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界说
佛教的界说
瓦尔特·布鲁格尔著 李雪涛 译
佛教源于佛陀(约灭于公元前四八O年)的讲道,它并不算作印度哲学之正统学说。因佛陀的教义自身难以确定,故尔我们先来描述一下其最原始之形态。佛教所讲乃救济之道,轮回的教义是其前题(转识)。作为基础者乃四圣谛:
一,因万物皆倏忽即逝,故尔整个人生是苦。在我们所能领悟之领域中,并未有坚实之固有基楚,没有本体,一切皆在生成变化之中;没有本质之自我。输回并非同一世间之人重返世间,而是存在于严格的因果关系之中,这一因果关系既存在于由某一存在转变为另一种存在之中,也存在于同一存在之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
二,苦之根源在于贪欲和无明。苦在十二支因缘链的学说中被很详细地描述出。老死以生为前题。生仅源于有(变化)。有又是作为取之条件。因为如若没有感觉世界之取,便不可能导致生命之再生。取之发生之基础在于爱(贪婪)。爱由受而产生。受又是由于六处(感观)舆境相接触而致。六处源于名色;名色乃识在未来人投胎于母体时所形成。新识乃前识状态构成(行)之继续作用。行源自无明。故尔无明必须予以根除,根除了无明,其中间之诸因及最终之结果——苦,亦被除去。
三、苦之止息乃在于彻底灭除贪欲。只部份地灭除则成为天人或世间的家生,他们所寻求达到的最终目的乃涅槃。只要贪欲之火完全息灭,即使在临死前,亦能证得涅槃。涅槃绝非无,而是从变异和苦痛之中完全解脱。除却这一消极之规定外,我们无法言其所以然,因为它超越了一切经验和每一观念,而这两者正归于流转变异之范畴。为适应家生之理解力而每每将涅槃形象地描绘成类似天堂境界之状态。
四、达至这一目的之道日八正道。这其中包涵有舆瑜伽相类似的伦理和禅定之要求。伦理要求其自身并非目的。而是作为在精神精华中扫除障碍之工具,其最重要之处在于维护一切家生之行为、言论及思想。
佛教随历史之进程而愈加繁复。在南方佛教(小乘Hinaya^na)当中,他们寻求把多元之哲学体系合理地纳入现实之中,而北方佛教(大乘Maha^ya^na)之发展却在某些方面大大偏离了原始佛教的方向。由对历史上佛陀之敬仰面生发出对象多佛和菩萨(觉悟者)的敬仰,然后此种敬仰又使这家多的佛和菩萨返回到原始的佛陀或如来那裹,结果成为万有在神论(Panentheismus)之一种。在原始佛教中,只有僧侣才可能通过戒律达至涅槃,而新的佛教形式却也同样允许在家居士透过禅定、慈悲舆乐施而有可能修得圆满。这一圆满在大乘中不再是存在于神圣的状态之中,而是存在于佛性的要求之中。——小乘的认识论一部份属于唯物论,一部份属于怀疑论,而大乘的认识论则属于唯心论。大乘佛教的另一变支是被称作金刚乘(Diamant-Fahrzeug)的密教。
(摘自<哲学辞典>)
摘自《内明》第262期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