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本生谭”的诠释)有感
读(“本生谭”的诠释)有感
王萌(四川大学博士生)
提要:如石法师的文章(“本生谭”的诠释)从神话学、精神分析学的角度出发,对部派佛教的圣典“本生谭”进行了全新的诠释。这是从另一学术层面上对“本生谭”的价值进行的发掘和开拓,对于在现代社会条件下推进佛教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认为,对于现代西方理论和研究方法应持开放性的心态,但在应用中应该如实抉择,以用其长,避其短。
关键字:“本生谭” 集体潜意识 诠释 抉择
《普门学报》二〇〇一年第五期登载了如石法师的文章(“本生谭”的诠释),拜读之后感到深受敦益。如石法师用现代神话学、精神分析理论对于佛教经典给予重新诠释,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这对于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弘扬佛法,丰富佛教研究的方法和推进佛教研究的深化都有积极的意义。虽然对于如石法师的文章深感兴趣,但如石法师深厚的佛学造诣和学贯中西的理论素养不是我能望其项背的,这里只就拜读其(“本生谭”的诠释)一文谈一点个人的粗浅感想。
佛教经典是佛教信仰的根本依止,即所谓的“依法不依人”,它在佛教徒的心目中具有极其神圣的地位,因此,对于是否可以用现代宗教学、心理学等理论来解读佛教经典的内容和意义,一直在佛教研究中存在著很大的争议,是一个必须谨慎对待的问题。但是,随著学术研究的各种现代方法的出现,佛教研究对于这种总体的趋势也不能漠视和回避,否则就失去了参与现代文明进程的宝贵机会。因此,合理地吸收现代西方人文科学的研究成果,对于繁荣佛教学术研究,拓展佛教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空间是很有必要的。
如石法师在其文章中,以对佛教部派圣典中“本生谭”的解读,对大乘佛教运动的内在心理动力进行了探讨。如石法师认为,印顺长老在《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中提出的“佛灭后,佛弟子对佛的永恒怀念”这一心理因素,尚不足以成为大乘起源与开展的心理动力,而认为在“怀念”心理之后,存在著更根本、更深刻的心理动力,那就是人类普遍渴望无限、追求超越、向往圆满的深层心理需求,这也即是大乘发心的思想原型(archelype)。如石法师以现代精神分析理论对大乘运动起源和发展的心理动力提出的解释,相对于印顺长老的“怀念”说,具有更开阔的现代学术意识,并把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提升到一个新的研究层面,无疑,这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另外,如石法师用现代神话学的研究方法对“本生谭”的神话意义与价值进行了深入探讨。如石法师认为,从宗教学或神话学的眼光来看,释尊的“本生谭”故事是“神话”,但这并不意味著它们是佛弟子的了无深意的杜撰。相反地,在这些看似浅显的神话故事中,隐含了人类“集体潜意识” (或曰“集体无意识”:c〇llective unc〇nsci〇usness)心灵的奥秘。它们传达了大乘根性成熟的佛弟子心灵深处的呼唤——仿效佛陀,发菩提心,修菩萨行,追求超越,追求自他生命全体圆成的正觉境界。如石法师指出,即使足从神话学的角度看,“本生谭”也具有不可否认的存在价值。因为神话出现于每一种宗教的源头,宗教教义的发展大多需借助神话的形态。因此,“本生谭”吸取印度的民族神话,并以神话这种超现实的语言来表达佛教徒的内心世界,也是不足为怪的。如石法师引述神话学研究专家J·Campbel的理论说广“梦是私人的神话,神话是众人的梦”。梦与神话具有类似的意义结构,它们都以超现实的语言,来指涉我们内心的另一个层面——潜意识的存在。神话除了引导我们进入内心的世界之外,同时也提示我们去接触一切思惟概念与二元对立的“终极真实一。况且,在描述人的精神世界时,神话的思惟和语言方式,“不仅比抽象的科学术语更富表现力,而且也比它更准确”。通过现代宗教学理论,如石法师对“本生谭”的深层内蕴进行了破译。最后,他得出的结论是:“神话并不是有关神仙的故事,而是人类自己的故事。人类各民族神话所要表达的主题,并不在于神仙世界的秩序与情感,而是人类自身的处境,他们对自然世界乃至于生命存在的看法,以及超越有限生命的深层心理愿望。”因此,“本生谭,一所要表达的真实含义,并不在于向人讲述释尊曾在过去多次转生为什么这样的故事,而是其传达出来的一种讯息:“六道众生皆有佛性,皆向往二利圆满的圆觉佛果,皆可修行菩萨道而成佛。”这也是佛弟子“集体潜意识”中追求超越、追求完美的最高心理的体现。通过如石法师的诠释,我们对“本生谭”有了一种新的理解。即使足把佛教的经典“本生谭”作为一种神话看待,它仍然具有重要的宗教学意义上的价值,它对于我们研究大乘佛教产生的心理基础和表现方式提供了经典材料。它所透露出来的对于完美人格的热烈向往和追求之情,对于终极解脱这一宗教目标的深情关注,也依然是现代人心灵中的一种深层呼唤。因此,用神话学的理论对“本生谭”进行解读,是从另一个层面上对其价值进行了全新的发掘和开拓,彰显了其本来具有的潜在软化意义。
借助于容格等人的西方宗教学理论,如石法师对佛教经典“本生谭”进行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诠释,这既反映了如石法师开放的学术心态和对现代学术方法的把握,也为佛教研究的现代化提供了一个可资借监的范例。相对于传统的佛典解释,如石法师的文章无疑是富有新意的,它给我们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气息,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另一个层面上来理解佛教文化。这对于具有现代文化背景的读者来说,更可说架起了一座连接现代文化与古代文化之间的桥梁。因此,如石法师用“集体潜意识”等现代理论来诠释佛教经典的做法,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当然,不可讳言的是,任何理论和方法都有它自身的局限性。这里,结合拜读如石法师的文章,谈一点自己的浅见,并请教于如石法师。
如石法师在文章的结论中指出:“气本生谭’经典集成最主要的心理因素,极可能是佛弟子‘集体潜意识’中欲仿效佛陀、追求超越、追求完美的生命终极关怀;而非意识意义上对佛的尸水恒怀念’。”如石法师借助现代精神分析理论对于“本生谭”起因与内容的解读,以及对于大乘佛教运动兴起原因的分析,较印顺法师对上述问题在心理原因方面的探讨,自然具有了更大的说服力:他把大乘兴起的原因从?水恒怀念”转换为“集体潜意识”中的“终极关怀”,从而在解释上获得了新的理论支持。从这种理论出发,他把大乘运动的兴起看作是人类“集体潜意识”的一种外化。然而,这种解释既体现了其研究方法上的长处,也显示了其理论上的限定性。我们发现,如果过分倚重于用精神分析理论等现代西方人文成果来解读佛教现象,将会遇到难以逾越的矛盾。
首先,“集体潜意识”理论并没有根本解决“本生谭”这一佛教经典中的根本性质问题。我们可以把“本生谭”看作一种“集体潜意识”的产物,但这一解释并不能向我们证明其中的内容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佛陀前生的真实。如石法师在其(“本生谭”的诠释)一文中认为,“本生谭”中包含了印度民族神话的成分,然而神话毕竟是一种比喻,一种隐喻,因此,把“本生谭”看作一种神话的“潜意识”加工,能在多大程度上被佛教徒所接受,显然是一个问题。而且,如果把“集体潜意识”的理论推行到所有的大乘佛教经典上去,佛教经典的神圣性将受到不可避免的破坏。由于精神分析理论同佛教数理在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上存在著根本的分歧,因此用“集体潜意识”学说来诠释佛教经典有时并不能获得理想的结果。实际上,在如石法师的文章中存在著现代理论和佛教教义两种并行的解释系统。
其次,在用“集体潜意识”理论来解释佛教运动的兴衰时,同样面临著某种困难。我们可以认为大乘佛教运动的兴起基于一种向往圆满的深层心理需求,这种心理需求构成了大乘佛教发展的原动力。但这种理论却不足以解释大乘佛教运动在印度的衰亡。众所周知,由于伊斯兰势力的入侵导致了佛教在印度的毁灭。这与人类心灵中普遍存在的追求完美的“集体潜意识”的理论显然是矛盾的。当然,我们可以用人类心灵中的恶魔原型来解释这种情况,但这种众多原型的解释显然难以令人完全信服和满意,因为假使这样,对于任何情况我们都可以请出一种原型来给予解答了。因此,如石法师在另一篇文章中,对佛教在印度的消亡这一问题进行探讨时就放弃了这种理论。
我们看到,目前各种人文思潮的理论和方法日新月异,利用这些理论和方法来充实和改造传统的宗教研究途径是大势所趋,而且其成果也是有目共睹的,对此应该持开放性的心态。但是任何一种理论解释,都有其局限性和片面性,这种情况在容格对宗教的解释时就表现得十分明显。容格的理论为人类心灵的沟通以及宗教问的对话提供了某种理论平台,这是其对人类文化的贡献,但我们在承认容格卓越的天才和超人的创造性的同时,也不可忽视他对宗教现象解释的牵强性和随意性。不加分析地将某种理论用来剪裁、框架宗教,有时会使宗教受到不应有的伤害。因此,在用西方现代理论对包括佛教在内的传统宗教进行研究时,有必要对其理论进行客观地分析、如实地抉择,以取其长,避其短,因为任何理论的有效性都对应于一定的限定性,超过了某种限度则预示著该理论的失效。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