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因明>>正文内容

阿含经的逻辑形式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释从信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阿含经的逻辑形式
  释从信
  有问,释迦牟尼佛时代的思惟形式足五支式?还是三支论式?
  此问分明是质疑中阿含一一九经,处非处句、所知句、说喻句,三语句组合的三段论式之真实性。
  一般学者认为佛教的思惟形式,最初由无著引用婆罗门足目的五支式建立因明处,于世亲及陈那师徒时才创立三支论式因明学。言下之意,佛教没有因明学之前,只用婆罗门传统的五支论式,直到世亲陈那及天主之后才有三支论式。这是学者的研究领域没有涉入阿含经,下知阿含经是先亚里亡多德的逻辑学,有用三段论式建构的佛经。无著世亲及陈那是佛入灭千年后的人物,离佛已久远,舍小就大,虽也研读阿含经义,却无视于阿含经文的思惟论式,若如殷海光所说,因明非逻辑学,因明学不如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式,彼等却舍阿含经思惟法,努力创立落后亚里士多德逻辑学八百多年的因明学,实在令人讶异。阿含经共说共论的思惟法是不是三段论式,摊开杂阿含经来看看,便可知究竟。
  杂阿含一经大正二册一页上: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当观色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观,
  正观者,则生厌离,
  厌离者,喜贪尽,
  喜贪尽者,说心解脱。
  如是观受想行识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观,
  正观者,则生厌离,
  厌离者,喜贪尽,
  喜贪尽者,说心解脱,
  如是比丘,心解脱者。
  若欲自证则能自证:
  我生已尽梵行已立,
  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如观无常苦空非我亦复如是。
  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经文中说,句为一段落,句为一段落,这二段落只句中“观色无常”与句中“观受想行识无常”有别,结合在一起即是“观五阴无常”,只因分别说而形成二段落。然文中句用“如是”一词表述比丘观色无常观受想行识无常,把前二段落结合起来,而作出结论:“如是比丘心解脱者”。查其文义可知“如是比丘心解脱者”就是“比丘,观五阴无常,心解脱者。”的省略语句。经文为论证“观五阴无常:心解脱者”,先行推论观色无常而有句,再行推论观受想行识无常而有句,合并此二段落之推论,实际上只是一堆垛式论证,条列如下:
  知:当观五阴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观,
  喻:正观者,则生厌离,
  喻:厌离者,喜贪尽,
  喻:喜贪尽者,说心解脱,
  处:如是比丘观五阴无常:心解脱者。
  “处”、“知”、“喻”,是阿含经三段论式三个语句的简称。“处”就是处非处句简称,就是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的“结论”。“知”就是所知句简称,就是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的“小前提”。“喻”就是说喻句简称,就是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的“大前提”。上面序列五个语句的论式,就是三个三段论式结合起来,成为二刚进堆垛式论证,又叫做亚里士多德堆垛式(见殷海光著逻辑新引)。论式中每一“喻”句是一个三段论式的大前提,三个“喻”句便是三个三段论式三个大前提,分解如下可一目了然:
  一
  知:当观五阴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观,
  喻:正观者,则生厌离,
  处:观五阴无常,则生厌离。
  二
  智:观五阴无常,则生厌离,
  喻:厌离者,喜贪尽,
  处:观五阴无常,喜贪尽。
  知:观五阴无常,喜贪尽,
  喻:喜贪尽者,说心解脱,
  处:如是比丘观五阴无常:心解脱者。
  上列三个论式,第一个论式的结论是第二个论式的小前提,第二个论式的结论是第三个论式的小前提,于前进堆垛式中都省略不见。实际上,杂阿含一经的思惟法则就是上列三个三段论式堆垛而成的结构。经文中句:“若欲自证则能自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下受后有。”包含于”,心解脱者”,是心解脱的自证知见。(11)句:“如观无常苦空非我亦复如是。”表述如观五阴无常心得解脱,若观五阴苦,若观五阴空,若观五阴非我,也都能心得解脱,若各别把苦、空、非我,代入无常句,杂阿含一经便成为四经,而其四经的结构都一样,都是三个三段论式堆垛而成的经典。
  杂阿含二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于色当正思惟,观色无常如实知。
  所以者何?
  比丘于色正思惟观色无常如实知者,于色欲贪断,
  欲贪断者,说心解脱,
  如是受想行识当正思惟观识无常如实知,所以者何?
  于识正思惟观识无常者,则于识欲贪断,
  欲贪断者,说心解脱,
  如是:心解脱者。
  若欲自证则能自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下受后有。
  如是正思惟无常、苦、空、非我,亦复如是。
  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经文中说,句和句即是“于五阴正思惟观五阴无常如实知,则于五阴欲贪断。”分别说的语句,而于句用“如是”一词表述于色正思惟观色无常如实知抄受想行识观识无常如实者。结合二句,可知“如是心解脱者”,即是“比丘于五阴正思惟观五阴无常如实知,心解脱者。”之简略语句。结合句及句,与句序列如下,即是三兀整三段论式:知:比丘于五阴正思惟观五阴无常如实知者,则于五阴欲贪断,喻:欲贪断者,说心解脱,处:比丘于五阴正思惟观五阴无常如实知:心解脱者。
  经文中:“若欲自证则能自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下受后有。二这足属于“心解脱者”的自证知见。“如是正思惟无常、苦、空、非我,亦复如是。”说明如正思惟五阴无常而得心解脱,若正恩惟五阴苦、空、非我,亦能得心解脱。若把苦、空、非我,各别代入无常句的位子,杂阿含二经即成为四经,而此四经都一样用此三段论式为其结构。
  杂阿含三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于色不知不明下断不离欲,则不能断苦,
  如是受想行识下知不明不断不离欲,则不能断苦。
  诸比丘,
  于色若知若明若断若离欲,则能断苦,
  如是受想行识若知若明若断若离欲,则能堪任断苦。
  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经文中说,句和句即是“于色受想行识下知不明不断不离欲,则不能断苦。”分别说的二个语句。句和句即是“于色受想行识若知若明若断若离欲,则能断苦。”分别说的二个语句。结合句句,结合句句,并排如下,可一目了然看到二句是换质的语句。于色受想行识不知不明不断不离欲,则不能断苦。于色受想行识若知若明若断若离欲,则能断苦。
  句看似二语句,可组成一复合语句,若则,句是条件推论,若或,句是选取推论,序列如下可见其真相:
  一
  喻:则
  知:若于色受想行识下知不明下断下离欲则不能断苫。
  处:如是于色受想行识若知若明若断若离欲则能断苫。
  二
  喻:或
  知:于色受想行识不知下明不断不离欲则不能断苦。
  处:如是于色受想行识若知若明若断若离欲则能断苦。
  一式是条件推论,二式是选取推论,这二种论式虽非亚里士多德三段论式,却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发展出来的逻辑形式。杂阿含经三经是近代的三段论式。
  杂阿含四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于色不知不明下断下离欲心不解脱者,则不能越生老病死怖。
  如是受想行识下知下明下断下离欲贪心不解脱者,
  则不能越生老病死怖。
  比丘于色若知若明若断若离欲,则能越生老病死怖,
  诸比丘若知若明若离欲贪心解脱者,
  则能越生老病死怖。
  如足受想行识若知若明若断若离欲贪心解脱者,
  则能越生老病死怖。
  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经文中句足一对换质的语句,句足一对换质的语句。句组成一复合语句,或,进行选取推论,舍而取,而以句组合成为条件推论式。句组成一复合语句,若则,进行条件推论,若或,则进行选取推论。全篇经文使用三组不同的论式进行交叉推论,构成有节奏有变化的论述经文。条举其论式如下,可看出来此经的结构。
  一
  喻:或
  知:于色下知下明下断不离欲心不解脱者则下能越生老病死怖。
  处:比丘于色若知若明若断若离欲则能越生老病死怖。
  二
  喻:比丘于色若知若明若断若离欲,则能越生老病死怖。
  知:诸比丘若知若明若离欲贪心解脱者。
  处:则能越生老病怖。
  三
  喻:或
  知:如是受想行识下知不明下断不离欲贪心不解脱者则下能越生
  老病死怖。
  处:如是受想行识若知若明若断若离欲贪心解脱者则能越生老病
  死怖。
  杂阿含五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于色爱喜者,则于苦爱喜,
  于苦爱喜者,则于苦不得解脱不明不离欲,
  如是受想行识爱喜者,则爱喜苦,
  爱喜苦者,则于苦不得解脱。
  诸比丘于色不爱喜者,则下喜于苦,
  不喜于苦者,则于苦得解脱,
  如是受想行识不爱喜者,则不喜于苦,
  不喜于苦者,则于苦得解脱。
  诸比丘于色不知不明不离欲贪:心下解脱,
  心不解脱者,则下能断苦,
  如是受想行识下知不明不离欲贪,
  心不解脱者,则下能断苦。
  于色若知若明若离欲贪心得解脱者,则能断苦,
  如是受想行识若知若明若离欲贪心得解脱者,则能断苦。
  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经文中说,句和句,即是“于色受想行识爱喜者,则爱喜苦。”分别说为二语句。句和句即是“诸比丘于色受想行识不爱车者,则下喜于苦。”分别说为二语句。句和句即是“诸比丘于色受想行识不知不明不离欲贪:心下解脱。”分别说为二语句。句和句即是“于色受想行识若知若明若离欲贪心得解脱者,则能断苦。”分别说为二语句。若结合句,结合句,结合句,结合句,结合句,结合(12)句,结合(13)(14)句,重行整合排列如下:于色受想行识爱喜者,则爱喜苦,(15)爱喜苦者,则于苦不得解脱。(16)诸比丘于以受想行识不爱喜者,则不喜于苦,(17)不喜于苦者,则于苦得解脱。(18)诸比丘于色受想行识不知下明下离欲贪:心不解脱,(19)心不解脱者,则不能断苦,(20)于色受想行识若知若明若离欲贪心得解脱者则能断苦。(21)
  此中(15)(16)二句组成一复合语句,(17)(18)二句组成一复合语句,两组复合语句并排一起,可看出(15)(16)句及(17)(18)句是一对换质语句,若(15)(16)句与(17)(18)句又组合为一复合语句,(15)(16)或(17)(18)便是选取推论。此中(19)(20)组成一复合语句,(19)(20)句与(21)句是一对换质语句,若(19)(20)句与(21)句又组合为一复合语句,(19)(20)或(21)也是选取推论。条列如下可看出此经由二组选取揩论构成的真相:
  一喻:(15)(16)或(17)(18)知:于色受想行识爱喜者则爱喜苦,爱喜苦者则于苦不得解脱。处:诸比丘于色受想行识下爱喜者,则不喜于苦,下喜于苦者则
  于苦得解脱。
  二喻:(19)(20)或(21)知:诸比丘于色受想行识不知不明不离欲贪心下解脱:心不解脱
  者则下能断苦。处:于色受想行识若知若明若离欲贪心得解脱者则能断苦。
  杂阿含五经的论式若不作以上解释,可视(15)(16)句为一含藏结论的三段论式,(17)(18)句为另一含藏结论的三段论式,(19)(20)(21)句为一组三段论式,只是结论(21)句已经由质换途径转变其性质,并以此作为三个论式的综合结论。若作如是解,此经是三个三段论式组合的经文。序列如次:
  一知:于色受想行识爱喜者,则爱喜苦,喻:爱喜苦者,则于苦不得解脱。
  (于色受想行识爱喜者,则于苦不得解脱。)
  二知:诸比丘于色受想行识下爱喜者,则不喜于苦,喻:不喜于苦者,则于苦得解脱。
  (诸比丘于色受想行识不爱喜者,则于苦得解脱。)知:诸比丘于色受想行识不知下明不离欲贪:心不解脱,喻:心不解脱者,则不能断苦。
  (诸比丘于色受想行识不知不明下离欲贪,则不能断苦。)
  质换:处:于色受想行识若知若明若离欲贪心得解脱者则能断苦。
  前文我们逐一检视杂阿合经经文的思惟形式,杂阿含共有一三六二经,只取一至五经,每一经的论式组合都不同,但都有充分证据证明阿含经是逻辑形式结构的佛经。
  中阿含一一九经共说共论的论式,处、知、喻三段论式,不是印度足目宗因喻合结五支式的结构,也不是如来人灭千年后世亲及陈那师徒所立的宗因喻三支式。阿含经的逻辑形式是现代先进的逻辑论式。释迦牟尼佛时代在公元前六世纪,亚里士多德是公元前四世纪人物,阿含经虽结集于世尊入灭后,仍先亚里士多德而有三段论式。逻辑概念末被亚里士多德提出之前,有情众生言说思惟的形式,含藏于语文思惟中,思惟形式只是思惟骨架,有智慧的人不学逻辑仍然不失有效准的思惟形式。一经学者提倡逻辑学,整理而出而有种种逻辑形式,有效的逻辑形式应非创发的形式。
  亚里士多德的老师柏拉图,于公元前三九九年至三八七年间流浪于各国,听说曾到印度恒河流域研习印度文化,亚里士多德从学于柏拉图,其三段论式便可能学自印度。而亚里士多德的学生亚历山大帝于西元前三二七年远征到印度五河流域,亚历山大帝侵略东方诸国,东方文化是其战利品,印度文化也被他携带到西方去,亚里士多德所创发的三段论式逻辑学,未必不是亚历山大帝带回去的战利品。
  世人不知阿含经中先亚里士多德有三段论式,白(因世人不亲近佛法,若亲近佛法只乐大乘而鄙视阿含经,所以连佛教徒都不知佛法中的思惟形式。无著世亲及陈那是公元四世纪后的人物,彼等创立因明学,不如亚里士多德三段论式,更不如阿含经论式。阿含经中的三段论式只是印度四句法中的形式,佛法中使用四句法,于其四句法中还含藏著苦集灭道思惟法,若人只知逻辑论式仍未入苦集灭道思惟法。苦集灭道思惟法才是正法中的思惟法。然佛教徒大都不知学向阿含,却倡导因明学,讶异之余,特作此文。
  摘自《海潮音》第75卷第9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