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坛经》初探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吴 平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坛经》初探
  吴 平
  《坛经》是慧能一生说法的记录,也是他禅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坛经》被尊为禅宗的宗经,是中国僧人著作中惟一被称为“经”的重要典籍,这表明它在中国佛教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经过一千多年的流传,《坛经》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意义作用已经远远超出了佛教的范围。《坛经》是慧能树立的新的禅学理论旗帜,他通过自己独特的禅学思想体系,不仅引起了中国佛教的革新,而且影响到其他思想文化领域,成为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不可不读的重要典籍。本文依据宗宝本《六祖坛经》,对慧能的禅学思想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即心即佛”的佛性论
  佛性论是阐述众生能不能成佛,怎样成佛的命题,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大乘佛教——般把佛性看成是众生觉悟之因,是宇宙的本体真如,至高无上的般若智慧。在一切众生是否都有佛性的问题上,有入主张“一阐提”人(指作恶多端的人)没有佛性。东晋竺道生首倡“一阐提”人有佛性,为当时僧众所不容,被逐出僧团。后来《大般涅架经》译出,果然有“一阐提”人也可成佛之说,竺道生的学说才逐渐为僧众所接受。
  慧能主张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这和他世界观上的“真如缘起论”是分不开的。从世界观的角度来说,佛性就是真如。在《坛经》中,佛性的异名很多,有真如、本性、自性、人性、法性、法身、净性、真心、直心、本心等等。在涉及到宇宙本体、外境万象时,多用真如来表达佛性。也就是说,超自然超时空的最高存在,从作为世界本原来说,叫做“真如”,而从作为一切众生皆可成佛的依据来说,又叫做“佛性”。
  自性清净是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前提。慧能说:“世人性本清净,万法从自性生。思量一切恶事,即生恶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如是诸法,在自性中。如天常清,日月常明,为浮云盖覆,上明下暗。忽遇风吹云散,上下俱明,万象皆现。世人性常浮游,如彼天云。善知识!智如日,慧如月,智慧常明。于外著境,被妄念浮云盖覆自性,不得明朗。若遇善知识,闻真正法,自除迷妄,内外明彻,于自性中,万法皆现”(《坛经·忏悔品》)。他认为自性(佛性)清净,就像蓝天一样。只是由于“无明”烦恼的干扰,被妄念的浮云遮盖住了。他用日月常明形容智慧,用浮云覆盖比喻世人的心境,暗喻“无明”烦恼。并说如果能得到“善知识”(具有较高的道德和学问的佛教徒)的开示,生起智慧,去除妄念,就会内外明彻,豁然开朗,顿现清净自性(佛性),一念觉悟而成佛。
  慧能不仅认为世人性本清净皆有佛性,而且认为这种佛性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他第一次参见五祖弘忍时,就说出了这种佛性平等的思想:“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当时对南方少数民族的侮称)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坛经·行由品》)这表明佛性是先天而成的,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得道高僧,都同样地具有佛性,因而也都有成佛的可能。慧能的这种佛性平等的思想,为禅宗争取到了更多的信徒,从而夯实了禅宗得以立脚的基础。
  为了说明人人皆可成佛,慧能还打了一个比喻:“譬如雨水不从天有,元是龙能兴致,令一切众生,一切草木,有情无情,悉皆蒙润”(《坛经·般若品》)。意谓佛性对于众生就像雨水滋润万物一样,毫无遗漏,机遇均等。
  慧能的佛性论是建立在心、性统一的基础之上的。慧能认为心就是性,性就是佛,自性就是自佛(佛性)。慧能说:“佛者,觉也”(《坛经·忏悔品》)。“自性觉即是佛”(《坛经·疑问品》)。正因为人人都有悟性,所以人人都有佛性,所谓“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坛经·般若品》)。因此,慧能反复强调:“我心自有佛,”“自性若悟,众生是佛”(《坛经·付嘱品》)。这样一来,慧能就把心与佛等同起来了,提出了“即心即佛”(《坛经·机缘品》)的观点,这是他佛性论的关键所在,也是他对中国佛性论的一大发展。“即心即佛”就是说明心与佛没有区别,抽象的佛性与具体的人心融为一体。慧能先把宇宙的本体——真如,变成一切众生皆可成佛的依据,最后又化为活生生的人心。
  佛教有些宗派在论及佛性时,一般都把佛性与人性分开,甚至对立起来,认为人们只有经过不断地修行,用佛性取代人性,才能成佛。这虽然增加了成佛的神圣性,却失去了广泛的社会基础,对佛教的传播不利。慧能的佛性论的特点,就在于他不但认为人人都有成佛的本性,而且把佛性与人性完全统一起来,去除了成佛的神圣性,代之以生机勃勃的人性,把佛性看成是人的惟一本性,看成是人心的主宰。慧能的佛性论扩大了成佛对象,反映了生活在底层的老百姓要求在成佛问题上机会均等的愿望,使禅宗有了广泛的社会现实基础,有利于禅宗的传播。
  慧能认为佛性先天地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中,是一种天赋的本性。因此,慧能认为成佛的方法只有从内心之中下功夫,“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坛经·疑问品》)。意谓如果想成佛,到自身之外是寻求不到途径的,只能从自己的内心之中去寻求途径。从自己的内心之中去认识自己的本性,因为自己的本性就是佛。如果不从自己的内心之中去认识自己的本性,就永远成不了佛,因为自身之外无佛可求。
  慧能这种“佛向性中作”的禅法,突出了自我意识,否定了偶像崇拜,强调了人性的自由自在。慧能“即心即佛”的佛性论,承认众生自心是佛,从而缩短了众生与佛之间的距离,致使佛性与人性合二为一,为以后的佛教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明心见性、顿悟成佛
  既然佛性就是人性,为什么会有佛与众生的区别呢?慧能认为佛与众生的区别就在于“觉”与“迷”,“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坛经·疑问品》)。这种“觉”与“迷”就是佛性的觉悟不觉悟。“自性”指个人的心,也叫“自心”。在慧能看来,“佛”不在遥远的彼岸世界,而是在每个人的内心之中。“自心”不觉悟,即使是整天诵经、拜佛、坐禅、建造寺庙,也不过是凡夫俗子而已。慧能把实现成佛的途径,全部转移到对自我本性的觉悟上来,提倡内求于心,这就是他的“顿悟成佛”的出发点。
  慧能把大乘佛教讲的“一切皆空”,归之为心中一切空,把空观引向内心的世界,在此基础上提出“自性真空”说。慧能的所谓佛在心中,不是说佛性作为一种实体住在心中,而是说“自性真空”,即心处在一种“空虚”的境地。这种“空”,不是念念思空,而是心中不存在任何观念,连空的念头,以至于连成佛的念头都不存在。慧能认为意念不定住在任何一点上的这种精神状态,就是佛的境界,也是人的本性。只要靠自己的“灵知”,一刹那间领悟到心中本来的空,就可达到佛的境界,这就叫做“顿悟成佛”。慧能的得法偈集中地体现了这一思想:“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坛经·行由品》)。他对物质世界作了彻底否定。心空一切空,“菩提”、“明镜”自然也就是“无树、“非台”,因为本来就是空无一物的,慧能认为人人本来具备已经觉悟了的主观意念,这种意念无需通过外在的力量,而主要是靠内在的努力去认识它。慧能讲的“无树”、“非台”,就是“本来清净”、“本无一物”,是对自性的觉悟,也就是所谓“顿悟”,就是最方便、最简易的成佛法门。
  人的自性虽然是空寂的,却不免要受到外界的种种污染,产生形声色味、喜怒哀乐等分别观念旷这些都是成佛的障碍。如何扫除这些分别观念而成佛呢?慧能用“心性本觉”来解决这个问题。印度佛学是讲“心性本净”的,传到中国后出现了种种不同的解释。《大乘起信论》用“心性本觉”来解释“心性本净”,实际上是用“心性本觉”来代替“心性本净”,慧能接受了这种理论,并运用到成佛理论上,使他的成佛理论别具一格。他说:“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又说:“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以上皆见《坛经·般若品》)。也就是说,佛性就是本心,心性相通,而本心则具有菩提智慧,这是一种先天而成的智慧。人一旦认识本心,觉悟到自心是佛,就可以解脱成佛。这就提出了人人都可成佛的理论依据。印度佛教认为“心性本净”,只是由于“客尘所染”,要想成佛就得去除客尘,恢复本净的心。本净的心怎么可能自己去除客尘呢?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这样一来,成佛就相当困难。所以印度佛教各派都把成佛说得很难,主张长期修行。而慧能讲“心性本觉”,其中“觉”具有主动、能动的意思。“心性本觉”的意思是说依靠自身的觉悟,把“妄念”去除。一旦去除“妄念”,本来觉悟的心性便显现出来,从而达到佛的境界。
  顿悟还是渐悟是以慧能为代表的禅宗南宗与以神秀为代表的禅宗北宗两派思想的主要分歧点。北宗主张渐悟,认为必须通过长期修行才能逐步掌握佛法而觉悟成佛。神秀的得法偈说的就是渐悟,“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坛经·行由品》)。他认为成佛要经过长期的修行功夫,这也是印度佛教的一种传统说法。而慧能的顿悟说则正好相反,他认为人人自心本有佛性,所以不需要经过长期修行,不需要施舍大量财物,不需要背诵多少佛经,只需认识到自己本来就具备佛性,就可以“顿悟成佛”。
  慧能的“顿悟”说,不仅完全继承了竺道生的“顿悟”理论,而且有了很大的发展。竺道生的“顿悟”说,主要是就悟解方面而言,并不是指修行成佛的宗教实践。而慧能的顿悟主张,则是一条直指本心的成佛途径,是一种最重要的禅宗实践法门。这种法门把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极点,使人心成为盖天盖地、无所不能的神灵。
  在慧能看来,“众生”(“凡夫”)与“佛”之间,并不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关键在于“迷”与“悟”。而迷悟之间的转化在时间上是非常短暂的,往往就在一念之间,刹那之间。他说:
  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
  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
  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迷闻经累劫,,陪则刹那间。(以上均见《坛经·般若品》)在慧能看来,只要达到“顿悟”,就可进入豁然贯通的悟道境界,清除长期积累的种种分别观念,即刻把握“真如”本体,获得解脱,实现“成佛”的愿望。这种“顿悟”是在一刹那间实现的,“众生”的本心只要一念相应,自己认识到自己的本性就是佛性,就可成佛,这就大大缩短了“众生”到达佛的境界的距离。
  “顿悟成佛”是禅宗南宗区别于其他佛教宗派的基本学说,它一方面对于急需摆脱现实痛苦生活的穷苦百姓来说,能给予精神上的安慰和满足,具有很大的诱惑力。另一方面,这种顿悟理论强调通过个体的直觉体验,可以在短暂瞬间使人性与佛性相契合,领悟我即佛、佛即我,佛、我一体,从而获得经过长久思索而不得其解之后突然而至的解脱快感,这对于历代的文人士大夫来说,是完全符合他们的精神需要的。这就是历代的文人士大夫喜欢参禅的重要原因,而禅宗又通过历代的文人士大夫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在“顿悟成佛”论上,慧能的主要见解是悟与迷的关键在于是否“见性”。只要众生觉悟到自己的本性就是佛性,众生即佛;心有迷惑,佛即众生。因此,慧能认为参禅悟道之首要者,就在于明心见性。所谓明心,就是明了一切诸法皆由心生,皆自心出。所谓见性,就是发见自己心中本来就具有佛性,自性本来就是佛性。明心与见性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明心才能发见佛性本自具足,而所谓见性就是明了自心本来就是佛心。
  怎样才能做到明心见性、顿悟成佛呢?慧能认为惟一的实践法门就是无念、无相、无住,他说:“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无念。无住者,人之本性”(《坛经·定慧品》)。“无念”不是说对任何事物都不想,万念除尽,而是说在与外境接触时,心不受外境的任何影响,也就是所谓“于念而无念”。“无相”不是说不要与外境接触,而是在与外境的接触时不产生任何表象,以保持内心的虚空寂静,也就是所谓“于相而离相”。“无住”就是不执著,也就是说心不执著在外境上,对任何事物都不思念和留恋它的形色声味。例如,眼睛看到美色,心却不停住在美色上,而不是闭上眼睛不去看她。慧能认为能够做到“无念”、“无相”、“无住”,即使是处在尘世之中却能做到无染无污,来去自由,毫无滞碍,精神上得到了解脱,这就进入了大彻大悟的境界。与此相反,心受外境的影响,追求形色声味,念念不忘相,必定烦恼不断。因此,慧能又说:“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坛经·般若品》)。意谓此岸和彼岸,凡夫和佛的区别在于一念之间,一念不执著外境,当即就可成佛。
  “无念、无相、无住”是慧能向弟子们开示的一种禅宗的修行法门,三者是一个整体,而不是互相分开来的。慧能虽然认为“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三者同等重要,但从禅悟的角度看,他更重视“无念”。这首先是因为顿悟是以世人“念”的存在为起点,而以真如起用的“无念”为关键而实现的。这种真如起用的“无念”,不是去思念真如,而是真如自己显现自己。真如是心的本性,原本光明清净,只要心不执著外境,真如自然显现。其次,“无念”禅法的提倡,开辟了一条在日常生活中顿悟成佛的新的途径。慧能不仅放弃了禅宗初祖达摩以来的冥想枯坐的禅法,而且,批评了以神秀为代表的禅宗北宗的静坐凝神的禅法。神秀为了发见本净的心,要求弟子们在修行时除去心念,不动不起,结果把人变得像死灰枯木一样没有灵性。慧能则认为心念活动是人的天性,他所说的“无念”不是止息一切心念,而是要使心念自由自在地发挥作用,也就是说在日常生活中不执著一切心念,自然而然地证悟真如本性。这样的心念就是所谓“顿见真如本性”(《坛经·般若品》)之念,也是一种自我体验。这种自我体验不需要任何外在的修行,完全是在日常生活中放松自己,一旦豁然开悟,便进入一种超越现实之上的精神境界,也就是在行住坐卧、运水搬柴的世俗生活中得到了解脱。这表明慧能的禅宗南宗禅法已经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并日益强烈地表现出了它的生命力。
  “无相”、“无住”是与“无念”密切关联的两种禅法。由于“无念”要求排除一切杂念,而排除杂念的根本要求是不能执著一切事物的相状,于是就要求“无相”;排除杂念还要求不得在任何事物上定住,执为实有,这就得做到“无住”。
  总而言之,“无念”、“无相”、“无住”是围绕着顿悟成佛而展开的一种全新的禅法,它提倡发挥直觉能力,把以往修行成佛的种种法门加以简化,用般若智慧悟见自心佛性,顿人佛的境地。这表明“无念”、“无相”、“无住”已经具体地将成佛的理论化为普通信徒的实践法门,使成佛的道路简便易行。
  如果从哲学的角度来看这种修行法门,“无念”、“无相”、“无住”其实是慧能禅学思想中的认识论。“无念”就是不对外境产生任何念头,停止理性思维活动。慧能说:“于诸境上心不染曰无念,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坛经·定慧品》)。心与外境的关系,是主观与客观、认识主体与认识对象的关系。所谓“于诸境上心不染”,是说主观(心)不受客观(外境)的影响,主观不反映客观,在同客观事物的接触中,主观永远保持独立自主的境界。慧能还说他之所以立“无念为宗”,是由于“于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见。一切尘劳妄想,从此而生”(《坛经·定慧品》)。这就认为一切理性思维活动(念)只能导致“邪见”和“尘劳妄想”。慧能主张要“念”就只许“念真如本性”(《坛经·定慧品》)。这等于说认识是以心念心,把认识局限于认识主体、认识自己的范围之内,没有认识的客观对象,这样一来,一切概念、判断、推理自然就成为多余的了。没有了概念、判断、推理,理性思维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无相”是排除感觉表象。“无相者,于相而离相。”“于相”是还承认有“相”,虽然有“相”,却要求抛弃它,这就是所谓“离相”。慧能说:“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坛经·机缘品》)。意谓“一切相”不是外境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而是人心造成的,人心能造成“相”,也能脱离“相”,只要脱离到在思想意念上与外境绝缘的地步,也就成佛了。
  “无住”是不容许意念定住在某一点上,这是综合“无念”、“无相”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神秘认识。人的自性本来是念念不住的,前念、今念、后念是连续不断的,如果一旦停留在某一事物上,那么就不是念念不住而是念念即住了,这样“心”就被束缚住了。如果能对一切事物念念不住,过而不留,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这样自然就不会被束缚。
  胡适曾将《坛经》列入《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当中,钱穆也认为《坛经》是探索中国文化必读的典籍之一,还说《坛经》是“中国第一部白话作品”。由此可见,《坛经》不仅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部重要典籍,而且也是中国思想史、文化史上的一部重要典籍。因此,探讨《坛经》中的慧能禅学思想,有助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轨迹,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
  (原载《曹溪禅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