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恩洋:佛学通论(2)
五、相互增上
五蕴是相互增上的,于中根境生识,同时起受想行,是色于识等增上了。由受想行识的结果,转生新的根身境界,是识等于色增上了。识为心王,受想行识依止而生,是识于受想行增上了。由受想行助成心事,是受想行于识增上了。受愈痛切,则进求解了之情深,而奋起行动之志切,是受为想行增上了。杯弓蛇影,此妄想也,而疾病生,是想能增忧苦了。妄想即正,而忧苦拔除,是想能起喜乐了。行失则苦忧,行得则喜乐,行增益受,又何疑乎。若夫想行相关,互作增上,已说不赘。由色起觉起受,由受起想,由想起行,是为前前引生后后。由受而觉愈分明,由想而受愈严重,由行而想愈确实,是为后后增益前前。虽然如此,受想行识,亦有一法偏增,映夺余势的情况。如耽嗜五欲者,曾不想及当来之安危。虽知其危亦无奋起之行。想涉冥冥者,现境当前而不觉,寒热触身而无受,更无事于行动造作了。而一志工作努力不懈者,亦目无余视,耳无旁听,意无他想,饥寒劳倦之尽忘,而受亦不起了。心理状态种种不同,不可一概论也。
六、自他影响
在每一有情,其五蕴是互相增上的。在一切有情间,其五蕴又是彼此影响的。尤其是在人类,它不能孤独生存,其色受想行识都互相关联、互相协作,以共济生存。既有共同依止游衍生活食息的土地、山川、城郭、宫室、稼穑、桑麻、衣服、车乘,又有共同的习惯、好尚、思想、见解、信仰、情感、态度、作风以共事业,同甘苦,休戚相关,安危一体。从此而有父子兄弟之伦,朋友宾主之喧,家庭社会民族国家之集聚组织,法律制度宗教道德艺术科学教育文化之演进发展。其作之也,非一人之业,称之为有情共业;其受之也,非一人之果,称之为有情共业所感同受之果。佛言:一切有情,互作增上。又言:一切有情,互相见等,不互受用,而不可得。所以一切有情的五蕴,是互相影响,互相交织着的。
上来已述蕴处界竟,此是我佛所立的根本法门,总名三科。后来无著菩萨作《集论》,即以诠释三科为本地分。言本地分者,为一切教法之根本,一切义理之所依,可以知其重要了。故此最先明之。
第六节五位百法
五位百法释以六门:一、法门缘起,二、诸部异义,三、总释五位,四、别释百法,五、善染根本,六、总摄万有。
一、法门缘起
佛教弟子观察诸法、分析诸法、论辩诸法,不于境界笼统模糊而起僻执,或执无为有,或拨有为无,如说有天神主宰创生人物,执有常住实我往来生死,及以无因无果断见空见种种邪见。故说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三科等法门,具如上述。佛弟子即依如是教,分析观察一切法相,有如实知有,无如实知无,正见不迷,解脱生死。即以此故分别法相,习为风尚。此之教法即名论议,即名阿毗达磨。三藏十二部经有论议经,有阿毗达磨藏,由来甚久。持此法门修者,即名阿毗达磨论师。佛之弟子大迦旃延,论议第一;佛说法已,诸余弟子,群集尊者大迦旃延,询问法义,彼常常时为诸弟子分别法相、开释疑难、显其深义,譬喻广解,众共尊彼为对法师。佛灭度后,诸部渐兴,每一部中,皆有对法。而一切有部, 《一身>>、《六足》,发展而为《大毗婆沙论》,法义繁广,尤集前期阿毗达磨之大成。世亲菩萨最初有部出家作《俱舍论》,依《毗婆沙论》,立五位七十五法。后来从兄无著菩萨修学大乘,依《瑜伽》、《显扬》、《阿毗达磨集论》等造《百法明门论》,于是五位百法的法门遂乃明确建立。五位百法是佛说蕴处界三科法门的发展,它是根据佛的言教裒集类分,经过了有部《一身》、 《六足》、 《大毗婆沙》,最后到大乘佛教《瑜伽》、《显扬》、《集论》而后确定的。它指出了宇宙间的一切本质、现象和真性,而为一切有情世间器世间乃至出世间的事理所依,因此五位百法是观察宇宙、分析宇宙、了解宇宙真象的细密而完备的根本法门。
二、诸部异义
五位百法既是次第发展的,因而诸部所立各有不同,如《俱舍论》依一切有部立:
(一)色法十一种:五根五境及无表色;
(二)心法有六,即前六识合为一种;
(三)心所有法共四十六,别为六类:a、大地法十:受、想、思、触、欲、慧、念、作意、胜解、三摩地,b、大善地法十:信、不放逸、轻安、舍、惭、愧、无贪、无嗔、不害、勤,c、大烦恼地法六:痴、放逸、懈怠、不信、昏沉、掉举,d、大不善地法二:无惭、无愧,e、小烦恼地法十:忿、覆、悭、嫉、恼、害、恨、谄、诳、侨,f、不定地法八:寻、伺、睡眠、恶作、贪、嗔、慢、疑。
(四)不相应行法共十四:得、非得、同分、无想异熟、无想定、灭尽定、命根、生、住、异、灭、文身、名身、句身。
(五)无为法共三:择灭、非择灭、虚空。
共七十五法。它与后来的瑜伽宗的五位百法有许多的不同:一、位次不同,有部先色法,次心法。瑜伽则先心法,次心所,第三才是色法。二、是法数不同,一为七十五法,一为百法,心法有部无末那、赖耶,又将六识合为一种。无为法无不动、想受灭、真如。不相应行无流转、定异等十。心所中善心所无无痴。烦恼无恶见、失念、散乱、不正知。共缺二十五法。三、摄属名义不同,心所法中瑜伽的遍行别境,有部称遍大地法。瑜伽善心所,有部称大善地法。瑜伽的根本烦恼、大随烦恼,有部通称为大烦恼地法。中随烦恼有部称大不善地法。尤其是瑜伽根本烦恼中贪嗔慢疑,有部皆列入不定地法,此皆摄属名义之歧异也。四、假实义别,于中以不相应行异义最大,大乘说不相应行只是心心所色的分位差别,只是现象,别无实体。有部则说有体有用,是实有法,经部先已非之了。有部如是,诸部更互不同。如锡兰所传上座部义:无为法——涅架。色法二十四,五根五境外,更立女根、男根、食命根、空、威仪、言语、 “轻妄?”、“能伸缩?”、“能适应?”、集、住、异、灭、段食①十四色法。心法六,即六识。心所有法五十二:于中一遍行心所七:触、受、想、思、作意,外加定和“命根”。二别境心所六:寻、伺、胜解、勤、悦、欲。三善心所中又分a、般若一,慧;b、二无边二,悲、喜;c、三戒三,正言、正行、正生;d、遍行善心所十九,信、念、惭、愧、无贪、无嗔、“平定?”、“心身之轻安?”、“心身之轻?”、“心身之柔软?”、“心身之堪任?”、“心身之熟练?”、“心身之诚敬?”(后之六种各为双数合前七,故为十九种。言心身者意指心心所。)四不善心所十四,痴、无惭、无愧、掉举、贪、不正见、慢、嗔、嫉、悭、恶作、昏沉、睡眠、疑。总八十三法。不相应行缺而不立。(见英人迈格文著《佛家哲学通论》)此外余部,如大众部立九无为:择灭、非择灭、虚空、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缘起支性、圣道支性。见《异部宗轮论》。如是等法义差别,不能尽详。总的看来,瑜伽宗义最为精备。它既承受了诸部的成绩,又给诸部以合理的发展,是研究法相最初人门的典型途辙了。因此本篇特详五位百法。
三、总释五位
此外的五位实在是五类诸法——百法经过对法论师的分析综合,别其异,合其同,共有五类法,即是心、心所、色、不相应行、无为法等,所以名五位者,由于排列叙述位次先后不同,故立位名,于中名义者:
(一)心法
心有多名,谓心意识。识谓认识,于境觉了,故说“了别名识”。意谓计虑,推度事理,故说“思量名意”。心谓集起。集者已过之事,见闻觉知经验心得彼诸知识能集聚储蓄于自心。起者后时得缘先所集者还能重现、再度生起。已过能集,未来能起,有情方能连摄三世自成统一的人格,否则如风光等,忽起忽灭,不相连属,即不成其为一整个的有情了。故说“集起名心”。又此心者,为诸心所之所集故。于缘境时能起感象为亲所缘故。集诸心所起诸现境,是心用也。故此心用,具了别、思量、集起三义,力势最胜,居五位之首也。虽一切心皆具三用,但眼等六识了别用胜,第七末那思量用胜,第八阿赖耶识集起义胜。因此有时有说第八名心,第七名意,前六名识。
(二)心所有法
恒依心起,与心相应,系属于心,名心所有法。如受想等,恒依心起,识不起时受想无能起故。与心相应,谓同一时起,同依一根,所缘境界其相相似,自体事等,染净性同,具是四义,与诸心法俱现和合与作助伴,共办事业,名与心相应。即以此义心所又名相应行法。系属于心者,心为主故,受想行等既不能离心独立,又不能离心而别有所事,故名系属于心。即以此故,名心所有法也。虽说心所有法不能离心,当知心亦不能离诸心所,离助伴力,不孤独生;受想思等各别功用,心犹不能自成办也。
(三)色法
变现名色。言变现者,一触对变坏,二方所示现。触对变坏者,有质碍法,遇触对便变坏,如金石等。方所示现者,可见闻等法,如声光等,于彼现生时,必据方所,以示现而可识也。色法既为根身器界之体质,故说触对变坏以显之。它又是识所缘的境界,故说方所示现以显之。
(四)心不相应行法
行法有二:一相应行,即心所有法;二不相应行,谓彼不如相应行法,有其自体与心相应,有其功用作心助伴共办事业。体用皆无异相应行,名不相应行也。若尔此法何以成法?曰虽无体用,相状非无,即心、心所、色三者分位差别相故。如生住异灭四相不同,于心等法上有此等相,立此法也。
(五)无为法
前四种法从因缘生,生已即灭,有生灭故,是有为法。于生起时有作用起,能有所作,故名有为。此无为法,是诸法实相,诸法真理,其性常住,无生无灭,又无作用,无所作业,故名无为。
四、别释百法
(一)心法八种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眼等六识,即六识界。眼识依眼根生,了别为性,以了别色境为其业用。为是意识依意根生,了别为性,以了别法境为其业用。意所缘法,有广狭二义:一者十八界中法界,凡为前五识所不能缘者此独能缘;二者通十八界皆名为法,意识能遍缘一切法故,五识不能缘者彼皆能缘,根境识三彼皆能缘也。此意识业用最为繁广,五识但能各别认识自现境而已,意识既能了别一切现境,又能思量过去未来等境。它能了别一切事,又能抉择一切理。它更能思虑筹谋对一切事给予各种不同的反应处理改造创造,即是一切言语行为,所谓身业语业,都是由它作的。它的业又有善不善等不同,因与一切善法烦恼皆相应故。因此世间之升沉,乃至于发心、修行、离欲、解脱乃至成佛,也是由第六意识作的。其眼等五识不过各别取境供给此识思想行为的资料而已。第七末那识,即意处意界,为意识所依的根。为别意识,或单译为意。它与八识互依而起,恒时相续。性主思量,执八识为我,故性恒染。亦能令前六识染。要此末那净时,前六识方净。故又称为前六识的染净所依。有多要义,此弗能详。第八阿赖耶识,义译藏识。它能受转识熏习,持彼习气为种,生起后时转识。又为七识执以为我。由具能藏、所藏、执藏三义得藏识名。它为诸识根本所依,故又名本识,它是有情根身之执受者,即为有情生命之根本。它持种能生诸识,又为有情心灵的源泉,如此多义到第九章当专陈述,此略不说。
(二)心所有法五十一种
于中又分五遍行;五别境;十一善法;六根本烦恼;二十随烦恼,随烦恼中又分大八,中二,小随烦恼十;四不定。
1、五遍行
诸识起时,无论何界何地,善染无记,皆俱有彼,名为遍行,即是触、作意、受、想、思五种心所。《成唯识论》云:“触……令心心所触境为性,受想思等所依为业。”谓此触有和合功能,能令心及心所和合取境,亦能令心与境和合。由此能令受想思等生起。“作意谓能警心种为性,于所缘境引心为业。”心心所法种子眠伏,由作意力警觉令生,生已令趋自所缘境。设作意不起,色声当前而不见闻,圣道正理不得寻求了。“受谓领纳顺违俱非境相为性,起爱为业。想谓于境取像为性,施设种种名言为业。思谓令心造作为性,于善品等役心为业。”受想思等三,于五蕴中已述。
2、五别境
特殊境界,方使生起,常境不起,故名别境,谓欲、胜解、念、定、慧五。欲谓于所乐境希望为性,勤依为业。希望即欲,于乐境生。由希望故,便勤造作。诸所不乐,即无欲起。胜解于决定境印持为性,不可引转为业。由教及证,于所取境,审决印持,由此异缘不能引夺。念谓于曾习境令心明记不忘为性,定依为业。定谓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为性,智依为业。慧谓于所观境简择为性,断疑为业。
3、十一善法
自他俱利,二世俱利,性离愆秽,胜过恶故,名之为善,即信、惭、愧、无贪、无嗔、无痴、精进、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
信,谓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为性。对治不信,乐善为业。此信自性,谓心净,当知信有二义:一者诚信,真实不虚。二者信任,倚任不疑。于事于理于人,能至诚倚任无二心者,是谓心净也。反之虚伪狐疑二三其德者,心不净也。此信境界谓实德能。实谓真理,德谓圣贤,能谓自身具有彼能。信有真理,信有圣德,更能自信其身能证彼理,能成彼德,是为信者。此信因果,谓深忍乐欲。深忍即胜解,于决定境审决印持,此是信因。乐欲即欲,于彼希望,即是信果。由此故能对治不信,乐善不倦。即此可知信唯是善。世有以迷信为信,谓通三性者,当知信非是迷。迷在邪胜解,及与恶见,过不在信也。
惭,谓依自法力,崇重贤善为性,对治无惭,止息恶行为业。
愧,谓依世间力,轻拒暴恶为性,对治无愧,止息恶行为业。
无贪,谓于顺益境,无著为性,对治贪著,作善为业。
无嗔,谓于违损境,无恚为性,对治嗔恚,作善为业。
无痴,谓于诸理事明解为性,对治愚痴,作善为业。
此无贪无嗔无痴非但贪嗔痴无,而是有体有用能令心心所法于诸境界不起贪嗔痴,就其业用说名无贪嗔痴。就自性言,无贪即恬静淡泊。无嗔即慈仁宽恕。无痴即明了通达。它是有积极意义的,故均以作善为业。又名三善根,为一切善业之根本。
精进,于善恶品修断事中,勇悍为性,对治懈怠,满善为业。言满善者,无贪等三,能正作善,由精进力,策发勇往,令善成满。
轻安,谓远离粗重,调畅身心,堪任为性,对治昏沉,转依为业。离粗重故轻,调畅故安,由此有能任载道业。转依者,身心为有情依止,转粗重的身心为轻安的身心故。
不放逸,谓即精进三根,于所断修,防修为性,对治放逸,成满一切世出世间善事为业。此一善法,总以精进和三善根为体,以防修为性。防者,于所断恶,预防之令不生,较起而后断者为更进。修者于所起善,更修令之增长成满,不中途止息。
行舍者,精进三根,令心平等正直无功用住为性,对治掉举,静住为业。简异受蕴中舍,名为行舍。由舍令心离掉举故,初心平等,次心正直,后无功用,便得静住。
不害,谓于诸有情不为损恼,无嗔为性,能对治害,悲愍为业。此法所缘,谓有情,自体即无嗔行相,谓不为损恼,纵于我烦恼者尤悲愍彼不损恼故。与无嗔异者,无嗔与乐,不害拔苦,是业差别。无嗔于苦苦具起,此但于有情起,是所缘差别。无嗔与乐俱,不害与苦俱,别有与喜相应之喜,与舍受相应之舍,共为四无量心是为相应差别。
4、六根本烦恼
自性垢秽,性不安静,自恼恼他,生诸过失,名为烦恼。烦谓烦扰,恼谓恼害。根本烦恼,即贪、嗔、痴、慢、疑、恶见。此为根本,有随烦恼生,故名根本烦恼。
贪,谓于顺益境,染著为性,能障无贪,生苦为业。于境染著者,耽嗜沉湎,即自生苦。因贪染故,非理非法以诈以力而谋取之,更生苦了。
嗔,谓于违逆境,憎恚为性,能障无嗔,不安隐性,恶行所依为业。不忍违逆,便自躁扰,心不安隐。忿怒恼害,执杖持刀逼迫他人恶行所依。
慢,谓恃己于他高举为性,能障不慢,生苦为业。慢者凌人,人亦拒之于千里,慢者不虚心,不能自见其过,取人以为善,失德败业,苦日生了。
痴,即无明,于诸理事迷暗为性,能障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由迷暗故,增长贪嗔。颠倒谬妄,慢疑恶见一切杂染由之生起,生死轮转无穷期了。故贪嗔痴为三不善根,于中又以无明为一切杂染根本。
疑,谓于诸谛理犹豫为性,能障不疑,善品为业。痴者本性迷暗,疑则既遇善教,示之谛理,仍复犹豫狐疑不决,不信从也,故能障善品生。
恶见,谓于诸谛理颠倒推度,染慧为性,能障善见,招苦为业。此见差别有五:谓一、身见,执我;二、边见,执断执常;三、邪见,拔无因果实事实理,及执一因不平等因非有为有;四、见取,执其所见为最胜,能得清净;五、戒禁取,执彼戒禁,能得解脱。
5、随烦恼
此是根本烦恼分位差别,及彼等流。体性是一’而行相殊,日分位差别。体性各别,而气类相同日等流。随根本烦恼生故,名随烦恼。此有二十:小随十,中随二,大随八。
(1)小随十者:忿、恨、恼、嫉、害,以嗔为体,为嗔分位。忿,谓依对现前不饶益境,愤发为性,能障不忿,执仗为业。恨,谓由忿为先,怀恶不舍,结怨为性,能障不恨,热恼为业。恼,谓忿恨为先,追逐暴热,狠戾为性,能障不恼,蛆螫为业。嫉,谓徇自名利,不耐他荣;妒忌为性,能障不嫉,忧戚为业。害,谓于诸有情心无悲愍损恼为性,能障不害,逼恼为业。悭侨以贪为性,贪之分位。悭者,耽著财法,不能惠舍,秘吝为性,能障不悭,鄙畜为业。侨,谓于自盛事深生染著,醉傲为性,能障不侨,染依为业。覆诳谄以贪痴二分为性,贪痴分位。覆,者于自作罪,恐失利誉,隐藏为性,能障不覆,悔恼为业。诳,谓为获利誉,矫现有德,诡诈为性,能障不诳,邪命为业。言邪命者,不以正法,罔他利养,邪活命故。谄者,为罔他故,矫设异仪,险曲为性,能障不谄,教诲为业。为罔他利,谄曲取容。或藏已失,不任师友正教诲故。此十所以名小随者,行相粗猛,易断知故。具惭愧者,即不起故,各别独起,不遍染心,及不善心。时位短狭,故名小随烦恼。
(2)中随二者,无惭无愧。无惭,谓不顾自法,轻拒贤善为性,能障碍惭,生长恶行为业。无愧,谓不顾世间,崇重暴恶为性,能障碍愧,生长恶行为业。此二自有体性,是根本烦恼等流。遍于恶心不遍染心。狭于大随,宽于小随,故名中随烦恼。
(3)大随八者,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举、失念、散乱、不正知。不信者,于实德能,不忍乐欲,心秽为性,能障净心,惰依为业。懈怠者,于善恶品,修断事中,懒惰为性,能障精进,增染为业。放逸,于染净晶,不能防修,纵荡为性,障不放逸,增恶损善所依为业。昏沉,令心于境无堪任为性,能障轻安,毗钵舍那为业。此即懵懂,令观不起,故障轻安及观。掉举,令心于境不寂静为性,能障行舍,奢摩他为业。失念,于诸所缘,不能明记为性,能障正念,散乱所依为业。散乱,于所观境,令心流荡为性,能障正定,恶慧所依为业。掉乱何别?散乱令心易缘,掉举令心易解。不正知者,于所观境谬解为性,能障正知,毁犯为业。此八随烦恼遍于染心名大随烦恼。于中不信、懈怠、昏沉、掉举、散乱五法有体,为根本烦恼等流。放逸,为懈怠三不善根分位。失念为染念与痴分位。不正知为染慧及痴分位。
6、四不定
由不同前五位心所,非如触等定遍心故,非如欲等定遍地故,于善染等皆不定故,名为不定。谓恶作、睡眠、寻、伺。恶作即悔,于先作业追悔为性,障止为业。恶先所作,故名恶作。悔先不作,亦名恶作。悔先恶业性即是善,悔先善业性即是恶,悔非善恶,性是无记,故为不定。睡眠即梦非无心眠,彼属闷绝,无心法故。眠,令身不自在,昧寤为性,障观为业。谓睡眠位,身不自在极沉重故,心极暗劣,极模糊故。虽极昧略,仍有作善作恶种种行相各别生起,故是不定。寻谓寻求,令心匆遽,于意言境粗转为性,安不安住,身心分位所依为业。伺谓伺察,令心匆遽,于意言境细转为性,业如寻。寻伺论云以思慧一分为体,当知亦以想为体。意言之境,即属想像概念名言,正是想所行故。特此寻伺取非现境,用力劬劳,待思造作。于事理疑似,比较观察,待慧抉择c故应以想思及慧为体也。今世所云思想,即此寻伺。寻伺忙迫,故云令心匆遽。寻伺未得,苦心焦思,故令身心不得安住。寻伺既得,于疑得解,于理既通,涣然冰释,绎然理顺,故令身心安住。此即精神劳动之代价与收获也。粗转细转,是二差别。此二善染不定,如理思维,求证谛理即善。非理思维,求非正道,即不善。亦有游思玄想,非善非不善者。
以上六位心所有法五十一种,精密深细,条理分明,即佛法对精神心理之分析,有多要义,应广阐发,待专作佛教心理学时详之。此非专论且止。
(三)色法
色法十一种,谓五根五境,及法处所摄色。五根即五内色处,五境即五外色处,前已略说。今更述二事,1、大种造色义,2、法处所摄色义。
1、大种造色。
大种共四,谓地水火风。以坚湿暖动为性,但是功能,非是实物。此分内外,内大种谓有情根身所摄,骨骼形段筋肉皮毛等为地;血液胃液胆汁肝汁唾液乃至汗便等皆水;体温热度为火;出人息及全身力气能行动者皆风。由内大种构成有情自体身形脏腑等,及扶根尘以为眼等五根之所依止,再生起五识。此内四大种各别业用者,谓内地体,形段受用为业。内水体,润泽聚集受用为业。内火体,成熟和合受用为业。内风体,发动作事受用为业。地坚为性,故成身形,以资持载。水湿性,由彼润泽聚集使全身内外脏腑骨肉不因干枯焦燥至于分散瓦解。火暖性,它能成熟和合,使有情所食取外四大种于自身内消化变化,与自体和合,并成熟以为自身。风动性,有力有势使自身内部气血循环等有静的运行,自身外部手足形体能持能负能动作行动。故无地则根身的形体不成,无水则虽成而枯槁分散,无火则不消化和合成熟长养,无风则无生气活力运行动作了。故必四大和合,乃成根身,以为有情之所受用。彼既和合为有情受用,四大又互相受用,互相依持也。外大种谓根身所依止,器界所摄,金石瓦砾丘山洲渚等皆地。草木禾稼之枝干根叶,凡坚所摄亦外地也。泉源溪沼,巨壑洪流皆水。乃至植物之汁,矿产之油等,凡湿所摄,皆外水也。石火电火太阳光热,地心暖气,皆外火也。微风巨风,海啸谷鸣,地球之运转,日月之运行,皆外风也。由外四大合成器界,为有情根身住处,为心识所缘境界,亦为有情摄取资养以维持其身体生命之源。外四大种各别业用者,外地体形段受用为业,依持受用为业,破坏受用为业,对治资养为业。外水体依持受用为业,变坏受用为业,对治资养为业。外火体变坏受用为业,对治资养为业。外风体依持受用为业,变坏受用为业,对治资养为业。器界以海陆山川平原丘陵合成地轮,以为形段,此即是地,地能持载有情根身,为有情依持。水轮持地轮,风轮持水轮,又水能持载鱼类等,风能持载鸟类等,故此地水及风均有依持受用。两地相触,即互破坏。水能冲击,火能焚烧,风能摧毁,亦皆对有情世间和器世间以破坏的作用了。水有润溉之功,火有成熟之功,风有动转之功,令诸世间禾稼繁殖草木畅茂,世界的面貌因之时时在转变变化中,则均水火风三大之功也。而地大之形段受用,又即通遍于动植物等,皆待彼以成形也。是四大均有正反两面的作用:一面是世界待它而生起长养的,一面又是待它而破坏毁灭的。即四大彼此之间正反损益亦如是耳。至对治资养四大皆具,此外四大对有情根身言也。言对治者,每一有情身,随一大种有遍胜遍亏,则皆成疾病,重则死亡,治病救亡,则有赖于外四大种的对治,伤于水者治之以火,伤于地者救之以风,伤于火风治以地水。使坚而不滞,湿而不淫,暖而不燥,动而不乱,相协相调,不相乖戾,则生息无害了。言资养者,有情之身不能一刻不呼吸,不能一日不饮食,刻刻时时皆借外四大以资营养。内外隔绝则死亡了。所以外四大对有情是有资养作用的。此四大种何故名大种?由此大种其性大故,为种生故,名为大种。大有四义:一为所依故,与诸造色为所依处。二体性广故,体性宽广于造色。三形相大故,大地大水大火大风相状大故。四起用大故,成坏世界作用大故。种者因义或是类义。此四能为生等五因,起众色故,种类别故。虚空虽大,不能为因。内种子能为因,体相不大。余法非大非种。故地水火风,独名大种。言造色者即是五根五境,此诸根境依四大种生,由四大种所造,故名造色。大种如何造造色耶?由五因故,造所造色,言五因者:一生因,设离大种,造色不起故。二依因,设舍大种色无依处住故。三立因,即随转因,由大种变易,能依造色随变易故。能造所造安危共同,故大种变易,造色即随变易。四持因,由大种相似相续,令所造色相似相续持令不绝故。五养因,由大种养彼造色令增长故。虽说五因造所造色,然皆增上缘,非作亲因缘。大种造色各别有种故。《瑜伽》(第五十四卷)云: “由彼变异而变异故,彼所建立及任持故。”《显扬》第五说:谓依大种有诸造色,摄在一处,各大所造。此显相依而有是造义,非为体也。十八界种不相乱故。此大种义俱依《瑜伽师地论》(第三卷)、《显扬圣教论》(第三卷)等而说,窥基法师《法苑义林章》有大种造色章,更详论之。昔年作《佛学概论》,略述其义,今并依之。观于大种造色之义,佛法之于宇宙观察可谓深细精密,而远离一切空想妄执与一切主观唯心论思想了。既承认有根身器界,又承认有内外大种。大种为因,乃生造色,始有五根五境。依根缘境,始生五识及俱时而起的五俱意识。五俱意识之后,乃有独行意识。瞑目而思屏息而想,周遍计度,执有我及神等。尽合实事,尽合真理。而地水火风亦只是四种动的力能,并不是静的实物,只是无常诸行中的四种广大而基本的行而已。这种思想是不平常的,是有其特殊意义的。
2、法处所摄色
《杂集论》卷一云:“法处所摄色,略有五种,谓极略色、极迥色、受所引色、遍计所起色、自在所生色。极略色者,谓极微色。极迥色者,谓即此离余碍触色。受所引色者,谓无表色。遍计所起色者,谓影像色。自在所生色者,谓解脱静虑所行境色。”此五种色,非五识所缘,唯意识缘,故摄人法处。于中极微,是由分析诸色至极微细,不可再分,若再分析,便以空现。此但由意识假想慧力作如是分,作如是见,非果有实极微由眼等亲取。如今世原子电子,亦非可现见故。极迥色谓即此余碍触色者,此谓极微,犹有触碍。由假想慧,再去其触碍,则但觉其极迥而已。受所引色谓无表色者,受持善戒或恶戒时,由思愿力熏成种子,其力强故,虽不发起言行,亦能障碍犯戒令不生起。如堤防力,止水不流;因得色名,从受戒所引,名受所引,无表示故,名无表色。遍计所起色谓影像色者,于境耽著,于事执迷,日思夜梦,杯弓蛇影,意识遍计,彼像遂生。心怀鬼胎,白日见鬼。情耽色欲幻想成真,乃至一切宗教迷信所见种种,皆遍计所起色,但有影像,无实质也。自在所生色,谓解脱静虑所行境色者,解脱谓八解脱,解脱于色变化障故。静虑谓四静虑,离下地欲,止观转胜,色界四定。此二者以定力强故,于境自在,欲观何境,随意现前,此随意现前色各自在所生,即定通境色也。此五种色,多假非实,意识所变,意识所缘,故法处收。
(四)不相应行法二十四种
得、命根、众同分、异生性、无想定、灭尽定、无想报、名身、句身、文身、生、住、异、灭、流转、定异、相应、势速、次第、时、方、数、和合性、不和合性。得者于善不善无记法,若增若减,诸不失位,假立为得。此亦名成就,谓种子成就,现行成就,自在成就。命根谓依业所引第八识种,相续任持色心不断,决定时限,功能差别。众同分谓诸有情,于自品类,体互相似,名众同分。如天人等,自趣类同,名天同分、人同分等。心心法等自类相同,名法同分。异生性,谓诸有情于三界,见所断种,未永害位,名异生性。未人圣流,故名异生。于诸圣法未成就故,亦名非得。无想定,谓得第四静虑者,出离想作意为先,于不恒行心心所灭,假立无想定。灭尽定者,已离无所有处欲,超过有顶,暂息想作意为先故,于不恒行心心所及恒行一分心心所灭,假立灭尽定。无想报者,得无想定者,没生彼天,名无想报。名身者,诠表诸法自性相,如说天、人、眼、耳等。句身者,诠表诸法差别相,如说诸行无常,一切有情当死等。文身者,名句所依字音字形等。生者,诸法先无今有相。住者,诸法有位暂停相。异者,诸法前后差别相。灭者,诸法今有后无相。流转者,诸行因果相续不断相。定异者,诸行因果差别相。相应者,诸行因果称顺相。势速者,诸行因果流转迅急相。次第者,诸行因果秩序相。时者,诸行因果相续先后久暂相,如过去现在未来,刹那日月年劫等。方者,诸色生起处所方位相,如东西南北上下中央等。数者,度量诸法大小多少轻重形体分量相,如一十百千万亿等。和合者,诸行生起缘会相,如根不坏,境现前,作意正起,三缘集会而识得生。不和合者,诸行缘乖不生相。
由此所述二十四法,便知不相应行非有实体,但就诸法分位现象而假建立。如云得,非别有得能得于法,但法成就说名为得。如云生,非别有生能生诸法,但法生时说名为生。如名,非别有客观实有之名能名诸法,但诸有情主观想象,安立施设,文言诠表,约定俗成,以为名耳。随法生灭因果分位而立时,无生灭因果则时念不起。随色分布处所而立方,无色分布处所则方念不生。随事物多寡大小而立数,无事无物则数何从生。诸缘会即和合。诸缘乖即不和合。设无诸缘,即无会无乖,更何有于和合不和合也。由此可知,不相应行,非有实体,亦无实用,但一切法既有得非得生住等相,即立得非得生住等法,显彼分位不同,因果关系,品类差别,情态区分而假建立,亦应有定有之义也。
不相应行定只二十四种吗?答:否。有部但立十四,理实更可建立多种。在我所作的《杂集论疏》第三卷说:心不相应行就胜建立,义实无量。如说生住老无常,亦有成住坏空,兴衰成败,荣辱祸福,疾病健康等。如说众同分、异生性,亦有法同分、圣性等。乃至诸品诸类,国邑乡邦,军师团旅,阶级阶层等。如说名句文身,亦有篇章什部,经律论藏,诗歌辞赋等。如说流转、定异、相应、势速,亦有还灭变化,停滞止息,大同平等,和谐增上,乖违背逆,慢缓稽迟等,乃至是非曲直,善恶妍媸,高尚卑污,刚柔健顺,屈伸俯仰,进退行藏等。至于时则有古今新故,方则有四维十方,数则有单复整分。此外色有形量,则长短方圆厚薄广狭角度等是也。心有行相,则爱憎取与,残暴慈祥,敦厚刻薄,沉静轻浮,巧黠昏庸,洒落迁拘等,一切一切何莫非心不相应行乎?心心所色者,法也。心不相应行者,附于法之相也。法言其自性,相言其差别。法言其实体,相言其形状。法必有相,相必依法。是故于五法中,心心所色外,别立心不相应行法也。人智日开,学术演进,数有数学,形有形学,文字语言有音韵文字修辞等学,美有美学艺术,真有因明逻辑,善有伦理道德之学,科学之论物理定律,哲学之辨时空因果,一切一切多致力于此不相应行也。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