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2日 星期日 农历12月13日
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周叔迦:《涅槃》三经之研究法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周叔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涅槃》三经之研究法
  周叔迦
  《涅槃经》者,佛于灭度时最后之教诫,是中有大、小乘之分,各有三部。小乘经者,一为《长阿含经·初分游行经》,凡有四译;一为《遗教经》,惟有单译。大乘经者,一为《大般涅槃经》,凡有八译;二为《方等般泥洹经》,凡有二译。今所取者小乘之《遗教经》,大乘之《大般涅槃经》,益以《金光明经》,以明扶持戒律,抉择邪正,阐一乘佛性,显法身常住也。
  一 《遗教经》
  是经唯有单译,具名如左: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 姚秦鸠摩罗什译。古来多载在小乘律中,或编人小乘经中,《开元释教录》以真谛译论,解释多约大乘,小宗不显,编人菩萨经藏。至于疏记,西土解释传者一家,中土疏记凡有五种,具显于下:
  《遗教经论》一卷 天亲菩萨造,陈真谛译。《遗教经》虽小乘,而天亲以七分解释,建立菩萨所修行法,则是开小成大。
  《遗教经论住法记》一卷 宋元照撰。照传南山律宗,兼为中兴净土。此记立科甚细,多破旧说而立新义。盖至宋代此经注释既多且泛,故元照撰此记,所以立准则而为折衷也。但释题中,误以论为马鸣造。
  《遗教经论记》三卷 宋观复撰。复传贤首,故其意旨大致出于净源《节要》,而于《住法记》有所评辨,于扼要处常设问答以阐明其特旨,于他家异说亦详加叙述,颇引经论章疏,且多采录观复以前各家注,是可贵也。
  《遗教经论疏节要》一卷 宋净源述,明祩宏补。净源为北宋中兴贤首者,祩宏亦传贤首,净源移论注经,而莲池补之,文义颇简洁。
  《遗教经补注》一卷 宋守遂注,明了意补。多就禅僧日常行持立说,盖为宗门施教也。
  《遗教经解》一卷 明智旭撰。相传天台,未出家时既深感此经之要,此解虽简而极恳周,堪为行人警训也。
  二《金光明经》
  甲 传 译
  是经北凉创译,经文未备,是故智者撰疏判于方等。至唐义净重译,方始周备。其中有“三月将人涅槃”之文,及《如来寿命》、《分别三身》等品,皆明常住,理应判人涅槃部收。先后传译全经有五,三存二阙;别生有七,四存三阙。具显于下:
  《金光明经》四卷 北凉昙无谶译。文有十八品。
  《金光明经更广寿量大辩陀罗尼经》七卷 周闍那崛多译。缺。有二十品。
  《金光明经》七卷 陈真谛译。阙。文有二十二品。
  《合部金光明经》八卷 隋宝贵合梁、陈、周三本,共二十四品。
  《金光明最胜王经》十卷 唐义净译。共三十一品。
  以上全经也。
  《菩萨十地经》一卷 西晋竺法护译。缺。
  《大方广菩萨十地经》一卷 西晋聂道真译。缺。
  《十地经》一卷 东晋祗多密译。缺。
  《庄严菩提心经》一卷 姚秦鸠摩罗什译。
  《大方广菩萨十地经》一卷 元魏吉迦夜共昙曜译。
  以上五经即《金光明最胜王经·净地陀罗尼品》异译。
  《毗沙门天王经》一卷 唐不空译。
  以上一经即《金光明最胜王经·四天王护国品》异译。
  《菩萨投身饲虎起塔因缘经》一卷 北凉法盛译。
  以上一经与《金光明最胜王经·舍身品》相类。
  乙 疏 解
  此经疏解约有三家,即三论、天台、慈恩也。
  《金光明经疏》一卷 隋吉藏撰。此“三论宗”解,直叙纲致,不存余末。文句虽简,而极精严;科判章门虽细,而极周密。然嘉祥诸作,缀引宏广,此疏独全无援引也。
  《金光明经玄义》二卷、《金光明经文句》六卷 隋智顗撰。智者撰四种三味行法,《金光明忏》居其一,是故此经与疏,与《观经》、《般若》、《方等》、《普贤观》、《请观音》,同为天台宗立行之本。《玄义》及疏晚唐佚失,至宋景德初,从日本返传此土。《玄义》有广、略二本,广本于五意释名之后,更有十法观心。钱塘晤恩撰《发挥记》,谓此文是后人擅加,其弟子源清、洪敏共构难词二十条,辅成师说。四明知礼作《扶宗记》,专救广本十种观心。庆昭、智圆又撰《辨记》以救《发挥》,于问疑、答疑、诘难、释难往复各五,绵历七载,由是宋时台宗分山家、山外二派矣。
  《金光明经玄义拾遗记》六卷、《金光明经文句记》十二卷 宋智礼撰。自智圆撰《表微记》,以四失揭《玄义》广本观心释之伪;知礼于《拾遗记》中,对之破折无遗,发挥正义,《文句记》中作性恶说,三谛经体、法身有相、三识三观等说,阐明甚详。以为山外之托事附法二观为有教无观,从行观方为有教有观,破山外之真心观境论。又立事业二诚见佛之说,即释迦生身见遍法界佛,不须现尊特身,破山外须现之说。此为天台教史中要籍也。但原记至第十七品而示寂,其第十八品乃弟子补成之。
  《金光明经玄义顺正记》三卷、《金光明经文句新记》七卷 宋从义撰。经义虽为出于四明法孙继忠之门,而学说党于智圆、庆昭等山外之流,其引顷正记》盛破四明单法立题之说,以为法喻双用,又证观心释为伪撰。
  《金光明经照解》二卷 宋宗晓撰。宗晓为四明三家广智之裔,即四明之八世孙。此解传持山家正统,但以十门彰显《金光明经》要旨,而不逐文解释。第十章中境观修显,阐发四明妄心观说甚切也。
  《金光明经科注》四卷 明受汰撰。汰传天台,此注前明五重玄义,次逐文释义,平允浅白,无所特征。
  《金光明最胜王经疏》十卷唐慧沼撰。此疏为慈恩宗名著。义净翻传此经,慧沼尝为证义,故所撰疏,缵述玄致,文义丰富,所引经论约有百部。释前三品最为详尽,前有五门玄义,每品初又以三门解妨津深妙之义,传真空之观,此疏其蹄筌乎。
  三《大般涅槃经》
  甲 传 译
  是经梵本凡有三万五千偈,分为三分。中土所传唯有初中二分,乃迦叶菩萨、高贵德王菩萨、师子吼菩萨、侨陈如此四大士当机请问佛性奥旨。前后八译,四存四阙如下:
  《梵般泥洹经》二卷后汉支娄迦谶译。缺。
  《般泥洹经》二卷 吴支谦译《序品》、《哀叹品》。缺。
  《大般涅槃经》二卷 曹魏安法贤译前品。缺。
  《大般泥洹经》十卷 东晋释法显共觉贤译。至《大众问品》,为《大般涅槃经》之初分。
  《大般泥洹经》十二卷 北凉智猛译。缺。
  《大般涅槃经》四十卷 北凉昙无谶译。凡十三品,为《大般涅檠经》初二分,世称北本。
  《大般涅槃经》三十六卷 刘宋释慧严、慧观共谢灵运就北凉本重治,凡二十五品,世称为南本。
  《大般涅槃经后分》二卷 唐若那跋陀罗共会宁译。原谓补北本之不足,凡四品经,初题《陈如品》末,与《大般涅檠经》文势相接,经中后言法身常存,常乐我净,诸佛菩萨境界,非二乘所知。然义净三藏《求法传》,谓是《阿含经》中抄出,非大乘也。
  乙 疏 记
  此经疏释西土二论,中土七解,如下:
  《大般涅槃经论》一卷 婆薮槃豆造,元魏达磨菩提译。此论释经卷三中“迦叶菩萨问偈”,偈凡二十二,今正译十四偈半,文多晦涩。
  《涅槃经本有今无偈论》一卷 天亲菩萨造,陈真谛译。此偈亦名“涅槃四出偈”,若据北本,一见于卷十,二见于卷十七,三见于卷二十七,四见于卷二十八。偈文云:“本有今无,本无今有,三世有法,无有是处。”论中先破异见,谓初二句为外道见,第三句为小乘见,次申正义,谓本有今有,于初发心至得涅槃,一味无异,凡夫法不能染,圣人法不能清净,若起四重五逆,不能令灭也。又言为体故说清净,为用故说常乐我净。又立五常义:一无穷常,二无起常,三恒在常,四湛然常,五无变常。无穷常者,又有十义,末附“诸行无常偈释”。
  《大般涅槃经集解》七十一卷 梁宝亮集。此解集自刘宋初道生以下十家涅槃注疏,又存昙谶等七师之说,旧题《宝亮集》。据诸家目录及《续高僧传》,应是《法朗奉敕集》。六朝诸家经注,莫不融会群经,广缀异部,而此解就文叙义,虽多发挥之辞,殊鲜引证之文,疑是集者删节繁缛,非复各家之旧。传称宝亮撰《涅槃疏》十余万言,此中所存不过五六万言,所删应及其半,然备十余经师之遗说,宋齐治经之宗趣,及教义之沿革,于此可得其端倪,信为珍籍。昔梁武宗崇《大论》,兼玩《成实》,故此解中于齐梁毗昙师说如僧柔等全未选载,为可惜耳。
  《大般涅槃经义记》二十卷 隋慧远撰。此地论师之作,净影诸作中,以此记与《十地经论义记》为最精要,遍出异解,广为辩诘,但绝少与《集解》中相同者,盖皆北土诸师之说,惜未标明何人耳。所释亦为北本,而分章间有据南本处。又多引外国法师判解。涅槃注解,今存三家:一法朗《集解》,其时经论未备,法数未周;二灌顶《疏》,重在观心,略于名理。是故文丰义备,此记可谓集大成矣。
  《大般涅槃经游意》一卷 隋吉藏撰。此三论宗作,全卷有六段,于述兴皇大师说外,多取天台圆顿义,卷初自述云:“昔经注录,文疏零失,因兹讲明,聊复疏之。”盖是嘉祥晚年重作也。
  《大般涅槃经玄义》二卷、《大般涅槃经疏》三十三卷 隋灌顶撰。此疏原题智者大师说,灌顶集。至荆溪再治,始题灌顶撰。于诸文下间加私谓之词,则荆溪新意也。章安自序云:“推度圣文,凡历五载。”其勤慎若此。天台止观,以三德为归趣,而智者于摩诃止观中未尝说,若欲知之,能无探求于此疏乎?
  《大般涅槃经玄义文句》二卷、《大般涅槃经疏私记》九卷 唐道暹撰。文中数引泽州之说,泽州即是荐福寺法宝法师,疑暹之学,初出于宝,后学台宗,故所撰疏,所举法相名数,皆能简要赅明。《玄义文句》中,但是科判训诂名义,则极率易,《私记》中,亦重在事义名相,即章句训诂以楷定教观之宗旨,统核名实,绳愆纠谬,通习疏文之良助也。
  《大般涅槃经疏私记》十二卷 唐行满撰。此即随疏中事义难解者牒释之,皆极简约,所牒疏文颇有今本所无者,疑是章安原本。今世所传疏,乃荆溪再治者也。但至疏文释师子吼晶而止,后六卷未记云。
  《大般涅槃经玄义发源机要》、《大般涅槃经疏三德指归》二十卷、《涅槃经后分释》一卷 宋智圆撰。章安原疏,文高旨幽,言约义微。此疏离坚合异,派深析重,信足以彰教观之纲目。文亦典雅,但《三德指归》中佚第十五卷。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