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人生>>正文内容

金融危机与佛教智慧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何建明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金融危机与佛教智慧
  [ 作者: 何建明
  首先,世界金融危机的发生,完全印证了佛教所力戒的“贪、嗔、痴”三毒之语。
  依佛教的说法,人类的一切苦难,都是贪、嗔、痴之三大烦恼所造成的结果。追求物质利益贪得无厌,必然导致不择手段,最终自食苦果。企业家、银行家和金融投资家知法犯法,可以不顾一切地违规操作,最终导致金融体系的崩溃。当然,对于大多数企业家、银行家和金融投资家来说,他们并不是一心想要搞跨全球金融系统,但是,他们中的许多人利益薰心,堕入了“无明”,忘记了起码的道德良心,丢掉了应有的社会责任。而对于大多数的投资者来说,他们明知不可能一本万利,却在金融泡沫中幻想着一本万利,不劳而获。这些都是贪、嗔、痴最典型的表现。因此,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就职演说中谈到这场金融危机时也不得不承认“我们的经济被严重消弱,这既是一些人贪婪和不负责任的结果,也是我们集体的失败”。
  其次,佛教的智慧有助于世人克服金融危机。
  佛教是智慧之学。佛教的根本理论是三法印,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和涅槃寂静。诸行无常,说明世间的一切都是发展变化的,没有长盛不衰的经济周期,也没有永远正确的经济政策和金融措施,一切都应当因时、因地、因事而进行客观的调整改革,而不是依人、依愿地进行主观的投机取巧。诸法无我,说明世间的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生,彼此相互关联,不可能独存,因此不能够以牺牲他人来保全自己,而只能携手相助,共同面对困难,最终战胜危机。涅槃寂静,说明世间的一切众生都不能脱离生死之苦,只有努力克服“贪、嗔、痴”,避免起惑造业,才能出离生死之苦,获得人生的终极价值。全球金融危机虽然给人类带来生死之苦,但毕竟不是不可战胜的,这就需要人类拥有超越生死之精神,互相关爱,积极面对,共同努力。正如奥巴马在就职演说中所说,这是一个“需要责任感的新时代”,每个人都应当认同“我们对自己、对国家、对世界有责任,一种不是勉强接受而是乐于掌握的责任”。
  第三,佛教向人类指明了人生追求和社会发展的康庄大道。
  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是因为救苦救难而产生的,并以救苦救难为唯一目的,否则就是邪教,就是迷信。释迦牟尼创教,就是看到了世间的苦难,毅然抛弃了王子的荣华富贵,积极探索救苦救难的秘方,从而创立了佛教,传播佛法的真谛。
  佛法的真谛不是告诉人们如何追求荣华富贵、功名利禄,而是告诉人们人生何求和社会何去。佛教的基本教义是苦、集、灭、道“四谛说”。苦谛是告诉人们,每个人都不可能逃避世间的苦难,但都可以战胜一切苦难。集谛是告诉人们,世间的一切都是众多因缘集合而成的,没有孤立的存在,众生彼此不能脱离开来,而苦难正是产生于各人的“贪、嗔 、痴”所导致的业报轮回。灭谛是告诉人们,人生的价值在于超越生死轮回,即在于奉献,而不在于获取;在于追求世间的大众安康,而不在于获得个人的荣华富贵和功名利禄。道谛告诉人们,“八正道”或“戒、定、慧”三学,是人类前进的方向。用现代人间佛教的话来说,就是以佛陀为标准,做“三好人”:存好心、做好事、说好话。存好心,就是不从消极面上看待事物或他人,以积极、乐观、理性的态度对待和思考一切人或事。做好事,就是做善事,做一切有益于他人和世间大众的事情,而不做有损于他人和众生的事情。说好话,就是不造口业,而是以欣赏、鼓励、赞美的语气对待他人。
  如果用最简略的的来概括什么是道谛,就是悲智双运。悲就是同体大悲,对他人和万事万物有同情心、恭敬心,并付诸现实的实践。智就是超越我法二执、超越生死轮回,以利他救众为竟究人生。所谓悲智双运,就是无条件地利乐有情众生,并以利乐众生为人生追求。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所代表的现代美国人开始认识到了这一点。他在就职演说中明确指出:“偏袒富人国家的繁荣无法持久,国家经济的成败不仅仅取决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大小,而且取决于繁荣的覆盖面,取决于我们是否有能力让所有有意愿的人都有机会走向富裕”。因此,他呼吁每一个美国人,都应当发扬“服务精神”,贡献自己的力量,以共渡难关。
  人们可以不信仰佛教,但不能漠视佛教的智慧。这是人类共同面对人生困苦、社会危机时所不可缺少的伟大智慧。这是人类宝贵的文明财富。(信息来源:凤凰佛教)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