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佛在人间 法在生活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道隆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在人间 法在生活
  (道隆法师开示萧瑞欣录音整理)
  佛教特别强调人生以及生活的内涵。西方人有一句话对我们很有启发,它和我们现实生活有密切关系。他说: ‘上帝创造人,两只眼睛,两个耳朵,一张嘴。’他的用意是叫我们用两只眼睛多看,两个耳朵多听,一张嘴少说话,这是很有道理的。中国人有句谚语“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中西方对人的看法与人的身心作用有相通之处。佛教也是强调这方面,让我们来看看佛教的观点,才能了解‘佛在人间,法在生活’这层道理。
  日本曹洞宗创始人道元禅师曾到中国学习了十几年,很多弟子问他到中国学了什么。他回答说: ‘我在中国只学到眼横、鼻竖,一切齐全。’这句话变成了一个公案,不太容易了解。另一位禅师说: ‘我终于发现我有一张脸, 目鼻耳口齐全。’这是非常类似的话。按照佛法的观点来看,人的相貌特征,是由每人不同的业而造, ‘我终于发现目鼻耳口齐全’及“眼横鼻竖’这两句话都牵涉到人格化的问题,眼横鼻竖,看东西要好好的看,是不是真正的看,是不是能看懂东西,在很多程度上是要打问号的。同样的鼻子都是竖的,在那里呼吸,人们能否从一呼一吸中,感悟到人生的哲理,体会大自然的恩赐,这也是存在很多问题的。佛教为甚么要著重这一个道理?我们从落寅到我们的言行和生活当中,就会感受到这些道理的正确性。
  佛教传到中国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佛教在这世界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佛教传到每个国家,依其文化传统、风俗习惯而起变化,是很难避免的。现在公认的只有南传佛教逞保留著佛陀的生活习惯。是甚么力量使最基本的东西保持不变?这个问题是值得我们去探讨,去深入研究的。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吃饭”来研究。南传佛教的僧人接受居士供养,饭菜放入钵内后,根据南传佛教的标准,不可单独拣饮或拣菜吃,要用手加以混和,重新制造成一个饭团后才吃。北传佛教吃饭用筷子,可是为了学佛陀吃饭的习惯,就发明了“罗汉斋”,所有的菜在锅里就已经混合来煮,为甚么要这样做呢?让我们从法的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
  佛陀说: “比丘们,识之所以停留不散,就是因为它寻求味才停留不散,它得到味的支持,栖身在味中,喜爱味,它就增长发育。’刚才说吃饭前饭菜为甚么要重新生产一遍?这是佛陀修证的一个很重要的渠道。我们为甚么会感觉到识停留不散?为甚么睡了一觉醒来还认识自己?从孩提懂事到老死,对自我的认识都没有间隔,就是因为它寻求味,当然识还包括色、香、声、触、法,现在只就味来探讨。
  菜色很多对身体健康很好,但从法的观点来看,会增加很多心灵上的负担。在丛林里过堂吃饭,我们认为是很如法的,可是与南传佛教比较还有它不足的地方。形式上是过堂吃饭,可是当义工们端著好吃的菜来时,就会把碗盘伸出去,不好吃的菜来时就让它过去,这是很微妙的生活方式的变化,但从严格修行法的观点来说,它就涉及了很重要的基本精神。
  因为识得到味的支持,在无形中,心已经加入好吃的,不好吃的,酸、甜、苦、辣等等与你相应的味觉感受及享受。味觉的享受已经根深蒂固的扎到意识里面,吃下一顿饭遗会回味前一顿饭的味。在现实生活中,识一直得到味的支持,一直离不开味的感觉,它寄生在味中,时刻想到菜饭的好吃,喜欢味,再进一步增加味道,识就增长发育。吃饭前先把饭菜混合,重新生产一遍,就不能分别菜色的味道,只有一个味道,没有好吃的或不好吃的,以避免不健康的心理出现,有利于修行。罗汉斋是在锅里就把所有的饭菜混合,也是同样的道理。再者,作为修道人的心应该体会到一顿饭的来、做、给的辛苦和不易,这份内涵是永远都要具足的。
  以上是我们要认识到的与眼、耳、鼻、舌、身有关的一个重点。佛的弟子问如何摒弃这些贪爱。佛陀答说: ‘在支持栖身的地方,识也在那里消灭。’识从佛法讲有六方面:眼、耳、鼻、舌、身、意。日常生活也离不开眼、耳、鼻、舌、身、意,所有的业、烦恼、痛苦也要从这里开始,而不是在别处找,这些话给我们有很重要的启示,就是每一个法都隐藏著真如(真理),都可以引导我们消灭痛苦,烦恼而达到涅槃的境界。
  这就是《金刚经》里面提到“法法皆真”的道理。 (须菩提,寅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心能达到“无实于恶,于善无虚” 的程度, “无寅于物,于用无虚”的胜解,心中自然充满觉正和无执。西藏莲华生大师说得: “我所悟的空如宇宙那样大,可是我的行像面粉那样细”。正念心细的“觉行”是无虚的。
  现在让我们从几个方面来认识“法法皆真”的精神,首先看看佛教常讲到的一个问题: ‘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一般人看到这个问题,思想里就已经造成很多错觉,为甚么呢?皋个例子来说。有位画师要画一幅以杓子为主题的传世之作,须要先画杓子以外的东西,最后再画杓子,这是作为一个好画家最基本的要求。一般人一直画要画的东西,却永远画不好,应该先画其他的东西,再画主体,这两方面结合起来,才形成一幅成功的画。
  学佛有一点宴注意的就是文字上的困惑,我们看到‘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只了解到其表面意义,而忽略了文字以外的另一层含意,我们没有去深思,而造成了我们文字上的错觉。虽然文字可以让我们了解很多道理,同样的文字也障碍了我们去了解更深的道理。平常学佛一谈到众生,都是以人为主,而忽略了法的部份。我们一看到“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就认为是包括人的有情众生,都有佛性。其实这句话是包括人和法的,这里的众生,不是专指人或有情众生,它是指众缘和合而生的东西。包括人和一切事物,哪一样不是众缘和合所生!所以这一句话的正确含意应该是‘一切存在都栖息著佛的生命’包括人及每一样东西,以及刚才所提到的眼、耳、鼻、舌、身、意都能让你达到涅槃的境界,都能让你达到觉的原动力,如果我们能正确的理解, ‘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和‘法法皆真’义理是相通的。不然,苏东坡怎能道得出: “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的绝妙佳句。这与长沙和尚说的“十方世界是全身”也是一曲同工之妙。禅师进一步解释道: “尽十方世界是沙门眼,尽十方世界是沙门全身,尽十方世界是自己光明,尽十方世界在自己光明裹,尽十方世界无一不是自己,”展现了“情与无情,同愿种智”的华严境界。
  从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到‘法法皆真’。以普贤讲堂装修得很庄严为例,我们如果仔细的观察每一样事物,就可以发现讲堂是由水泥、木板、螺丝钉等物件组合而成的,每一样东西都有它存在的价值,我们看东西往往好高惊远,眼高手低,不按现实生活里的条件和因缘来做事,只看到好的、大的、往往忽略了小的东西,可是往往小的东西特别重要,一面墙如果缺了些钉子,就不稳固,就通不过检查。学佛要从很小的地方去体会它的真实性,这样才会珍惜小的东西,小的都能爱护,更何况大的!这就是惜福。谁不喜欢大的?问题是你能不能把心放在小的事物去重视它,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这就是“法法皆真’和‘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的价值观念。
  现在再谈另一个关键性的问题。苏东坡有一首描述卢山的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卢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有很多深意,值得我们回味。人都有爱美的心,可是我们平常观察到的美,都是一点片面,都是局部的,真正的美要综合起来看,去卢山不管那一方面,都可欣赏到它的美,这种种的美都是不同的,要能够把前前后后,上上下下各方面的美全部综合起来,才是真正的美。我们观察的美都是局部的,片面的,从佛教的观点来看是不行的,要与全部的美完全融合,才能真正欣赏它的美。
  修行也是一样,日常生活中做某一样事情是否能做到身心与事情完全融合?融合不进去就会产生两面性,佛教的修行法有观呼吸或念佛等等,念佛时要整个身心,整个思想与念佛融合,才能获得一心。修行难也就难在这一点。学佛的人认识事物,往往不能体会其整体,认识到那里,心就放在那里,也就执著在那里,不能做到像欣赏卢山的美一样去体会它整体的美。如果能做到样样东西都整体去欣赏它,才能够体悟到应无所住。应无所住就是卢山整体的美,在于众多因素的融合一起而出现,这些因素却又在于其无所住处中。
  从应无所住也可以反映出卢山的美是由很多的缘组成,春夏秋冬的景色都不一样,今天的卢山与几年后的卢山也不同。认识卢山整体的美才会进一步认识到缘起的作用,也自然会认识到缘起的道理,这是可以从日常生活中感受出来的。我们常说的一句话: “实践出真知。’正确的见解、观念、知识都来自于实践,一定要从实践当中去感受,去观察事物,才能够获得它的正确性。学佛不能闭门造车,一定要落实到日常生活行事当中。
  实践出真知不出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善的,一个是恶的。善又分有漏善法和无漏善法。确切地说,住相的行善为有漏善法,离一切相而行一切善为无漏善法。换一句话说,也就是“为善不为善染”,而努力去做“已生善令增长”的自利利他的事业。我们都感觉到恶的方面,对我们来说,都是很厌恶的,应该要避免它,佛教本身就提倡众善奉行。行善要得到好报,作恶呢可能不好,这是世间一般宗教信仰的观念。但我们学佛的人,除了认识这一部份以外,还要更加提升,怎么样去认识它呢?我们要了解到善与恶都是缘起的。缘起的规律是此生彼有,此灭彼无。那么,修习善法,摆在我们面前的也只有二条路:趣向人天和导向涅槃。在行十善的人天果报的过程的同时,迈向解脱的善法的行持,自心也要努力提升。在《维摩诘经》里用“香饭消化”的譬喻,来说明因果相互转化的缘起的道理。在人的现实生活中,一顿饭后的缘起,则转化成人的精、气、神、力等相关的状态,相续地维持着生命,这是有情“段食”的特征。能减除一切诸烦恼毒(见下述六种心性质地),然后乃消,才叫做“香饭消化”。修学佛法者,要多食此“香饭”,才是修道本色。
  所以你老是要求善法,而不去修自己的心,从不努力做些“自净其意”的工作,这也是问题所在,易落于人天果报。从宗教来说是提倡善法,但是我们从修证方面来说,对善法的修证也是缘起的,我们虽然要去修善法,但就像《金刚经》说的,要应无所住地去行一切善法。如果你意味着去制作这些善法会得到好的果报如何等等,反而受善法的染着,那么它最后一样只归于人天福乐而已。如此说修善法究竟导向于何处,心才安住呢?这就是我们从实践当中来认识这个问题 一一 有漏善法的缘起导向生灭变化的人天果报。无漏善法的缘起才能导向不生不灭的涅槃。只有“自净自心”的慧用(见下述十一种不健康的心理),才是修道者追求行善的正确的理念。下面我们来看看,我们所追求的东西,一定要超出自我这个范围,我们才能够认识到佛在人间,我们都知道普贤讲堂是以大行普贤菩萨的愿行为主的,普贤菩萨是骑大象的,文殊菩萨则骑狮子,大象与狮子各代表甚么呢?一般人很少进一步去探求它们的含意。云门禅师有一段对话与此有关,现在提出来讨论:
  僧问云门: ‘普贤为甚么骑象,文殊为甚么骑狮子?’云门云: “我也无象,也无狮子,且骑佛殿出三门去也。’佛教讲真佛,象与狮子代表法。佛殿是建筑物,是很多因缘组成的,既然称为佛殿,一定有一尊佛坐在里面。我们能够看到身体像佛殿一样是由因缘组合而成就已经不错了,很多人都不容易看到它是缘起的。能够看到佛殿里有一尊佛,这一层就更难了。长沙和尚对此也有说明: “从眼根返源名为文殊,耳根返源名为观音,从心返源名为普贤。文殊是佛妙观察智,观音是佛无缘大悲,普贤是佛无为大行。三圣是佛之妙用,佛是三圣之妙体。”
  云门禅师说: ‘我骑著佛殿出三门。’也就是佛(真佛),天天背著佛殿找来找去,也拖著自己的身体出去。 “三门”是空、无相、无愿。证悟到“三门清净绝非虞”境地, 自心也就是“佛”了。他已经证到真佛,身体只是一个附属品,里面那一层他已经得到了。学佛要突破这一层最难,要认识到身体里面还有一个真正的佛和你是息息相关的,这一点很难认识出来。外国人很喜欢吃汉堡包,以牛肉为主要的肉食。以前有一则电视广告里有位女顾客到速食店买汉堡包嫌其牛肉少就问:Where is the beef?花费了很多心力,做了很多工作,却没有抓到重点,就像牛肉少就不成其为汉堡包一样。佛教中也有一句话也是与肉有关的: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句话出自一棕禅宗公案。
  一位禅师路过屠宰场,看到有人想买肉。禅师看那人的因缘成熟了,就对屠夫说: ‘给我切一斤精肉。’屠夫说: ‘那一块不是精的?’可能是因缘成熟了,那人听了这一段对答就悟了。这也是与肉有关系的。所以说每个法都能够帮助我们,不是只有那一个法才能让你开悟,所有的法,只要因缘成熟,都能够起作用。屠夫说那一块不是精的,有没有道理呢?所谓的精,是人心的取舍,喜欢瘦的就说瘦的好,喜欢肥的就说肥的好, “肥”与“瘦”皆存于整块肉之中,整块肉都是好的,那一点不是精的?只是人心的取舍有别。从这段故事,我们也可以得到很多启发。整块肉(体)与肥和瘦(用),其实,是统一的,造就是“体用一如”的禅悟境界。
  日本有一位禅师带徒弟去看球赛,比赛非常剧烈持续了一两个小时,球员们都累了。这时禅师问他的徒弟是不是累了。徒弟回答说他也累了。这场球赛方算告一段落。上次这里有位少华居士问我说: “徒弟为甚么累了”?我回去琢磨了很久这个问题对我也很有启发。
  如果你的心一直向外寻求比赛的情绪,你的心就永远不会停息,这场球赛也就不会停止。球赛已经结束了,可是你的心还没有停止,遗继续追逐比赛的情绪。禅师问弟子是否累了,弟子说他也累了,意思是叫弟子摄心向内,不要再向外追逐。心若向外再怎么样,不管是到那里去,是会造成很多疲倦,只不过是时间长短不同而已。心向外看球赛看累了,就应该收心向内, “向内心求解脱”。球赛就跟著结束了,造就是“息心达卒”。所以学习佛法可从许多日常生活的例子得到启发。
  心的取舍,心量的修养是很重要的。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大乘佛法为甚么特别重视这一点。佛教很多经典提到“生死事大”。 《六祖坛经》把这个问题提升到“心量事大”这个层次。 “心量事大”解决了,生死这个问题自然也就解决了。从这里自然也可看到未法众生在“心量”这个问题上所造成的身心障碍。六祖大师提出最基本的“心量事大”,这一点就变成了目前一个指导性的思想,修行也好,做那一样事情也好,-应该都是在解决“心量事大”这个问题的重要的一部份。 《菜根谭》有说: “士先器识尔后文艺”。弘一大师对此更明确地指出: “君了先器识尔后学问”。这裹的“器识”就是指“心量”。何谓“心量事大”? “量”是指内涵,有好有坏,当然做为心性的内涵,应该是自我高度的修养,就是自己要做一员心灵精神的清洁工,向周利盘陀伽的“扫帚”学习, 日以继夜地去扫除1.不善心2.嫉妒心3.谄曲心4,吾我心5.诳妄心6.轻人心7.慢他心8.邪见心9.贡高心10,恶毒心11.邪迷心等不健康的心理垃圾尘埃,使自己的心性质地具足1.慈悲心2.仁爱心3.善良心4.正直心5.喜舍心6.平等心,造就是“心量事大”的精神内涵。心能若此,何愁生死不了。
  《妙法莲华经》中有一句话“黑风吹其船舫,漂堕罗刹鬼国。”以前有一位学者问一位禅师: “如何是黑风吹其船舫,漂堕罗刹鬼国,请师开示。’这位禅师没有正面回答。他说: ‘客作汉,问你么事?’客作汉是唐宋时的俚语,按现在的话说就是“小子”。禅师是说: “小子,这不管你的事?’这位学者脾气就来了。他想: ‘你是位禅师不回答我的问题就算了,为甚么骂我客作漠?’禅师说: ‘这就是黑风吹其船舫,漂堕罗刹鬼国。’学者听了恍然大悟,马上向禅师顶礼。黑风就是你的脾气,本来好好的,一听禅师骂人的话,气马上就来了。船就是业组成的身体。你有憎恨的心,将来就会把身体吹堕罗刹鬼国。你看这是多么直接,从学佛当中就可以看出这些基本的道理。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点我们要认识到,由于自己修证功夫不足,不能认识大自然的奥妙和真理。按照佛法的基本精神去引导,一睁眼便可看到大自然在默默地给我们讲经说法。看到一棵漂亮的树,花朵是红的,叶子是绿的,它不是很自然地表现它的真实吗?但是这种真实自然的展现着多少因因缘缘付出和代价,这层深含又有几人能感悟?人为何不能跨越私心,不也是另一种的展现。大自然都默默地启示真理,这是很真实的表现,需要我们用思惟加上“花朵是红的叶子是绿的。”这样再去点缀,事实上都是多余的。禅宗不立文字,道理就在这里。这些东西已经真实地反应出来,就是这样子,不需要多讲,你用心的去体证,去体会就好了,这就变成一个自我印证的工夫出来。
  学佛往往提到要持戒,如五戒中的持不妄语戒,不妄语就是每句话都是真实的自然的,你的话都是真实的表露。有一个常提到的名词“真如”。何以为“真”?何以为“如”?一般人以为它是真实的体,不变的东西。从佛经去探讨”真如”的含意, “真”应该是恭敬心、尊重心、真诚心。心要很真,对任何事情都要很真诚、恭敬、尊重,这样一种非常真的东西从你的心中散发出来。这是第一层我们要努力去做的,所谓“思无邪”或“自心无恶”。它就成为你的本性、本智,因为它会反应在你的行为上,所以一定要你的心口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这就是“如”。你的心非常真诚、恭敬、尊重、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这就是现成的佛,而不是一个东西在那里不变,才叫做真如(这种抽象不正确的解释,已把真如带向了浓厚的“梵我”或“上帝”的色彩)。它就是这样“表里如一”的展现,才是真如的确切内涵,这是我们应该要学到的东西。
  佛教说不妄语戒,实际上,就是你的真实的表露,才做到不妄语戒,所以不立文字和不妄语戒应该是相通的。法的本身就是缘起的,自己要善能观察和认识,但是自心一定要保持着“初善,中善,竞亦善”, “不善不生,善法不灭”。另外遗有一层含意也宴在日常生活中去提升、去认识。禅宗常用棒喝当作教育的方法。中国的佛教是以印度佛教为基础。但传到中国以后,佛教的含意就更加生活化,更契合于人情事故,不要学了佛就不通人情事故,这是没学好的。佛法往往是落在人情事故上,也是放在实际生活当中。现在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为甚么禅宗会提倡以一个“喝”字来代表它的真实的内容,我们都可以感受到的,但是我们都觉得奇怪,为甚么只是一个字?无论你问甚么,禅师就喝你一声,有些人不理解它就被吓了一跳。我们来看看,它最基本的含意,对我们会很有助益。
  ‘“”中的对话摘录自续传灯录,宋朝东京继成禅师答覆贤首宗善华严者所间“为何禅宗一喝能转凡成圣,能入五教”。 ()中的句子是道隆法师开示。’
  有善法师问一位禅师问题。禅师震声喝一喝,问善法师说: ‘闻么?’善答:‘闻。’禅师说: ‘汝既闻,此一喝是有。’过了片刻,禅师再问: ‘闻么?’善答: ‘不闻。’禅师说: ‘汝既不闻,适来一喝是无。’ (你说 闻,看来这一喝已消逝了。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 ‘我初一喝,汝既道有。喝久声消,汝复道无。道无则原初实有,道有而今实无,不有不无。’ (你说没有,可是当初是有。你当初说有,可是喝久声消,现在是无,所以是不有不无。这是另一个很重要的概念。)
  ‘我一喝之时,有非是有,因无故有。无一喝之时,无非是无,因有故无,即有即无。’ (我喊那一声时,你说有吗?可是久了以后就不是有。这种有是因为无才有的。我不喊那一声的时候,声音没有出来,就没有喝,你说没有听到吗?认为是无,这种无是因为有才无的。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就应该是“即有即无”,这是另一个境界。)
  ‘我此一喝,不作一喝用,有无不及,情解俱忘,道有之时纤尘不立,道无之时横遍虚空。即此一喝,入百千万亿喝入此一喝。’
  我们为甚么要举禅师最基本的教育方式?对佛法的理解,不离开人间的人情事故来反映佛法的精神,单独一个喝,把佛法的整个精神全部展现出来,所有的原理全部在一个喝里面。有和无,非有非无,即有即无,这些都是我们常识上的思想概念和认识。日常生活中那一样东西脱离这个范围?一喝都包括了。只是我们没有那个深度去了解祖师那一喝的妙用在哪里?
  ‘道有之时纤尘不立,道无之时横遍虚空。即此一喝,入百千万亿喝。百千万亿喝入此一喝。’在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的心要一层层去提升,要提升到这一个水平。
  “非唯一喝为,乃至一语、一默、一动、一静,从古至今,十方虚空,万象森罗,六趣四生,三世诸佛,一切圣贤,八万四千法门,百千三昧,无量妙义,契理契机,与天地万物一体。’ (一喝当中把日常生活中的背景全部展现出来。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每一个程度都不同,有无,非有非无,即有即无,或者说有无俱忘等等,这里包括所有闩常生活中的一切都离不开的,所以祖师说: ‘一语一默,一动一静,从古到今最重要的是‘契理契机,与天地万物一体。’就是说我们的心与天地万物一体,这里头心量有多大。这是在学佛当中的一种启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要把心量提升到这样一种境界,这样一种水准。’
  摘自《普觉》2007年第3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佛缘曲情
下一篇:佛足千辐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