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煮云上人精进佛七源流之探讨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慧严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煮云上人精进佛七源流之探讨  慧严  
  今天时值丁卯年二月二十三日,先师上煮下云上人六十九冥诞日。据闻先师的出家在家四众弟子,正汇集于凤山佛教莲社精进念佛一日。然而在异国的我,只有面对先师的遗相,回忆著往昔先师驻世的情景。
  记得有一天与先师闲聊时,尝向先师请教过,他老人家所创办倡导的精进佛七,其源流来自何处?可是先师却笑而不答。过了一会儿,才像打禅语似的,说:“自己不会找啊!”真是个好习题,有朝一日一定要交出答案来,当时心里这么想著。没想到这一个答案,却延至今日才开始动笔。是一份歉咎感的驱使,还是对先师的知遇之恩的回报呢?不,其中有更深一层的意义在的。如众所知,煮云上人的精进佛七,十多年来,流行于台湾、马来西亚、新加坡一带,所以把它书之为近代中国佛教史上的一页,该不会是言之过实才对吧!
  始初先师煮云上人所倡导的精进佛七,别于一般的佛七,而精进佛七之名及其内容,可能是取仿于‘灵岩山寺念佛仪规’中精进佛七仪规的行仪。
  如众所知,先师所倡导的精进佛七,是为期七天。七天中,禁止参与修持的大众出寺门,阅读报章杂志,对外书信的往来,每天九支香,禁语过堂持斋(过午不食),各礼佛千拜以上,九支香中,纯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句名号,以摄妄心。关于在佛七中所作的如此要求,我们可以在‘灵岩山寺念佛仪规’中,发现其踪迹,如‘精进佛七仪规’中云:
  加行及精进七期中,堂中修持,以一句佛号,绵密不断,俾得一心不乱为宗旨。
  “中略”精进期中,除每日受食外,不准出静门,不得对偶共语,非此,则净念难以相继也。我不知先师生前,在参学生涯中,是否参加过类似灵岩山寺的精进精佛七,但无容置疑的,是先师的精进佛七的行仪,来自灵岩山寺精进佛七的仪规。
  先师所倡导的精进佛七的修持,第一支香是在晨朝四时三刻起香,先后依    莲池赞
  佛说阿弥陀经一卷往生咒三遍
  赞佛偈(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
  大海,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四十八愿度众生、九品咸令登彼
  岸、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绕念归位、念佛止静、叫香开静、起佛号、念佛回向。
  四生九有,同归净土法门,八难三途,共入弥陀愿海。
  三皈依
  善天女咒三遍
  韦驮赞
  念佛出殿,入斋堂受食主七和尚开示,结斋念佛回殿回向,如此的行仪,大致与灵岩山寺精进佛七仪规相同。但此仪规,是否始自‘灵岩山寺念佛仪规’呢?有待进一步去探求。
  据云栖袾宏(一五三五――一六一五)所编的‘诸经日诵’结会念佛仪中,袾宏对在家众结会念佛的行仪,作了如下的规定:
  在家佛七作念佛会,三时诵礼,初时诵弥陀经一卷、往生咒三遍、出声“念佛”五百、默想念佛(五百)、礼四十八拜,回向一次,中时亦然,后时亦然。
  由此我们可知结会念佛起香时,念弥陀经一卷往生咒三遍的行仪,可以溯至明末的云栖袾宏的时代。后世的‘禅门日诵’七期念佛仪,也完全采用了袾宏的结会念佛仪。虽然在袾宏的‘结会念佛仪’中,无言及,念‘佛说阿弥陀经’前,是否要唱莲池赞一事,但莲池赞确已存在于‘诸经日诵’卷下中。又,我们也可以在日本‘黄檗宗檀信徒勤行圣典’中,发现它的存在。只是‘诸经日诵’及‘黄檗宗檀信徒勤行圣典’中,不名为莲池赞,而是西方赞而已。日本的黄檗宗开宗祖师,是明末为避乱而至日本的隐元和尚(一五九二――一六七三)。由此可知,莲池赞即西方赞,在明末时已成为修弥陀净土者所遵行一事,是无庸置疑的,只是作者是谁,至今仍不明。
  又,关于继往生咒三遍之后所起的读佛偈,在袾宏的“结会念佛仪”中,虽无言及,但在袾宏的‘诸经日诵’卷上“朝课行仪”中,已规定继十小咒之后,三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起“阿弥陀佛身金色”的读佛偈,绕念“南无阿弥陀佛”的行仪,由此我们可推想袾宏的时代,“阿弥陀佛身金色”的赞佛偈,已普遍为各大寺院及修弥陀净土者所采用。
  在此我们又可由在清朝初叶,流行于江南吴门一带,尝经彭际清删定过的‘重订西方公据’“净课仪式”中,所记载的修弥陀净土的行仪,来肯定今日仍流行于台湾佛教界的佛七仪规,其前半部,已在明末被制定了。
  据彭际清的“重订西方公据叙”云:‘西方公据’一书,在彭氏删定前四十年,已流行于吴门一带(卍续藏一○九?六四四上),其“净课仪式”的内容如下:
  每日晨昏,佛前焚香作礼,诵阿弥陀经一卷,唱云:
  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等无伦;
  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
  四十八愿度众生,九品咸令登彼岸。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或千声或三千声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各十声
  诵毕称佛名膜拜或四十八或二十四,少则九拜,菩萨海众各三拜,拜时观想圣容,如在琉璃宝地,
  亲闻说法,依正庄严,了然明白随诵回向文云:
  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经,愿以净光照我,慈誓摄我,我今正念,称如来名,为菩提道,求生净土。佛昔本誓,若有众生,欲生我国,至心信乐,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以此念佛因缘[以此念佛因缘之句,慈云遵式之又“净土文”中,并无此句,而是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我今自忆此生以来不造逆罪,不谤大乘愿此十念之文。大正四七、一四七上),及元晓‘乐邦文类’卷四遵式之“晨朝十念法”中亦同,大正四七?二一○中),而袾宏之‘诸经日诵’遵式的“又净土文”及今日台湾佛教必备课诵本,均将之略缩为以此念佛因缘﹞,得入如来大誓海中,承佛慈力,众罪消灭苦,心不贪恋,意不颠倒[今本同,袾宏本作“亦不颠倒”,但遵式本作“心不倒散”],如入禅定。佛及圣众,手执金台,来迎接我,于一念顷,生极乐国。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广度众生,满菩提愿。“以下之文,遵式本及袾宏本均无”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诵毕称三自归,一称一拜。
  此回向文,即是宋朝天台宗一代高增慈云遵式(九六四――一○三二)所作的“又净土文”(大正四七、一四七上)。如我们将‘重订西方公据’中的“净课仪式”,与袾宏的‘诸经日诵’中的“朝时课诵”与“结会念佛仪”作对照比较的话,可以发现“净课仪式”是采集了“结会念佛仪”与“朝时课诵”中的赞佛偈以后的行仪。致于“结会念佛仪”的内容,已如前述,在此不再赘述,而“朝时课诵”中的赞佛偈的内容如下:
  阿弥陀经身金色之赞佛偈,与“净课仪式”同,故略之。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各十声。
  回向文
  乐简者,用慈云小净文,乐详者用新定西方愿文。
  述说至此,我们可以确认先师的精进佛七行仪的前半部,在明末清初已成定型了。只是至今我仍不明此赞佛偈的作者是谁?虽然它是出现于明末。不过我们在宋朝王日休(一一○五――一一七三)的‘龙舒净土文’[文禄三年(一五九四年)版]卷十二“慈云忏主晨朝十念法”中,可以发现起此赞佛偈,绕念的行仪。
  其内容如下:
  阿弥陀佛真金色,相好端严无等伦
  白毫寂(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
  四十八愿度众生,九品咸令登彼岸。
  于是念佛或百声千声以至万声,菩萨号各十号或百声。(净土宗全书六?八五上)
  见此赞佛偈,我们可以发现它,与袾宏本等,乃至今日台湾佛教界所用的‘佛门必备课诵本’的赞佛偈,略有不同。又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韩国佛教界所用的‘释门仪范’中的“南无常住十方佛法僧”中,有
  阿弥陀佛真金色,相好端严无等伦;
  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
  四十八愿度众生,九品含灵登彼岸。
  [洪润植氏‘韩国佛教仪礼的研究’页二七五]之句。一望可知其两者原本是同样的东西,因此我们可想,到底作此赞佛偈者是韩国人,还是我国人呢?不能否认的,是‘龙舒净土文’卷十二“慈云忏主晨朝十念法”中的赞佛偈,决不是慈云遵式的作品,因为在他的‘往生净土决疑行愿二门’第一礼忏门中,并无此偈。又‘净土文’卷十二亦非王日休‘净土文’原本所有,是后人补加的。由于他是文禄三年(一五九四)所出版的,所以我们可以肯定此赞佛偈是明末的作品,而且可能我们现在所熟悉的阿弥陀佛身金色的赞佛偈,是由它演变而来的。
  至于继三皈依之后,诵善天女咒,唱韦陀赞之行仪,在袾宏的‘诸经日诵’中,虽无言及,但其二者已被记载于‘诸经日诵’中。只是根据袾宏的‘诸经日诵’而编成的‘禅门日诵’中,也尚未将其编入朝课中来推想,“善女天咒”及韦陀赞被编入朝课中,可能是在清末的时候吧!
  先师所创导的精进佛七,其一天的修持中,达最高潮的,是第九支香。关于第九支香的前半部,即大和尚开示前,均与第一支香相雷同,不再赘述。在大和尚一个多小时的开示鞭策之后,即进入大回向的阶段。首先跪唱“善导和尚示临睡入观文”[依云栖袾宏之说,可参考‘诸经日诵’暮时课诵]:
  弟子众等现是生死凡夫,罪障净重,轮回(沦)六道,苦不可言(不可具云)。今(今日)遇知识(善知识),得闻弥陀名号本愿功德(得闻弥陀本愿名号)。一心称念,求愿往生,愿佛慈悲不舍,哀怜摄受(本弘誓愿摄受)。弟子等众,不识佛身,相好光明(不识弥陀佛身相光明)愿佛示现(愿佛慈悲示现),令我得见及见(弟子身相)观音势至诸菩萨(等及)彼世界中,清净庄严光明妙相等(光明等相)[以下原文中无],令我了了,得见阿弥陀佛。
  这一段被云栖袾宏取名为“善导和尚示临睡入观文”之文,是取自集中国净土教之大成者善导大师(六一三――六八一)的‘往生礼赞’(大正四七?四三八~),但是将袾宏本乃至今日台湾佛教界所用的课诵本中的这段文,与善导本作对照的话,我们可以发现善导大师的原作,已被后人修改过。上人括弧中的东西,是善导的原文,还有打△者,是善导原文中所没有的。
  在得见阿弥陀佛之后,起立出位,合掌以跑香的方式依下列的佛菩萨名号,各跑念一匝。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归位之后,鸣磐跪下收圣号,念下列之愿文。
  愿我临终无障碍,阿弥陀佛远相迎;
  观音甘露洒吾顶,势至金台安我足;
  一刹那中离五浊,屈伸臂顷到莲池;
  莲华开后见慈尊,亲听法音可了了;
  闻己即悟无生忍,不违安养入娑婆;
  善知方便度众生,巧把尘劳为佛事;
  我愿如斯佛自知,毕竟当来得成就。
  这段愿文,在‘禅门日诵’七期念佛仪及‘灵岩山寺念佛仪规’大回向中均有,且至今被沿用者,只是作此文者是谁,至今仍不明。继此愿文之后,则依下列之文,唱一段拜一拜  △一心顶礼宏扬净乐土释迦佛如来千百亿化身遍法界诸佛 一拜
  一心顶礼常寂光净土阿弥陀如来清净妙法身遍法界诸佛 一拜
  一心顶礼实报庄严土阿弥陀如来微尘相海身遍法界诸佛 一拜
  一心顶礼方便圣居土阿弥陀如来解脱相严身遍法界诸佛 一拜
  一心顶礼西方安乐土阿弥陀如来大乘根界身遍法界诸佛 一拜
  一心顶礼西方安乐土阿弥陀如来十方化往身遍法界诸佛 一拜
  △一心顶礼西方安乐土教行理三经及依正宣扬遍法界尊法 一拜
  一心顶礼西方安乐土观世音菩萨万亿紫金身遍法界菩萨摩诃萨 一拜
  一心顶礼西方安乐土大势至菩萨无边光炽(智)身遍法界菩萨摩诃萨 一拜
  一心顶礼西方安乐土清净大海众满分二严身遍法界圣众 一拜
  这一段“一心顶礼”之文,与‘灵岩山寺念佛仪规’及今日台湾佛教所用的课诵本完全一致。而作此文者,是天台宗的慈云遵式,可详见‘往生净土决疑行愿二门’(大正四七、一四六中、下)。但其中,已有后人补加的东西,在上列之文,上有△之记号者即是。
  之后,是三皈依。接著是各人代为父母师长及历劫怨亲,礼佛三拜。现在者增福延寿,过去者求生净土。完了之后,由维那再呼是日已过之普贤警众偈之后,大众答阿弥陀佛,问讯。一天之中的修持,到此才告段落。但是满七之日,则加礼祖之项,再加唱:
  佛七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
  摩诃般若波罗蜜。
  回向偈之后,佛七才算圆满。
  由以上所述的内容来看,先师所创导的精进佛七,其行仪大致不离‘灵岩山寺念佛仪规’。但是由于先师所鼓舞的对象是四众弟子,所以原本在丛林寺院里,出家众精进修持的佛七,十多年来,它复现在台湾佛教界,且进一步使在家众能有缘接触它,以它为修持方针。由此点来说,不能不在近代中国佛教史上,为先师写上一页吧!
  又因此因缘,我首先尝试著将今日盛行于台湾佛教的精进佛七的仪礼,作一历史性的探寻。虽然其中仍有一部份不明,但其源流大致已被显明。此中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天台净土教对今日我国弥陀净土教仪礼的影响,从仪礼内容来看慈云遵式的东西不少。虽然仪礼的顺序在清朝中叶已渐趋今日的形式,但是刍型,已出现在慈云遵式的‘往生净土决疑行愿二门’,是不容我们忽视的(完稿于一九八七、五、一、京都)。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