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大念住经要义(一)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陈燕珠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大念住经要义(一)
  作者:陈燕珠
  目录
  自序
  绪言
  1. 观身念住
  2. 观受念住
  3. 观心念住
  4. 观法念住
  观身念住--- 
  A观呼吸
  B观四威仪
  行姿
  站姿
  坐姿
  卧姿
  C 念兹在兹
  其它姿势动作
  D 思维不净
  E 思维四大
  F 九墓墟观
  观受念住---
  观心念住---
  观法念住---
  A 观五盖
  B 观五取蕴
  C 观内外六处
  D 观七菩提分
  E 观四圣谛
  苦圣谛的解释
  苦集圣谛的解释
  苦灭圣谛的解释
  道圣谛的解释
  修四念住的结果
  --------------------------------------------------------------------------------
  自序
  佛陀临涅槃时,叮嘱弟子们以四念住为住.这观身念住、观受念住、观心念住、观法念住的四念住,是佛陀亲自修行的体验,是借着观察觉知当下身心内外生灭变化的状态,来体验所谓的我,是一连串身心现象不断瞬间快速生灭变化所组成的幻相,体悟身心五蕴无常、苦、无我的本质,渐渐去除对自我的贪瞋执着,灭除烦恼痛苦的根源,一歩歩获得内心的清净安祥。
  培养保持觉性和不贪不瞋的平等心,以正念正知活在当下,观照自己的身体、身体的感受、心、心的内含的生灭无常、苦、无我虽然不容易,但也不是不可能。这部《大念住经》为我们指出一条清晰详实的修行大道,《大念住经》是克服愁悲、灭除苦忧、体证涅槃必须遵循的重要经典。
  本书对《大念住经》的编译与阐释,参考并引用了一些大德的心得、经验与教示,尤其绝大多数是±普下献上人提供之资料及其亲身之体验。期望在此所提供的内容,对有志决定成圣者,带来一些启发与帮助。
  书中若有不当之处,仍请惠予指教。
  陈燕珠合十
  台中清水
  2001年6月15日
  --------------------------------------------------------------------------------
  绪言
  念住经在南传巴利文经藏中出现两次。根据巴利圣典协会出版的巴利文经典英译本:一次是在长部第22经出现,一次是在中部第10经出现,二经内容相同。不过长部的第22经在讨论“法念住”时,比中部第10经长,所以被称为《大念住经》,中部第10经则被称为《念住经》。本书是根据长部第22经《大念住经》来译注的。
  汉译《大正藏》杂阿含第605~639经,与此《大念住经》有些类似的经句内容。
  大,念、觉知,念住、觉知的建立。四念住是以正念正知的觉知,念住身体、感受、心和心法四种身心的对象。
  ……
  念住、觉知的建立是所有正确修行的基石,是坚定正住、精勤地在感受的层面上,对身心生灭变化的状态,持续不断地保持觉知,也是从知苦到灭苦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这种正念观照的觉性,是对当下生灭现象的觉知,是直接体验所观的对象,不是对过去的记忆,也不是对未来的思考、想象或观想。
  《瑜伽师地论》卷九八说:“又此念住修习道理,非今世尊出现于世方始宣说,今圣弟子适初修习。然于过去无始时来,于诸念住修习流转,于未来世当知修习亦无穷尽。”可见修习念住是过去、现在及未来诸佛弟子所必须修习的法门。
  人的一生中,都在执着这是“我”、这是“我的”、这是“我自己”,都围绕着“我”“我的”包括生理(身)与心理(心)两方面的现象。身心世界的本质真相,原本就是刹那刹那生灭不停、变化无常、虚幻不实,而我们却习惯将这不断生灭、虚幻无常的身心现象,错认执着为“我”“我的”,因而发续成贪爱瞋恨,带给自己也带给他人痛苦。
  四念住的修行就是保持自心的开放与宁静,完全觉知周遭发生的任何现象,接受心中生起的任何心念,直接观察身心的实相,不断觉知,直接体证,如实洞察身心生灭现象的虚幻不实,因而消融自我、脱离“我”“我的”的妄想、错觉、贪瞋执着,去除自他痛苦的根源与束缚。
  佛陀在本经所教示的修行,是为了导致心的净化,不是为了禅那。不是要训练完全平静、心系一境的专注定力~奢摩他(止)。而是以四念住为所缘的刹那定,来引发实相般若,也就是藉由某种程度的定力,来开展智能与洞察力~毗婆舍那(观)。修止能达禅那,修观可达解脱。有了刹那定,就足够开始修习内观了。
  专注是全神贯注、内心不动、费力地集中精神在对象的一点,紧张有压力,没有完全放松,这种心念的纯净是以压抑的方式获得的。觉知却是坚定正住、持续不断地知道对象而没有任何的散乱,没有紧张,没有压力,内心轻松,在任何情况下,内心都是和平平静。
  修定可以转移注意力,很有效地在意识层面对付贪爱和瞋恨,但无法真正将其去除,在心灵表层可以显得平静祥和,但潜意识的内心深处,却充满被压抑的负面情绪,一有机会又会萌芽爆发,带来痛苦。修定不能解决内心深处烦恼污染的根源。
  修观是培养观察觉知的洞察力,可以借着观察身心生灭无常的本质,透视身心五蕴的实相,进而远离所有的无明执着,消灭贪瞋的习性,灭除贪瞋痴的苦根。这是佛陀发现的,也是引导佛陀开悟的方法。
  以走路为例:专注行走时,内心专注一点,未觉知旁边发生的现象。而觉知行走时,心是开放的,仍可觉知身旁四周的状况,允许当下任何事物的呈现,并且喜悦地接受当下发生的现象,不去控制,不去反抗,不去改变。
  再以静坐禅修为例:专注禅修时,因为心只专注一点,存有紧张状态,若有声音传来,心会不舒服或不喜欢。觉知禅修时,只是接受声音的出现、经过、消失,心只念住清净觉知却不受干扰。
  一般说来,很少人是清楚明白、无忧无悔地活在当下、念住当下、享受眼前风光的。有些人走路或坐车时,很明显地是在想心事,表情凝重、眉头深锁、不知道在担心什么。有些人一有空就找人聊天,一聊就是几个小时。有些人把自己保护在重重防卫的内心世界里,不肯出来面对真实的人生世界。有些人整个精神状态像似存在于另一个遥远的地方飘飘荡荡。有些人浑身是劲,不断地摇头摆尾、或来回走动、或不安于座……这些都是某种形式的不活在当下,不念住当下。想用自己的心力去维持一个不真实的世界,是很累人的事。执着活在假想的世界而不活在当下看清实相的人,想要不苦不恼恐怕很难。活在当下,对未来的事不做无谓的想象,可以无忧。活在当下,对过去的事不做无谓的计较,可以无悔。能无忧无悔的活在当下,则内心纯净,即可深观自己身心五蕴的生灭现象,而体悟无常。
  活在当下就是四念住修行的要诀之一。
  学佛不是靠外力,是靠自己的力量,以强大的觉性将自己从昏沉、妄念、无明的枷锁中挣脱。一个人如果能活在当下,开展自己的觉性,客观地观察自己的身心作为自己的皈依处,就不会一直往外追寻、祈求外在人事物作为自己的依靠而迷失自己了。一个人如果能培养强而有力的觉性,就会有智能觉知身心乃生灭无常、因缘条件和合的缘起,看清身心的实相,去除我执,消除自我,放下一切重担,内心就会愈来愈宁静祥和,就能以一颗安祥清明、不贪不瞋的平等心,面对人生顺逆起伏的一切境界,不被境界束缚而随之起舞、带来苦恼。
  觉性弱,妄念就强。觉性强,妄念就弱。一旦觉性够强,则妄念来时,心境无波,妄念消失无踪。妄念日减,觉性日增,有朝一日就能圆满到达心无妄念的清净涅槃。
  观四念住就是观身念住、观受念住、观心念住、观法念住。这四念住是以长养正念正知的觉性,来调伏自心的方法。是在日常生活中建立觉知的四个途径,也就是建立时时刻刻能在当下直接观察、体验、洞照、觉知自己的身心五蕴,了解五蕴身心只不过是一连串不断瞬间生灭变化的过程而已,使自己对身心这种瞬间生灭、短暂无常、没有实体、不断变化的过程,不产生喜恶贪瞋的习性反应,不发展成我执,而令身心净化、痛苦烦恼止息。
  1.观身念住:
  佛陀教导禅修者以坚定正住、热忱精勤的态度去正确了知、清楚觉照:
  呼吸
  行住坐卧四威仪
  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动作
  身体三十二种不净相
  地水火风四界
  墓墟尸体九相
  以身体的这六种现象为所缘,分别去直接觉知,直接体验身体的生灭、无常、苦、无我的究竟实相,产生般若智能,运用不贪不瞋的平等心,去除身心世界所有的贪瞋不净、错觉妄想,利益自己也利益他人。
  身体是被视为我、我的、我自己最具体的东西,由于根深蒂固的我见,产生了许多忧悲苦恼。若要深入无我,就得从观察身体这种粗显的、表面的,当下可以直接觉知的实相开始,再逐渐去观察更微细的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以期完全体悟身心五蕴的无常、苦、无我而超越身心世界的贪瞋、执着、束缚。
  2.观受念住:
  佛陀教导禅修者以坚定正住、热忱精勤的态度去正确了知清楚觉照:
  愉悦(乐)的感受
  不愉悦(苦)的感受
  不苦不乐的感受
  愉悦而有执着的感受
  愉悦而没有执着的感受
  不愉悦而有执着的感受
  不愉悦而没有执着的感受
  不苦不乐而有执着的感受
  不苦不乐而没有执着的感受
  以这九种身体感受的现象为所缘,分别去直接觉知、直接体悟身体感受的生灭无常、苦、无我的究竟实相,产生般若智能,运用不贪不瞋的平等心,去除对身心世界所有的贪瞋不净、错觉妄想,利益自己也利益他人
  3.观心念住:
  佛陀教导禅修者以坚定正住、热忱精勤的态度去正确了知、清楚觉照:
  心贪爱
  心不贪爱
  心瞋恨
  心不瞋恨
  心愚痴
  心不愚痴
  心收摄
  心不收摄
  心广大
  心不广大
  心有上
  心无上
  心专注
  心不专注
  心解脱
  心未解脱
  以这十六种心的现象为所缘,分别去直接觉知,直接体悟心的生灭无常、苦、无我的究竟实相,产生般若智能,运用不贪不瞋的平等心,去除对身心世界所有的贪瞋不净、错觉妄想,利益自己也利益他人。
  4.观法念住:
  佛陀教导禅修者以坚定正住、热忱精勤的态度去正确了知、清楚觉照:
  五盖
  五取蕴
  内外六处
  七菩提分
  四圣谛
  以这五种心的内含(法)的现象为所缘,分别去觉知、直接体悟心法的生灭、无常、苦、无我的究竟实相,产生般若智能,运用不贪不瞋的平等心,去除对身心世界所有的贪瞋不净、错觉妄想,利益自己也利益他人。佛陀说,任何人依照以上方式,修行四念住七年,或六年、五年、四年、三年、二年、一年、半年、一个月、半个月,甚至对那些根器特别殊胜者,只要七日,就可期望得到两种果报中的一种:现生得阿罗汉果,或者五蕴身心仍然存在的话,则得阿那含(不还果)。
  在《大念住经》的经首与经尾,佛陀清楚强调:“这是唯一的道路,可以使众生清净,克服愁悲,灭除苦忧,获得真理,体证涅槃,这条道路就是四念住”。
  《大念住经》是一部清晰详实、安全直接、完整深刻、可以作为修证依循的重要经典。禅修者除了知识哲学层面上的精通探究之外,更应依之身体力行,以期克服愁悲,灭除苦忧,获得真理,体证涅槃。
  观身念住--- 
  A观呼吸
  观身念住是坚定正住、持续不断地观察觉知身体生灭的状态,来观察思惟身体的实相。是就身体来观察思惟身体,不是在身体之外去观察身体。
  通常,我们都只浮面地在知识层面上了解身体而已,在实际经验的层面上,对身体的了解觉知却非常有限。我们只知道身体外在表面那些可以控制的器官机能,例如可以按照我们需求命令来动作的眼耳鼻舌手脚等。但是对于那些内在的器官,例如:心肺肾胰……等等,我们却无法使它们按照我们的欲求和命令来动作。我们虽然命令心脏现在就停止跳动,它并不因此而停止。对于那些不受控制的体内器官、对于那些构成整个身体的组织细胞等等,我们所知有限。身体器官组织细胞是由无数的极微粒子构成,而这些极微粒子又时时不断在发生变化。由于我们从来没有用心观察、觉知、体验这些变化的现象,所以我们对这些生灭变化的实相茫然无知,更别说要控制它们了。
  身体是身心结构中最明显、最清楚的层面,也是最适合进行自我观察的起始点。在《大念住经》中,佛陀教导六种观身念住的方法,其中最常用的,就是观呼吸。
  每个人都要呼吸,借着观察气息在鼻孔进出的状态,我们知道呼吸是身体组成的要素之一,是身体的一部分。以觉知呼吸为基础,能让我们觉知当下的自己、当下的实相,能让我们观察分析身心变化的过程。我们可以深深的呼吸,可以浅浅的呼吸,可以快快的呼吸,可以慢慢的呼吸,甚至可以停止半分钟或一分钟不呼吸。而当我们不去注意呼吸的时候,呼吸也仍然在那儿自然持续地、一个接着一个的一进一出,没有间断。呼吸本身包含了自主与不自主的两种活动,它兼具刻意运作的意识和自然运作的无意识。呼吸是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桥梁,它的运作方式既属意识,也属潜意识。觉知呼吸可以让潜意识慢慢浮上成为意识,因此,呼吸这个工具是联系身体结构中,那个我们可知、已知的领域以及那个一真生灭变化、而我们却不了解的领域。
  我们借着刚开始是刻意的、有意识的、呼吸的明显实相,渐渐觉知自然的、正常的、呼吸的实相,再进而觉知较微细的、更微细的、呼吸的实相。这时我们是在训练觉性,使觉性从表层的层次转移到较细致的层次和更细致的层次。一进一出的呼吸就是身体的实相,我们时时刻刻都在呼吸,时时刻刻都可以观察觉知身体的实相。借着观察觉知身体呼吸的实相,我们可以穿透实相、超越实相。
  呼吸不但能帮助我们探究身体结构的实相,也可经由注意呼吸的状态,来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来帮助我们探究内心世界的实相,因为,呼吸是和人的心理状态紧密相连的。表面上,呼吸是一进一出的身体作用,然而一旦经由观照,我们便可体会呼吸和内心的情绪;愉快或不愉快等不净烦恼,有密切关系。譬如说,每当我们心中有负面情绪时,呼吸就变得急促粗重,而当不净心念过去,呼吸又趋于规律、轻缓柔和。可见藉由观察呼吸,我们可以探究心理的实相,深入喜乐贪瞋、不净烦恼的根源。
  人的一生中,从小到大,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只在往外攀缘、往外观察,只是吸收外在的知识、向外寻求物质及精神的食粮、对外在的人事物深感兴趣,只是祈求外在人事物或神祇灵异的庇护,一直深受外在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得失的影响,绝少时间好好静下心来,自我觉察观照,内观自己发生的实相,看清自己身和心是如何的交互作用,来真正的了解自己。因此也就永远无法灭除自己贪瞋的习性,无法止息无边的执着烦恼痛苦,得到身心的真正自在。
  我们这颗心散乱激动,浮躁不安,不得安宁,一直疯狂地迷失在无明虚妄的错觉妄念之中,这是痴.观察觉知呼吸,可以让我们觉知当下的自己,觉知当下的实相.这当下的片刻虽然短暂,却在改变扭转心的习气上非常有用,这当下的片刻虽只觉知气息在鼻孔的进出,却没有任何无明虚妄.由于只是纯粹地观察呼吸,没有贪求、没有瞋恨的习性反应,这当下片刻的心就脱离了贪瞋痴的三根本烦恼,而纯净无染。这片刻的纯净无染,会强而有力的挑战过去所有的习气,于是深藏在潜意识中的不净杂染,会浮到意识层面,以焦躁不安等等各种身心不适的方式呈现出来。只要我们持续地以平等心、不起爱憎贪瞋,持续坚定正住、以正念正知的觉性保持觉知,这些不净杂染的负面心态,在生起呈现后,必将逐渐一一消失灭去。
  佛陀在当时即将证得正觉时,也是从观察觉知呼吸着手的,佛陀以此方法证得正觉后,又以此方法指导比丘。佛陀以亲身的经验教导比丘们,观呼吸应当注意以下这些事情:
  比丘修习观呼吸时,应先到森林中,或到树下,或到僻静无人处,盘腿而坐,端正身体,系念在前,把注意力集中在鼻孔及鼻孔以下、上嘴唇以上的区域,并保持以下的觉知:
  先觉知呼吸时气息进出的状态
  再觉知入息出息的长短及其持续的状态
  觉知全身长息短息相互交错进行的整个过程
  再觉知并训练使气息平缓平稳、柔和宁静、匀细微妙
  一旦呼吸宁静平缓。
  B观四威仪
  经常可以看到一家人坐在客厅看电视,当气象报告完了之后,问明天气温几度时,往往没有一个人可以答得出来.
  大家眼睛都向着电视,却听而不闻,视而不见。
  也有人一面吃东西,一面看书,不知他是在吃东西,还是在看书。可以说,他同时在做两件事,事实上,他两者都没做好。
  也有人离家之后,才又担心家里的电灯、煤气有没有关好。在离车之后,才又担心车子有没有上锁。
  日常生活中,这些心不在焉,没有活在当下,没有觉知力的事件层出不穷。平常,我们在做事或经验大多事情时,几乎很少或者根本不具觉知力,可以说,大多数的时间都在白日做梦,都在成见茫然的大雾中,迷失了方向。我们很少会注意到像穿衣服这样简单的事情,竟然是一系列复杂细微的动作变化。日常生活中,对于身体各种姿势、肢体各种动作的微细变化,我们从未觉知、从未体会,甚至完全忽略。我们习惯生活在自己脑海中的另一个地方,活在自己虚拟的问题和忧虑之中,胡思乱想。一颗心总是与妄念同在一起,一直没有与觉性同在。大多数的时间,不是想着过去,就是想着未来,都活在过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渇盼揣测之中,没有活在当下。总是不能回归到自己的身和心之中,没有活在当下。总是不能回归到自己的身和心,不能与自己同在一起,不能以自己为`皈依处。总是不动看清自己身体与心念的生灭,只注意别人,在意别人,看着外在的东西,往外追寻快乐,祈求外在的人事物来保护自己。
  我们整天都在动,全身的姿势整天都不停地成变换,我们自己却很少注意觉知它。由于我们没有以觉性生活在当下,所以没有跟自己身心的动作在一起。我们若能时时刻刻觉知身体每一个姿势动作的变换以及每一个心念的起伏,就是时时刻刻在觉知身心的实相,就是活在当下,不致于迷失了自己,这种觉性才是自己的皈依,这种不依赖他人,不心外求法,时时以自己身心为皈依处,才是永久的皈依,生命才有意义。
  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从觉知自己行住坐卧四种主要身体姿势的变换开始,来培养强的觉性。在觉性增强后,就能观察心的活动,看清心中起伏的念头,看清身心真正的实相。这种以观察身体动作、觉知姿势变换、觉知心念起伏来培养正念相续、觉性如炼的修行方法,与日常生活互相结合,方便轻松又自然。
  行姿
  站姿
  坐姿
  卧姿
  C 念兹在兹
  其它姿势动作
  D 思维不净
  E 思维四大
  F 九墓墟观
  上节讲过的“思惟不净”是以活着的身体的三十二个不净身物为对象,观察它们为不净,称为有生命体的不净观。现在说的是以死尸为对象,观察它为不净,称为无生命体的不净观。不论对象为有生命或无生命,这两种不净观都是去除贪欲心、特别是淫欲心的妙方。
  人因为妄执自己的身体为我,所以产生各种欲望、贪心、瞋恨心、淫欲心……,可以说,人的一切痛苦烦恼,都是从身体而来`。身体饿了,想吃。渇了,想喝。冷了,想暖。热了,想凉。饱暖了,思淫欲。可以说,一天到晚都为了自己身体的饱暖、安全、舒适、欲望在争取更多的饮食、衣物、金钱、权势、地位、财产。这种对身外之物汲汲营取、强烈的贪欲心,造成心理沉重的负担,导致身心疲惫,于是纠纷不停,烦恼不断。针对此一妄执,佛陀开示修不净观法门,藉此对症下药,解脱烦恼。
  人都贪生怕死,都不能以平常心去面对死亡,而不断的死亡却又是人生每一秒都在发生的事实。人的生命和世间的其它生命一样,都是短暂的,可是绝大多数愚痴的众生却不能如实的活在当下、接受如实的人生,而选择了逃避和逃离,就像中国历史上的秦始皇,由于不能正视生命短暂的事实,于是心中夹杂不安妄想,带给多少人痛苦、眼泪与不幸。人类不管如何绞尽脑汁,如何耗尽心血,想使一样东西永垂不朽,都是不可能的。若能仔细观察人在死亡之后,身体逐渐分化消散的情形,就能深刻觉知人及万物总有分散变易的时候。
  人的生命,就在呼吸之间,前一口气呼出去,后一口气还能吸进来,就算是值得喜悦的事了,那有时间去唉声叹气、心情不愉快,那有理由去抱怨世界或别人对不起我们。观察思惟死亡,将会特别珍惜生命而把握现在、惜缘惜福,使自己有更合理的人生观。
  身体是父母精血的不净合成,活着的时候,身中三十二物皆是不净,也常出不净,衣服床褥也跟着臭秽不净,更何况死后的遗骸。对于那些仍有许多贪瞋痴、很难控制贪瞋痴的人来说,观想死亡是很有用的。无论贫富、好人坏人,每个人都会死亡变成死尸,开展这种观察思惟死尸的修行,初则可以厌离贪瞋痴,终能达成实相无相的观法。
  在知识上,我们很容易了解身体的每一个部分,都不断地在发生某些变化,任何事物都会归于毁灭,一切事物都是无常每一个人只要出生,就定会死亡。然而,这只是知识上的理解而已,我们还必须在色身的结构中,去经验这个实相。佛陀在此教示了到墓墟,经验这个实相的九个观法:
  当比丘在墓墟看到一具被丢弃的尸体,这尸体已死一日、二日或三日,变成肿胀、瘀黑且溃烂,他对自己的身体这么想:“确实如此,我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将变成如此,而且无法避免这样的结果”。
  当比丘在墓墟看到一具被丢弃的尸体,这尸体被乌鸦、秃鹰、猎鹰、苍鹰啄食,或被野狗、老虎、豹、胡狼咬食,或被其它种种生物啮食,他对自己的身体这么想:“确实如此,我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将变成如此,而且无法避免这样的结果”。
  当比丘在墓墟看到一具被丢弃的尸体,只剩骸骨以及附着在骨上的一些血肉及连结骸骨的筋腱,他对自己的身体这么想:“确实如此,我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将变成如此,而且无法避免这样的结果”。
  当比丘在墓墟看到一具被丢弃的尸体,只剩下缺了皮肉而血迹斑斑的骸骨和连结骸骨的筋腱,他对自己的身体这么想:“确实如此,我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将变成如此,而且无法避免这样的结果”。
  当比丘在墓墟看到一具被丢弃的尸体,只剩血肉不存的骸骨及连结骸骨的筋腱,他对自己的身体这么想:“确实如此,我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将变成如此,而且无法避免这样的结果”。
  当比丘在墓墟看到一具被丢弃的尸体,只剩一堆支解的骨头,四散各处:这儿是手骨,那儿是脚骨。这儿是踝骨,那儿是膝骨。这儿是大腿骨,那儿是骨盆骨。这儿是脊椎骨,那儿是肩胛骨。又有肩骨、颈骨、下颚骨、牙齿及头盖骨。他对自己的身体这么想:“确实如此,我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将变成如此,而且无法避免这样的结果”。
  当比丘在墓墟看到一具被丢弃的尸体,只剩下一堆泛白如海螺壳的骨头,他对自己的身体这么想:“确实如此,我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将变成如此,而且无法避免这样的结果”。
  当比丘在墓墟看到一具被丢弃的尸体,经过年余,堆积成一堆堆的骨头,他对自己的身体这么想:“确实如此,我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将变成如此,而且无法避免这样的结果”。
  当比丘在墓墟看到一具被丢弃的尸体,骨头腐蚀成粉,他对自己的身体这么想:“确实如此,我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将变成如此,而且无法避免这样的结果”。
  我们若依佛陀所教示的这九种观法,用想象力,耐心细心地观察思惟一个尸体即可,虽无实体,但当我们集中念头观想的时候,仍然可以达到效果的。
  《清净道论·说不净业处品》说:
  “由于膨胀相显示尸体的坏形,故适合于贪行的人。
  青瘀相显示坏色的皮肤,故适合贪于身色的人。
  脓烂相显示色身连络恶臭的的状态,故适合贪于由花香等装饰,而生身香的人。
  数坏相显示尸体中间的孔隙,故适合贪于身体坚厚的人。
  为犬狗等所食啖的食残相,显示有肉的丰满部分被硁,故适宜贪于乳房等身肉的。
  骸骨散乱相显示四肢五体的散乱,故适宜贪于玩弄四肢五体之美的人。
  斩斫离散相显示整个身体的破坏变易,故适宜贪于身体完整的人。
  为流出的血所涂的血涂相,显示血的涂抹的厌恶状态,故适宜贪于装饰而成美丽的人。
  虫聚相显示身体中一般都有的蛆虫细菌,故适宜贪于身为我所有的人。
  骸骨相显示身体骨头的厌恶,故适宜贪于完整牙齿的人。”
  这是依照贪行者的区别而说十种不净的区别,虽有十种不净,但其特相只是一个,即厌恶恶臭污秽的状态。《坐禅三昧经》也说:“若着仪容,当修新死血流涂骨观法。若着声音,当习咽塞气绝命断观法。若着细滑,当习骨见及干枯病观法。若爱着众生,当习六种。若都爱着,以六种则遍观一切。”
  修习这些不净观的目的,除了用来克制感官的欲望之外,最重要的是修习专注力到某种程度后,即观察觉知身体各部分的快速生灭,体解无常、苦、无我的真理,以不贪不瞋的平等心,使贪瞋的执取渐渐消失、息灭、舍弃。
  墓墟中被丢弃的尸体,由死后变成
  肿胀、瘀黑、溃烂
  被乌鸦、老鹰、豹狼或小生物啄咬啮食
  剩下附有血肉筋腱的骸骨
  逐渐变成一块块染有血迹的骸骨连结筋腱却没有皮肉
  再变成血肉不存的骸骨
  骨头支解四散各处
  四散支解的骨头又变成泛白如海螺壳
  经年余后骨头成堆
  骨头腐蚀成粉尘随风飘散
  如此这般不断地变易无常。
  保持觉知并忆念自己的身体必然会死,而且死后也会像上述尸体一样变化,了知这样的下场无法避免,内心自然生起警惕感,将会重新思考人生的方向,纠正自己生命中错误的行为,自然会精勤修行,心无放逸,努力断除心理上的各种过患。
  总之,以墓墟死尸九相来修习观身念住时,禅修者应当坚定正住、持续不断地就死尸身体内部的状态,比照自己身体内部的状态,来观察思惟身体的实相。应当坚定正住、持续不断地就死尸身体外部的状态,比照自己身体外部的状态,来观察思惟身体的实相。应当坚定正住、持续不断地就死尸内外部的状态,或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死尸的状态,比照自己身体内外部的状态,来观察思惟身体的实相。
  因此,禅修者观察觉知到死尸各种变化不断生起的现象。禅修者观察觉知到死尸各种变化不断灭去的现象。禅修者观察觉知到死尸各种变化不断瞬间快速生灭的现象。
  由于对死尸九相生灭现象的清楚觉知,禅修者终于体悟到:“原来这就是身体的实相”,身体的本来面目原来就只是一连串不断快速生灭变化的过程所组成的幻相而已。这些无常短暂、不可控制、不能自主的现象、以及有“我”的幻想都是苦的。于是,不再对“我”“我所”产生任何执着。
  精勤的禅修者,体悟了身心无常、苦、无我的本来面目之后,心专注于诸法生灭无常、苦、无我的洞见力与智能的觉知中,除了这种觉知,还是这种觉知。这种觉知来自修习墓墟死尸九相变化无常的感受,那是单纯直接的经验体悟。
  有了这种由于观照死尸九相而开展出来的洞见力与智能、觉知与体悟,禅修者维持强而有力的觉性以及安稳平静的平等心,冷静客观地观察身心五蕴诸法的生灭,不起贪瞋执着,不起任何习性反应。于是禅修者不再贪着身心世间一一切事物,心无染着,心得解脱。
  于是佛陀告诉诸比丘:“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观察墓墟九相变易的状态,来观察思惟身体的实相。来了解身体的本来面目。”
  《大念住经》首先教导我们如何观身念住,如何从:
  ① 呼吸
  ② 行住坐卧
  ③ 各种肢体动作
  ④ 构成身体的三十二不净相
  ⑤ 地水火风四界
  ⑥ 墓墟死尸九相
  来观察思惟身体,因为身体是身心五蕴结构中最明显、最清楚的层面,也是最适合进行自我观察的起始点。从观身念住开始,接着次第开展观受念住、观心念住、观法念住。
  观受念住---
  要正确了解人的身体、身体的感受、心和心的内含这些实相,必须亲自直接体验。为了直接的体验,必须发展两种能力:觉知和时时彻知无常。修习“念住”能亲自领悟自己身心生灭无常短暂的本质,建立引至解脱的“正念”。如此,不但对外在世界的贪瞋执着能一一消解,就连内在世界那种最难消解的贪瞋执着也能完全消灭。内在世界的贪瞋执着深藏心底,只要这种深藏的执着存在,我们就难以从痛苦中解脱。
  修习观受念住就是要直接观察身心的实相,观察身体感受所呈现的苦、乐、不苦不乐等等现象。不过在觉性尚未培养起来之前,不要急着去观察感受,因为薄弱的觉性会被感受拉着跑,会被卷入其中而不自觉。
  贪爱瞋恨这些不净烦恼是痛苦的根源。一般人都认为贪瞋不净烦恼来自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内六处与色声香味触法外六处的互相接触(六处缘触),然而佛陀却发现:内六处的六根与外六处的六尘互相接触后,先产生了感受,然后才有贪爱瞋恨(触缘受,受缘爱),亦即在根尘互相接触时,先体验愉快或不愉快的感受后,才有喜恶贪瞋的生起。感受是触和爱之间的连结,却被一般人忽略。
  六根接触六境产生感受,想蕴又对感受作出好坏的评价,感受因而变成愉悦的感受或不愉悦的感受。对于愉悦的感受产生喜欢贪爱执取的习性反应,对于不愉悦的感受产生厌恶瞋恨执取的习性反应(受缘爱,爱缘取)。因此,若要克服喜恶贪瞋的习性反应,就必须重视感受的觉知,感受虽然会导致贪爱和瞋恨的反应,感受也可以导出智能,使禅修者不再生起习性反应,开始逐渐脱离痛苦。
  感受包括身和心两个层面,它不但是属于身体的、也同时是属于心理(受想行识)运作的过程之一。感受由身生起,由心觉知。身心的每一接触,都会产生某种感受。绝大多数的感受都隐藏在内心深处,难以察觉。日常生活中,由于我们的心缺乏足够的觉性,只能觉察到较粗重的感受而已,心必须经过训练变得敏锐、具有足够的觉性时,才能觉知体验整个身心微细感受的实相。观身念住中,练习观入出息、练习观行住坐卧,练习观身不净等等,就是在培养觉性如炼,用以观察觉知身心微细的感受。
  感受的起因,也许是外在的环境等等原因,但这些都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如实观察、觉知当下出现的感受,不论感受是冷热、轻重、痒酸、紧张、疼痛、喜恶……,只要在各种感受发生的时候,如实客观地观察它们就好了。
  不要贪恋某些感受,不要刻意回避另些感受。要有次序、有系统地循环观照全身,不要让专注力随意从一个部位转换到另一个部位、或从一个感受跳到另一个感受,这样注意力才不会停留在较强烈感受的部位,而忽略了身体的某些部位。这样,才能观察觉知到细微不明显的感受,这样的观察才不是局部的、不完全的、表面的观察而已。
  刚开始练习观受念住时,有一段时间会经历到粗糙、强烈、不舒服的感受,造成心理上或生理上的不舒服,阻挠了对感受的觉知。这时,就应当再回来观呼吸,让心灵平静下来,培养更敏锐的觉性。借着反复持续的练习,强烈的感受会变得较为平稳细微,终将觉知身心只是瞬间生灭的振动波动。
  至于该如何坚定正住、持续不断地以正念正知的觉性,就感受观察感受呢?佛陀指示比丘们:
  ① 在经历愉悦(乐),要正确了知:“我正经历愉悦的感受”。
  ② 在经历不愉悦(苦)的感受时,要正确了知:“我正经历不愉悦的感受”。
  ③ 在经历不苦不乐的感受时,要正确了知:“我正经历不苦不乐的感受”。
  ④ 在执着于愉悦的感受时,要正确了知:“我正执着于愉悦的感受”。
  ⑤ 没有执着于愉悦的感受时,要正确了知:“我没有执着于愉悦的感受”。
  ⑥ 在执着于不愉悦的感受时,要正确了知:“我正执着于不愉悦的感受”。
  ⑦ 没有执着于不愉悦的感受时,要正确了知:“我没有执着于不愉悦的感受”。
  ⑧ 在执着于不苦不乐的感受时,要正确了知:“我正执着于不苦不乐时感受”。
  ⑨ 没有执着于不苦不乐的感受时,要正确了知:“我没有执着于不苦不乐的感受时”。
  这里说明禅修者必须学习以客观的态度观察觉知所有不同的感受,接受任何自然生起的感受不挑选感受,以不中断的觉性去面对一切感受而不卷入其中,以觉性和平等心超越一切的情绪、一切的感受、一切的爱憎,亲身念住觉醒,活在当下,体证感受的生灭现象。
  一般人都喜欢乐受,然而乐受却隐藏着贪爱。一般人容易对当下的乐受无法如实地保持觉醒,容易被潜伏在乐受背后的贪爱和欲望征服,乐受引发贪爱、渇爱。由于任何感受都变化无常,如果只想乐受,一旦乐受消失后,只会留下更多的苦受了。每个愉悦的感受里,必然包含了一颗苦的种子。乐受也是一种十分细微的苦扰型式。
  苦受潜藏瞋恨。禅修者应在苦受生起的当下,严密地念住于苦受,保持身心静止不动,深入苦受、安住苦受,屏息观照苦受,觉知苦的生灭,这样才能发挥更强的觉性和更严密的念住。苦受也是无常,生起之后一段时间,必然灭去,所以完全克服苦受是可能的。禅修者若能安住于苦受、观照苦受而不对它生起丝毫的厌憎妄想,苦受终会消退熄灭。
  一般说来,持续一段时间之后,僵硬疼痛、疲倦灼热的感受就会在身上升起,这些都是苦受,如果没有念住的训练,就会疏于注意或未能注意这些感受,就会觉得:“我”僵硬了,“我”疼痛了,“我”疲倦了,“我”灼热,“我”厌烦等等这些不愉悦、不适亮的感受,容易以自我的立场来认知这些感受。其实,那里有一个我在僵硬,那里有一个“我”在疼痛、疲倦、灼热呢?一切只不过是一连串、一个个新的不愉悦的感受接连发生、接连不断的生灭而已。
  如果身上有僵硬、疼痛、灼热、疲倦等等难以忍受的苦受的,禅修者不宜立刻改换禅修的姿势,而应继续耐心地对这些感受给予耐心的观察注意,一旦培养出强而有力的觉性时,即使很强的苦受也会消失。如果能消除有一个“我”在受苦的观念,禅修者就不会感到苦受的不舒服,对于僵硬、疼痛、疲倦、灼热……只会觉知那纯粹只是一个强烈的“感受”而已,不再认为是“我”在僵硬,“我”在疼痛、“我”在疲倦灼热,“我”在痛苦难熬了。
  如果注意了一段时间,这些苦受仍未消失又无法再继续忍受时,可以改换姿势,但应同时觉知“欲换姿势、欲换姿势”、“移动移动”、“接触接触”,念念分明于每一动作,让一个觉知接续一个觉知,一个定力接续一个定力,一个智能接续一个智能。只有这样不断地练习,禅修者的觉性和智能才能持续并逐步成熟。
  解脱生死轮回是无法单单经由思概念、凭空谈论在轻松获得的,唯有投入身心所能发挥的、强大的觉照力量,热忱努力地精进,实际去亲身体验才可达成。
  苦的起因在于对自身实相的无知。在这种无知的黑暗中,心对每一种感受生起喜恶贪瞋的习性反应,这样的习性反应不但在当下制造烦恼痛苦,也对未来种下痛苦的种子。一旦能观察觉知苦的起因是贪爱瞋恨的盲目反应,就应当训练这颗心对各种感受念念分明,保持安稳平静的平等心,不再生起贪爱瞋恨的盲目反应,痛苦烦恼的因不再出现,就不会再为自己造苦。可见借着精勤不懈地开展觉性觉知,以及维持一颗安稳平静、不贪不瞋的平等心,就有办法从苦恼中得到解脱。
  人的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不苦不乐的,不苦不乐受是一种对我执的迷惑,是不知因缘法则的愚痴。当中性的不苦不乐生起时,令人无法觉察,对它是无知的。
  至于有执着的乐受,有执着的苦受,有执着的不苦不乐受,是禅修者对苦、乐、不苦不乐感受的观察生起贪爱和瞋恨的反应。
  没有执着的乐受,没有执着的苦受,没有执着的不苦不乐受,是禅修者对感受的观察没有生起任何贪爱或瞋恨的反应。
  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有执着的苦受、有执着的乐受、有执着的不苦不乐受、没有执着的苦受、没有执着的乐受、没有执着的不苦不乐受,都是随着心意来决定,它们虚幻不实、虚假不真,是无我的。它们生起了,慢慢就灭去了,是无常的。这些感受都只是内心的问题而已,外境符合心意就喜欢,不符合心意就厌恶。执着喜爱就成贪爱,执着厌恶就成瞋恨。
  修习观受念住时,见到自己心中喜好或嫌恶的人事物都不可执着。喜好来时,念住它,觉知它仅仅是喜好。嫌恶来时,念住它,觉知它仅仅是嫌恶。必须念住其中而不执着,住于爱憎两边而得而在。禅修者超越苦乐的波涛,不随喜忧爱憎的感受起舞,具有平稳而强大的觉性,具足慈悲、喜悦、正定的平等心,不需再向心外寻求智能。
  执着可能发生在人生各种现象的任何层面,有执着就有痛苦,是执着本身产生问题、产生痛苦,不在其它。平常我们说,我们对香烟、酒、毒品、槟榔上瘾,其实应当说,我们是对身体上的某种感受上瘾才对,因为在抽烟、喝酒、吸毒或嚼槟榔时,身体上会发生某种感受,如同生起愤怒或悲伤的习性反应时,身体上会生起某些生化反应的感受一样,我们是在对身体上的某种感受上瘾。透过持续不断的观察觉知感受,我们可以脱离那种上瘾的执取。
  以客观的态度观照身心所生起的任何感受,就会发感受只不过是一种幻觉而已,感受变化无常。每一刻都有感受在“身”体的各部分生起灭去,而“心”的生灭不息更是瞬息万变,身与心的千变万化又彼此相互呼应,这就是身心的实相。不但每个人内在的各种身心状态变化无常,外在的世界也时时刻刻都变化无常。万事万物瞬息万变的本质,不仅仅在知性上了解而已,更要在感受的层面上亲身直接体验证实。禅修者持续不断地观照无常,就可以观察觉知到放下执着的过程以及执着消失的状态。
  身体的每一个分子,每一个细胞,以及心灵的每一个运作过程,都只是不断流动振动变动的生灭状态,除了每个当下之外,别无它物,根本没有一个真实永恒的“我”的存在。所谓的自我,只是一个不断快速生灭变化的过程所组合的幻相而已,身心的实相是“无我”。
  了解“无我”,就了解任何执着这是“我”、这是“我的”的努力,终将导致不快乐。而所执着的东西或这个“我”也迟早都会消逝。执着于任何无常的、短暂的、迟早都会消逝的、不可控制的、不能自主的人事物都会导致苦。
  经由观受念住,禅修者经验了身心的实相:无常、苦、无我的三个特性~三法印。在这三法印中,佛陀总是强调无常的重要性,因为只要深刻体验无常的特性,对于苦、无我的体悟也会随之而来。在修行四念住时,对生灭无常的觉知体验是最重要的。
  生灭法的了知必须以直接体验来完成,不能只靠观想、思考、想象或信仰,这种对实相了知的智能,关键性的角色是观察觉知感受。借着观察觉知感受可以非常清楚和具体体证到生灭,让整个身心具体可察地显露为无常现象。唯有透过观察觉知感受,才能直接体验无常只有直接体验到无常时,才算是修行念住。
  因此,在四念住的每一个念住的经文中,都固定地重复:①精勤 ②时时彻知无常 ③觉知三大要项。
  习性反应(行)是心的活动,喜爱贪爱、厌恶瞋恨的旧习性反应会影响、扭曲、模糊了我们当下对外在世界及内在世界的认知,使我们无法看清实相,使一个原本中性的感受,立刻摇身一变,变成愉快或不愉快的感受。对这些感受,我们会再起盲目的反应,再制造新的习性,再扭曲以后的认知,如此周而复始,循环不已。经由坚定正住、正念正知精勤地观察觉知感受,保持不贪不瞋的平等心,至少就在当下的这一刻不再制造习性反应,更可让过去累积的旧习性反应,上升到意识的表层,这些旧习性会一个个以各种感受呈现出来,藉由对这些感受保持觉知与平等心,就可以渐渐根除旧的习性反应,渐渐削弱并且去除贪爱瞋恨的旧习性。就在某一种习性反应被根除后,我们就再也没有那一种痛苦,而当所在的习性反应一一根除后,心也就一一解脱。
  感受或经验并没有好与坏,禅修者若能对感受精勤地观察觉知,保持不贪不瞋的平等心,每个感受都是根除习性反应的工具:观察愉快的感受而不起习性反应,就能根除贪欲。观察不愉快的感受而不起习性反应,就能根除瞋恨。观察中性的不苦不乐的感受而不起习性反应,就能根除愚痴无知。
  总之,观受念住时,禅修者应当坚定正住、持续不断地就内在感受的状态,来观察思惟感受的实相。应当坚定正住、持续不断地就外在因素影响感受的状态,来观察思惟感受的实相。应当坚定正住、持续不断地就内在外在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感受的状态,来观察思惟感受的实相。
  因此,禅修者观察觉知到各种感受的现象不断地生起。观察觉知到各种感受的现象不断地灭去。观察觉知到各种感受的现象瞬间不断地快速生灭。
  由于对各种感受生灭现象的清楚觉知,禅修者终于体悟到:“原来这就是各种感受的实相”,各种感受本来的面目,原来就只是一连串不断快速生灭变化的过程,其中,没有一个“我”的实体的恒存。所谓的“我”只是一个不断生灭变化的过程所组成的幻相而已。这种生灭无常变易的压迫是苦的,而执着这种无常短暂、不可控制、不能自主的现象、以及在“我”的幻想都是苦的。于是不再对“我”“我所”产生任何含着。
  精勤的禅修者体悟了诸受无常、苦、无我的本来面目之后,心专注于诸法生灭无常、苦、无我的洞见力与智能的觉知中,除了这种觉知,还是这种觉知。这种觉知来自修习观受念住时,在身心层面上对各种感受生灭变化的感受,那是单纯直接的经验体悟。
  有了这种由于观照感受而开展出来的洞见力与智能、觉知与体悟,禅修者维持强而有力的觉性以及安稳平静的平等心,冷静客观地观察各种感受的生灭,不起贪瞋执着、不起任何习性反应。于是禅修者不再贪着身心世间一一切事物,心无染着,心得解脱。
  于是佛陀告诉诸比丘:“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各种感受生灭的状态,来观察思惟感受的实相,来了解感受的本来面目。”
  观心念住---
  观心念住是坚定正住、持续不断地观察觉知种种心理状态的生起和灭去。这种观察觉知比观受念住更为精细。禅修者修习观心念住时,不但要心思敏锐地将每个起心动念观照透彻,更要进一步观照每个心念无常、苦、无我的本质,观照放下对身心生命的执着以及观照放下执着的过程。
  平常我们常以这些文字来形容心的各种状态:愉快、快活、欢乐、高兴、得意、狂喜、不愉快、不满意、愁闷、悲伤、悲哀、丧气、狂嬉、鼓舞、兴奋、宁静、满意、迷惘、无情、厌烦、无聊、渴望、恋慕、希望、笃信、勇敢、怀疑、害羞、困恼、焦急、忧虑、畏缩、骇怕、恐怖、惊讶、惊奇、诧异、失望、欲望、悬念、仰慕、厌恶、嫌恶、嫉妒、忿怒、愤恨、盛怒、狂怒……等等。禅修者面对这些不同的心态时,应以觉性和平等心客观地观察觉知它们,就像在河边观察河水不停地流逝,就像医生观察病人的疼痛一样,只是客观的观察,自己并不需涉入。
  观心念住就是心观察心,不是在心之外去观察心。心念住的观察必须是在经验的层面上,直接体验所观的对象,而不是只有思考、想象或观想。禅修者在经过各种感受的训练,尤其经过苦受的训练之后,已进一步为观心念住奠定良好的基础,因为身体上的苦受往往伴随心受而来,禅修者可以透过身体的苦受来克服心受。
  观心念住时,禅修者若能精勤不断地保持正念正知的念住力,并且具有不贪不瞋的平等心,那么,这时的心就是净化洗炼坚定的心。
  佛陀教导比丘们应当这样来观察觉知心的各种状态:
  1) 心贪爱时,清楚了知:心贪爱
  2) 心不贪爱时,清楚了知:心不贪爱
  3) 心瞋恨时,清楚了知:心瞋恨
  4) 心不瞋恨时,清楚了知:心不瞋恨
  5) 心愚痴时,清楚了知:心愚痴
  6) 心不愚痴时,清楚了知:心不愚痴
  7) 心收摄时,清楚了知:心收摄
  8) 心不收摄时,清楚了知:心不收摄
  9) 心广大时,清楚了知:心广大
  10) 心不广大时,清楚了知:心不广大
  11) ⑾心有上时,清楚了知:心有上
  12) 心无上时,清楚了知:心无上
  13) 心专注时,清楚了知:心专注
  14) 心不专注时,清楚了知:心不专注
  15) 心解脱时,清楚了知:心解脱
  16) 心未解脱时,清楚了知:心未解脱
  心不像色法,心是无质和无形的,心是不容易察觉的。禅修者必须培养觉性,省察每一个正在发生的心理活动,清楚了知每一个现起的心念,注意观察每个现起的心识,清楚了知每个心念的升起,清楚了知每个心念的消失。
  由于人们不能观察觉知自己内心的真正情况,所以有了邪见,误将心识当成是“人”、“我”或一个存在的主体,总认为是“我”在幻想,“我”在走路,“我”在计划,“我”知道……。其实,同一个心识也并非在一生中永远存在不变,心识是一个接着一个单独发生的,这些心识现起后,禅修者若能一一清楚了知,保持念住,就可以觉知到它们一一消失的过程。
  禅修者对于这些心理状态的来去、出现、消失,只需客观如实地观察觉知它,不要介入,不要执着。只要完完整整地全程经验它,什么也不添加,什么也不减少,使内心保持在一种宁静觉照的状态,使心意集中在具有觉性的境界,就如同观察觉知呼吸一样,只需保持耐心和觉性,看着它们一一出生、成长、消逝就好了。
  心有贪是有贪欲的心念和执取,参有欲火。就像毒药可以导致未来的痛苦,例如贪爱五欲或执着禅修时快乐的经验等都是。
  心不贪包含了慷慨不自私、舍弃等任何心灵成长所必备的元素。
  心有瞋指瞋恚无忍,例如狭窄的度量以及怒气腾腾都是。
  心不瞋广阔涵盖了慈和悲的意义。慈是一种净化而不自私的爱,是对任何生物都不怀敌意的心。悲是对别人的悲哀寄予同情并予以帮助。慈心和悲心组成了不瞋的善根,它们是快乐生活及法义增长的基础。
  心有痴指愚痴无明,例如做白日梦或真的有了幻觉、或个人欲望的迷痴等都是。
  心不痴是明白事相,了解事理的心。
  心收摄是五盖没有产生影响力,心集中的状态。
  心不收摄是因为五盖而心散乱的状态。
  心广大是经由修行深的禅定所开发出来的宽广的心,远离了欲界物。心不广大不是经由修行深的禅定,所以不能开发出宽广的心,总是牵系着欲界物。
  心有上表示有比这更高尚的心,这种心仍与世俗领域有关。
  心无上表示已经达到很高禅修的境界,没有境界可以超越它。
  心专注,心进入定的状态,心识平和稳定。
  心不专注。心没有进入定的状态,心识浮躁不安。
  心解脱。因为以善心来阻止不善心的生起心没有烦恼痛苦,例如以慈爱倾化解瞋恨,以慈悲对治残酷,以喜悦对治嫉妒,以舍心对治爱憎等。
  心未解脱。因为受制于不善的心识,心有烦恼。
  禅修者如果能念念分明、以强大的觉性、精进不懈地观照觉知心中每一刻的起心动念,那么,任何不善的心识,例如贪瞋痴将很快被制止,而善的心识,例如收摄心、广大心、专注心、无上心、解脱心将被激起,不收摄的散乱心将能集中镇定。
  因此,禅修者不管在任何时刻都应当对自己心中的贪瞋慈悲、集中散乱、明朗昏沉、轻安紧张等等的心境,清楚了知,念念分明,保持高度的觉知,真诚勇敢客观地观察自己的心意。就像在镜子里观照自己的面孔一样,不必去分辨是非善恶,只需单纯客观地观察觉知、清楚了知心意的生灭无常、苦、无我的真正本性,如实知见心念的真相。
  每当接触到一个可以引起贪瞋等负面心念的所缘时,就严密的念住它,贪瞋等负面心念就不会生起。每当心有贪、心无贪、心有瞋、心无瞋、心有痴、心无痴、心收摄、心涣散、心广大、心不广大、心有上、心无上、心专注、心不专注、心解脱、心未解脱,都要清楚了知、保持念住。
  一切唯心造,心最重要,心是一切行为的先驱,一切行为的果报都是心意创造出来的结果,由于不同的心意、不同的动机,就带来不同的业果。禅修者必须小心照顾自己的心、净化自己的心,以自己为皈依,管理自己,成为自己的主人,不须依赖别人,不必把别人当成权威,不要认为会有某种外在无形的力量会护佑加持自己,不要愚痴地整天胡思乱想、妄念纷飞、迷迷糊糊看不清自己的念头、看不清自己的生命意义。人就是因为不能觉知自己心理的心态与运作过程,才會不断地烦恼痛苦。因此,想免于烦恼痛苦,想免于神经兮兮的生活方式,就只有看清自己的心,不被心的各种妄念拉着跑。要培养觉性,看清心中的念头,客观地观察心念,当觉性强时,心的洞见能力也就增长,心中就拥有光明。这种简单的方法,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可修习。
  日常生活中,如果被愤怒、敌意、瞋恨等负面情绪支配而心情不平静时,禅修者要注意提起正念,保持觉性,客观地观察,如此,就会清楚了知这些负面情绪生起之后,就会消失。这时,不可认为是“我”在愤怒,“我”在瞋恨,这是“我的”怒气……等等,要体悟心意生灭变化的本质,体悟心只是一连串心识不断瞬间生灭变化的过程而已,没有实体的存在。
  总之观心念住时,禅修者应当坚定正住、持续不断地就自己内在心的状态,来观察思惟心的实相。应当坚定正住、持续不断地就眼耳鼻舌身意与外在色声香味触法互相接触所产生的心的状态,来观察思惟心的实相。应当坚定正住、持续不断地就内在外在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心的状态,来观察思惟心的实相。
  因此,禅修者观察觉知到各种心的现象不断地生起。禅修者观察觉知到各种心的现象不断灭去。禅修者观察觉知到各种心的现象不断地瞬间快速生灭变化。
  由于清楚觉知各种心的生灭现象,禅修者终于体悟到:“原来这就是心的实相”,心的本来面目原来就只是一连串瞬间快速生灭的过程所组成。这种生灭无常变易的压迫的苦的,而执着这些无常短暂、不可控制、不能自主的无常现象以及有“我”的幻想也都是苦的。于是不再对“我”“我所”产生任何执着。
  禅修者体悟了心的无常、苦、无我的本来面目之后,心专注于诸法无常、苦、无我的洞见力与智能的觉知中,除了这种觉知还是这种觉知。这种觉知来自修习观心念住时,在心理层面上对各种心的生灭变化的感受,那是纯粹直接的经验体悟。
  有了这种由于观心念住而开展出来的洞见力与智能、觉知与体悟,禅修者维持强而有力的觉性以及安稳平静的平等心,冷静客观地观察觉知各种心的生灭,不起贪瞋执着,不起任何习性反应。于是禅修者不再贪着身心世间的一切事物,心无染着,心得解脱。
  于是佛陀告诉诸比丘:“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各种心的生灭的状态,来观察思惟心的实相,来了解心的本来面目。”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