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自意三昧”及其当代意义
“随自意三昧”及其当代意义
程 群
太虚大师曾说:禅“直从释迦未开口说法前的觉源心海,打开了自心彻天彻地的大光明藏,佛心自心,印合无间”。中国佛学的特质在禅,禅为“佛学之核心,为中国佛学之骨髓。唯中国佛学握得此佛学之核心,故释迦如来真正之佛学,现今唯在中国”。太虚大师认为,中国佛教若能复兴,仍在乎禅。禅宗是中国佛教的主流及代表,它的振兴也将带动整个中国佛教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新时代需要契合现代人机宜的禅法。六祖之后,参禅方法经历了文字禅、看话禅、默照禅等多种衍化,近百年来,“所谓起疑情、看话头之学,成为宗门下手定式,历明至清,一是无变”。“看话禅”是临济宗大慧宗杲所倡,专就一则古人的话头,历久参究以至于悟道的方法。它是古人根据禅的原理而创设,只适宜一类根器,但因具有不注重资粮加行,易与社会生活脱节等局限,未必适合现代人,故无法满足大多数现代学禅人的需求。因此,更能体现禅不拘一格、洒脱自在、不离世法修证佛法之特性的新禅法的创设与推广,成为禅宗振兴的关键。历史与现实均证明,墨守一路,将使禅的精神活力日渐萎顿。
太虚大师曾说,中国佛教的振兴“不单是看话头的禅,要发达教义上的禅观”。这就必须回归到早期禅宗“藉教悟宗”的路径。就此而言,南岳慧思禅师所指示的“随自意三昧”为我们提供了十分有价值的资源,值得学习借鉴。
“随自意三昧”,又名“觉意三昧”,顾名思义,是指随“意”起而修的一种三昧。以直观当前一念无生“安心”,以圆教一心观行六度,以六度贯穿举止威仪,契合达摩禅“二人四行”的宗旨;在日常生活的行住坐卧,语默动静之中,意起即觉,念起即观,不拘场所,不拘坐禅的形式,符合六祖“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的精神。慧思禅师虽被尊为天台宗二祖,禅宗亦以他为开悟的祖师,《景德传灯录》、《五灯会元》等皆有其传记和悟道偈语。
本文主要依据南岳慧思禅师所著《随自意三昧》、《诸法无诤三昧法门》,从观心原理与观心在动用中的实践两方面,解析“随自意三昧”的禅法特色及其当代意义。
一、直观当前一念心之实相
“观心”为一切大乘禅法的观行精髓。其实,在早期佛教经典中,佛陀就已指示心的重要功能与作用:“为心所使遍诸趣,处处受生无穷已。心为系缚解脱本,是故说心为第一。”(《正法念处经》卷二十)佛陀教导弟子应“善自观心,善自知心”(《中阿含经·自观心经》),“以心治心”(《中阿含经》卷一一四)。六祖慧能说:“道由心悟,岂在坐也。”(《坛经》)被《阿含经》称为“一乘道”的“四念处”中,“受念处”、“心念处”皆属观心,“心念处”尤为四念处的核心,“法念处”内容为观五蕴无我,可以说其大部分也是观心。大乘经典从佛果清净心出发,强调宇宙万有从体性上来说,终归为“一心”。“三界所有,唯是一心。”(《华严经·问明品》)“菩提实性是心实性,心之实性即是一切法之实性。”(《大方广如来藏秘密藏经》)因此,万有的本质最直接得从心识中去求。故云:“能观心性名为上定。”(《大般涅槃经》)《优婆塞戒经·禅波罗蜜品》明确指示,在家居士修禅法门也不离观心,需“观心数法:若有喜相、愁相、嗔相、软相、坚相,犹如金师善知冷热,不令失所”。
印光法师曾为校正重刻慧思所著《随自意三昧》特作一序,云:佛法广大如法界,欲修习者若不得其要,必是望洋兴叹,心生退屈;若得其要,则可藉此一法要,将无量法门贯穿始终。使得佛法“愈博而愈见其约,愈繁而愈见其简”。若此,虽佛法广大高深,如天如地,如山如海,我等薄地凡夫亦可坐进此道,断惑证真。印光大师指出,“随自意三昧”将无边行相“一以贯之”的法要即观“根、尘、识等一切诸法,其实体实性,悉皆空无所有”。
慧思“随自意三昧”强调观照自心实相,总括其观法特点为:用利如金刚的“圣慧根”,观照心识生灭流动的四运心,以“无始空破无始无明(或众生)”,以“毕竟空破有始无明(或诸法)”,由成就“随自意三昧”而得人“首楞严定”。
1、以“圣慧根”为能观之智
《随自意三昧》云:
凡俗愚人是六种识随缘系缚……分张识相,生死根栽,
非是圣慧。新学菩萨用第七识刚利智观察五阴十八界等无
有集散,虚妄不实,无名无字,无生无灭,是时意根名为圣慧
根者。
慧思认为,“第七识”智如金刚,其用有二:于内“能觉了,破烦恼结,人无间三昧,得解脱智,能觉一切众生根性”。于外“能摧伏天魔外道,宿命神通皆得具足,发言可信,实不虚谬”。藉之能证悟阴界入之实相,觉了诸法不生不灭,永断一切无明烦恼,故假名为“金刚智”,又名“圣慧根”。
圣,名无着,亦名清净。能度众生,立照为圣。无著者,
以圣慧根觉知六根空无有主,觉知六尘无色,觉知六识无名
无相,如是三六无灭无取无舍,断一切受,故名无着。虽知
己身及外众生诸法实相,亦能生知众生根性,是故名圣。得
阴界实相,舍一切着,故名无着。若无爱着,即无染累,了知
诸法自性清净,毕竟寂然……菩萨以此圣慧根力善教道之,
令诸众生同证圣慧,故言清净。
能了知诸法自性清净,故名“慧”;能令众生同证涅槃,故名“圣”。慧思禅师指称其为“第七识”,但此“第七识”所指内涵,并非唯识学中作为根本无明、众生迷妄之本的“染污末那”,凡夫位时,实为禅观时所用的“慧解”、“觉慧”,仍属与第六意识相应的“慧心所”,或三慧中的“思慧”、“修慧”。如《随自意三昧》所云:
问曰:众生六识是生死识,不是智慧,《涅槃经》云:依智
不依识。今此意识是何等识,而能如是种种巧用智慧无差?
答曰:一切众生用智有异,不得一等。愚痴凡夫用六情
识;初心菩萨用二种识:一者转识,名为觉慧,觉了诸法,慧
解无方;二者名为藏识,湛然不变,西国云阿梨耶识,此土名
为佛性,亦名自性清净藏,亦名如来藏。若就随事,名智慧
性;觉了诸法时,名为自,r生清净心。
初心菩萨觉悟诸法实相的“第七识”金刚智、圣慧根,从唯识今学来看,就是转第六识成智之后的“妙观察智”,和初转第七识为智的“平等性智”。金刚智之用在“转”,转凡夫“意根”为“圣慧根”,转“丑陋不净身”为“相好妙法身”,故慧思又称其为“转识”。圣位时,觉“众生性即菩提性,菩提性即众生性。菩提众生无二,知如此作天人师。凡夫六根、圣人六根,是凡圣根无一无二”。凡夫位时,因六识随缘系缚,若随观行之事而言,还属第六识中的“智慧性”。“觉·了诸法”成佛之时,心性即“藏识”、“佛性”、“自性清净心”、“如来藏”。慧思曰:“用金刚慧觉了爱心即是无无明无老死,是金刚慧其力最大,名为首楞严定。譬如健将能伏怨敌,能令四方世界清净。是金刚智慧亦复如是,能观贪爱无明诸行即是菩提涅槃圣行,无明贪爱即是菩提金刚智慧。”这里所讲金刚智的具体内涵即大乘圆教实相观。
2、直观当前一念心无生,破我、法二执
“四运心”为心识念念相续运行的四个过程“未念、欲念、念、念已”,推量考察心念之生起、泯灭,观念无生、无自性,为随自意三昧观心之要。意思在《随自意三昧·行威仪品》中,通过说明观察其中的“未念心”、“欲念心”二心相,指示:以“无始空破无始无明”,以“毕竟空破有始无明”。
菩萨行时,未举足,欲举足,未生念,欲生念,先观未念、
欲念。心未起念时,无有心想,亦无心心数法,是名心性。
是心性无有生灭,无明无暗,无空无假,不断不常,无相貌,
无所得故,是名心性,亦名自性清净心。是自性清净心者,
是涅槃,不能觉了者即是生死。
“未念心”,即心念未起,妄念烦恼未生,“毕竟无心”的无念状态,慧思称之为无有生灭的“心性”、“自性清净心”、“涅槃”,我们应将此视为教人觉了心真如的方便说。“未念心”是禅者通过调心、观心,所体察到的空寂的心地,相当于永嘉玄觉所说的“静念”,憨山所说“但于念中看觑念未起处”(《梦游集》卷五),虚云所说参话头处“头,就是未说话之前……即是一念未生之际”(《参禅法要》)。此前念已灭,后念未生中间的空白心地,虽未与六尘相对,暂无表层粗重烦恼,但底层心识并未停止活动,其心理深层仍有第七末那识微细俱生法我二执在活动,故“未念心”只能作为“世俗谛”意义上的清净心。又,此心非同木石,在寂然不动中含有超越性的觉照作用,以觉照力,参究体认,直追离念心体,直到“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与真如契合无间,方是真正“胜义谛”意义上的自性清净心。其中起觉照作用的智慧,正是前文所说“圣慧根”、“金刚智”。
妄念思想未生时,是时毕竟无心者,名为无始。求自性
清净无始心,毕竟空寂,名为能破众生。是故佛言:无始空
破众生,毕竟空破诸法。无始空破未念心,毕竟空契欲念
心。是无始空破无始无明,毕竟空破有始无明。
“无始”、“有始”二种无明可看作十二缘起中“无明”支内的细、粗二类深、浅二层烦恼。
“无始无明”不与根尘识和合,又称不共无明、独头无明。《胜鬘经》卷一云:“心不相应,无始无明住地。”其为一切烦恼之根,是生死之本,只为佛菩提所断,阿罗汉、辟支佛、最后身菩萨也不自觉知。慧思在《诸法无诤三昧法门·法念处品》中对此也有论及。
慧思在《行威仪品》中说:以“无始空”破未念心,破众生(主要指我执),破无始无明。
“未念心”时根不与尘应,粗重烦恼暂息,心识深处第七末那识烦恼中所含十二有支之源,相当于“无始无明”。慧思认为,可以“无始空”观破之。并引《大智度论》云:“一切法则无有始,如经中说。佛语诸比丘:众生无有始,无明覆爱所系,往来生死,始不可得。破是无始法,故名为无始空。”慧思说:“无始空者,是名性空。”(《随自意三昧·行威仪晶》)众生由十二缘起支首“(无始)无明”始,观“(无始)无明”性空,则生与死皆悉空寂。
“无始空”为《大般若经》卷一所列“十八空”之一,又称为“无限空”、“无际空”、“无前后空”,表示前前无始,后后无终,空涵盖了时间,无有一世界的初始,也无有一世界的终结存在。
关于观无始空,《大涅槃经》云:
云何菩萨摩诃萨观无始空?是菩萨摩诃萨见生死无
始,皆悉空寂。所谓空者,常乐我净,皆悉空寂,无有变易。
众生寿命三宝佛性及无为法。是名菩萨观无始空。
进而“无有无始可破故,亦无无始空”。《诸法无诤三昧法门·法念处品》称无始空又名“方便慧”。若破无始无明,能知三界有情,无始以来,无系缚者,无解脱者。不出三界,不入诸有。本来清净,无垢无烦恼。无生无死,生死即涅槃。如《大涅槃经后分·应尽还源品》所石:
无明本际,性本解脱。于十方求,了不能得。根本无
故。所因枝叶,皆悉解脱。无明解脱故。乃至老死皆得解
脱。以是因缘。我今安住常寂灭光,名大涅槃。
“毕竟空”也为“十八空”之一,指究竟、绝对的空,“毕竟,名诸法至竟,不可得,非常非灭故”。(《大般若经》卷一)空涵盖一切为万有的究极本性,故又名“至竟”。《行威仪品》又说:以“毕竟空”破欲念心,破诸法(主要指法执),破有始无明。
“有始无明”发生于根尘相对时,故称“有始”。“但断有始共伴,无明共爱合故,名之为伴。能作行业,名为始生,是身初因。”(《诸法无诤三昧法门·法念处品》)在十二因缘中,它可看作“行”的近因,落为众生的初因。“欲念心”名心欲起,相对于心未起的“未念心”,也可称其为“有始”,即开始第一刹那念。
以四句推检,观未念、欲念两心的生灭,知无一实体心生,亦无此不生之想,前后心念不断不常,因缘相续。“若断有始和合无明,是名无生。”(《诸法无诤三昧法门·法念处品》)心“无生”,且“无生”亦无。以性空破诸法,“令无有遗余,是名毕竟空”。(《大智度论》卷三十一)
总之,慧思“随自意三昧”破我法二执,都是用第六识的慧、寻、伺等心所,以大乘实相正见观心,以期照破二种无明。慧思所言及的方法,除观四心运外,另有:观心生灭、观心方所、观心三时等。
蒲益智旭曾云:“佛法贵精不贵多,其中提纲挈领之道,即贵在观现前一念心之实性,并复本有一念心性之全体大用。”(《灵峰宗论》)禅宗高唱“直指见性”,也是教人通过观心明见自心佛性。初祖达摩即云:“唯观心一法,总摄诸法,最为省要。”(《破相论》)五祖弘忍说:“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坛经·行由品》)六祖慧能也说要于心上“起正真般若观照”(《坛经·般若品》)。“随自意三昧”注重观心,依教观心,正合达摩禅“理人”的要求。
明清至今,参禅方法以“看话禅”最为流行。若依憨山德清,将“看话头”一语作“看话之前头”解,随自意三昧的“观心”似与“参话头”同。虚云《参禅要旨》中云:“话头即是念头,念之前就是心。直言之,一念未生以前就是话头。”直追念头生处,“一觑觑定点,蓦直看去,如猫捕鼠,全副精神集中于此,没有二念”。只看到无生的自性清净心,就人手门径而言,既是看话头,也就是观心。随自意三昧要求随处、随时、随事,念起即反观内照,可以说,念念即有“话头”可参,其方式更为灵巧、活泼,更具禅的精神。
另外,与看话头相比,依教观心因以“般若”与“慈悲”具足的“圣慧根”为金刚利器,除破虚妄力量更大外,同时也能成熟心中与天下众生同证圣慧的心之大用。
二、在动用中观心,成就菩萨行
据早期佛典记载,佛陀时代,除听佛说法,在林中独坐观修外,还在日常生活中感悟佛陀教法,见道证果是佛陀的弟子们生活、修行特色。其中有因见修渠者治水,造箭者调箭,木匠凿木,河水流动、牛拉车,蛇猫相斗、双鹰相争、驯象、跳舞、做饭炒菜等等因缘而调伏自心、观修人道者;有观己白发,顿悟无常,即从修观,在理发椅上即证初果者;有见抹布而观无常证果者;有在街上见一妓女开口发笑,观其牙齿而人定得不还果者;有因观雨后山景证阿罗汉果者;甚至有在临终时、受刑时、自杀时修观,证得阿罗汉果者。类似的记载在早期经典中可说比比皆是,它们如同一则则禅宗故事,发人深省,质朴而且清新,远古却又现代,令人回味无穷。
举足下足,修四念处,正念正智,正是佛陀的原始教法。《杂阿含经》1028经佛陀教导云:
云何正智?谓比丘若来、若去,正知而住;瞻视、观察,
屈申、俯仰,执持衣钵,行、住、坐、卧,眠、觉,乃至五十、六
十,依语默正智行,比丘!是名正智。
禅宗以最佳形式实践着佛陀的教法。将“观心”落实在行、住、坐、眠、食、语等日常威仪中,是随自意三昧另一重要特色,将生活与禅打成一片,正符合六祖慧能“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的精神。《优婆塞戒经·禅波罗蜜品》佛陀告在家菩萨修禅,主要是观心的状态、有无烦恼生起等,而不教学四禅八定。可见,随自意三昧特别适合在家人修习。
慧思在动用中参修的思想,直接来源于“首楞严三昧”菩萨以六波罗蜜熏自身心的理念。何谓六波罗蜜?
是菩萨一切悉舍,心无贪着,是檀波罗蜜;心善寂灭无
恶,是尸波罗蜜;知心尽相于诸尘中而无所伤,是羼提波罗
蜜;勤观择心,知心离相,是毗黎耶波罗蜜;毕竟善寂,调伏
其心,是禅波罗蜜;观心知心,通达心相,是般若波罗蜜。
“菩萨若能观诸法空无所障碍,念念灭尽,离于憎爱,是名修是三昧。”以圆教一心凝聚六度全体,再将观照当前一念心的实相无相,贯穿举止威仪等全部生活。这是通过对一念心的觉悟,使得念念事事都在圆满六度四摄,菩萨万行。
故如慧思《随自意三昧·行威仪品》中所云:
随自意三昧者,先以大悲眼观众生,举足下足具六波罗
蜜。
“若能反流观无明源,及心性空,思爱亦空,无业无行,即无诸法生,无缘和故,一切诸法本因缘空无主,觉此尽本缘,故称真沙门。”
在坐上头头是道,进人生活则格格不入,是现代学禅人的通病。对在动用中参修的重视,具有南禅的风格,也为近代禅门巨匠虚云所提倡。虚云称:若避喧求静,便是作了动静两魔王的眷属。认为“悟道不一定皆从静坐得来,古德在作务行动中悟道者,不可胜数”,“动用中修行,比静中修行还易得力”。
随自意三昧力求在日常心念中体会空性,将参禅融化于举手投足之间,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在爱与恨,哀与喜,慢与嫉等一切意起之当下,反观内照,使念念迷失的生活转为念念的觉醒,以期实现生命的变革。概而言之,历缘对境,无处不是参禅的道场,适应现代人不离世间而寻求觉悟的需求。
《行威仪品》中,慧思称,若能成就此随自意三昧,得入首楞严定:
凡是一切新发心菩萨,欲学六波罗蜜,欲修一切禅定,
欲行三十七品;若欲说法教化众生,学大慈悲、起六神通;欲
得疾入菩萨位,得佛智慧,先当具足念佛三昧、般舟三昧及
学妙法莲华三昧,是诸菩萨最应先学随自意三昧,此三昧若
成就,得首楞严定。
据《首楞严三昧经》,“首楞严三昧”为十地菩萨所入,它意味着实相在理上圆满的证得,及在事上其所总持的禅定、智慧辩才、神通如意等无量功德大用具足。如江河湖泊皆人大海,如转轮圣王有大勇将兵随从,它汇集声闻、菩萨一切智慧与三昧,摧伏一切烦恼与邪魔。
“初发心菩萨”与“十地菩萨”相去甚远,何以得人?因二种三昧实质同属中道实相观故。“随自意三昧”直接以实相圆解观心,一上手即行中道正观,可称作“圆顿人中”。依智者大师《摩诃止观》所述,以圆法、圆解、圆信随修一切行,即能直人中道,人圆教初住位,属六即中“分真即”。到此破一分无明,证一分中道。华严一乘圆教也有“初发心时即成正觉”之说,初住之后,就事而言有阶位差别,但就理而言,无所谓固定阶位,得一位即随得一切位,一一阶位皆可成佛。如《摩诃止观》所云:
圆顿者,初缘实相,造境即中,无不真实。系缘法界,一
念法界,一色一香,无非中道……纯一实相,实相外更无别
法。
以大乘一实相印,于行、住、坐、卧、作作、言谈、见、闻、嗅、尝、觉、思等随所起处,观于心意,凡所触之境,眼观之色,鼻闻之香,无一不体现着实相。
顿悟禅是中国禅学的精髓,也是“随自意三昧’’的另一殊胜处。慧思将之作为一切菩萨行之基础,为一切新发心菩萨所应学处。
三、随自意三昧的当代意义
南岳慧思禅师悲悯众生,著《随自意三昧》,于行、住、坐、卧、食、语六威仪中,处处点示诸法实相及波罗蜜殊胜妙行。令人于一机一境之上,各得亲见实相,咸了自心;于一动一静之中,皆能上求下化,自利利他。“其所点示,与《楞严》阴、人、界、大,皆如来藏妙真如性;《法华》治世语言、资生业等,皆顺正法,皆与实相不相违背;《金刚》无所住而生心,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而行布施,度脱一切众生,而不见能度所度之义,悉皆吻合。乃将自己所悟所证之法,彻底掀翻,和盘托出,普施后世。俾得依此而修,以期同悟同证而已。””印光大师以上对随自意三昧的殊胜及慧思禅师悲智的赞叹实不为过。
我们也可将“随自意”解为,随时,随处,随事,随应现代人的心意、机宜,创设现代新“三昧”。“随自意三昧”以观心为本,可开展出简洁明快,灵巧多样,充满个性的新模式。这就要求新禅法内涵唐宋禅风的精神实质,外有现代意识,即从现代的门径入“古仙人道”。禅“随方解缚”原则本身就内含着无穷的应变能力。
对此,居土禅作了颇有成效的探索。以台湾李元松“现代禅”为例,现代禅的宗风提倡:“在七情六欲中修行”,“重视世俗责任义务”,“崇尚侠义情怀”,“持重日常生活中的禅定”,主张在行住坐卧中锻炼气势磅礴的意志力,在履行个人的责任义务中修行,“倾全宇宙之力活在眼前一瞬”。李元松所主张的在定中依教观心,在动中领悟空性,念念修正的禅法,可说是“随自意三昧”的现代化形式。
我们若将现代人生分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明心见性三个不同阶段,或三种不同层次的生命追求。如何将“禅”贯注于人生的全部过程,在世俗与超越的多重生命追求中,在“现法乐住”以及“了生脱死”两方面都能起到实际的效用,这是现代新禅学的主要课题。只有解决了这一点,“禅”才可能最终超越“禅宗”,超越传统的宗教模式,向全社会开放,摄受诸根。
当物质已充满这个世界时,意味着“勇猛强记,勤修梵行”的人类意义上的生活的真正开始,心灵的需求将成为人类最大的需求。新时代将是“心时代”,新生活是“心生活”,新经济是“心经济”,这是一个“直指人心”的时代。佛法以心为本,人类一切的痛苦皆来源于心识深处的死亡焦虑,佛法以了生脱死为宗旨,从根本上解除人心中的痛苦。禅宗又称佛心宗,“不拘出家和静坐等形式,以明心见性的简易之道解决人类文明、个人生命的终极关怀,统一了现实与超越,世间与出世间,最能适应现代人的需要。”在历史上,禅点化了整个中国文化,培养我们民族超越性的高贵品格,也会在不久的将来担负起中国佛教复兴、中华文明昌盛的使命。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