脱,是三乘圣者所共的;要达到此目的,必须以深智慧,遍一切法而通达之,即慧的所观境,于一切法的悟入空无我性。所以佛法极重的出世慧足在法上证》《普遍性。二乘的观境,但说是“近取诸身”:菩萨财不但观察自我身心,且对于自身心以外的一切事物,无不遍观。经中说:“知四圣谛是声闻慧”,可谓是沉沦与超出的二重因果,其出发点在于有情的身心,所以知四谛就是知有情生死与解脱的因果,并非离却有情的身心,去审察天文地理。事相与理性的谛观,是三乘共的。而佛经中,除四谛外又说到缘起,从无明乃至老死十二缘起的流转门,是四谛中的苦集二谛;从无明灭乃至老死灭的还灭门,是四谛中的灭道二谛。声闻、缘觉乘之了生死、证涅槃,便是依此四谛、十二缘起的观门去修学的;南传的《清净道论》,说到慧学,也先以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因缘果报,然后谈到证悟无常无我性。信解这些,只算具世间王见,即世俗慧,必须更进一步的在世间有为法中,如实体证到:众生之所以滞留世间,颠倒生死,其根源就在于不能如实证(符合三法印)。
  (二)大乘不共慧—三乘共慧的观境是近取诸身,大乘不共慧的则是遍于一切法界了。进而推到外界,如《般若经》历法所明空义,较之二乘法当然广大多了:菩萨所证悟,也要比声闻彻底。不共之处在于二乘出离心切而大乘菩萨悲心重,故发菩提心即菩萨广大因行,足大乘教典很重要的一部分,此足事相上(迹门)的观境。另外一部分是对佛陀果德的显示,此足理性上(本门)证悟究竟空性的观境。这与二乘慧有两点不同:声闻是依三法印次第悟入,大乘观慧则直入诸法空寂实相门:如经说苦等不可得,就是约此究竟法性而说:《中观论》说:“法无生,故不二”,自性不可得。其次,如唯识学者,以众土业识上执著外境的遍计执性是错误的根本,故先观察一切法空无自性,离执即是。大乘不共慧,在事相上以观慧,信解菩萨的行为、佛果功德等为观境;在理性上,再加以法空性境的胜义观慧,乃可证入法性。修学大乘慧,贵在就事即理,不使串理脱节,亦是中道义,然初学者不能如此,因为此圆融义,不足初学的心境。中国教学,直下圆融无碍之境,于身心受用之益多;在印度,无论中观或唯识,皆以离相的空性为观境,渐趣佛果。
  五、慧之进修
  每个学佛者都要经过闻、思、修三有漏慧的阶段,才能获得无漏现证慧。在声闻教,从初学到现证有四预流支,即“亲近善士,多闻熏习,如理思惟,法随法行一,此是说初发心学佛,虽依法不依人,要亲近善知识,次第学习闻、思、修;此善知识,为佛或由佛弟子展转传授,然教典流通之后,具宿善根者,即可自己读诵受持,于种种名相、教理行门,广求多闻,成就闻慧。大乘教典则以“法门无量誓愿学”,堪闻法性空寂或真如实性为多闻,若能把握此要点,如实修链,令心地逐渐安静、清净,乃能引发闻慧,此慧虽依义不依语,一曰一有悟,不离名相就解了法佛。
  其次足思慧,巳不再重视名言章句,足进入抉择的阶段,依了义不依不了义所得的简择慧才正确:大体来说,小乘足不了义,大乘足了义,而大乘教法里,大部分为应机而设:佛说经时,为鼓励众土起信,往往合田经赞叹,几乎每部经都有“经中之土”的文字。
  思慧与修慧都具抉择分别,只是前者未与定心相应,是作意观想的别名,如定心成熟,能观诸法实相,即成修慧(相由心生,习而成性)。心能安住在世俗事相与胜义谛理是为上相,更进一步如实明了诸法实相,就是修观的成就(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这是佛为弥勤菩萨开示上观时,所定的界说,翠是定心于世相,并不能趣向证悟;必须观察一切法无我翠竞空性,从有漏慧依的观境来成就无漏现证慧。识足有漏,依智不依识是修无漏慧的指标。以上为慧学透过四依之进修。六、慧学进修之成就
  慧学的进修与一切清净功德要彼此相应,互为增上,不离无边行愿:大乘经说六度辗转增上,小乘法说五根(信、进、念:定、慧)相互依存,都足慧学与其他行门相应不离的说明,成“信”“戒”“定”“慧”之果。
  闻慧成就,即正见具足,同时也是信根成就。学佛者到了信力具足(信成就),一切诽谤、打击,都不能动其信念:甚至处于未法,人们都不信佛,他也能独信独行,就能具法力。其次是思慧成就,即净戒具足;以大乘就是慈悲、布施、忍辱、精进等功德成就,将所信解者,付于实际行动,让身心行为皆能合乎佛道:佛法的入正道就是先正见、正思惟(思慧成就),然后乃有正语、正业、正命,此即思慧引出圆满戒德(戒成就),而大乘的净戒,常与悲心相应;佛教的制戒有两面性的意义:一是防非止恶(自利),一是利生济世(利他)。终成修慧,即达到定心正相应(定成就),证无漏慧,成就解脱功德(慧成就)。
  前面说列智慧的究极体相,是信智一如、悲智相应、定慧均等、理智平等,证无漏慧,此在大乘时,成就分证不共慧。若离信、戒、悲:定,而专谈高深无漏慧,即是妄想,不能与信、戒相应,即落业识恶坑:总之,若修慧学而抛却其他无边清净功德,都足极不相应。
  成俗济世之用,是大乘慧学更要注意列的慧力扩展。在闻思修未成就以前,凡有益于人生的种种学问,都应该广泛的学习:但如没有闻思修的特质作根本,只是普通知识而已。然菩萨发心教化众生须具广大愿,遍学一切世出世间无边法门;所以菩萨初学也应随力广求了知,如“菩萨当学五明”—内明(佛法)、医方、工巧、因明(逻辑学)、声明(语言)学,则有助于弘法利生,在体证法空下,世间学问能成为菩萨济世利生的大用,使世学与佛法融通无碍,由道种智成就一切种智,能具利益众生的善巧方便。
  摘自《圆光新志》76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