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华第一枝:首愚法师佛之知见
慈华第一枝:首愚法师佛之知见
《法华经》的经师“妙法莲华”已经明白的告诉我们整部经的精神纲要了。佛法以莲华做为入世与出世的精神象征,莲花出污尼而不染。每个人都拥有无尽的莲华宝藏,想要使它绽放出清香的花朵,就要像莲花一般冲过层层污泥,依教奉行、如理实修,由菩萨行,消除无始劫来的习气杂染,方克突破出法上的种种苦恼,达到究意解脱。
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出现於世。所谓一大事,即佛之知见。八坛经)云:「一切众生自蔽光明,贪爱尘境,外缘内扰,甘受驱驰」,所以佛陀现世,勤劝众生「正心、止恶、行善」,是为开佛知见、示佛知见。
我们凡夫外迷着相、五毒(贪瞠痴慢疑)缠身、谄佞骄慢、侵人害物,自起众生之见,倘能常生智慧、观照自心、於相离相、於念离念、无依无住、闻觉佛之开示,乃至悟人人人本具之真如性海,即是「悟佛知见,入佛知见」。所谓「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一切唯心造。
理事无碍
通常在佛门中,听经、打坐、参加法会的人,往往都不尽相同。能够很谦虚、很踏实,既肯听经、又肯参加共修,同时,也肯参加法会的人才堪说理事无碍。只喜欢听经闻法或着重做功德,都是偏倚而不圆满的。因为除了理入,尚需要事入。
有人也许对佛学方面研究得很好,但到了佛堂,却跪不下去,拜不下去,这种「理」在行为上表现不出来,当然靠不住。所以佛门中有所谓「信行人」与「智行人」。前者是用自己的信仰、行动来投入,後者往往要把道理弄清楚之後才肯相信,虽说这是各有所长,但毕竟信行人是比较有福报的。
以学佛的层次而论,还是用实际行动付出来得有基础,习气也转得较快。「智行人」往往被所知障障碍住了,对诵经的效果起了怀疑。一个有善根的人,他可以信得过,而且说做就做,但一些将入(佛)门未入门的人就难免产生这方面的困扰了。
福慧双修
诵经能否消灾呢?我们知道,佛法是靠熏陶来的,诵经一方面在修「定」;一方面在修「慧」。我们逐字持诵,心裏觉得很安详,念过的经典,会在你的脑海中呈现出来,那怕是一偈一句,对於你的思想,就会有所启发,对人生的目标也会看得更清楚,这不就是消灾了吗?能够转化我们的观念,获得安详即是消灾。
至於为亲戚、朋友写消灾牌位,可说「人有诚心,菩萨感应」,这是一种回向的道理,心诚则灵。往往有一些最粗浅的道理,表现了最高的境界。譬如我们写了消灾牌位,在八识田中已经现出来了。我们点了光明灯,心中就有光明,效果如何端看你的诚心。为祖先写超度牌位,道理亦同,在我们的意识中,影像已然存在,再加上大众的诵经、念佛、念咒,正念精神的集中,效果当然是可以肯定的。三界火宅
(法华经譬喻品)说到「堂阁朽故,墙壁啧落、柱根腐败,梁楝倾危,周匝俱时,歉然火起,焚烧舍宅」。房子垮了,比喻我们每一个人的四大不调,百病丛生。每个人的「房子」(色身)都会坏,都会生病、都会老,以後总要腐朽。
一般人在现实环境中,对家庭事业等等总要付出,说是责任也好,说是对生命的交待也罢,总是为了现实在忙,而且忙得不亦乐乎,也总有说不完的理由,而不晓得生命是非常脆弱的。这在(药师经)、(地藏经)裹,佛陀都有所提一不。
众生真正能够寿终正寝的非常少,能善终、又安然往生的也不多;有些微病痛而逝世的算是不错了,有人恶病缠身、折磨得死去活来、好不容易才过亡,还有人横死、像车祸、中毒、刀兵战乱……林林总总,不胜枚举。
佛陀告诉我们三界如火宅、所以用种种善巧方便,引导我们,要我们布施、持戒、忍辱……,并以三车——牛车、鹿车、羊车来比喻声闻乘、缘觉乘和菩萨乘。这是佛陀的诱导法,以三车来引开人生的种种过患——三界之苦。经文的譬喻可说舆我们的日常生活极为贴切。
我们晚上作梦比较容易了解,醒过来晓得自己作一场梦。岂知平常我们瞪着眼睛也在作白日梦而难以觉醒?六根对六尘能够观照很清楚太不简单了。譬如能对饮食不在乎,便是一种解脱;对人我是非不沾染也是解脱,乃至对人情冷暖不执着,就算是心理没包袱了;能认清楚那只不过是眼前的宽家,来困扰我们心境的。
故三车是方便安立,让我们出离三界。《坛经》云「羊鹿牛权设,初中後善扬,谁知火宅门,元是法中王」,三车是假,一(佛)乘是实,佛陀教我们去假归实,当然归实之後也无所谓「实」了。
无尽宝藏
「信解品」中的譬喻是告诉我们「人人皆有佛性」。然而造句话,相信有很多人都信不过,认为那有可能呢?所以佛陀用一个本来生长在富豪之家的穷叫化子来比喻,说他从小就离开父母亲,到处去流浪,以乞讨为生。
几十年来,长者遣人去寻找,好不容易找到了,又怕他无法接受事,只好让他由打扫粪厕开始,再慢慢升他为工人、管家……乃至总经理。直到长者快往生时,才召集所有亲属、家族、在大众面前宣布真相、正式授予全部家产,也等於接受董事长(成佛)的位置了。这相当於一个人成佛的次第步骤。
我们每个人都有无尽宝藏,人人皆具佛性,奈何由於信心不够查、查觉不到,所以纵使学佛了,也因为各种观念的缠缚,以至不得其门而入。佛陀只好极尽善巧方便之能事,教我们如何磨掉无始劫来之习气,使心力慢慢成长,戒定慧逐渐具足,进一步发心帮助别人弘法利生,更能自己讲经说法,功夫层层高升:从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而至圆满成佛。所以这一品——所谓「信解」除了要「信」得过、「解」得到,同时还要能够「入』 。
深广兼顾
修学佛法,广度舆深度都要兼顾。对佛法的认识,乃至做功德,都要宽广。有了福德舆智慧的广度,才有功夫的深度可言。好比金字塔的地基,一定要很宽广,才能架起高度来。
我们持诵《法华经v,就是在培养自己的智慧。所谓「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虽然一字字的诵过去,但在我们的八识田中已经有了影像。且不管这个影像深浅如何,总有其或多或少的效果。而念佛则是在功夫的层面上。
见地、智慧舆功德要广,不要怕多,功夫则要一门深入,选一门与自己相契或容易受持的。所有法门中,可谓一句阿弥陀佛最简单,最容易打成一片。随着日夜的精进,自会慢慢呈现在深度上面,则功夫也就一步步的展现出来了。所以宽度舆广度要互相配合。
自利利他
八药草喻品)裹提到药草有小药草、中药草、大药草;树木也有大树、中树和小树,这都象徵著我们凡夫的根器有所不同。大、中、小是随着心量的成长、福德、智慧的辗转增上方便说的。
已经成佛的圣者们,其教育法舆善巧,总要让每一个众生都得到好处,都能生欢喜心,所说的法都能恰到好处。
事实上,行菩萨道,目的皆在自利利他,既不在炫耀自己的学问;也不在标榜自己的才华。能让对方心开意解,生欢喜心,得到受用,才是整个佛学教育的大目标。
善巧方便
《授记品》也就是在告诉我们「凡夫都需要鼓励」。由佛陀来告诉众生「再过多久即可成佛」,是一个正面的鼓舞。我们凡夫的心境都很脆弱,禁不起棒喝,也不容说泄气话,同时,信解力量也欠缺。倘若告诉他「白性即佛性一,他必无法接受,只好利用善巧方便诱导他、指引他。
还有《化城品》就是为了要他勇猛精进,直趋无上大道,一路上,怕他太累了起退心而假立一个休息站。因为凡夫毕竟都着相,都依相在修,倘若告诉他「佛法无证无得」,怕他一听就惊恐了。所以总得先给他一个方向、一个目标,要他如法薰修,俟时机成熟,再告诉他「不要贪着,这不过是个半途的化城并非究竟。」而本经这《药草喻晶》、《授记品》、及《化城品竺二品即是一系列修习的次第步骤。
辗转增上
《法华经》,每年都在持诵,去年持诵舆今年持诵各位对其内容的理解程度必有所不同。由於对人生的经验与对佛法的体会在日日增长,所以看法也迥然有别。
诵经功德很大,这是佛菩萨的经验谈。他把多生累劫以来修行的经验,以及教育法告诉我们,给予我们很好的启发。若是我们只凭想像,只靠自己摸索,势必造成盲修瞎练。
经典给了我们正确的方向,不论理解多少,只要肯经常翻阅、薰修,必能增长智慧。不要存着只念一句「阿弥陀佛」就算了事,那毕竟太偏颇了;或说我只研究经教就好了,认为念佛,念咒是笨功夫而不肯做,如此皆有欠周全,理事不能兼备,终究不够圆满。唯有解行并重,才能辗转增上,得到真正的受用。
左右逢源
眼光境界不同,功夫必然随着日积月累而慢慢展现深度,整个佛法就是如此,所以大家莫以善小而不为。换言之,我们的六根门头都是道场,一举手、投足都有因果。多做善事、多结善缘,自然展现慈眉善目,重要的是一定要诚於中、形於外。
以菩萨戒而言,外在的律仪,内在的居心,都能如法,则外表自然庄重。报身与我们的起心动念是息息相关的。一个人经常心地平和,色身自然安祥,佛法薰陶纯熟了,自然左右逢源、进退得宜。
人生舞台
就我们所了解的,很多宗教都只谈现在世、未来世,却没有办法谈过去世。中国儒家也不谈过去世、未来世,而只谈现在世——活生生的人生。所以说,所有的宗教、哲学、乃至一般文学,其人生舞台,仅限於现实,稍大一些,也仅涉及到未来层面,唯有佛教将人生舞台搭得最大,时间是三世、空间是十方。
依一般小说或哲学上的报导,生命不谈过去世,好像吊在半空中,总觉得不够圆满。生也突如其来,死也莫名其妙,不知所终。唯有佛法讲三世,给予众生无穷尽的希望。
授记成佛
《法华经》襄那么多晶都谈到有关授记方面的事,可见授记有多么重要。「授记」一开始,佛陀先鼓舞一些大弟子,後来,其他弟子听了,也心怀踊跃,纷纷提出请求,请佛授记。相信各位要是在场,佛陀也会帮我们授记的,只不过授托成佛的劫数或许多一些罢了。
各人根器不同,成就的时间也长短不一。当然,这些都只是糖衣,若告诉你修行需要三大阿僧只劫,也许大家都要畏惧、退缩了;如果给了一个期限,总还存有一个希望,再苦的药也得吃了。
授记,一则是时间,说「多久可以成佛!住世有多久!正法有多久!末法有多久!”二则是空间,说「国土有多庄严!」当然,这其中也透露了佛陀的教育法,他对众生都用鼓励的,这是法华经特别所提示的。
在「授记品」裏,提到十方三世一切佛,以多宝如来代表过去成就的佛,释迦牟尼佛代表现在佛,释迦牟尼佛所授记的弟子们都是未来佛。所以说,我们虽没能赶上灵山会上法华会的盛宴,可是经典告诉我们,只要持诵《法华经》,将来也可以搭上便船——总有一天可以成佛。
大开眼界
看了佛经,让我们大开眼界,也让我们的生命有了依归。如果你喜欢看世间的文学,所熏陶的现世,难免会让你对人生多几分感伤,或因吸取了别人对世间的看法而有所狐疑,眼光无法放广;看了经典以後,不但可以开启智慧、展开胸襟,更可以净化见惑、思惑,获得正知正见。
倘若没有学佛、没有受佛法熏陶、善根,那么势必使人生变得灰暗。试想!前见不着古人,後看不到来者,一口气不来,什么都没有,这样的人生如何有朝气?所以想要正确的了然,除非像佛一般——大澈大悟。
佛陀的时代,印度婆罗门教非常兴盛,有些懂得神通的人,成就甚或高达四禅八定,但是他们却都还存着「泛我思想」。极为分明的阶级制度即是从宗教思想演变出来的,奴隶阶级永远不得翻身,婆罗门阶级却高高在上,非常不平等。这种制度可说牢不可破,也严重伤害了众生的心灵。
当然,婆罗门教的宗教哲学很深奥,我们佛教说的三世因果、四桦八定、三十三天等等很多名相、术语就是承袭自原有的婆罗门教。而佛陀的伟大即是打开时间、空间,打破了对独一无二的真神——偶像的崇拜。
贤劫千佛之中,我们遇到了释迦牟尼佛,这是我们舆他有缘,不管出家、在家,将来必定可搭上便船得度。所以虽不得於现场授记,然而持谲了《法华经》,也等同得到佛陀的授记,希望大家对修学佛法要有信心。
稀世宝典
《法华经》是一部稀世宝典,佛陀带着我们进入佛菩萨的法藏世界,让我们的思想可以遨游,这是读诵八法华经》的功德所在,倘能再进一步了解其精神舆我们的生活打成一片,则将使生命更具体,更踏实、更贴切,不会像浮萍般飘泊无主。
这部宝典是一朵莲花,它象徵着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大家宜好好思维、体会;该如何让它开出清香的花,结纯净的果呢?按照整部经经文来看,佛陀真是老婆心切,他一五一十,殷殷叮咛,不厌其烦的教诲我们如何了解生命、庄严生命。
脚踏实地
说到庄严生命,许多人学佛,总是脚底不着跟——脱离现实、高高在上。各位希望自己的莲花长得芬芳、洁净,就不能站在高山顶上。《维摩经》《口诉我们:「高山顶上不长莲花」,唯有在污泥中才能长出莲花。想要成就,即要脚跟着地——着在世法上。虽说世界人情冷暖是非善恶、尘劳苦恼,却也是庄严生命不可或缺的,它既现实、又亲切,面对的即是我们的生老病死、日用起居、点点滴滴。
最近禅林护法会成立了助念团,「助念团」可说最直接深入社会、深入大众,深入人生的生老病死了。佛陀刚证道时,在鹿野苑向五比丘说的四圣谛,也是要我们从苦集灭道来观察人生的真实面。
一个人临终时的种种痛苦、呻吟、放不开,让我们对生命看得更清楚。有人死得很安祥,有人死得很苦恼,其中当然皆有因果,这也是活生生的参学。
我们这时代要作不净观并不容易,也没有场合,唯有从一个人临终时的种种现象来启发自己的道心;同时从这地方学作不净观、白骨观,长养慈悲心,学习行菩萨道。所以希望道友们都能发心参加助念团,也等於自助助人。助念的功德很大,尤其各位在家学佛,要行菩萨道,更要面对生命的真实面,把握做好事的机会。
菩萨行处
八法华经》七卷二十八品,其中有二品很重要,一是在佛教界最流行的《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这是给予信心方面的,只要一心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即可解脱苦恼。另一品是《安乐行品v,相当於菩萨戒本。讲的是一个行菩萨道的人该奉行、该亲近舆该回避的事,条理分明,剖析得非常透彻。
至於菩萨的行处,行,是指我们身口意方面的。就身业而言,不粗暴;就口业而言,不说是非;就意业方面而言,要能忍辱、柔顺;此外,起心动念不着相。换言之,在在处处皆要舆佛法相应,舆无相相应,相当於戒体,而戒体即舆实相般若相应。
其次,是亲近「处」,等於戒相、戒条。告诉我们不可以做的事,以及断绝一切足以生烦恼的恶缘。如何是我们的亲近处呢?眼睛看的,耳朵听的,甚至吃东西也是我们的亲近处。换言之,六根对六尘的一切境界皆是我们的亲近处。
什么境界会使人起善念?又什么境界会让人生恶念呢?八安乐行品v裏面讲得非常详细,次第也极为井然,甚至连那些书不可看也都有很详尽的记载。就修行而言,他告诉我们看了不好的书会自我染污。故「亲近处」涵盖层面相当广泛。大家有心研究菩萨戒,可以把《安乐行品)列入研究的对象。
说起菩萨戒,应该讲求其来龙去脉,何以佛陀说了那么多不可做的事呢?做了又有怎样的因果呢?八安乐行品》很具体的点出了修行的轨范。
因方果圆
从(法华经》卷六的各品,我们可以看出前面几品的播种、萌芽、开花,到了这儿,已经开始在结果了。
《法华经兰开始就告诉我们「佛以一大事因缘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最後要入佛知见。」
「开示」让我们了解生命的本义,了解以後正好可以起行。所以菩萨行便成了入法界一个很重要的关键了。就八华严经》而言,普贤行愿大法界品即是代表。我们中国文化也说「事到有功即是德」。
起心动念,因地不真,做出来的事情,必然有弊病,得不到圆满。我们学佛法,最基本的就是因地要很真实,行愿要很恳切,如此所得到的结果才会圆满。简言之,因地「方」,果地才能「圆」。
菩萨行是「缘」,所谓「因缘果报」,因即见地,缘即行为,果报则如八法师功德品)中说明的做了那一「根」个眼、耳、鼻、舌、身、意)的功德,就有那一根的清净果报。有功德才能入法界,身心才能得安详,这是整个佛法的修行次第步骤。
增长智慧
《陀罗尼品》是属於加行法。只要有正确的居心,恳切的菩萨行,则为了加速成就,念了咒语便成加行。像八普门品)更是法界中三十二应化身的圆满菩萨行。
得到果位,要通达种种善巧,所以见地要融会贯通,才不会有障碍。若是尚有些道理没有通达,障碍就来了。所谓「魔由心造」,心地不明才有魔,自己内心产生矛盾、困扰,就是魔;甚至对自己所做所为有些执着都是自魔困扰,让我们得不到清净无相。
对於整个佛法而言,不论大小乘,必须把它融会贯通之後,才真正能够遨游法藏世界。不管功夫如何,最起码心地方面已经解放了,再慢慢配合菩萨行,俟得到种种善缘之後,才能展现菩提道果来。
所以我们一边诵经,也一边在整理经典的思想脉胳,以便成为自己的营养,自己的思想。申言之,我们藉助了佛菩萨的智慧,而增长了自己的智慧,这是诵经最主要的目的,否则就两不相干了,那诵经的功德也要大打折扣了。
积功累德
有时你会对经文的意义不甚了然,此刻你不妨暂时搁下,待一段时间之後再来看,可能就会有所体悟。因为由於你的不断精进行持,再配合对人生的历练,必然会慢慢开窍。
其实,并非佛法不现前,而是我们自己的心地不清明罢了。有人看经典感到头昏眼花,这是魔障。故说诵经修行必须配合加行——拜佛、念佛、念咒等等,先把自己本身的障碍清理掉,再回过头来持诵经典,整个理路自然就会呈现出来。
六祖悟道时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佛性,乃人人本具,菩萨行旨在把我们待人接物方面的偏激、执着,扫除、净化,这是菩萨行最可贵之处,也是入法界的不二法门,各位想入法界,就得多行功德。
悲智双运
《法华经》第七卷,讲的都是菩萨的「果」方面,不论是妙音菩萨,抑或观世音菩萨,都是以一个「大悲心」为因,成就三十二应化身,十四种无畏,十种无住妙德。
至於《妙庄严王本事品》,我们都知道,佛陀刚出生时,他父亲净饭王曾经召来当时最有名的阿私陀仙人帮他相命,仙人说:「太子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分明显著。若在家,定当作转轮圣王,若舍俗出家,必得成就於无上道,天上人间为大导师」可见生为一国统治者,其福德,智慧舆生俱来皆很深厚。
语云:「宰相日理万机」,一个统治者,其用心就更深更广了,所以说:「皇帝是假的,福报是真的」,虽然在位几十年,甚或只是短短几年,他所呈现的福报,却是多生累劫舆人广结善缘来的,等他转过来修道时,当然很快就会证到果位。什么道理呢?因为他的福德修够了。
身为一个统治者,能够处处为全国人民设想,也是菩萨行的表现,其用心是深广的,不时流露的大悲心,为的皆是众生的福祉。所以他成就的果位即是——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
《陀罗尼品》《口诉我们「陀罗尼」并非一般人所能理解的,要八地以上的菩萨才真正懂得其意义。好好念咒可以保护自己,也可以保护别人,甚至可以入无生法忍,入不思议解脱境界。
因在果中
最後一品金曰贤菩萨劝发品》,普贤菩萨代表菩萨行的圆满。实际上,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就是一朵莲花,黄色黄光,白色白光,我们凡夫地黑色黑光也不错,毕竟都是莲花,只不过是苦苦恼恼罢了。
持诵了一个礼拜的《法华经》下来,相信各位的福德、智慧也相对的成长了很多,无形中已经潜移默化了。大众共修的力量,因缘果报皆在其中,莲花也不可思议的在茁壮。所谓因在果中,果中有因,如是因、如是果。
莲花的根——莲藕是非常可贵的,它中空而耿直,本质纯厚,长在污泥中,却能化腐朽为神奇,转烦恼为菩提,长出馥郁清芬的花卉,俟成熟时,更能生生不息,传播无数莲子,也象徵着生命的永不间歇。
摘自《十方》第11卷第6期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