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寺唐代弥勒彩塑
佛光寺唐代弥勒彩塑
竹音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佛光寺是五台山最早的寺宇之一,在五台县豆村乡佛光村东,距台怀镇47公里。寺宇依山就势,坐东朝西,北、东、南三面环山,面临河流,青山碧水,鸟语花香,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气候宜人,真是弘法习禅、修身养性的清修佳地。自古就有许多高僧大德至此研习经典、说法弘道。唐代时佛光寺成为五台山著名的“十大寺”之一,声誉远播国内外。因此,远在数千里之外的敦煌莫高窟61窟中还绘有一幅面积46平方米的《五台山图》。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就是看了此图后于1937年6月费尽周折找到这座唐代古刹佛光寺。由于地处偏远,香火稀少,这座古建筑幸免于战火的浩劫,被完好的保存下来。梁先生通过精心考察,测量绘图,把佛光寺东大殿与殿内的唐代彩塑、唐代壁画和唐代题记誉为“唐代四绝”,并撰写了《记五台山佛光寺的建筑》。文章发表后,震动了海内外,得到全世界相关人士的关注,使这座沉睡了千余年的古刹重放异彩。
佛光寺始建于北魏太和二年(478),重建于唐大中十年(856),该寺主体建筑东大殿气势雄伟,艺术精湛,是我国建筑史上璀璨的明珠。殿内佛坛上塑有气势庞大、神态各异、塑艺高超、栩栩如生的唐大中十年(856)的35尊彩塑。主像是:中为释迦牟尼佛,左为弥勒佛,右阿弥陀佛。这三尊塑像,都面颊丰满,眉毛弧弯,具有极为显著的唐风。释迦牟尼与阿弥陀佛均是结跏趺坐于须弥座上,而弥勒佛且是两腿自然分开垂地,两足皆赤,各踩莲花一朵,弥勒的坐姿为倚坐(善跏座)形式。弥勒佛螺旋卷发,头顶肉髻高高突出,面部丰润,眼睛饱满,炯炯有神,细弯的长眉,显示了佛的端庄慈祥,前额宽广,中有一痣,适中的鼻梁,厚唇紧闭,棱角分明,嘴角两边微微上翘,体现了弥勒佛宽容敦厚的神态。下巴肌肉突出,脖颈短而粗,两耳垂肩,佩带耳环。上身挺直端坐,身披袈裟,红色袈裟上绣着一排排蓝色弯曲游动之龙,并间有黄色线条勾勒出的祥云。外衣领口大开』匝两臂垂落到腹前。深蓝色的内衣从左肩向右腋倾披,腰系绢带,打结处两端下垂,一长一短,垂落于圆鼓的腹前。左臂垂直向下,肘部弯曲,手指并合,手心向上,平放在左膝盖上;右臂上直下曲,举于胸前,手心朝外,五指张开,惟中指弯曲前伸。弥勒佛背后有制作精细的由光圈、相轮和火焰纹构成的背光,意味着佛法无边、法轮常转、佛光普照。这尊弥勒佛彩塑面容丰腴,嘴唇厚实,脖颈粗短,颏下肌肉突起,形成双下巴,体现了唐代风格。
弥勒佛是佛教中影响广泛、地位重要的佛菩萨。弥勒是梵语的音译,意为慈氏。他与释迦佛是同时代人,随释尊出家修行,释迦佛预言弥勒将来继承自己的佛位,为未来佛。弥勒先于释迦佛人灭,上生到兜率天宫与诸天演说佛法,直到释迦佛灭度后56亿7千万年时,才从兜率天宫下生,来到人间,将在华林园龙华树下3次说法,继续弘扬佛法和普渡众生,终究证果成佛。弥勒成佛之前叫弥勒菩萨,居住在兜率天。西晋竺法护译《弥勒下生经》云:“……尔时彼王有大臣名曰修梵摩,是时修梵摩有妻,名梵摩越……尔时弥勒菩萨于兜率天,观察父母,不老不少,便降神下应,从右胁生……是时修梵摩即与子立字,名云弥勒……弥勒在家,未经几时,便当出家学道。尔时,去翅头城不远有道树,名曰龙华,时弥勒菩萨,坐彼树下,成无上道果。”并于龙华树下三次会众说法,第一会度96亿人,第二会度94亿人,第三会度92亿人,并皆获得“阿罗汉果”。川这就是佛教所说的“龙华三会”。
弥勒菩萨所在的兜率天,是“六欲天”(四天王天、三十三天、焰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中的第四个天界,美妙无比,“时诸园中有八色琉璃渠,一一渠有五百亿宝珠而用合成,一一渠中有八味水,八色具足。其水上涌,游梁栋间,于四门外化生四花,水出华中如宝花流。一一华上有二十四天女,身色微妙,如诸菩萨庄严身相;手中自然化五百亿宝器;一一器中,天诸甘露自然盈满;左肩荷佩无量璎珞,右肩复负无量乐器,如云住空,从水而出,赞叹菩萨六波罗蜜。若有往生兜率天上,自然得此天女侍御。亦有七宝大师子座,……座四角头生四莲花,一一莲华百宝所成,一一宝出百亿光明,其光微妙,化为五百亿众宝华庄严宝帐。时十方百千梵王,各各持一梵天妙宝,以为宝铃悬宝帐上……时诸阁间有百千天女,色妙无比,手执乐器,其乐器中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蜜。如是天宫有百亿万无量宝色,一一诸女亦同宝色。尔时十方无量诸天命终,皆愿往生兜率天宫。”
只要信奉弥勒菩萨,来世就可上升“兜率天”。在这美丽的天堂乐园里,人们对物质利益和精神快乐的任何追求都可实现。待未来弥勒下降人间成佛时,也会随同下降人间,达到最后解脱。
弥勒下降人间的佛国,亦是奇景异色,人寿福全,美妙无比:“其地平净如琉璃镜,大金叶华、七叶宝华、白银叶华,华须柔软,状如天缯,生吉祥果,香味具足,如天绵。丛林树华,甘果美妙……城邑次比,鸡飞相及。……智慧威德,五欲众具,快乐安稳,亦无寒热风火等,无九恼苦,寿命具足八万四千岁,无有中夭,人身悉长一十六丈,日日常受极妙手乐,游深禅定以为乐器。唯有三病:一者饮食,二者便利,三者衰老,女人五百岁尔乃行嫁……”人常善心,恭敬和顺,并且年年五谷丰登,树上生衣,随意取用,山喷香气,地涌甜泉,明珠宝柱,照耀通明。
佛经中所说的兜率天和弥勒佛国如此光明美满,使得广大信徒们对弥勒特别崇拜。而目-修行简便:“若有得闻弥勒菩萨摩诃萨名者,闻已欢喜恭敬礼拜,此人命终如弹指顷”,“即得往生兜率陀天,于莲花上结跏趺坐”。不仅如此,据称只要听到弥勒之名,相信有弥勒就会功德无量。因此,弥勒就有“未来佛”和“菩萨”双重身份,菩萨形的弥勒像主要表现了弥勒菩萨上生诸天说法的形象,佛形的弥勒像表现了弥勒下生成佛后的形象。弥勒造像最早出现于公元2世纪贵霜王朝时期印度北部马图拉及西北犍陀罗,弥勒身披璎珞、天衣,戴项饰、臂钏或冠饰等,作菩萨打扮;造像特征是长鬈发垂肩、头上结髻及左手持瓶,也有在发髻或头冠上饰小型的搴都波。随着佛教的东传,弥勒信仰随之传来中国。据《出三藏记集》卷二、《新集经论录第一》中载,竺法护所译经典中就有《弥勒成佛经》一卷、《弥勒本愿经》一卷,可见在西晋初年弥勒经典就已流布中土。《梁高僧传》卷五《道安传》所载,前秦苻坚遣使西域,携回弥勒结珠像等,道安开席讲法时,常罗列尊像。《道安传》中还说:“安每与弟子法遇等,于弥勒前立愿,愿生兜率。”在道安的带动下,弥勒信仰蔚然成风,南北朝时弥勒信仰达到鼎盛。因为宣扬只要信念弥勒,就可以往生兜率天宫;亲近弥勒菩萨,随着弥勒菩萨从兜率天宫降生到世间,到那时弥勒将在龙华树下3次说法度人,人间将变得十分美好,风调雨顺,珍宝遍地,“花果茂盛,谷稼滋茂,不生草秽,一种七获”,“树上生衣”,人民丰衣足食,社会秩序稳定。因此,人们对富足、美满、文明的未来弥勒世界充满向往之情,纷纷造弥勒像,膜拜供养,此时“所刻之像以释迦、弥勒为最多,其次则定光、药师、无量寿佛、地藏菩萨、琉璃光、卢舍那、优填王、观世音”。中国现存最早的弥勒造像如陕西三原出土、今藏于日本东京藤井有邻馆十六国时造的和故宫博物馆东晋造的这两尊金铜立像,完全继承了犍陀罗弥勒造像特征。然而在不久以后的北凉时期,中国艺人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造像形式逐渐中国化,抛弃了犍陀罗最具代表弥勒特征的长鬈发垂肩、左手持瓶的立像形制,改成了交脚弥勒菩萨造像形式,并把交脚形式固定为弥勒,这样就成为中土弥勒造像的一个特征,此后人们只要看到交脚像就认定为弥勒菩萨。弥勒的这一特殊坐式,体现了宗教偶像崇拜与艺术表现手段的结合。当然在此之前,交脚只是佛与菩萨的一种坐姿,不专指弥勒,但中土从北凉以后交脚弥勒已成定式。北凉时期至南北朝时的敦煌、云冈、龙门、天龙山等石窟中出现了大量弥勒佛菩萨造像。有七佛一菩萨、有单独供养的、有在兜率天为众说法的、有在龙华树下度化众生的,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充分体现了这位未来佛受到人们极大的尊崇信仰。唐以前的弥勒造像形式大多是交脚坐姿菩萨像,同时也出现了半跏趺菩萨像和以佛的形象出现的倚坐像。初唐时期,弥勒造像十分盛行,特别是在武则天执政时期,她以“弥勒下生”自诩,令天下广造弥勒大佛,这时期的弥勒造像大多为双腿下垂的说法倚坐像。此后,菩萨装的交脚弥勒像就很少见了,弥勒像基本均为佛装之造型,除坐姿外,其面相、衣着等方面与释迦佛没有明显区别。这些塑像均依据《弥勒上生经》和《弥勒下生经》所雕塑。五代后梁时期,人们依据浙江奉化契此和尚奇异行迹和他所说“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之偈,认定这位身背布袋,面带笑容,肚子胖大,四处化缘,能测祸福,随处坐卧的胖和尚就是弥勒佛的化身。因此,就按照他的模样塑成弥勒佛像,置于天王殿正中,受人膜拜。每至寺庙天王殿时,首先迎面看到的就是笑容满面、敞胸露肚的大肚弥勒佛,坐姿为游戏式,给人一种亲切之感,把佛和人的距离缩短了,所以,这位大肚弥勒佛(或称布袋和尚)受到大众的广泛喜爱和极高尊崇。这种形式从五代开始流行,到明时已成为每个寺庙的固定规制,形成了中国化的弥勒佛形象。此后,交脚弥勒菩萨、半跏趺菩萨、倚坐弥勒佛的造像逐渐消失。有的殿堂所供的竖三世佛中的弥勒佛形象跟释迦牟尼佛基本相同,也是结跏趺坐于莲台上,只是手印有所区别而已。
现在我们所见唐以前的弥勒佛菩萨像基本均为石窟造像与摩崖石刻像,在寺庙里唐代以前的弥勒佛菩萨塑像保存至今的极为少见。五台山佛光寺这尊倚坐弥勒佛彩塑,是寺庙中极为稀少的唐代遗物,十分珍贵。佛光寺的弥勒佛,头—上有螺旋式高髻,面部丰腴,额宽颐丰,眉目修长,嘴唇宽厚,大耳垂肩,神态静穆端详,体魄健壮丰满,佛衣由丝质软料作成,紧贴肢体,衣纹由上往下垂落,自然垂于脚面,可明显看出体形结构,底端趋向直平,没有多层多折履座,无不反映出唐代雄浑、丰满、温和之特点,为研究唐代文化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
寺院主殿一般供有三身佛(中为法身佛毗卢遮那、左为报身佛卢舍那、右为应身佛释迦牟尼)或三世佛,三世佛又分横三世佛(中为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左为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右为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竖三世佛(中为现在释迦牟尼佛、左为过去燃灯佛、右为未来弥勒佛)。佛光寺大殿主像供有中为释迦牟尼佛、左为弥勒佛、右为阿弥陀佛,这种排列在近代极为少见,但早在东魏时开凿的天龙山石窟中的三尊像,即为正壁释迦牟尼佛、左壁弥勒佛、右壁阿弥陀佛,弥勒佛为倚坐。西魏改为五尊像,倚坐的弥勒佛改为交脚坐的弥勒菩萨。佛光寺之所以出现这种形式,其一,在隋唐之际,该寺为五台山著名的寺宇,高僧云集,各宗竞秀。《古清凉传》卷上载:“不出其寺,垂五十年,学成禅业者,将千余人。”《广清凉传》卷下《释法兴传》载:释法兴于佛光寺“修弥勒大阁,凡三层七间,高九十五尺。尊像庄严,靡不周备。”可见佛光寺在当时不仅是一个禅修之地,也有修习弥勒净土的高僧。唐武宗“会昌法难”,佛光寺的三层七间弥勒大阁等殿堂及塑像均遭破坏。宣宗即位后,恢复佛教,愿诚和尚又在弥勒大阁旧址上建起了七间大殿,并塑了这组佛像,由此可见,佛光寺在唐代时弥勒信仰十分兴盛。其二,五台山在北魏时就成为研习《华严》重镇,特别是唐代时,李通玄和澄观这两位大师在五台山著书立说,大力弘扬《华严》思想,开辟华严道场,使五台山华严宗达到鼎盛。毗卢遮那佛是《华严经》莲华藏世界的教主,毗卢遮那佛(梵文为Vairocana),又译为“毗卢折那佛”、“毗卢舍那佛”、“卢舍那佛”、“遮那佛”、“大日如来”等。关于《华严经》之教主,有多种论说。《华严经探玄记》卷二举出三种说法:(一)华严经教主为化身佛,此因菩提树下八相成道之佛为化身,以释迦之异名为卢遮那,而非其他之报身。(二)此经教主为实报身,乃卢遮那之法界身,居于莲华藏净土中,以彼佛具足二十一种殊胜功德,故为实报身;以不离化土而兼居菩提树下,故非化身。(三)以此经教主为十身佛,其身通厂三世间,对十信三贤之人说法,则地前菩萨所见非实报身。虽居华藏世界,然非局化,故非前二(化、报)而具摄前二,性融通故,具足主伴,如帝释天之网,故为周遍法界十佛之身。又《华严经疏》卷一:“即是法界无尽身云,真应相融,一多无碍,即卢遮那是释迦故。”八十《华严》卷十二《如来名号品》:“诸佛子!如来于此四天下中,或名‘一切义成’,……或名‘释迦牟尼’,或名‘第七仙’,或名‘毗卢遮那’,……或名‘导师’。如是等,其数十千,令诸众生,各别知见。”唐般若另译四十《大方广佛华严经》中曰:“今世尊毗卢遮那如来是也。”由此说明梵文《华严经》中,毗卢遮那是释迦牟尼的别称,与释迦牟尼是二而为一的。释迦牟尼佛就好像毗卢遮那佛的无数影子一般,重叠在无量的世界中。华严宗除了信奉主尊外,也十分重视代表“三世”的弥勒净土和代表“十方”的弥陀净土。《华严经内章J、1等杂孔目章》卷四《寿命品内明往生义》云:“佛引往生,净土缘强。唯进无退,故制往生。往生有二处:一是西方,二生弥勒处。若欲断烦恼者,引生西方。不断烦恼者,引生弥勒佛前。何以故?西方是异界故,须伏断惑。弥勒处是同界故,不假断惑,净业成即往生。”这就说明华严宗为何亦要提倡“净土”,因净土中善缘力强,得生其中的众生在菩提路上唯进无退。因此,华严宗亦提倡往生净土。华严所提倡的净土主要有二处:一处是西方弥陀净土,一处是与娑婆同界的弥勒净土。华严宗之所以提倡这两种净土,是为了方便众生,若是求断烦恼者,引导其求生西方净土,以西方净土与娑婆不在同界,须或伏或断烦恼才得往生。若不求断烦恼者,则引导往生弥勒净土,以弥勒净土与娑婆在同界,不用伏断烦恼,净业成即得往生。因此说,佛光寺东大殿的释迦、弥勒、弥陀这三尊佛像再加上两侧《华严经》中的二位上首菩萨文殊与普贤的组合造像,就表现了华严的“三世十方”思想,充分显示了唐代五台山华严宗的兴盛之势。
摘自《五台山研究》2008年第4期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