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坛经》与现象学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李玉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坛经》与现象学
  李玉梅
  前 言
  胡塞尔(Edmund Husserl 1859—1938)犹太血统德国人,被视为20世纪西方最有影响的唯心主义哲学流派之一——现象学(Phenomenoloau)的奠基人。胡氏“最好的解释者和追随者”法国梅洛·庞蒂(Maurice Merleau·Ponty1908~1961)坦率承认现象学并无共同接受的定义,“不是一套内容固定的学说,而是一种通过所谓‘直接的认识’去描述现象的研究方法”甚至“广义现象学中各家学说之间的分歧处比共同处还要多”。现象学既是一种研究方法,则有关现象学的别称如“本质现象学”、“先验的现象学”、“先验本质的现象学”、“生活世界的现象学”、“交互主体性现象学”等多种名号,各可见出现象学方法之一端,并衍出胡氏生前身后三大阶段的现象学运动,即胡塞尔及其直接追随者的现象学(20世纪初至1938年胡氏逝世)、存在论现象学(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初)、综合时期(20世纪60年代初至目前)。要之,其持久性与影响性,均见现象学在现代西方哲学史演变上的重要性。若要了解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诠释学(Hermeneutics)、结构主义(Staucturalism)等西方哲学大流派,甚至认知心理学、人工智能等,对于现象学知识,实应有一定的掌握。
  《坛经》全称《六祖慧能大师法宝坛经》,是中国禅宗创始人慧能(638—713)述,弟子法海(生卒不详)集记。《坛经》版本甚至作者问题,可说是研究《坛经》的重要课题。日本学者宇井伯寿(1882—1962)曾指出除了现行四种主要版本,即敦煌本(估计为五代所抄)、惠昕本(成书于宋乾德五年,967)、德异本(即高丽传本、亦称曹溪原本。元德异于1290年所刻古本)及宗宝本(至元28年,1291年改编本)外,尚有20多种其他版本。尽管如此,论者认为《坛经》基本上是能反映慧能思想的,尤其是敦煌本,更可以确定是慧能语录为主体。中国佛教著作称“经”的唯此一部。此后禅宗南宗一系的五家七派所倡不管如何变化,均以《坛经》所主“自心中顿见本性”、“自性自度”、“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若欲修行,在家亦得”等思想为归依。作为真正的中国佛教宗派的禅宗的基本宗旨和教义确是在《坛经》中有了鲜明而充分的表现。
  近世喜比较中西哲学者,《佛教思想的现代探索:哲学与宗教五集》(1995)及《中国佛学的现代诠释》(1995)均举诠释学作为佛教思想的考察方法;标志现象学方法讨论佛教者,已出版的有《熊十力的新唯识论与胡塞尔的现象学》(1995),将出版的则有《现象学与大乘佛教》;足证现象学与佛教实有互可印证者。
  本文以胡塞尔的现象学学说为讨论基础,分别以其首三个10年的研究重点为纲,即《逻辑研究》时期的“本质直观”、《纯粹现象学通论》时期的“先验还原”及《笛卡儿的沉思》时期的“生活世界”,印证于《坛经》所主“自性不染”及“在家修行”两点。
  关于现象学几种名词的说明
  “现象”是指能使自身显现于人的意识的事物。“意识”即“意向性活动”(Consciovsness as intentional)。“意向”是由“意识作用”(或称“意识行为”noesis)加“意识对象”(或称“意识内容”,noema)加“自我”构成。“意识作用”与“意识对象”相互并兼中所有的就是“意向性”。简言之,“现象学”就是指直观本质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两个方面是先验还原与本质还原。现象学就是一种直观本质的方法:“现象学还原法”
  现象学就是一种直观本质的方法,称为“现象学还原法”。这种方法的两个方面是“本质的还原”与“先验的还原”。胡塞尔认为:
  现实世界诚然存在,不过就本质来说,它的存在
  是相对于先验的主体性,只有作为先验主体性的意
  谓和意向的产物,它才具有意义。
  所以“直观本质”才是最纯粹的,是脱离经验和心理事实的,是最真实的。胡塞尔又称“直观本质”为“直觉”或“本质的还原”:
  胡塞尔现象学方法有两个方面,一为“本质的还
  原”,在对象方面排除特殊事实,还原到本质或本质联
  系,这就是有普遍性的、不在时空内、不依靠特殊事物的
  本质或共相。
  意谓本质即殊相与共相关系中的共相、个别与一般的关系中的一般。“直观本质”须以先验的纯意识为条件,方能“直观”。胡塞尔称这种方法为“先验的还原”:
  “先验的还原”,即用淘汰或排除的方法,使个别
  意识的主体,去掉一切旧的成见、权威、信念等,还原
  到所谓“纯意识”,先验意识,或先验自我。用这种先
  验的纯意识去直观或洞见那独立、永恒、普遍的本
  质,就是胡塞尔所谓“直观本质。”
  可以说,“直观本质”是直觉、是共相、是一般、是意识、是本质的还原、是现象,与“先验的还原”是“现象学还原法”即现象学一种直观本质的方法的两个方面。
  “现象学还原法”的实现途径
  现象学所谓现象一词,是需要加引号的“现象”。因为现象学所谓的“现象”,是把自然和心理事实或现象加以抽象化,使脱离时空作为先验意识所直观的对象。抽象化使脱离时空的途径之一就是“中止判断”:
  这一方法的要点是“悬置法”,或“中止判断”,它
  受到数学中加括号的方法的启示。在数学中,我们
  可以把某些运算放在括号之中,先不解它们,待到其
  他的问题都解决之后才考虑它们。这样做不影响解
  题的最终结果,而且往往会使解题的过程加快,甚至
  能解出一些本来无法解的运算题。
  “中止判断”在胡塞尔那里指一种操作的程序,
  即对有关存在的假定或抱谨慎态度,暂且不作判断,
  即不肯定外部世界的存在,也不否定外部世界的存
  在,把这个问题悬搁起来,等待在意识范围内的问题
  搞清楚之后再考虑这类问题。
  普遍执行“中止判断”,方能使自然和心理事实或现象加以抽象化,从而脱离时空的外部世界而实现“先验还原”。诚如论者所谓:
  胡塞尔现象学派的人宣称:“现象学对历史的发
  展、对任何意义的知识的起源,不感兴趣”。又称直
  观本质对于“现实的时间的次序不感兴趣”。对于
  “现实的经验不感兴趣”。他们认为重要的是研究先
  验的本质和本质结构。
  实现“先验还原”之另一途径就是“返回生活世
  界”
  “中止判断”外部世界与“返回生活世界”看似矛盾;实则“中止判断”之途径是用于进入到先验哲学领域当中;而“返回生活世界”不过是引向先验领域,作为先验分析的出发点时方成其为途径而已。因为“生活世界”的主观性究竟是“客观——科学世界”的最终依据,是构成“先验哲学领域”的“前沿”。论者认为“地心说”、“日心说”可用作说明胡塞尔所谓“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
  “地心说”是完全依据我们的直观而得出的结
  论;“日心说”则已经建立在科学的观察、计算、预测、
  证明的基础上,但它所提供的最后结论仍然需要通
  过直观来验证。离开直观的“生活世界”,任何科学
  论断都是无法证实和证伪的,而且也是无意义的。
  望远镜和显微镜等等是科学对视觉的延伸,声波、超
  声波检测仪等等是科学对听觉的延伸,计算器、计算
  机等等是科学对直观判断能力的延伸……,无论科
  学进行的过程有多么复杂,它们的结果最终都必须
  在“生活世界”中以平凡的方式显现给直观。
  因此,作为“先验还原”的分析出发点,“生活世界”就是必须通过的途径。
  至于“现象学还原法”之“本质还原”实现途径,除包含上述“中止判断”、“生活世界”外,当须注意以具体东西为基础:
  我们感受(体验)到忧愁、痛苦等,但忧愁、痛苦
  并非是这些情感的意识行为指向的对象。我们可能
  因为想到某某事件而忧愁或痛苦,但想到某某事件
  是引起忧愁和痛苦的情感的意识行为的原因,并非
  是其所指的对象。于是通过这一本质直觉的程序,
  胡塞尔得出这样的结论:就认知的意识活动而言,意
  识行为总是指向意识对象的。情感的意识活动虽不
  是直接指向对象的意识活动,但是以对象化的意识
  活动(如想到某某事件)为基础的。并可通过自由想象的变更生出其他有代表性的例子等。《坛经》中清净的“自性”与现象学的“中止判断”
  《坛经》中记慧能得法的经过云:
  (五)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
  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慧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
  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
  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
  自性能生万法。祖知其已悟本性,谓慧能曰:不识本
  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大夫,天
  人师、佛。三更受法,人尽不知,便传顿教及衣钵,
  云:汝为第六代祖,善自护念,广度有情,流布将来,
  无令断绝。
  所谓“本心”,即是“本性”,慧能开悟,屡言“本性”,五祖弘忍(602—6757)引“本心”为“本性”同义,可见“本性”、“本心”乃《坛经》最重要的哲学概念。“本性”意含,以清净为要,故主“不染”。《坛经·般若品第二》云:
  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舍,亦不染著,
  心如虚空。
  又云:
  但于自心常超正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
  性。
  《坛经·忏悔品第六》云:
  自心归依净,一切尘劳爱欲境界,自性皆不染
  着。
  《坛经·机缘品第七》云:
  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名最上乘。
  并以“不染”释“无念”:
  般若三昧,即是无念,何名无念?知见一切法,
  心不染著,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
  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
  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
  行。
  于诸境上,心不染,曰无念。
  “无念”在宗教上之实践意义,是让念头随其“念念不住”(无住)的本性去活动,如是念头则无法住著于特定的事物之上。在这种意义下,“无念”、“无住”的意义没有两样。“无念”、“无住”、“无相”乃慧能提出达清净境的实践法门:
  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无念”意同“无住”,即不执著于特定之物;至于“无相”,可说是不执著于客体万相,用现象学的用词,就是需要执行“中止判断”的外部世界,《坛经·定慧品第四》云:
  无相者,于相而离相……善知识,外离一切相,
  名为无相。能离于相,则法体清净,此是以无相为
  体。
  《坛经·坐禅品第五》云:
  外离相为禅。
  可见“禅”是清净不染的“自性”。《坛经·机缘品第七》云:
  禅性无住。
  遂知“本心”、“自性”、“无念”、“无相”、“无住”、“禅性”皆以“清净不染”为共同点。此与现象学“中止判断”外部世界以求得一纯粹意识可说异曲而同工;与现象学所称,就本质言,现实世界(意向对象)不过是相对于先验的主体性(意识作用)而存在的精神简直同出一辙,而唯心之意也。论者云:
  依照四卷本《楞伽经》和敦煌本《坛经》的唯心论
  哲学(按:“自性”一词,即从《楞伽经》而来;四卷本《楞伽经》
  思想,实乃禅宗首要精神之来源),这些千差万别的万
  相,全都由真如本性所幻生。由于真如本性是超越
  的心体,因此,由之而生起的“相”,其实也是心灵的
  一种。就一般人来说,外在世界中的万相往往被视
  为离内“心”而独存的外“物”;但是,就四卷本《楞伽
  经》和敦煌本《坛经》而言,并没有离内“心”而有的外
  “物”;外在世界中的万相,全都是某种意义的“心”。
  是故慧能认为非风动,非幡动,心动耳:
  值印宗法师讲《涅槃经》。时有风吹幡动,一僧
  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
  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一众骇然。
  其实,慧能强调“清净”、“不染”等概念,早于受法前的著名传法偈可以见出: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
  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又偈云:
  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
  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
  要之,禅宗所重“自性不染”,力求“无念”、“无相”、“无住”等观念,与现象学为求得一纯粹意识而对外部世界执行“中止判断”实有暗合之处;而禅与现象学之“意识”皆属一种“流动”的唯心同调,就更不在话下矣。
  《坛经》中“若欲修行,在家亦得”
  与现象学的“生活世界”
  《坛经·疑问品第三》云:
  善知识,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
  能行,如东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恶。但
  心清净,即是自性西方。
  论者评慧能此语之思想史意义云:
  慧能“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之说,在
  当时佛教界真是惊天动地的一声狮子吼。佛教精神
  从出世转向入世便在这句话中正式透显了出来。
  中国文化素重家族伦理,“在家修行”直是一种中国化后的人文精神透现。论者称此为慧能对当时的西学能消能化之故。当日慧能之消化西来佛学,使禅宗成为人间佛教;今日举现象学之“生活世界”与之印证,不独类慧能“但吃肉边菜”之欲使哲学不离生活,甚或可能是另一次消化西学之开端。
  小 结
  禅宗得以在中国生根,全赖当日慧能主持的一场“革命”,而所谓“革命”,实不过指“中国化”,也就是指适合“中国国情”。愿引一段被极称为“是中国近现代学者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的最精彩的论述”作为本文小结:
  窃疑中国自今日以后,即使能忠实输入北美或东欧之思想,其结局当亦等于玄奘唯识之学,在吾国思想史上,既不能居最高之地位,且亦终归于歇绝者。其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此二种相反而适相成之态度,乃道教之真精神,新儒家之旧途径,而二千年吾民族与他民族思想接触史之所昭示者也。
  (原载《六祖慧能思想研究》 学术研究杂志社1997年)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