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观心品第十》读后感(五)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许胜雄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观心品第十》读后感(五)
  本文荣获九十三学年度慈航导师奖学金
  许胜雄
  陆、奉行“法行”真义,证得“佛道”殊胜
  观心就是观察起心动念,观察心念的实况、本质。观察心的目的在于了解自己的本心,使杂染遁形,而受蒙蔽的心成为清净无染,不受痛苦折磨。
  愈观察心就愈明白心,清净心、杂染心都能渐渐如实显现。不观心、不明白心,杂染会很多,心就成为罪恶的渊薮,所以要使心智清明、健康,观心、调伏心是修行的重要课题。
  心念可以归纳为六种,即贪、嗔、痴、无贪、无嗔、无痴,前三者可称作不解脱的心,后三个称作解脱心。不管解脱心或不解脱心,都不会无因无缘的产生,它源自“明”触或“无明”触。无明或无知的接触,就有执著的苦受,就有贪嗔痴产生。明的接触因缘,会有无执著的乐受,会有无贪嗔痴产生。
  心念的本质是一个接一个生了又灭,灭了又生,是无常、不永恒的,当心定静时,容易觉知,但若生起贪嗔痴之念,就会卡在某个对象上不愿舍离,就像损坏的唱盘,—再重播某段曲子,难以觉知无常。去除杂染使心念保持流畅,除了直接从心念去觉知、排除杂染之外,也可由身体的觉知下手。当身体静止时,多注意呼吸,身体移动时,多注意动作、触感,这也能有效地使杂染、散乱心减少与止息。
  经云:“三界无别法,唯是一心作。”又云:“心者,众行之本三二界之中,以心为主,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究竟沉沦。”人的一举一动,为善、作恶,皆先发于“心”,其后方现之于身口,所谓“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是故欲成就佛道,首先须有“广大心”、“清净心”与“深信无疑惑心”,进而发菩提心,修“菩萨”行,方能成就“佛道”。《佛说超日明三昧经》:“一切三界所受形貌,皆从心意,心意无形而有所造,随行立身,豪贵贫贱,皆归无常,如泡起顷,寻复坏灭,一切世间所有如是,(菩萨)当信道德正真可怙,余不可恃,弃捐众行,奉行法行。何谓法行?无生之行除诸所生,真谛之行所存殊胜,入道之行无所忘失,布施之行无所吝冀,持戒之行普得诸愿,忍辱之行不乱众人,精进之行未曾动转,一心之行意行常达,智慧之行以圣眼睹,慈心之行忍一切苦,悲心之行等意众生,喜心之行以法开化,护心之行安慰一切,神通之行六通以达,惟空之行无恚害心,消灭之行度诸群黎,四恩之行合聚救人,博闻之行从受成道,不起之行而观自然,道品之行不获有为,本无之行无罪福报,缘起之行了知无明明不可尽,众劳之行解人物自然,诸法之行了空见慧得平等觉,伏魔之行无能倾动,三界之场虽处不堕,师子之行善胜无畏,力无惧行所向无畏,三达之行无有垩碍,一心觉场大智普具,教一切行无所不周,化六十二见行济众罗网,九十六径诲入一道。”
  “菩萨以应斯行则顺道行,已顺道行则应大慈,已顺大慈则应大悲,已顺大悲则应大皑,已顺大钟则师子吼,已师子吼则应化幻,已顺化幻则入五道,已顺五道则随时入,已随时入无所不变,已在所变无去无来,度无所度净无所净,明无所明觉无所觉,乃为正觉。”
  总而言之,学佛修道者若能修如是诸“法行”,即能悲智双运、福慧双修,且能:(1)乘于大乘(得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2)断三恶趣因缘(往生“西方净土”永离三恶道);(3)具足善为诸佛所护持(如穴阿弥陀经》所云:为十方诸佛之所护念);(4)随所欲至便得往生(西方净土);(5)舍一切胞胎能化生诸佛前(莲花化生,花开见佛);(6)能行无诤身口意业(能净化身口意三业);(7)住不放逸行,为诸天世人之所恭敬(自利化他而为天人师);(8)善通达三解脱门而不证实际(通达空、无相、无愿三解脱门而“留惑润生”,不急于“涅槃”);(9)一切无我法皆现在前而犹不舍六波罗蜜。
  柒、结论
  《僧侣与哲学家》有一段对话:“心灵的生活其实就是一种心的科学,有科学的方法、科学的结果,是一种真正转换自己的方法,不是在作梦,不是在发呆。”一切众生烦恼皆因无明造作的力用,因造作而产生无量无数之业力果报,亦就是集苦无量,难怪会令众生困扰不已,不能解脱自在三二教十二部经典所宣示的教义,无非令有情觉悟其现前一念心;这现前一念心本来就具足万法,有无量功德妙用。修学佛道要把握要领,功夫才能得力,否则光是在名相堆里打转,实难获益而离道越远。世尊常教诫弟子要从“心”这个根本处下手修行,《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指出“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求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应当一心修习如是心地观法。”所以学佛不可仅仅学习名相,而要了达名相本义,直探法性本源,清净自己的“心地”,“但教此心比日月,莫令方寸染尘埃”,如此方能究竟解脱。
  佛家为求得道通,先于五通下手。六通之最,漏尽通也。世法为有漏,出世法为无漏,通于二者,概不染著,名日漏尽。修六通之法,必先明心地,开发觉慧,证得净空以为体,然后缘化万有,无心应物以用。故《宝藏论》云:“何谓三智者?一日真智,二日内智,三日外智。何谓外智?分别根门,识了尘境,博览古今,该通俗事,此为外智。何谓内智?自觉无明,割断烦恼,心意寂静,灭有无余,此为内智。何谓真智?体解无物,本来寂静,通达无涯,净秽无二,故名真智。”我人所修,道通为体,五神通为用,未得体而起用,必致堕落,必招后果,甚可畏也。
  世尊于《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观心品中宣说“观心陀罗尼”日:“崦室他波罗合底吠禅迦卢弭,……持此咒时,举清净手,左右十指更互相又,以左压右更相竖握,如缚著形,名金刚缚印。成此印已,习前真言盈满一遍,胜于读习十二部经,所获功德无有限量,乃至菩提不复退转。”修此法者,以心不放逸为主,不再毁身受苦也,故戒以心戒为上。手持印,身密也,无以起身业而杀盗淫止矣。口持咒,口密也,无以起口业而两舌等恶止矣。心澄空,意密也,无以起意业而贪嗔痴止矣。此不戒之戒,戒于不觉者也,下座时之观照证空,即属防嫌杜恶于因地,戒之于未然者也,盖杀盗淫为果,因地属于贪嗔痴,而贪嗔痴又属于果,因地属于不明心。故心中心法,可直证金刚般若,为悟心之无上妙门,拔除根本业障者。
  笔者概说读《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观心品》心得如下:
  一、要舍离三界,心需作适当调整,观心品立于中流砥柱的位置。
  二、以“地”喻“心”。(一)地:能承载,生长万物。(二)心:1、是生死流转的根源。2、是生命体的基本能力。3、本体与外在表现的特征:心性本空、法界无为无垢。(三)从操作“心”中展开身、语、意的修行。
  三、功能:扣紧文殊菩萨是般若波罗蜜多佛母,说明观心法的重要。
  四、修行重点:从不净观到法界无为。
  五、操作重点:观心咒、定印。(一)对心的高度凝聚与收摄,比读十二部经功德还要大。(二)以心性本空为基础——心意识的修行——月轮——金刚心。(三)“心性本空”成就贤圣的根源。
  六、道理融会贯通后,才得以培养出成佛的能力。
  (观心品)如来与文殊师利问答之要旨为:广明所观之一切诸法皆识所现,而能观之心亦毕竟空寂,即初观所缘境无,进观能观之心亦无,即能所皆空,而空相亦空,以明一切法皆是心真如性,将心相究竟空去,以证入真如实性也。禅宗所谓明心见性,正是此品所明,于此再以大乘各宗义而明之,故注有“相、性、禅、密”。以示本品之纲领。
  “相”,指大乘法相唯识宗之所明,即是所观空前心相。此科中之“正说法本”,及“问答抉择”中之“喻明其相”等,皆大乘法相唯识之义。
  “性”,即大乘法性空慧宗之所明,即是诸法皆无所得而毕竟空,此科中之“空显其性”是。
  “禅”,即大乘禅土不之所明,即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离四句、绝百非而唯证相应者,此科中之“直指法界”,正显此意。
  此品之末,更有“咒印”一科,明大乘密宗之义。在此品之中,含有大乘相、性、禅、密,然此品只明相性禅,至密宗之义,在成佛品始正明。
  诚如湛然大师所言,若能观心清净,则一切诸法虽然应运因缘而生,则却能够如实地明白对应万法。因此,湛然大师强调“修观次第必先观心”,内心一旦能清净自在,则即使遍历一切诸法,也能够完全明白一切皆是因缘法起、空性如此。
  综合以上所得,是“心”让生命体在凡为众生,在圣则成就圆满的佛陀,所以“心”为有情众生超凡入圣的机制或枢纽。而修行即是修心,由浅入深、由易至难,总属于学习方法的常道,从“心法”的观修入手亦较容易。无论如何,唯有真正实地观心者,才能由清净的法心彰显出诸法如实的法性,也唯有真正的“能了此者”,才能如实地契入佛道正法。命(全文完)
  摘自《慧炬》497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