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视角中的佛教戒律
不同视角中的佛教戒律
孟领(北京大学博士生)
前言
佛教戒律是极其重要的。它在三藏中摄于律藏,在三学中是戒学。如果离开了戒,定慧就丧失了根基,佛法大厦也就成了空花泡影,海市蜃楼。也许戒律太重要了,在历史上佛教的兴衰裂变,无不与它息息相关,渐渐地使戒律问题变成了敏感问题,变成了“老虎屁股”,碰不得。对俗人而言,不仅碰不得,甚至连看一眼的权利也被剥夺了。大概潜意识里仍有害怕下地狱的缘故吧!笔者在此之前确实没有系统地研读过律藏,只是在阅经藏和论藏地时候,才读了一些有关出家戒律的记载,因为没办法及时闭上眼睛。近读星云大师的(比丘尼僧团的发展)(《普门学报》第九期,二〇〇二年五月,以下引文无特殊说明者,皆出自本文)一文,其中关于“八敬法”的论述使我深受启发。赞叹之余,我也鼓足勇气,针对如何看待佛教戒律这一敏感问题,将自己的思考写出来,以抛砖引玉。
一、依缘起正理去分析佛教戒律
缘起论是佛教的核心和命脉,佛法的全部智慧尽摄在缘起正理。故佛陀说:“若兑缘起便见法,若见法便见缘起。” (《中阿含经》卷七)可见缘起之重要。那么,什么是缘起?“所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 (《杂阿含经》卷十二)这是缘起之法说,是普遍原则。尚有缘起之义说,如《瑜伽师地论》 (卷九)说:“缘起义云何?谓离有情义,是缘起义。于离有情,复无常义,是缘起义。于无常,复暂住义,是缘起义。于暂住,复依他义,是缘起义。于依他,离作用义,是缘起义。于离作用,复因果相续不断义,是缘起义。于因果相续不断,复因果相似转义,是缘起义。于因果相似转,复自业所作义,是缘起义。”缘起之法说和义说告诉我们,世间诸法部不是一个绝对孤立的存在,其生和灭都是有种种条件决定的,其中有甚深的因果关系。事物既有无常变化的一面,又有相似相续稳定的一面。
缘起正理是佛教的法印,也是宇宙人生的普遍法则。以佛教戒律为例,如“八敬法”的制定,是有多种具体条件决定的;同样,该戒律的废弃,是冈为其所赖以存在的根本条件的丧失。依缘起正理去分析佛教戒律,可避免两个陷阱:其一是戒律永恒,就是将戒律视为永恒不变超越时空的东西。在其看来,改变戒律就是谤佛坏法。其二是盲目求变,就是以无常变化为由,认为任何戒律部可以随意改变,还美其名为顺应时代与时俱进。以上两者,都打著护法、弘法的旗号,非常迷惑人,其实都违背丁缘起正理。若违背缘起正理,无论其悲心多么大,口号多么响,其所弘所行部与佛陀的教法无关。
二、用佛教的根本精神去衡量佛教戒律
佛教的根本精神也是依缘起正理开显出来的。它有不同的表述方式,但最贴切最能体现佛陀救世本怀的莫过于悲智双运、自度度人的菩萨精神。
佛法就是为破除无明,止恶向善,告诉人们什么不应做,什么应做。整个佛法,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一部戒法。什么不应做,相当于戒律的止持;什么应做,相当于戒律的作持。无论止持还是作持,部依止于自心正见。故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即是佛法。大乘佛教将菩萨精神表达为三条菩萨戒法: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瑜伽师地论》卷四十)。这三条原则是互摄的,名为三实为一,即为利益一切有情摄一切善法,出家戒和在家戒自然是含摄于一切善法之内的。
用佛教的根本精神去衡量佛教戒律,为我们如何对待包括“八敬法”在内的戒律条文制定了一个明确而鲜活的尺度:一条戒律该废该守取决于它是否真正地利益众生。“苟能利他开戒为持,若舍众生持戒为失。(欧阳竞无《瑜伽师地论·序》)
三、从佛陀的制戒本怀去理解佛教戒律
据现有文献综合推测古印度社会历史条件和佛教初传时的僧团状况,笔者倾向认为“八敬法”实为佛陀亲制,但具体内容与后世所传或许有出入,具体考证此不赘述。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尽可能地去理解佛陀的制戒本怀?星云大师说:“即使八敬法为佛陀所亲制,也是为使女众出家能为当时保守的印度社会所接受的权宜之法。”
佛陀制戒体现了契理契机的原则。“在佛法之前,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佛法不舍弃每一众生。如果女人不出家修道,仍可以居士身份修得圣果获得解脱,但大爱道及五百释迦族女人坚决要求出家,佛陀还足答应了。此前的古印度,出家修道只是男人的事,此成见根植人心。佛陀竟然让女众加入了僧团,这真是无上智慧、慈悲和勇气之体现!但是,佛陀对比丘与比丘尼仿了不同的对待,对比丘是因过而制戒,对比丘尼可说是先有“八敬法”后有比丘尼。有人据此认为佛教歧视女性,违背了平等和慈悲的宗旨。实际上,佛陀对女性自身没有任何偏见,认为女人出家后与男人一样都可证阿罗汉果。但问题是比丘和社会大众怎么看待此事,这关系到比丘尼能否成为众生福田,关系到整体佛教的兴衰成败。佛陀的智慧无人可比,他深刻地了解社会大众,了解比丘僧,了解本族的那些要求出家的女众。因此,如(比丘尼僧团的发展)一文所述,为了使社会所接受,为了减少来自比丘的反对声浪,为了对治女众的傲慢,为了保护女众的人生安全并提高她们的文化素养,佛陀制订了“八敬法”。这难道不是在那特定条件最智慧、最慈悲、最平等的做法吗!?
真理是超越时空的,但真理的落实足需要条件的。“八敬法”中的举过法和礼敬法,既为维护比丘僧的优越地位,同时更主要的是对治女众自身的傲慢习气。如星云大师所述:“当时随大爱道出家的女众,大部分是王妃、公主等贵族,佛陀为预防出身贵族的比丘尼看不起非贵族的比丘,因而制戒。”有这样的一个故事可资佐证。一次,阿难尊者随迦叶尊者为比丘尼讲法,偷罗难陀比丘尼竞大为不满,认为迦叶在阿难面前讲经说法简直是班门弄斧。迦叶问阿难:“是这样吗?我不是一向为佛所称许吗?”阿难说:“这位女同道老糊涂了。” (《杂阿含经》卷四十一)由此可见,面对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的迦叶尊者,尚有人敢当面这么不敬,对其他普通比丘的敬重自然谈不上。这种不敬,也许只是个别现象,但不能忘记“八敬法”已经实施很多年了。据此不难推断贵族出生的女众的傲慢习气是多么严重。假设当初没有“八敬法”会有怎样的情形?佛教两性数团能和谐相处吗?傲慢能障碍一些善法,比贪嗔尤甚,如果没有我慢之去除,比丘尼就难以虚心受教,其获得大成就者必然很少。佛陀善察各种因缘,以“八敬法”契机,使比丘尼以实际行动赢得了比丘和社会大众的一致尊敬。“(大爱道)与大比丘尼众五百人俱,皆是罗汉,诸漏已尽。” (《增壹阿含经》卷五十)他们涅槃后,佛陀让众人供其舍利。
从佛陀制戒本怀的角度,可以使我们认识佛教戒律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如“八敬法”的某些具体做法,在今天看来已经不适用,但它所揭示的问题则具有普遍性。如恶习对治问题、善法增长问题、两性教团的和合相处问题等等,是任何时代的僧团都不容回避的问题,尽管具体解决办法因时问、地点、人物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比丘尼僧团的发展)说:“就如现今的汉传佛教,关于饮食、衣食、持钱、持午等戒律,已经不同于佛陀所制。”笔者认为,只要这些变化没违背佛陀的制戒本怀,仍是持戒。
佛陀毕生追求真理传、播真理。让弟子们遵守“依法不依人”的原则,反对任何迷信和僵化。如(比丘尼僧团的发展)所论述,关于“八敬法”中的“比丘尼不得说比丘过”一戒,佛陀的态度是“比丘尼是不可以讥谤比丘,但如果为了教导比丘持守增上戒等学问修行,则可以呵骂比丘。”总之,佛陀对戒律的态度是很活的,指出“小小戒不可舍”。
佛入灭之后情况就发生了变化,“经典的结集与解释,掌握在比丘手里,因而出现对比丘尼不公的戒律内容”。掌握领导权的上层比丘自然不会放过能体现佛教民主与平等精神的举过法。佛陀的本意是不准恶意诽谤,只要有利于正法,比丘尼也可以指责呵骂比丘。这就是说佛陀认为比丘尼有举比丘过的权利。依此类推,在家人是不是也可举出家人之过?两千多年的佛教历史表明,无论“不准举过”还是“不准阅戒”,都只能暂时维护少数人的利益,并不能真正维护佛教的长远利益,因为它只能阻止信众的善意规劝,并不能阻止恶意的攻击。
从世法经验看,任何一个组织,如果离开了内在和外在的监督和制约,它往往会违背自己的宗旨而走向腐败朽亡。出家人要想赢得他人的真心尊重,既不能靠佛陀压人,也不能拿地狱吓人,一应该从本身道德人格的提升做起”,“以学养、道德、修持来赢得敬重一。
四、正知正见是佛教戒律的生命
佛教的生命在戒律,戒律的生命在正见。世上各种宗教都有自己的戒律。以印度为例,有很多外道都有著五花八门的戒律。如“行种种苦行,以为净想。如不食、卧灰、向日、曝身、服气、饮水、食果、裸行、卧柴棘上、著弊衣等。远解脱者,以修邪道故,转远解脱一。(《阿毗昙昆婆沙论》卷二十六)又据《显扬圣教论》 (卷十)说:“有外道计持狗戒以为清净,或持牛戒,或持油墨戒,或持露形戒,或持灰戒,或持自苦戒,或持粪秽戒等,计为清净。”既使他们持戒精进,也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根本原因是他们依邪见制订了邪戒。当然,这并不是说外道所制一无是处,佛陀取其精华,去除糟粕,依正知正见制定了戒律。
欲护持佛教戒律,当务之急是护持正知正见。唯有正见才是戒律的源头活水,离开戒律的新陈更替,就没有佛法的慧命延续。就世界范围看,宗教的人世化是大势所趋,人间佛教的开展也顺应这一潮流。如果一种宗教能普及于不同层次的方方面面,获得民众的广泛认同,则证明该宗教世俗化的某种成功。若该宗教的根本精神也根植人心并能落实于生活,则表明宗教人世化的真正成功,达到了化导世俗而不为世俗所化的目的。可以说这是世上各大宗教的努力方向。
就中国佛教近百年的发展来看,虽有低谷,但影响日增,成就辉煌。不庸讳言,迄今佛教仍有致命缺陷——义学不兴。佛教义学,既不是哲学建构,也不是学术创新,它只是依止圣教,回答“什么是真正的佛法,如何亲证佛法?”这一问题。佛教义学的旨趣是确立正知正见,与追求知识的世问学术有本质不同,尽管二者在表面上有很相似之处。遗憾的是,隋唐以后,人们对佛教义学有了太多的偏见,甚至认为三藏十二部徒增分别,一切义理都无意义·佛弟子如此轻慢经教,佛教不衰,天理难容。近年以来,虽经僧俗诸大德们的不懈努力,无奈积弊太深太久,佛教义学仍为很多佛门人士所忽视。他们只关心自家庙产,将布施全部变成砖瓦铜铁,吸引游客。建寺塑像自有无比功德,但好钢应先用在刀刃上。唯庄严人心才是真正地庄严佛土。否则,再多塔寺也抵不住一次法难。哇!有人敢谤僧,不怕无问地狱吗?
为了帮助大众确立正知正见,为使佛教从片面的民俗信仰变成普遍的智慧之源,一些佛教团体各显其能各尽其力。以成绩卓著的佛光山为例,在完成《佛光大辞典》、《佛光大藏经》等一系列文化工程之后,又创刊了《普门学报》。笔者诚挚地祝愿《普门》成为正知正见的苗圃和窗口。谨此礼赞,结束本文:
悲智双运摄群机,上求下化无尽期。
普多门路为方便,归趣唯一大菩提。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