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佛艺创作所面临的课题
当代佛艺创作所面临的课题
发表于一九九二年佛教艺术创作研讨会
陈清香
一 、前言
佛艺创作是佛教文化高度发展的表徽,回头佛教传播的历史,每当佛教理念大力开扬、佛教文明昌盛的时候,必有辉煌灿烂的佛艺品问世,那些流传干古的佛艺遗迹,不仅外形在述说著当时当地的王朝宫苑、民情风俗,更且反映著佛教信仰,以及教义、宗门、行持的方式。
佛教流传二千五百年了,在思想上从原始佛教到部派佛教而大乘佛教。人华隆,更因震旦福员辽阔,佛教风貌迭变,如西域瓜沙的重视禅修、宋代北京的皇叔至尊、江南地区的格义思想……等等,时地迁移,教义形成了不同的诠释,佛像的外形便一再变貌,佛艺的表现遂各具特色。
时至今日,西风东渐,台湾物质生活优渥,佛教流传也在同步起飞中。在一个政治转型、经济挂帅、社会结构大变动的时代,佛艺的创作,既要保留传统,又要开创新时代的风貌,必将面临一些创作的瓶颈。
以下就继承传统题材,展示本土风貌,表现当代佛教,提升艺术家素养等四个课题,提出个人的浅见。
二、如何继承传统佛艺题材,并赋予新意
京华艺术中心举办了三国的当代佛艺创作展,就题材而言,第一届以佛像、观音菩萨像、罗汉像、飞天、华严佛会图等为主。到了第二届则除原有题材外,更增加了高僧像、祖师像、护法神像、干手观音像、净土变相、莲花图等。第三国更增加了弥陀圣众来迎图、孔雀明王、大威法明王、普贤菩萨,以及题为“痴猿捉影一的禅画、题为“忏悔”的高僧感化图等,而既有的题材并未稍减。
以数量而言,观音菩萨图像,仍是高居所有题材之冠,也难怪自宋明以降,观音信仰大为流行,士大夫视观音大士是美感和自在的象徽,而在庶民百姓眼中,则是慈悲救苦救难的化身,时至今日,观音的信仰,并未因宗派的分衍、社会的变迁而有所改变。因此佛艺钊作者好画观音、虽观音、塑观昔,很少有放弃这大好发挥的题材。
仅次于观音而仍大受艺术家青睐的题材是罗汉像,因罗汉像没有造像仪轨的束缚,有更多创作的空间,可以自由发挥想像力,因此创作数量也不少。
次于罗汉像题材者,为佛像、高僧祖师、布袋和尚或护法天王尊,其他的题材,数量仍仅一、二件。若从三国创作的取材趋势来看,确是年年进步,但就整体而言,仍不免令人感到只是局限在几种特定的题材而已。
回头传统的佛艺史,创作题材虽随著时代地域而有若干差别,但归纳起来,大约可分类为:
㈠单独箅像:如佛像、菩萨像、罗汉像、天王像、天女像、飞天像等。
㈡群体图像:如佛传故事、本生故事、佛说法图、佛会图、佛经变相(法华经变、观音变、维摩变……等等)。
㈢其他如高僧祖师散圣图像、禅意水墨画、莲花纹饰、供养人像……等等。
传统的佛艺题材,是如此的丰富多样,而且同一的题材大多能流传千古而历久弥新,虽然时空的推移使得表现方式改变,而题材却是亘古不变动。
当代的佛艺工作者,如能多留意传统的佛艺史,善子取材,古题新用,以古讽今,则必能开拓更宽广的创作视野。而如何就傅统佛艺的题材赋予新意,使之既是继承传统,不离佛法宗旨,又能符合时代的需求,这是第一个所面临的课题。
三、如何展现台湾的本土风格
台湾早期的佛艺创作,以佛寺或殴堂供奉的佛菩萨像为例,依台湾政治演变为阶段,可分几个时期,兹就时期而见其风格。
自明郑时代(一六六一—一六八三)至满清时代(一六八三—一八九五)可视为第一时期。此期佛教初人台湾,佛寺初立,寺内的佛菩萨像,往往请自福建或浙江沿海,这些渡海而来的雕刻品,含有浓浓的南中国风格。
到了甲午战后日据时代(一八九五—一九四五),可视为第二时期。在日本统治期间,有些南方风格的寺庙被改建,原寺内供奉的观音像被移走,而代以大和民族面孔的佛像,殴内的壁鱼藻井供桌陈设,也悉如江户式样,同时还盖了些新的日式寺院。此时期的佛像风格,可称之为东洋化风格。
台湾光复后,迈人了第三时期,日式的佛寺佛像又被大大拆毁,钢筋水泥墙、地面洗石子的现代式建筑是新的佛寺面貌,屋顶的外观呈现的是中国北方宫殿式样。殿堂供奉的佛菩萨像,有的仍混合民俗作风,有的遗留东洋余缙,有的力追北瑰(如新竹法源寺所供的释迦像),有的模仿盛唐(台北市中华佛教居士会佛堂内的释迦、观音像,慧炬印光祖师纪念堂中的净土变相),也有的继承宋明,也有的接受西方写实手法等等,不一而足,这些多样的作风中,如何展现其整体性的时代面貌,便是所面临的问题。
至于非殿堂供奉的佛艺创作,最具代表性者,如二O年代黄土水所创作的释迦牟尼佛像,又如陈进在七O年代所绘作的释迦行道图十福。前后展现的是更多的本土色彩。
近二一十年来,不少的艺术家,继陈进之后逐渐尝试以佛教为题材的艺术品,都不是作为庙堂供奉的对象,纯粹是监赏性的艺术品。三届以来所展示的佛艺品,绝大多数均属此类。
一般说来,这些艺术家莫不汲汲致力于突破传统,建立新形象,例如素材转向多样化,立体的雕刻,除了传统的金铜、玉石、木材、陶土之外,也出现了玻璃纤维塑钢等;平面的绘画,也有水墨画、嘐彩画、版画,近来更有人尝试油画,也有人组合二类以上的素材完成之。
又如为了突破既存的具像,艺术家不免要挖空心思寻求新的构图和造形,最常见者是创作佛像不取全像而以部分精彩片段表现之,如佛头像、丰身像、或一只手印等,甚至将佛像中心部位楼空,而命名“空、有”。传统以庄严图满为度的佛菩萨像,也将之扭曲、变形,形成瘦长颜面,或变为矮短身材。
平面的绘画,也有分解了的佛颜面肢体像、抽象式的模糊形影、分化多面的千手观音睑孔等等,也有将佛经经文融入佛像之中,最常见的是将二百六十字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收摄于观自在形像之内。
艺术品总是追求视觉的美感,佛艺品更是,但也有为加强视觉的震撼力,反其道而行,以大腹吧坠的造形,来达到艺术的讽刺性。
在这些以多样的、怪异的新法来表现自我——特的风格,诚然很创新,但能否引起广大的信任与共鸣?挑起无数佛子的心声?禁得起时代的考验?实有待时日。如何展现当代整体性的本土化面貌,是所面临的课题之二
四、如何反映当代佛教传播的特色
近世台湾佛教的发展,自光复之初至近二十年来,已经有很大的转变。光复之初,日式的佛教、民间的斋堂仍然兴蛊,一般庶民则崇奉民间信仰,因此神佛不分,缺乏正确的佛教认知。
当时一些随政府渡海来台不久的大德知识者,有监于此,遂发大菩提心,在大专校园成立佛学社团,举办佛学讲座,苦口婆心,大声疾呼,佛学遂走人校园,深人大学生心中,遂重新扎根。近一二十年来,新的道场纷纷成立,在家居土成立念佛共修会、禅坐会、读书会,出家人的寺院道场则增设佛学院、佛学研究所,培育僧才。
而南北各方高僧往往利用大型的集会场所,演说妙法,听众动则上万人。本来由几个人组成的小型研讨会,,也逐渐扩大,形成了国际会议,会诿场所往往选在高级大饭店或大型会议厅、演讲厅,不少国际人士参与,场面豪华壮观。
佛教界浊力举办的教育和慈善机构,也逐年增加,中学、专校、大学、医院、图书馆、育幼院、养老院……等,应有尽有。佛教的雉志刊物,由从前的二一家,演进至今日的数十家之多。宣传佛教的媒体,也由报刊,增加到广播、电视昔带、影带多媒体共同组成。
佛教信仰的人口不断增加,信仰人口的素质世不断的提升,由庶民百姓走向高级官员、学者、知识分子等等。
至于修行的方式,净土念佛宗曾一度呈现一枝独秀的局面,近年来,禅宗的道场有增加的趋势,密宗的修持亦顿流行。不过,绝大多数的道场,是不严格画分行持方式,各种修法兼容并蓄,所在多有。
在汇史上,佛教曾经十宗并宏,文采蔚然。当时诸宗的教义、行持的法门,往往表现在佛艺创作上,当时国势强盛,民生富裕,也反映在佛艺创作上。欣赏了当时佛教作品,便清楚了解一个佛教文明高度成长的大时代。而处于二十世纪末的台湾佛教,继清代衰颓的门风,却能逐渐振衰起弊,虽不敢比盛唐的十宗并宏,至少禅、净、密等宗门,其修习行解的盛况,是盖过前代的,而经济的繁荣、科技的昌明,以声光助长佛教的传播,更是在历史上所仅见的。
在此佛教文化蓬勃发展之际,我们竟然没有找到足以代表当代佛教兴蛊的艺术品,佛艺创作竟是这时代佛教文化发展中最弱的一环!
艺术原是反映时代、忠于当代佛教面目的,既不同于盛唐、不同于北瑰,当代的佛艺风格也就应有二十世纪末的风格。如何将当代佛教传播兴盛的一面,宗门教义头扬的一面,表现在艺术品上,这是所面临的第三个课题。
五、如何以菩提心愿创作佛艺
就佛艺工作者而言,前述的三大课题,或许是时时萦回于脑际,或许是全然不予考虑。因有人创作时只是随兴之所至,作品目的是在于突显自己。也有人是受雇于人,作品只要依雇主听定的尺寸式样完成即可,不必费心加上创意。
众所周知,敞一个真正成功的艺术家,本身必具备某些条件,除了具有高妙、娴熟的技巧手法之外,他必须有敏锐的观察力,以洞悉社会的症结、人间的百态,才能钊出反映时代心声的艺术品。在这方面,他便必须有更丰富的人生履历。
例如自宋元以降,文人画兴起,文人作画不只是表现画中的物象,更重要的是在于画中的意境,透过笔墨:以表现文人内心的抱负和寄寓。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乃能下笔,可知深厚的学养、广阔的人生历练,才能开拓自己的创作领域。
而作为创作佛艺的艺术家,比起一般的艺术家或文人画家,应多一分宗教的情操和佛学的素养。简言之,作为当代佛艺家,或称佛艺工作者,其所具有的人文素养,应包括对佛教哲理的认知,否则,一个不解佛菩萨的基本定义的人,所创作的佛菩萨像,如何令人起信或欣赏呢?因此,有佛教信仰为创作佛艺的先决条件。
其次,对于艺术史或佛艺史的研习、美学理论的建立、熟练的创作技巧等等,这在学院派出身的工作者,早已是必修的课程,要从事佛艺,更是不可缺乏。
再者,佛艺工作者对社会群体,应不只是认知了解而已,进一步再加上关怀和爱心。因此,成功的佛艺家,必比常人更拥有悲天悯人的宗教襟怀,在创作时便能保持著虔诚礼赞的心情,以慈悲度人的菩提心愿完成作品。因此,创作的过程中,犹如打佛七,恭恭敬敬,兢兢业业,不敢稍有懈怠。作品完成之后面对著欣赏者、膜拜者,自有一分潜移默化之功。
如何让所有的佛艺工作者都能沐浴在佛法的慈光中,发菩提心愿,提升作品的宗教意境,是为第四个所面临的课题。
六、结论
事实上,当代佛艺创作所面临的课题,当不止以上所述的四点,佛艺既是标明当代,最重要的便是面临当代的社会、政治、经济等等问题。台湾表面看来是富裕繁荣,但事实上已藏著若干的隐忧和危机。举例而言:如金权政治、环保问题、交通问题……等这些急待解决的问题,现代人要面对著它,佛教徒要面对著它,佛艺创作者更要面对著它。当代的佛艺创作是要回避它呢?还是要采取何种态度呢?这又是一个严肃的课题,但限于篇福,在此不作更深的申论。
总之,笔者以一个从事佛教艺术史研究者的身分,提出以上的若干课题,以就教于诸位前辈专家高僧大德以及艺术界的朋友,尚祈不吝指正!
摘自《慧炬》第340期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