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起源与流传
佛教的起源与流传
吴平
佛教传入中国2000多年,对中国人的思想和社会生活发生了极其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为了把握佛教在中国的演变发展及其特点,笔者认为有必要了解佛教的起源。
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姓乔答摩,名悉达多。释迦是种族名,牟尼是明珠,比喻圣人。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意为释迦族的圣人。释迦牟尼成道后,又被称为佛陀,或简称佛。佛陀,是梵文Buddha的音译,也译为浮屠、浮图、佛驮等,意译为觉或觉者。
据佛教文献记载,释迦牟尼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南部提罗拉科特附近)的王太子,14岁时,曾驾车出游,在东门、南门、西门先后遇见老人、病人和死尸,亲眼看见那些衰老、清瘦和凄惨的现象,非常感伤和苦恼。他最后在北门外遇见一位出家修道的沙门,从沙门那里听到出家可以从苦恼中得到解脱的道理,于是便萌发了出家修道的想法。29岁那年,释迦牟尼不顾父王的多次劝阻,毅然离开妻儿,舍弃富贵生活,剃去须发,披上袈裟,出家修行。
出家之后,释迦牟尼先到王舍城郊外学习禅定,后又在尼连禅河畔的树林中独修苦行,坚持了6年,仍旧一无所得,没有找到解脱之道。他于是就放弃了苦行,到尼连禅河中洗净了6年的积垢,并接受了一位牧羊女供养的乳糜,从而使身体得到了恢复。然后释迦牟尼渡过尼连禅河,来到伽耶城外的荜钵罗树(后称菩提树)下,向东结跏趺坐,发下誓言,如果不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决不起座。一天夜晚,释迦牟尼终于大彻大悟,确信已经洞察了人生痛苦的本源,断除了生老病死的根本,使贪婪、嗔恨、愚痴等烦恼不再出现在心头,从而获得了解脱。这一年他35岁。
释迦牟尼悟道成佛后,开始向大众宣讲自己证悟的真理,主要有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法门。
佛教教义的核心是四圣谛:苦、集、灭、道。苦谛指认识到世间充满苦恼。集谛指认识到造成苦恼的原因是爱欲、贪欲。有了爱欲、贪欲就有生存的欲望、享乐的欲望,就会导致生死轮回。灭谛指认识到应该消灭爱欲、贪欲,即认识到要厌恶、驱除、脱离那导致生死轮回的爱欲、贪欲,彻底根除造成苦恼的原因。道谛指灭苦的8种方式或手段,即八正道。四圣谛的重点放在人生现象上。人生的全部不外乎两方面,一是染(苦、集),二是净(灭、道)。四圣谛以苦谛为根本, “集”是苦集,“灭”是灭苦, “道”是灭苦之道。
一个人怎样才能从人生的苦恼中解脱出来呢?释迦牟尼为人们指引了8条正确的道路——八正道:正见(对佛教真理的正确见解)、正思维(对佛教真理的正确思维)、正语(使用符合佛法的正确言语)、正业(正当的行为)、正命(按照佛教的要求去正当的生活)、正精进(勤修佛法)、正念(忆持佛法),正定(心专注于一境)。
JkZ道又可以归结为戒、定、慧三学。其中正语、正业、正命属于“戒”,正念、正定属于“定”,正见、正思维属于“慧”。正精进就修持的态度而言是全面的,但正精进也是慧的一种表现,可以归属于“慧”。戒、定、慧互相联系,通常被认为是修行佛法的全部内容。
十二因缘把人生过程分为12个彼此成为条件或因果联系的环节。首先是“无明”,指心的迷暗无知,不明事理。由无明生“行”,指心的动向。由行生“识”,指意识。由识生“名色”,指精神要素与物质要素的结合体,即作为人的个体。由名色生“六处”,指6种感觉器官——眼、耳、鼻、舌、身、意。由六处生”触”,指感觉器官与外界事物的接触。由触生“受”,指苦、乐、不苦不乐等感受。由受生“爱”,指由于对事物的接触和感受而产生的对外部世界的渴望。由爱生“取”,指对外部事物的追求、执着。由取生”有”,指由于对外部事物贪爱、追求等行为而产生的后世相应的果报或生存环境。由有生“生”,指来世之再生。有“生”必有“老死”。以上对十二因缘的解释是从因向果来观察或推演,称为”顺观”。此外还有所谓“逆观”。即从果向因来观察或推演,如说“老死”是“生”的果, “生”是“有”的果等,依次类推,最后得出如灭无明则无老死及忧悲苦恼的结论。可见十二因缘实际上是苦谛、集谛的延伸,它们彼此之间互为因果。
最初在鹿野苑听讲的有侨陈如等5人,他们成为释迦牟尼的最早弟子,初成僧团。这次说法,佛教史上称之为“初转法轮”。这样,佛教的所谓佛、法、僧三宝皆已具备,标志羞佛教的正式形成。
释迦牟尼一生传道说法45年,足迹遍布恒河两岸。所到之处,他很少参与政治与世俗生活,一心讲道。释迦牟尼的弟子既有国王和富商,也有乞丐和妓女,人数众多,成员复杂。因此,释迦牟尼在世的时候就十分重视组织僧团,制定教规。云游乞食,雨季安居,犯过忏悔,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说谎)、不饮酒等,成为原始佛教的基本制度与戒律。
释迦牟尼80岁那年,不幸身染恶疾,在末罗国的拘尸那迦城外的娑罗双树林中逝世。释迦牟尼的遗体火化后,所有舍利(尸体火化后的珠状物)被8个国王分去,各在其本国建塔安奉。后来印度高僧到中国来传教时,也有人会带来释迦牟尼的舍利。
释迦牟尼逝世不久,大弟子迦叶召集500名比丘在王舍城附近的七叶窟集会,共同忆诵佛说。这就是佛教史上的第一次结集。在集会上,阿难诵出”经”,优婆离诵出“律”,得到大家的认可,成为佛教的原始经典。
第一次结集后,比丘们分别率领徒众到各地传教,师徒相传,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派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条件、地理环境等的不同,各派系所传的教理与遵奉的戒律也出现了差异。最终导致了佛教的分裂。
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前1世纪,即释迦牟尼去世后100年到400年间,佛教教团出现了分裂。最初分为上座部和大众部两大派,史称佛教的”根本分裂”。上座部主张维持现状,比较保守;大众部代表众多僧人的思想倾向,比较强调改革和发展。这两大派后来又陆续发生多次分裂,史称“枝末分裂”,形成的派别有18部(依南传佛教之说)或20部(依北传佛教之说)之多。这个时期的佛教,通称部派佛教。
此后,大众部中的一部分在家佛教徒中流行着对安置释迦牟尼舍利的佛塔崇拜,从而形成了大乘佛教最初的僧团——菩萨众。随着许多阐述大乘思想的经典的不断出现,不少僧人进而加以弘扬,于是就形成了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兴起之后,把以前的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贬称为”小乘”佛教。 ”乘”是“乘载”或“道路”的意思。大乘佛教自称能运载无数众生从生死大河的此岸到达菩萨涅槃的彼岸。在修行目标上,小乘佛教偏重自我解脱,以证得阿罗汉果为最高目标;大乘佛教则以普度众生、修持成佛、建立佛国净土为最高目标。
大约从公元前3世纪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时期开始,佛教向古印度境外不断传播,逐渐发展成为世界性的宗教。印度佛教的对外传播,大致有南北两条路线。传入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束埔寨、老挝等国以及中国云南的傣族、布朗族等少数民族地区的佛教以小乘为主,称为南传佛教,其教义比较接近原始佛教,经典用巴利文写成。南传佛教注重原始佛教的精神和教义,崇拜佛牙、佛塔和菩提树等。传入尼泊尔以北西域诸国及中国内地,再进而流传朝鲜、日本、越南等地的佛教,以大乘为主,称为北传佛教,经典用梵语写成,传入中国后译成汉语。传入中国西藏、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俄罗斯等地区的佛教,是北传佛教中的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其经典被译为藏语。
(作者工作单位为华东师大图书馆古籍部)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