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人生>>正文内容

即心即佛的人生智慧与心国共治的智慧圆融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刘泽亮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即心即佛的人生智慧与心国共治的智慧圆融
  刘泽亮
  禅宗的人间性是在融通印度心性论与中国本土思想的过程中转生出来的。关注现实人生、关注现实社会,则是其人间性品格的重要体现。要之,禅宗智慧是人间佛教思想的理论浓缩,人间佛教是禅宗智慧的现实落实。禅宗即心即佛的人生智慧在心国共治的智慧圆融中得到深刻的体现,对当下思考禅佛教未来走向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禅宗的人间性晶格
  禅宗作为中国化的佛教宗派,本身是中国文化特有的产物。与儒家的直接入世不同,与老庄的消极避世不同,禅宗具有在世间而出世间、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业的殊胜智慧。
  禅宗的人间性智慧,大体上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加以阐释。
  首先,即心是佛的心性解脱论是禅宗人间性特质的理论基础。
  早在大乘佛教时期, (金刚经)即有空我、空法、空空的般若思想, {涅经)的众生皆有佛性的思想在中国晋宋时期也得到了广泛传播。至慧能则将两者整合起来,创造性地提出了即世间出世间、当下解脱的禅宗理论纲领。(坛经)将般若空智与涅架佛性结合、等同起来,强调众生与佛不二、烦恼与菩提不二、世出世间不二;慧能以后,黄檗希运的(传心法要)对心体进行了比较完善的诠释,达到了一定理论高度;五家七宗分灯传禅,各家各派在“任心”的机用上大做文章,花样翻新地提出了诸多简捷易行的门庭施设,将禅融于生活之中,与现实人生打成一片:生活即禅,禅即生活。
  其次,禅宗与儒家文化的摩荡是禅宗人间性品格形成的机制。
  禅宗的人间性品格还体现在它深入到具有人间性的儒家文化的内核,影响了儒家文化的发展。宋明儒学或直接袭取禅佛教的理论命题,或间接套用禅佛教的思维方式,或重新回到儒学原创性的源头在先秦儒思想武库中寻找心性论的因子,使儒家衍生出新的理论形态。禅宗在与儒学的互动中不仅促使了宋明道学心性论的创造性转化,而且使得儒学在理论重心上发生了从前期宗(五经)至后期崇(四书)的典据嬗变。这只是问题的一面,另一层面则是,儒学也使禅宗进一步地肯定现实世界、肯定现实人生、肯定现实社会,宋明以后禅教合一、三教合流的趋势尽管有羞多层的因缘,但不可否认的是,它标志着以禅为代表的佛教与入世的儒家思想有了进一步深度的会通。禅的儒化与儒的禅化互为表里,透显出禅宗人间性的特质。
  其三,禅宗与士大夫的互动交涉是禅宗人间性品格的重要表征。
  禅宗的形成、成熟与衰变,都与士大夫知识分子密切相关,这是禅宗人间性的又一表征。慧能禅法的确立及其显赫地位与官僚士大夫的支持、参与是分不开的。 (坛经)即是受官僚士大夫韶州剌史韦琚之请到大梵寺讲”摩诃般若法”、传“无相戒”的上堂说法,由弟子整理而成;至晚唐,禅僧与士大夫互动交涉蔚为时尚,神秀为武则天、中宗、睿宗所尊崇,被誉为“两京法主”、 “三帝门师”,地位可谓登峰造极。之后,其弟子普寂、义福也先后被征召为国师,为王公贵族、官僚士大夫所崇信。同时,弘忍十大弟子中,中宗、睿宗时老安、玄赜也相继被诏入京。可见,中国禅宗也是在士大夫的直接参与下不断发展成熟的。禅宗五家七宗的盛期发展更是离不开士大夫的推波助澜,林林总总,兹不赘述。入宋,文字禅的出现以及禅宗思想发展的衰变,士大夫在其中起了重要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注重精神解脱的人生智慧
  如果说禅宗由于与中国文化的相互摩荡而铸就了人间性的品格,那么,注重在现实人生中寻求精神解脱与身心安立、注重在社会参与中寻求自利利他与安邦济世,则是这种品格发挥化人间积极作用的体现。
  禅宗哲学肯定现世人生、注重心性修养和精神解脱,是一种独特的生命哲学,蕴含着极为丰厚的人生智慧。
  首先,生佛不二的心性智慧。精神解脱属于超越层面,人生关怀属于现实层面,二者本来是独立发展、互相补充、两行而不相即的。但是,禅宗作为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却将两者充分涵化为一体。与心性二分不同,禅宗在存有论上把佛。性植入人心;与凡圣分隔不同,禅宗在境界上把彼岸涅架融入此岸纵横自在的现世生活;与出离世间不同,禅宗在修行上主出家亦可、在家亦得;与外向追逐不同,禅宗将由迷转悟的功夫集中在一心之上。这就构成了一整套在现世开悟成佛、了生脱死的生命哲学。其中所蕴含的不二智慧:心性不二、凡圣不二,烦恼与菩提不二、迷心与觉心不二、凡夫与佛不二等,从人生精神解脱的根据上使得觉悟成佛当下现成。
  其次,适性自然的禅悟智慧。禅悟是精神解脱的枢机,然禅悟之悟属于证语,或称亲证、自内证。与只涉及部分精神生命的理性解悟不同,它是本心与真如的零距离接触,是本心整体瞬时拥抱真如的无过程的过程。禅悟的境界,涉及的是整个自我的精神生命,它是油然而生的整个心灵的狂喜与禅悦,是个我的脱胎换骨的生命再造,是身心疲累的游子终于归家的安逸恬静与信实感。生命就是一个大公案,生活处处都是禅法。禅者的生活是“饥来吃饭,困来即眠。”一切随缘平常,适性自然。 “于一切时中行住坐卧”, “举足下足不离道场。” “终日吃饭,未曾咬著一粒米;终日行,未曾踏着一片地。与么时,无人我等相,终日不离一切事,不被诸境惑,方名自在人”。
  禅宗注重现世人生解脱的卓越智慧,对当今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多重疏离具有重要的调适功能,对人生的终极精神安顿具有多重的启发意义。倘能以以无行有的心态快乐地活在当下,每天忙乱不堪的生活也就会展现出全新的色彩,也就会享受到“日日是好日”、 “夜夜是良宵”的心灵安。禅悟智慧将为现代生死学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操作提供不竭的思想资源,并对当下人生的精神治疗与意义治疗产生正面、积极的影响。
  倡导社会参与的济世智慧
  禅宗不仅是为己之学,更是为人之学。因此,禅宗的人间性智慧本来就有相当深切的社会关怀,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
  从思想文化的意义而言,倡导社会参与是禅门的传统;从社会学的意义而言,禅宗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是其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禅宗对社会事务的参与,是多侧面的。从参与的方式看,有直接、间接之分;从参与的层面看,有经济、文化之判;从参与的结果看,禅宗心国共治的智慧圆融会导致禅宗自身发展与社会文化发展的双赢。
  首先,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
  与中国文化相适应是禅宗得以形成并获得发展的重要机制,同样,直接参与现实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也是禅门获得发展的重要机制,是其社会参与的一种方式。由早期庐山慧远的”沙门不敬王者”,到后来禅宗顺应中国社会发展的大势,认可并将社会的政治伦理纲常纳入禅门思想体系之内。 “世间法即佛法,佛法即世间法。”随顺社会发展而获得自身的发展早巳成为禅佛教发展的大道,大慧宗杲禅师只不过是戳破了这层窗户纸而已。这一层面自不必赘述。问题在于:间接参与往往引起各种误解。
  超越性与现实性是禅宗相融并进的二维。超越性在形式上体现为出世的倾向,在实质上却是一种更深度的社会关怀,是一种间接参与社会事务的方式。隋唐之际,由道信、弘忍所开创的“东山法门”,恪守不与上层统治者合作的态度,据说道信曾多次受唐太宗之诏请入京,均以年老多病相辞。甚至当唐太宗命使者持刀威胁,若人不来则取头来之时,他仍旧力辞不去。弘忍传法东山,二十余年足不出山。保持与社会的一定距离和张力,实际上也是对社会事务的一种间接参与。据王维(六祖能禅师碑铭),慧能曾受”则天太后、孝和(即唐中宗一引者注)皇帝”并敕书劝征赴京,竟不奉诏。这种精神似乎与社会参与相悖;但事实上,正如(罗湖野录)所载惟正禅师之偈: “昨日曾将今日期,出门倚杖又思惟;为僧只合居岩谷,国士筵中甚不宜。”这种与现实社会保持适度的张力,是禅法神圣性的保证。直接参与是必要的,间接参与作为另一种形态的社会参与,同样也是必要的。
  其次,经济参与和社会文化参与。
  “农禅并重”,始于”东山禅门”的创造,是禅宗得以兴盛的重要基础,至今早巳成为禅门的优良传统。 “农”系指有益于社会的生产和服务性劳动, “禅”系指宗教学修的修持活动。农禅并举而不偏废,以自己的努力创造人间乐土。当今,作为禅门僧众,要发扬百丈怀海“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精神,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服务,自食其力;作为禅门寺庙,要参加社会生产服务,以寺养寺。事实上,作为人间佛教,其基本精神对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是适用的。如“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原则,依靠自己的劳动和工作,做到自食其力等等。禅门的身体力行与社会的广泛回应,使禅宗社会参与的思想深入人心。
  禅门更以多种方式参与社会政治及文化活动。禅门自弘忍后与皇权往来愈益频繁。神秀甚至被尊为“两京法主、三帝门师”,其弟子普寂、义福等与皇权的关系亦十分密切。历代禅师往往多与士大夫官僚相互往还,皇权则往往热衷于给禅寺赐额、给禅师赐号,如此等等,都是明证。这种政治参与有利于社会教化的提升与禅门形象的树立;在文化思想及伦理思想上,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禅佛教的共同理念。每一座寺院,事实上都是一所文化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学校,在新时期理应发挥其文化辐射的积极功用。
  这种多层面的社会参与有利于发挥其积极的伦理教化功能,对于树立正信、消除迷信,提升社会道德水准,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其作用都是显而易见的。
  心日共治的智慧圆融
  禅宗的人生性与社会性是禅宗智慧人间性品格在当下的体现。事实上,这两方面是不即不离的。精神解脱与身心安立是自利,积极参与社会多层面的事务是利他。正如冯友兰先生所说,既然挑水劈柴无非妙道,那么,下一转语,事父事君也无非妙道。挑水劈柴无非妙道讲的是自我人生的解脱,事父事君无非妙道讲的则是社会参与。大体来说,心国各由释儒分治;但是,圆融地说,儒释又何尚不是各各心国共治?大慧宗杲说: “予虽学佛者,然爱君忧国之心,与忠义士大夫等。” “学到彻头处,文亦在其中,武亦在其中,事亦在其中,理亦在其中,忠义孝道乃至治身治人安国安邦之术,无有不在其中者。”
  当代佛教要适应社会,除了注重个我的精神解脱之外,必然要更多地参与社会关怀。与现代社会相适应,利他济世,积极参与社会事务,本是禅宗悲智双运精神的当有主义。我想,即世间出世间、身心家国同修共治的禅宗圆融的智慧及其在现实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对当下我们思考禅佛教未来走向应当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作者工作单位为厦门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研究所)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