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发福惊与发慧愧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仁俊法师讲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发福惊与发慧愧
  仁俊法师讲
  朱万廉 记
  学佛有两个要点:修福和修慧。这两个是学佛的核心。修福,能使“身”庄严;修慧,则使“心”清净。我们发心修福、修慧,福就如同水,慧就如同光,二者皆不可缺。世界上不管什么生物,都缺不了水或光,这是同样的道理。
  修学福慧,如果没有与慈悲或智慧相应,不管怎么修学,都不得佛法的真实利益。
  谈到“发”,可由两方面来说。
  第一方面,发有三层意义。一是“有学有为”;学了佛法,先要把自己做人的基本规矩把握住,就是“持”。大家都知道,修学佛法,需要持什么?需要把五戒守得很正、很清净。另外,这也是解脱之径。假使能以道德心、兹i悲心,从人格上、人心上遵守五戒,这就是有所“守”。真正有所守的人,才能真正有所为。如果自己顶起来了,他所做的,才能够真正发挥助人的精神、待人的道德,这就是“为”。
  第二层,发就是“能动能出”。我们之所以苦恼,是因为智觉心太差,动不动就被自己的情绪、情境缠住了。例如,冤冤相隘,情感的标准拿不定,随著自己的妄想、或不道德的性格转变,如此情形下,随时随地造成苦恼。假使不能把这两样东西调节得很好,根本就谈下上“情操”。
  现在假使你真正发了心,就应该出自“发惊一,而且是与智慧和慈悲道德相应的“惊”,从智觉的心当中去修学,而不是用“勉强意”去修学。这样在“惊意”的心意上,表现“不动”,同一本初。原本是情绪困住了,情感迷住了,情操拿不定,现在是情绪打得开,对情感的染污能判断,不受它的惑乱,自然情操就有了。如此,在生存活动上,就上了轨道。就好像车子在马路上走,在轨迹上走,不会乱动;而是自在的活动,自在的上下动荡。
  能动就能出,“出”不是逃避,而是能够真正踏上马路,走出人生的光明远途。
  修学福慧,一定要从智觉发心,把握主动,任何从心上想的、身上表达的、敞出来的,在道理上都活得理性,在理智的指导下,慢慢的,在身业上、语业上清净、光明、具全,这就是“能动能出”。
  第三层,发是“能护能奠”。护是保护,奠是奠定的奠。就积极的意义来说,菩萨发心,有什么特殊意义?就是自己耐得苦、受得怨,烟化种种烦恼,在“忍一当中,只有专门的发心忍,把自己看得很轻,把忍看得很重,处处成了“居无不忍”的心,就是“护”。
  何谓“奠”?菩萨有特殊的人生,也许大家过得欢天喜地,他个人却过得澹澹泊泊的。如果一旦他人有苦恼,这时,他的内在便为他的菩提心所触发、所激动;外在,被道义感所驱使,他宁可在众人之中受苦,或者把大家都从痛苦中救出,然后他一个人,才慢慢地离开。经上说:菩萨就像大象王,许多小象子跟随著。猎人专门捉小象,用各种毒箭射小象,但是大象王用身体把箭挡住了,所有的箭都射在大象王身上。他把小象二救出,然后就死了。这就说明了菩萨忍痛救苦难,在大苦难当中,一定先让他人逃出来,在苦难当中利人。如此的能护能奠,才是发菩提心的真正表现。
  以上所说的“有学有为”、“能动能出”、“能护能奠”,是就“发”的三层最挟意义来说。当然,就广义而言,可从各方面说。今天只是座谈会,我只是开个头,简单说说。
  现在从另一方面谈“发”。
  譬如说,现在我们中华民国的经济、教育都很发达,各方面的生活水准、文化水准都提高了,这是什么“发”?这“发”是因缘之赐,是种种良好因缘赐给我们的,不是我一个人就能够以自己的力量造成的。
  为什么?大家学习先进国家,把他们的学说、技术学回来,然后自己用一种“活性、奋性、创性、超性”的精神来发挥,就是“发”。
  诸位感觉现在的日本人很兴盛、很认真。当然日本人的兴盛,是各方面的。在我自己初步的认识,觉得日本人有太多缺点,因为我年轻时身经抗战,日本人的残酷印象,种在我的心田上。
  日本人的缺点很多,但日本之所以国际有名,是因为日本民众有四种特性:一是活性文化:他们是海岛国,四周都是海,跟我们台湾一样。只要有好的文化,他们马上学回来,马上翻译、消化。二是奋性精神:这个民族奋性强得很,他们能够不断的下苦功去做,一定要弄出成果来。三是创性强:不只是学习别人,更要创新,胜过别人。四是超性强:想要超过任何先进国家。这隋况不去细说。当然,任何积极的意义都是奸的。一个民族,假使不就其特殊道德来说,只就他所表现的各种活动、意义方面来说,若他有这四种特性,这个民族一定兴盛。当然,我们中国人也有这四种特性,在中国古代原本就有这种精神,但日本人更能发挥。希望我们学佛的人,都要有这样的活性·、奋性、创性、超性,才可能发深层的影响。
  用世俗的比喻,现在社会繁荣,生活水准提高,这是“因缘之赐”。何谓“因缘之赐”?一般人吸取了西方现代化科技,会认为“我创了自己的成就”、“我赚到自己的财富”,然后“我要享受”。当然,从世俗观点,这些都是“我的成就”,但是如果老是认为三这是我的本事”、“我的成就”,不管是个人或是民族、国家,成就感太重了,就想要享福,然后就腐败、退化,最后堕落。
  所以说“发福要惊”,这里的“发”不是前面所说的三种发,是“因缘所生”的发。
  如前面所说的享福,福是会困住人、眨驳人的!看古今中外历代的豪杰,没有打下天下前,什么都可以牺牲,甚至把性命全都带上了。为什么?要打天下!其他都不放在眼里。等到打下天下,嘿!就不一样了,认为三这是我的血汗”、“这是属于我的”、“我要享福”,然后所有的功臣、属下一个个疏远了,慢慢就困住了、迷失了。因此,我们现在的中国人,享福要有警觉。
  “发,”有好有坏。就好的一面来说,各方经济蒸蒸日上,但是经济是循环的,现在好,将来可能不好,这是很简单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会造成祸乱。我们现在每个人过著吃用都是上等的生活,我们要有警觉!我们看看大陆,生活处处苦难,我是中华民国的一分子,我对我的国族、对我们同学佛法的人,都有一分责任,我们要对发福发出警觉,享受不可过分。
  为什么?因为我们处于这个璟境,要不享福都不可能,但是我们要知道,这不是我一个人造成的,是大多数人的力量造成的,不能逞福,不能逞快乐。大家要有此基本警觉,精神才不会瘫痪。我们什么都不怕,甚至连肉体瘫痪都不怕,如果精神未瘫痪,还是有大用;假使精神麻痹,成为享受主义者、美食主义者,这个人就被福困住了、被福眨驳了。所以说“发福要惊、发慧要愧”啊!
  “发慧”的发是什么?也是因缘之赐!我们世间的普通智慧是怎么来的?是师长教的?或是自己学的?当我们接触各方面知识,有所领会、深入,而能辨别许多道理,作有意义的回答,这些都是世俗慧。世俗慧从两方面来:一种是听来的,二是从记忆来的。不管思想多高、智解多高,通常落在世间有漏慧,总是有情执困住,脱不出自我的小圈子,也就是被自我的意念拉住了、被自我的生命困住了。现在学佛,一静坐,灵感来了,以为开悟了。槽了!其实这是很普通的,一个人学文字、学文学、或学种种思想道理,只要稍稍有领晤力、注意力,久了自然而然灵感涌现。你能把这些当作是开悟吗?把这些认为真实吗?居然有人认为“我有灵感一、“我开悟了”,这是自误误人。如果我们修学福慧而有这样的感觉,就是我执太重了。不能这样!最起码要自觉觉人,要不然这样会害死人的!不幸,这样的人多得很。
  像这样,根本不是发慧,但世上的人却以为是发慧。自己要是有这样的境界,要发大惭愧心!世俗的情境,如能说善道、灵感涌现,有什么了不起?应该把这些抛掉,从正知见上考验自己,一层层深入佛法,然后听说所敞的,才会正常、清净,最后才会光明、正当。
  请诸位要注意:发一般福要惊,发一般慧要愧。发福不惊,必得侥幸,不应得的,起贪心想得;发慧不隗,必起抂妄,自认为有智慧,一切下看在眼里。这样是自害害人,我们不要这样。
  我所说的发:“有学有为、能动能出、能护能奠”,这是发的简单基本意义;若有所发,也要知道是“因缘所赐”。
  听众:请问法师,开悟是什么?
  法师:你想不想开悟啊?
  听众:想。
  法师:那要先懂得障碍开悟的条件是什么?能不能开悟,不关紧要,但是如果不明白障碍开悟的条件,开了悟也没有用。其实不开悟也行。一定要先知道障碍开悟的条件,然后,慢慢控制那个条件,即使还不能开悟,如果能好奸培养善根、福德,就不会堕落。
  听众:请师父再说明,障碍开悟的条件要如何破除?
  法师:很简单,就是五戒——这是做人的基本,然后是十善——十善是五戒的扩大。先将五戒十善做好,最后是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憎,把这些都弄清楚,自然而然,思想上就会清楚。即使没有开悟,也不会迷惑。
  听众:现在佛教界有即刻开悟,或是短期训练的怪现象,请问法师,我们学佛的基本态度应如何?
  法师:这问题很好!现在,国人的成就感太重。当然,从客观倩势来看,是有成就,但从其他方面来看,这些成就是经不起考验的。以台湾和大陆来说,从面积、人才及时间各方面的进化来比较,大致上成就不错,这方面不细谈。
  我们佛教现在是处处充满了“方便”,以为以方;便法门能开悟。“方便”至少有三层意义:
  一、正常方便:这个方便就是“方法”,指的是正常的方法。
  二、善巧方便:就像小孩子生病不吃药,加点糖或榈上搪衣,小孩就吃了。这种方便,还可以。
  三、退而求其次“特殊方便”:或说是“异方便”、“妙方便”。说是“妙”方便,好像很不得了,但若了解清楚,会知道其中黑暗多得很!误人误己、骗人骗己。
  正常的方便,是正常的方法。就佛法来说,佛法有次第,要知道如何依次第一步步地学,例如:戒、定、慧的次第。善巧方便,是不得巳时才用的,不常使用。而异方便、妙方便,就要谨慎为之,最好不用。学佛,说老实话,假如不从根本上著手,不是被迷住了,就是退心。所以,诸位若想求佛法,就要好好多看正常的、有思想、有境界的佛书,把思想厘清。佛法是“智慧之学”!何谓“智慧”?就是不让世俗扰乱我们的六根门头,世上任何事项、境界来到眼前,都要有定力、智慧去判断。这智慧不是我们的意思,当然是从了解经论上的开示来的。了解后,融化在思想中,然后运用。我们释迦佛在世时,解脱者本来就不多,何况现在?若不是宿根深厚,开悟解脱,谈何容易?但是不要怕,把障碍开悟的主因除掉,不要被它困住,将来必能开悟  (待续)
  (摘自《慧炬》第336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