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读《沈家桢传》后之心得感想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柳美华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读《沈家桢传》后之心得感想
  柳美华
  一、沈家桢先生的生平启示
  沈先生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也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天生具备企业家的才干,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展现出与众不同的智慧和风采,才能如此圆融处理所有大大小小繁杂的事务,之后更深入佛法,对世间物质不贪取、不执著、不依恃,放下种种享受和娱乐,专心护持佛教事业,无论是传播佛法到新大陆的美加地区,或是翻译语义深邃的佛经,工程著实浩大和艰钜,但都秉持菩萨行的精神去实践,十分难能可贵。
  书中透露他结合世法与佛法的修行、世间道德的实践、人性情操高度的发挥,进而朝著巍巍菩萨道前进。其实这些也是他成长的过程,学生时期创办“一社”,一心一德做事,一以贯之坚持宗旨;二十五岁即肩负国家重任,被派遣至德国洽购生产军用电话机工厂设备,时值德国进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在极危险的情况下,独自留下处理公务,虽然政府允许自己决定去留,但置生死于度外完成任务,就已经展现出不同凡响的人格特质。
  这使我联想到菩萨修行发菩提心时,一定要经过三难妙行的大阙。第一、难行能行。人们做不到的难事,菩萨能做到。沈先生处于战争爆发之间,独自一人完成重大的任务,毫不退缩。第二、难舍能舍。人们舍不得的生命、钱财、子女,菩萨皆能舍得。沈先生为了祖国要生产军用电话机,冒著生死危险留在德国,所幸度过毒气炸弹的侵袭,舍弃自身的生命安全,达成任务。第三、难忍能忍。人们忍受不了的逆境,菩萨能忍受。当沈先生离开家人前往德国,战争爆发又为了顾及其他同事的安全,送走了所有同伴,孤独之感难以言喻,也难以形容,但沈先生却忍受下来,果断、坚强、慈悲、忍辱的精神,为他后半辈子奠定成功事业的基础,更为他之后修行学佛不退转。
  沈先生在未深入学佛之前,便有极高的企业成就,海洋航运的传输,也是福德因缘,就如同《佛说阿弥陀经》里提到:“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他事业经营成功,但内心从来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位修道者,将佛法运用在世间生活里。沈先生晚期的弘法事业,并非只求后世或来生的福报,或是祈求未来会更好,而是愿意抛弃财富,实践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当他创办庄严寺和世界宗教研究院时,无不展现他的风格,运用他的企业专才,所以能规画出宏伟的庄严寺丛林胜景。佛教事业的达成需要慈悲与智慧去践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那些功德、善行和智慧,菩萨无不具备。因为航运的经营成功,获得巨大利益,但他不贪图个人享受,愿意布施土地、金钱,发展佛教事业,所以一切功德善行,都有相应的结果,实在是功不唐捐。沈先生广积善行,作为修习出世间法身、慧命、法财三坚法之根本,甚至后来抛弃庞大事业,投入如来的怀抱,是非常清楚明了自己要做什么事,从不动摇其信愿,可谓坚志一心求佛道,繁华尽成眼底泥!
  二、维摩诘居士的化身
  《维摩诘经·方便品第二》云:
  虽为白衣,奉持沙门清净律行;虽处
  居家,不著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
  行;现有眷属,长乐远离。
  读完《沈家桢传》之后,使我联想到维摩诘居士,虽然居家修道,但深入各个社会阶层,与大众打成一片,即使事务纷繁,仍保持身心皎洁,持守严谨清净的不杀、不盗、不淫、不妄四根本戒。维摩诘居士不同于一般在家人,不执著尘俗世事,不耽溺五欲之乐,不沉湎于家,不著三界,远离三界烦恼。因为于三界无所执著,所以也就不被三界所系缚。
  维摩诘居士虽然有妻子家小,但常修清净行,超脱男女之爱欲纠缠,可谓内修梵行,外离爱著,使家庭充满了清净和乐。虽然也有六亲眷属,但不为世俗人情烦恼所牵制,对亲族眷属不贪恋,以十方诸大菩萨为法眷。维摩诘居士的行为,都是菩萨行的化现。而沈先生效法维摩诘居士的菩萨行,从事世间谋生事业,庞大企业获得十分可观利润,但不因此而沾沾自喜,贪恋执著,甚而尽己所能回迹社会,无论肤色、国籍和宗教信仰,一视同仁,平等施惠,遵循佛陀所说众生平等之法义。
  三、为人与学佛
  佛家常谓:“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已得人身的我们,似乎不能体会人身的珍贵,不知善用它来学佛修行。什么叫做人呢?人是从何来又将去何处?一个人要过怎样的人生才是正确无误的?有人会说:我不相信佛教亦不学习佛法,同样可以得到人身啊!何苦花时间实践佛法。甚至有人会说:我不信仰佛法,人生也很成功!事业蓬勃发展,家庭和谐,不愁吃穿住,生活不虞匮乏,所以信仰宗教是一大迷信。殊不知这样的人与学佛修行的人在精神层面和人生境界上相差实难以道里计,何况学佛不失却人身堕入三恶道。所以,人不能以获得人身为满足,重要的是要能听闻信受佛法,超脱生死轮回。
  人为何有生死轮回?佛陀曾宣讲十二因缘法,即生死轮回之生起程序,是先由老死的事实追溯到老死之因为生,生之因为有,有缘于取,取缘于爱,爱缘于受,受缘于触,触缘于六入,六入缘于名色,名色缘于识,识缘于行,行缘于无明,说明生死轮回之缘起。以十二因缘的观点,生死之起源就是无明在作祟,人的明朗清净本性亦是被无明所覆盖,才会如此愚昧、浑沌,身心垢染无法开启甚深的无上般若智慧。无明是粗细烦恼迷惑妄心,既是分段生死与变易生死的根源,也是证悟解脱、涅槃寂静的障碍。因此,人身难得,须持守十善业和累积福慧资粮,无明不去除便无法得到解脱,若是发勇猛精进之心,使无明烦恼成为菩提的机杼,这就需要修学佛法了。
  目前人类生活的特征:事事讲求高科技方便、快速,生存在这种社会环境,所讲究的就是物质享受,无论在质量上、速度上或是舒适度都远超过古代皇帝的享乐。按理来推论,应该更心满意足过安和乐利、互助互惠的祥和社会生活才对;可是,适得其反,滚滚红尘中的众生,在光彩夺目的物质当中迷失了自己。心灵的摧残,犹如飘荡的“中阴身”无依无靠,稍稍的平静一下,便又迷惘、空虚、孤寂、无助。此外,现代人必须活在紧张、防卫、不安、机械化、呆板的上班生活里。白领和蓝领阶级观念越趋严重,贫富不均的现象也越明显,这样的生活就是你想要的吗?物质生活的喧腾之下,灵性精神生活也失去均衡,科学家能用高度的智慧征服外在世界,却无法拯救日趋颓丧的内在心灵,茫然、枯槁的精神成为现代人类生机受挫的一大危机。
  生活在这灯红酒绿的繁华世界里,吃喝玩乐享受不尽,怎么还会察觉生命无常之理呢?执迷不悟的人说佛教太消极悲观,论调荒谬,却不知自己活在醉生梦死的春秋大梦里。这些人无法洞澈世间诸法的实相,遑论了解佛的慈悲,“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这也证验“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即使佛在你身边,你也不知道啊!众生徘徊在六道,我们也许靠著过去生的福报现世得人身,但无法摆脱轮回之苦,要脱离轮回之苦就要学习佛法,去除烦恼和我执,行菩萨道,才能远离五浊恶世,不堕轮回。
  印顺导师在《佛在人间》书中谈到“学佛—的意义,就是以佛为师,常随佛学,学习佛的慈悲与智慧,以佛德为最高典范,究竟圆满觉悟。太虚大师说:“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成佛,即人的人性净化与提升,即人格的最高完成。学佛可概略分为三方面,第一学习佛的“大智慧”:佛的智慧,圆满通达万事万物平等不二的空性,及无限的缘起实相,是穷理尽事的大智。在佛的大智中,咸得人生真义的觉悟,与宇宙事理的觉了。不离人生觉证而穷尽一切,所以不同于一般的智识。第二学习佛的“大慈悲”:佛的慈悲,是平等爱护一切众生,救度众生离苦得乐,舍妄契真,转染成净。佛从不舍弃一人,视众生如子。第三学习佛的“大雄力”:因为佛具大智、大悲,穷深极广,显现为大雄力,如“四无所畏”,四种绝对的自信;佛有十力,能摧破一切魔邪障碍,完成利济众生的大业。佛陀的无量悲愿,无限精进,都是大雄的表现。我们凡夫必须去思考和效法,悉达多太子在人间成为圆满的佛,而我们为何却在生死海中漂泊浮沉?
  印顺导师将学佛分为三类:第一、为后世的福乐而学。第二、为自身解脱而学。第三、为佛之大菩提而学。希求生在人天中享福报,这不是学佛的目的,应该要有更高超的理想和抱负。学佛不可只是为了自己解脱,急于了生死或是离苦得乐。没有真正发起大愿力,无法思及人类众生的痛苦,所以真正的学佛,应为佛之大菩提而学,信愿、智慧、慈悲一切圆满,才是达到正等正觉的正确道路。印顺导师的真知灼见,为我们这些初学者指出正确的学佛观念和态度,不愧为佛教一代宗师。
  四、E.Q.与心性
  在阅读完《沈家桢传》之后,有非常深的体验和想法,为人处世与学佛之间的关联,看似相近、简单又易懂,但脑海中却浮出一连串的问号,世间上不论中外都有许多成功者,例如英国首相邱吉尔、发明相对论的爱因斯坦,或是革命十次成功的国父孙中山先生,他们都抱持崇高理想,圆通世法,对国家社会贡献非常大,自己也成就了—番事业。修学出世法的,若能坚持信仰,必定也可以证悟心性,成佛作祖。
  现代心理学纷纷探讨为何人有许多失序的行为,其动力源自哪里?继而提倡E.O.这门学问,应付所有来自四面八方的种种问题。佛法中的“唯识学”,专门探讨心的作用和功能。E.Q.只是世智辩聪,应付社会环境压力的效果甚微,唯有佛法才是究竟心性之学,对我们有大帮助。悉达多太子出世示现成佛,宣讲甚深微妙佛法,就是要我们自利利他,自觉觉他,转烦恼为菩提,转化提升心性。印顺导师的八佛在人间》一书提到,佛既然是由人而成就的,所以要远离俗见,探索佛陀的佛格,把握出世正见的佛陀观。我们要反覆思考和省思。
  我们常受情绪的影响做事,喜欢就喜欢,讨厌就讨厌,总是随自己的脾气处理事务,我们在许多方面受到情绪影响,尤其思考与计画。所谓E.Q.,便是将情感导向积极的目的,激发我们向前的力量,不论是对事情的热忱与乐趣,或是对问题的压力和焦虑,作—个适当的处理。
  甲Q.是从第六意识调整,心性的转化却是从第七意识入手,因为第七意识是自私的心识,是我执之根源,亦为生死之关键,强烈的自我意识才会造成痛苦的深渊,唯有破除我执才能把自私的心识拨开,探寻到蕴藏的真如清净自性。《维摩诘经》云:“何谓病?所谓攀缘;云何断攀缘?谓心无所得。”我们的心病就是太爱攀缘,攀缘一切外在事物,名利地位钱财,妄念纷飞,被我执紧紧绑住,心有所得造成痛苦。佛法就是要唤醒自觉心,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在事情未发生之前,就能洞澈事情背后的本身,让你在情绪未产生之前,就已了解是我执在不停作祟。要知道情绪是缘起的,是空性,是假相,是无常的,会消散的。
  透过佛法的训练和修持,能在八识田中慢慢净除贪心和嗔心,不叫负面的情绪生起,也许大多数人能运用E.O.改善外表的态度,却很难从八识田中连根拔起恶种子,而且也无法子息自己心念的流转,只能随著业力轮回。
  沈先生发挥高度的E.O·,融洽人际关系,成就了他的事业,其事业也护持了佛法的传布。他把E.Q.与心性之学融合,用到创造人间净土的事业上。
  五、菩萨道的修行
  二)菩萨行的内容——六度法门
  菩萨是菩提萨堙的略称,意译为觉有情,即觉悟的有情,不但自利亦能利他,自觉觉他,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悲智双运,真俗融通。菩萨也同十方诸佛一样,须经历三大阿僧只劫,修福德,修智慧,更在一百劫之中,深种相好庄严的福田,求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佛果。
  兹分述菩萨所修的六种法门如下:
  第一、布施度悭贪。布施意为普舍,因为众生执著有我,对于自己所有的财物或身命,都非常吝啬和不舍,甚至贪得无厌:木不知足,一不满足便会想尽各种手段夺取,造种种恶业感招恶报。所以菩萨要修行布施度,对治众生悭贪罪恶之心。而布施又分三种:财施、法施、无畏施,把自己的钱财甚至生命布施给众生,使生起欢喜心离苦得乐。菩萨根据佛法教理,化导众生,使其发心修行,得度悭贪罪恶之心,或是遇到众生苦难时,给予护卫和安全,使其脱离种种苦难。菩萨累劫累世不断布施,能让福慧圆满,亦能与众生广结善缘,建立美好的法缘,佛门有句名言:“未成佛道,先结良缘。”
  第二、持戒度毁犯。指菩萨受持佛所制定的清净戒法,戒法是得成无上菩提佛果的根本,由戒生定,因定发慧,戒是三无漏学的基础。菩萨修持清净戒法,摄伏身口意三业,了知持戒是本分事,自然也能度脱一切毁戒犯戒的种种罪恶,甚至辗转劝化一切众生,广弘戒法。所以一定要持戒修身,才能够断除烦恼,跳出轮回。
  第三、忍辱度嗔恨。嗔恨心是无明业火,使人丧失理智,作出伤天害理的事,造诸恶业。一念嗔心起,火烧功德林,所以要用最大的忍辱力,不令嗔心妄动放纵。忍辱法门又可分为五种:生忍、力忍、缘忍、观忍、慈忍,由浅至深,一步一步修学前进。菩萨了知一切顺境与逆境的考验,都是无常性,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明了万法空性,即使受各种侮辱嗔恚,心亦能安住在如如不动的自性中,不被外境所惑动。
  第四、精进度懈怠。精者不杂,进者不退,换句话说,精进就是纯粹一心,心地不杂不乱。菩萨修行,勇猛精进,坚定不移,修行六度万行都是精进不懈倦,始终一心,绝无退失,有恒心毅力必能防止堕落罪恶之心。
  第五、禅定度散乱。禅定意译为静虑,就是寂照的意思,以心安住于一境,而离一切散乱。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禅内定,是名禅定。众生心性散乱,妄想纷飞,念念不停,修习禅定是防止心念的串习,进而断除烦恼,破除众生执有的时空概念,开展圆满般若智慧,透悟诸法本空。
  第六、智慧度愚痴。愚痴指众生无明烦恼,痴迷无知,要靠智慧光明的般若始能得度。般若意译为净智妙慧,是从实相般若本体,生起观照般若妙智,所以能洞悉世间所有法,法法分明,是菩萨行六度的先导。般若妙智可破除众生的愚痴,也可破除外道的邪见,或是破除二乘的法执,或是破除权教菩萨的著相。菩萨行者,开展智慧广学对治法门,必须先萌发大慈悲心,方能医治众生的无明邪见。
  菩萨修行为因,成就佛道是果,可见六度法门成就时也是成就佛道的时候。沈先生就是不断朝著这方向学习前进,在这么多的丰功伟业之中,仍严谨遵守六度万行。繁忙的业务之中,从不忘失修学佛法,一定抽空闭关修行持续精进,时常保持觉醒,十分难能可贵。不像一般凡夫俗子因为眼前的利益,而把佛道丢一旁,甚而起退转心。
  (二)菩萨行的方法——四摄法
  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是菩萨所修的四摄法。
  菩萨为了满足众生的愿求修布施行,以钱财、妻儿、血肉、生命等,不违逆人们的意志与众生广结善缘及法缘,令他们所求如意、离苦得乐。这样众生就容易接受菩萨的教化,有缘即可受化得度。
  菩萨修行,普度众生,一定要以柔软的爱语对待众生,柔和之音使人听了心生欢喜和恭敬,愿乐欲闻。佛具足八音四无碍辩,说法利生。八音是指极好音、柔软音、和适音、尊慧音、不女音、不误音、深远音、不竭音;四无碍辩是法无碍辩、义无碍辩、辞无碍辩、乐说无碍辩。因为具有这八音四辩,所以对世间一切诸法巧妙善说,不仅由浅至深,义理融通,简洁的音辞就可包含无边妙理,摄无量义合为一句,这就是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
  菩萨教化众生,以利人、觉他为重要任务,对有利于众生之事无不尽力去做,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积极为众生服务,使众生欢喜依教奉行,就会得度。
  此外,菩萨度众,不但是布施、爱语、利行三种法门教化众生,还要更进一步现同事身,随缘度化众生。如观世音菩萨现三十二应身,随机说法,有求必应,无感不通。
  (三)菩萨行的思想——三心四愿
  修菩萨行要发三种心:直心、深心、大悲心。
  直心是以正直心的正念,契入真如妙法,从开始学佛发菩萨心到成佛为止,行为永远正直不邪曲。《佛遗教经》说:“谄曲之心,与道相违,是故宜应质直心。当知谄曲,但为欺诳,入道之人,则无是处。”心地质直,则能发愿修行。
  深心,乐修一切善法,菩萨要以甚深的信愿乐修一切善法。六波罗蜜,一切万行,无量福慧,通通都要精进修持。如普贤菩萨所发的十大愿,“依愿而修,坚固不退,勇猛精进。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愿王,无有穷尽。”这就是甚深之心。
  大悲心,菩萨以大悲心拔除t切众生痛苦,兴起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如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化尘刹,百千万劫化阎浮,瓶中甘露常遍洒,手内杨柳不计秋。”
  菩萨初发心时,必发四弘誓愿:(1)众生无边誓愿度。菩萨对于十方世界,所有的无边无量众生,发菩提心去度化他们。众生在三界六道中,受生死轮回的痛苦,因此菩萨以慈悲心,发大誓愿,一定要普度十方世界一切众生,使他们跳出生死轮回,离苦得乐。《华严经》云:“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2)烦恼无尽誓愿断。烦恼能昏乱众生的真心,故叫烦恼。众生心中有八万四千尘劳烦恼,起惑造业,所以感受生死轮回的苦恼。菩萨发心修行,一定要发大誓愿,坚决断除所有一切无尽的烦恼,无惑就不会作业,无业当然不会受报。《圆觉经》:“木断无明,方成佛道。”学佛的本质在断烦恼,烦恼断尽,菩提的自性就显露出来。(3)法门无量誓愿学。八万四千法门,对治众生的八万四千烦恼,要想断除一切无明烦恼,要想得成无上佛果菩提妙道,关键在精进勇猛,修学无量法门。(4)佛道无上誓愿成。佛道就是所证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为无上正等正觉,万德庄严。无上是超过九法界众生,正等是超过阿罗汉、辟支佛二乘圣人,正觉是超过菩萨法界。如《赞佛偈》:“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佛是昏暗世间的明灯,唯有依止佛陀所教的法,才能得到究竟解脱,成就佛道!
  《维摩诘经·方便品第二》:“欲度人故,以善方便,居毗耶离,资财无量,摄诸贫民;奉戒清净,摄诸毁禁;以忍调行,摄诸恚怒;以大精进,摄诸懈怠;一心禅寂,摄诸乱意;以决定慧,摄诸无智。”这是维摩诘居士在人间度众之行谊。如本法师云:“菩萨是由实践成佛之道而得名;成佛是由实践菩萨道觉行圆满而得名。菩萨道是成佛的正因,成佛是菩萨道的结果。要成佛,必先行菩萨道,欲行菩萨道,必须发菩提心,发了菩提心便是菩萨,行了菩萨道,必定结果,成就佛道。—
  六、翻译经典的困难与重要
  翻译佛典,要正确掌握原典的字词,才能深入阐发义理,尽可能掌握原经原典的原意,所以翻译并非是一件易事。佛教传到中国公认是在东汉明帝永平十年,佛经翻译最初是中天竺沙门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二人,译成的典籍是《四十二章经》,开始是皇宫贵族信奉,后来逐渐传布到民间。译师所以来华,是为了弘化和讲学,讲学就不能不从事翻译经典,以应讲授的需要。
  在弘教事业中,译经结合讲学,有许多不同的方式:译不忘讲、讲而后译、译中有讲、且译且讲、译后覆讲,这些都是梵志在华译经兼讲经的方式。古德译经有一大特色,即能结合讲学而行,阐扬个中奥义,发挥弦外妙音,也流露他们所蓄涵丰富的世学和佛学。如鸠摩罗什译《般若三论》,佛陀耶舍译《四分律》,昙无谶译《涅槃经》,实又难陀译《华严经》,菩提流支译《地论》,真谛译《摄论》,这些经典音不聱牙,文不害意,文藻优美,不失原意,都是专家耗尽半辈子心血才成就的。
  “善梵汉之音,尽翻译之致”,世界宗教研究院也是朝著这方向前进,以前译经的工作都是由皇室主持,现今因为时空背景变换,大部分都由佛教团体赞助,成立专门研究佛学的中心,使佛法能越洋传遍五大洲,一部经典的传入,亦是该地方人民的福祉,该地区众生解脱的契机。而沈先生不遗余力的提倡和护持译经事业,确是一位非常有远见、深谋大虑的智者。
  七、总结
  佛、法、僧三宝,是我们要皈依的对象,我们要十分恭敬虔诚,尤其出家人不辞辛劳,引导众生学习解脱烦恼的教法,或山林水边修定度众,或深入民间普及教化,使佛法能传播世界,法音宣流。而在家人护持佛法的角色也很重要,有在家居士的护持,共同创造人间净土,可说僧宝是在家众的福田,在家众是僧宝的法眷。
  圣严法师说:“大乘的菩萨是成佛的根本,如果要成佛,必须修两种法门,第一要入世修福报,第二要超脱修智慧。修福报就是慈悲心,对众生关怀、救济、援助和化导,这些叫做福行,换言之,修福报就是利益众生;修智慧就是断烦恼,同时也用断烦恼的智慧去协助他人离苦得乐。用智慧来指导自己断除烦恼,也用智慧来指导自己修行福报。成佛之后的佛,是福慧两种功德都已具足圆满的人。”
  纵观沈先生一生的历程,无论是企业的创造,还是佛教的护持,有许多令人景仰和赞赏之处,是我们晚辈学习效法的对象。
  摘自《慧炬》471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