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金刚三昧经》与南宗禅法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张培锋(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金刚三昧经》与南宗禅法
  张培锋(南开大学)
  在探讨南宗禅法的佛教经典渊源时,人们通常很重视{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对禅宗形成的重要作用,而相对忽视令一部也可以简称为{金刚经》的经典《金刚三昧经》在中国禅宗史的价值和意义。本文拟从《金刚三昧经》之流传过程及其对南宗禅的诸多影响等方面,对此问题做一初步考窄,以补以往学术界研究之不足。
  一
  《金刚三昧经》一卷,通常认为是北凉时(397~439)译,译者佚名,目前通行本收在《大正藏》第九册。全经分八晶:第一序品、第二无相法品、第三无生行晶、第四本觉利品、第五入实际晶、第六真性空晶、第七如来藏晶、第八总持品。此经从隋代费长房《历代三宝纪》卷九起,包括智升《开元释教录》卷十二等佛经目录皆有著录,但皆谓译者佚名,其来源相当可疑。道宣曾批评说:“房录后出,该瞻前闻,然三宝共部,伪真淆乱。”(《大唐内典录》卷十)智升也说:“长房入藏录中,事实杂谬,其阙本,疑伪皆编入藏,窃为不可。”智升等人对此前一些疑伪经作过辨析工作,但他们对这部《金刚三昧经》都没有指认为伪经。后来历代编刻大藏经,皆收入此经。
  《金刚三昧经》与禅宗有着重要而密切的关系。以往人们讨论较多的是《金刚三昧经》与达摩“二入四行”论的关系。在《金刚三昧经·入实际品第五》有一节文字,谓:
  佛言:二入者,一谓理入,二谓行入。理入者,深信众生不异真性,不一不共,但以客尘之所翳障,不去不来,凝住觉观,谛观佛性,不有不无,无己无他,凡圣不二,金刚心地,坚住不移,寂静无为,无有分别,是名理入。行入者,心不倾倚,影无流易,于所有处,静念无求,风鼓不动,犹如大地,捐离心我,救度众生,无生无相,不取不舍。菩萨心无出入,无出入心,入不入故,故名为入。众所周知,菩提达摩所传的重要法门之一即“二入四行”,被后人称为禅门的“修行总纲”,也将修行分为“理入”与“行入”两类,尽管具体内容并不完全相同,但以往人们多认为达摩之说来源于《金刚三昧经》。近代以来,随着敦煌本《四行论》的发现,许多学者转而认为,是达摩之说在先,《金刚三昧经》在后,这样,对于《金刚三昧经》的来源便发生许多疑问。例如日本学者水野弘元认为《金刚三昧经》乃西元649—665年间,在中国编撰的经典,比达摩年代要晚许多。笔者阅读此经,见其中有这样的表述:
  佛言:长者,譬如江河淮海,大小异故,深浅殊故,名文别故。水在江中名为江水,水在淮中名为淮水,水在河中名为河水,俱在海中唯名海水。法亦如是,俱在真如,唯名佛道。
  这一段经文是用来说明佛只以一乘说法,众生根基不同,便以为有三乘,最终要总归佛乘的道理。但其所用比喻,是以中国的三条大河——长江、淮河、黄河为喻,这样的表述方式显然证明其非自梵本或胡本翻译而来,也就是说,这无疑是一部中国人造的“伪经”。另外,此经有西藏译本,乃译自汉本,也是为中国人所造的间接证据。
  又据{宋高僧传》卷四《元晓传》载:新罗国元晓言行狂悖,晦迹尘中,或入酒肆娼家,或持金刀铁锡,或作疏讲华严,或抚琴乐祠宇,或宿闾阊,或坐禅山水,恣意随缘,放浪优游。当新罗王设百座仁王经大会,遍请硕德时,元晓虽为州所荐举,但诸德皆恶其为人,故谏王勿纳。其后,王夫人病,医药无效,广求灵法,于龙宫中得到《金刚三昧经》。然无人能解,遂命元晓作疏,后成疏五卷,但为人所窃,因此重录略疏三卷,延迟三日于黄龙寺敷演。王臣道俗云集,此法遂广行于国内。《宋高僧传》此节文字当有所本,但赞宁时可能已不知其详,故而只能原本照录,因此显得非常模糊,也给《金刚三昧经》的出现于世造成一个神异的背景。按,元晓的生年当在公元617年,即隋朝的最后一年,判断《金刚三昧经》是在此前后形成的,应是大体不错的。
  然而,为何这样一部“伪经”却在历代佛典著录中没有被判为伪经呢?笔者推断,这同样源于它与禅宗的密切关系。根据其采入达摩“二入四行”说以及下文将要论述的禅宗的其他重要观念等来看,它的“伪造”者或许为达摩之后、弘忍之前的某位禅宗祖师。《金刚三昧经》在禅宗中实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但由于禅宗内部是知道它的真实来历的,因此不便过于张扬,故从弘忍之后,便以另一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为显传,而以此经为秘传。换句话说,禅宗有两部《金刚经》,其中《金刚三昧经》在禅宗中的地位可能远远超过以往我们的估价。
  二
  《金刚三昧经》影响于禅宗的,首先是其对大乘佛教“应机说法”观念的理解问题。敦煌本《坛经》谓:“五祖夜知三更,唤惠能堂内,说《金刚经》。惠能一闻,言下便悟,其夜受法,人尽不知。”这里只说到说《金刚经》,人们很容易理解成只是一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笔者以为,从当时传法的神秘氛围看,很有可能是两部《金刚经》同时传授的。接下来,弘忍传授《金刚经》后所说的一段话,与《金刚三昧经》有密切关系:
  譬如大龙,若下大雨,雨衣阎浮提,如漂草叶,若下大雨,雨放大,不增不减。若大乘者闻说《金刚经》,心开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知惠观照,不假文字,譬如其雨水,不从无有,元是龙王于江海中将身引此水,令一切众生,一切草木,一切有情、无情悉皆像润,诸水众流却入大海,海纳众水,合为一体。众生本性般若之智亦复如是。少根之人,闻说此顿教,犹如大地草木,根性自少者,若被大雨一沃,悉皆自到(倒),不能增长。少根之人亦复如是。有般若之智之与大智之人亦无差别,因何闻法即不悟?缘邪见障重,烦恼根深,犹如大云盖覆于日,不得风吹,日无能现。般若之智亦无大小,为一切众生自有,迷心外修觅佛,来悟自性。即是小根人,闻其顿教不信外修,但于自心令自本性常起正见,烦恼尘劳,众生当时尽悟,犹如大海纳于众流,小水大水合为一体,即是见性。’
  上述这一大段话讲的是虽然众生的根性不同,但佛性无二,所谓“觉悟”就是明了本性自有般若之智即认识“自心”。这并非《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主要观点,却在《金刚三昧经》中被反复宣说:
  梵行长者言:法若如是,我住一味,应摄一切诸味。佛言:如是如是,何以故?一味实义,如一大海,一切众流,无有不入。长者,一切法味,犹彼众流,名数虽殊,其水不异。若住大海,则括众流,住于一味,则摄诸味。梵行长者言;诸法一味,云何三乘道,其智有异?佛言:长者,譬如江河淮海,大小异故,深浅殊故,名文别故。水在江中名为江水,水在淮中名为淮水,水在河中名为河水,俱在海中唯名海水。法亦如是,俱在真如,唯名佛道。
  另外,(金刚三昧经》开篇即说一偈,谓:“当为入实说,随顺皆一乘。无有诸杂味,犹如一雨润。众草皆悉荣,随其性各异。一味之法润,普充于一切。”可知,这是《金刚三昧经》的重要宗旨。中唐时期,白居易明确地说他钻研过《金刚三昧经》,’并作诗说:“同事空王岁月深,相思远寄定中吟。遥知清净中和化,只用金刚三昧心。”在给一位法师的信中,他就几部佛经的义理提出自己的疑问,请求解释,显示了他对佛理的思考是很深入的,其中也包括《金刚三昧经》。兹节引白居易信如下:
  佛以无上大慧,观一切众生,知其根性大小不等,而以方便智说方便法,故为阐提说十善法,为小乘说四谛法,为中乘说十二因缘法,为大乘说六波罗蜜法,皆对病根,投以良药,此盖方便教中不易之典也。……故(维摩经》总其义云:“为大医王,应病与药。”又《首楞严三昧经》云:“不先思量,而说何法,随其所应,而为说法。”正是此义耳。犹恐说法者不随人之根性也,故又《法华经》戒云:“若但赞佛乘,众生没在罪苦,不能信是法,破法不信故。”如此,非独虑说者不能救病,亦惧闻者不信,没入罪苦也。则佛之付嘱,岂不丁宁耶?何则?《法王经》云:“若定根基,为小乘人说小乘法,为大乘人说大乘法,为阐提人说阐提法,是断佛性,是灭佛身。是说法人当历百千万劫,堕诸地狱,纵佛出世,犹未得出。若生人中缺唇无舌,获如是报。何以故?众生之性,即是法性,从本以来,无有增减。云何于中,分别病药?”又云:“于诸法中,若说高下,即名邪说,其口当破,其舌当裂。何以故?一切众生,心垢同一垢,心净同一净,众生若病,应同一病,众生须药,应同一药,若说多法,即名颠倒。何以故?为妄分别,析善恶法,破一切法故,随机说法,断佛道故。”此又了然不坏之义也。又《金刚经》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金刚三昧经》云:“皆以一味道终,不以小乘,无有诸杂味,犹如一雨润。”据此,后三经则与前三经义甚相戾也,其故何哉?若云依维摩诘谓富楼那云:“先当入定,观此人心,然后说法。”又云:“不观人根,不应说法。”夫以富楼那之通慧,又亲奉如来为大弟子,尚未能观知人心,况后五百岁末法中弟子,岂能尽观知人心而后说法乎?设使观知人心,若彼发小乘心,而为说大乘法,可乎?若未能观彼心,而率已意说,又可乎?既未能观,与默然不说,又可乎?若云“依义不依语”,则上六经之义,互相违反,其将孰依乎?若云“依了义经”,则三世诸佛,一切善法,皆从此六经出,孰名为不了义经乎?况诸经中与《维摩》《法华》《首楞严》之说同者,非一也,与《法王》《金刚》《三昧》之说同者,亦非一也,不可遍举,故于二义中,各举三经。此六经皆上人常所讲读者,今故引以为问,必有甚深之旨焉。今且有人,忽问法于上人,上人或能观知其心,或未能观知其心,将应病与药而为说耶,将同一病一药而为说耶?若应病与药,是有高下,是有杂味,即反《法王》等三经之义。岂徒反其义,又获如上所说之罪报矣。若同一病一药为说,必当说大乘,大乘即佛乘也,若赞佛乘,且不随应,且不救病,即反《维摩》等三经之义。岂徒反其义,又使众生没在罪苦矣!六者皆如来说,如来是真语、实语、不诳语、不异语者,今随此则反彼,顺彼则逆此,设有问者,上人其将何法以对焉?此其未谕者一也。
  白居易在此所讨论的就是(六祖坛经》所说的那个问题。他认为,《维摩诘经》、《首楞严经》、《法华经》与《法王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三昧经》这六部经典中的几段话有矛盾。前三部经认为要根据众生不同的根基“应病与药”,即肯定有多种“药”,法有高下之分:后三部经则认为无论对任何根基众生,都应给予一种药——即最上乘法门,因为众生之法性相同,因此不能产生分别,法无高下。应该说,白居易的眼光很敏锐,这种分歧确实存在于佛教不同的宗派中。这也是主张“渐修”还是“顿悟”的主要出发点。显然,自六祖慧能以下所传法门,是倾向于《金刚三昧经》的观点的。
  其次,是{金刚三昧经》的“无住”、“无相”等观念对南宗禅的影响。《六祖法宝坛经》谓:“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这句话堪称南宗禅的要旨。事实上,这个思想也是《金刚三昧经》所反复-宣说的,从思想到语言都非常一致。值得注意的是,《神会和尚禅话录》第四十八则引用过四条出自《金刚三昧经》的经文,主要便是阐述这一思想的。神会引用的经文如下:
  解脱菩萨言:世尊,无生之心,有何取舍,住何法相?佛言:无生之心,不取不舍,住于不法。
  又云:心王菩萨言:尊者无生般若,于一切处无住,于一切处无离。心无住处,无处住心。无住无心,心无生住,心即无生。尊者,心无生行,不可思议。又云:心王菩萨言:如无生行,性相空寂,无见无闻,无得无失,无言无说,无知无相,无取无舍。云何取证?若取证者即是诤论。无诤无论,乃无生行。又云:千思万虑,不益道理。从为动乱,失本心王。若无思虑,则无生灭。如实不起,诸识安寂,流注不生,得法眼净,是谓大乘。
  神会的引证,等于向世人公开了《六祖坛经》阐发禅宗“宗”、“体”、“本”的经典依据,也是最早公开《金刚三昧经》与南宗禅关系的文献,但其原文仍没有标明这些话出自《金刚三昧经》。
  根据“无相’’的理念,惠能进一步就“坐禅”、“无相戒”等概念提出自己的见解。这一思想同样体现在《金刚三昧经》中:
  善男子,修空法者,不依三界,不住戒相,清净无念,无摄无放,性等金刚。……我所说六波罗蜜者,无相无为。
  菩萨……悉皆寂灭清净无住,不入三昧,不住坐禅,无生无行。心王菩萨言:禅能摄动,定诸幻乱,云何不禅?佛言:菩萨,禅即是动,不动不禅,是无生禅。禅性无生,离生禅相,禅性无住,离住禅动。若知禅性无有动静,即得无生。无生般若,亦不依住,心亦不动。以是智故,故得无生般若波罗蜜。
  以此比较(六祖坛经》所说“善知识,何名坐禅?此法门中,无障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善知识,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著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等等,其间的相承关系非常明显。白居易还有一首题为(读禅经》的诗,诗写到:“须知诸相皆非相,若住无余却有余。言下忘言一时了,梦中说梦两重虚。空花岂得兼求果,阳焰如何更觅鱼。摄动是禅禅是动,不禅不动即如如。”以往多认为这里的“禅经”指(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或《六祖坛经》,其实无论从思想还是字面上看,可能还包括《金刚三昧经》。“摄动是禅禅是动,不禅不动即如如”确实包含着南宗禅不假修证、不必执著、任运随缘等观念。
  要之,惠能大师开创的南宗禅,很多核心性的观念皆包含在{金刚三昧经》中,此经之思想、文字也与《六祖坛经》最为接近,故笔者推断,早期南宗禅所言(金刚经》,应包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和{金刚三昧经》,但对后者相当隐讳。认真研究一下《金刚三昧经》的传播及其思想,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南宗禅的的真实形成过程,是有重要意义的。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