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养生之道
白居易的养生之道
李焕明
白居易(西元七七二—八四六)字乐天,唐代大诗人,祖籍太原,后世迁居下部三下陕西省渭南县)唐贞元中进士,曾任校书郎,后因言事,眨江州司马。历官杭、苏二州刺史,迁刑部侍郎,晚年自号香山居士,其诗多至三干余首。四十岁以前所作讽谕诗,多规讽得失,忠君爱国之情,四十岁以后所作,多为闲适抒情之诗,作风平易近人。
唐代诗人中,乐天享寿最高,活了七十五岁。进入老年后,他仍然乐观,不像一般老年人的萎靡颓废。他的《览镜喜老》诗云:
今朝览明镜,须鬓各成丝。
行年六十四,安得不衰赢?
亲属惜我老,相顾兴叹吝。
而我独微笑,此意谁人知?
笑罢仍命酒,掩镜捋白髭。
尔辈且安坐,从容听我词。
生若不足恋,老亦何足悲?
生若苟可恋,老即多生时。
一般人的心理都是怕老,因为一般老年人多是体衰多病,乐天则不怕老,反而喜老,年纪大了,体能衰退,这是自然的现象。而且他进一步说明他“乐天知命”的老年观:“生若不足恋,老亦何足悲?生若苟可恋,老即多生时。”人生倘若不值得留恋,则衰老叉何足悲哀?人生倘若值得留恋,则老年正好多享受人生。他是何等的达观,难怪他能够活到超过古稀的年龄。
他认为衰老是自然规则,比早天更好,因为:
“不老即须天,不天即须衰。
既衰胜旱天,此理决不疑。”
白乐天既然抱有乐天知命的老年观,对于穷通生死之理也看得非常透澈。他的《遣怀》诗云:
义和走驭趁年光,
不许人间日月长。
遂使四时都似电,
争教两鬓不成霜?
荣销枯去无非命,
壮尽衰来亦是常。
已共身心要约定,
穷通生死不惊忙。
他平日生活简朴,认为只要能够温饱,何必奢求?无事时研究易经,以明穷通之理。他的《乐天心不忧》诗云:
何必待衰老,然后悟浮休。
朝饥有蔬食,夜寒有布裘。
幸免冻与馁,此外复何求?
寡欲虽少病,乐天心不忧。
何以明吾志?周易在床头。
他为了调剂老年生活,时常漫游西湖,手拄拐杖,头戴白色的纶巾,边走边看,陶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中,直到兴尽才回。有诗为证:
湛湛玉泉色,悠悠浮云身。
闲心对定水,清静两无尘。
手抱青筇杖,头戴白纶巾。
兴尽下山去,知我是何人。
人老了,不免生病。白乐天年老时患白内障几乎失明,他在《眼暗》一诗云:“……:夜昏乍似灯将灭,朝暗长疑镜未磨。千药万药治不得,唯应闭目学头陀。”当时白内障开刀疗法尚未发明,他只好“闭目学头陀”,学佛坐禅了。又从他的诗中:“药酒醺醺引醉眠,摩沙病脚日阳前”,可知他曾用药酒与按摩来治疗他的风湿性脚关节炎。
要之,白乐天的养生之道,主要是心理健全,深悟穷通生死之理,游山玩水,以诗酒作为消遗,乐观简朴,闲暇时研究易经,以明穷通之理,故能心安理得,享受高寿。
原载《十方》第十九卷 第七期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