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正法不离世间觉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李威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正法不离世间觉
  李威(上海大学硕士生)
  自小所受的教育告诉我,生命是一条永不会回头的直线,无可挽回的奔向前去,我不能释然于这样的说法;接触佛法之后方渐渐领悟到,起点即终点,世间一切只是周而复始的圆。世人多以佛法为出世法,不知佛法本起于人间,不于人间著落,安得圆满?正如《六祖坛经·般若品》颂云:“佛法在世问,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犹如求兔角。”然而世人多为无明遮蔽,偏偏不肯受教,定要探冥入幽,弃俗遁世以求,往往困惑益甚。星云大师为当世大德,洞见利弊得失,故力倡“人间佛教”之理论并实践之,其大作(人间佛教蓝图),见地自是高屋建瓴,且兼具操作性,于光大佛法有利实多。本人并非得道断惑的圣者,亦非宗教学家,只能算是求道之路上的一个平凡跋涉者,不揣浅陋,谈一点个人感受罢了。
  大师文章开篇即举种种实例论证人间佛教之势在必行;继而引经据典,结合史实,详细阐述了人间佛教的伦理观等二十个观点,从理论角度充分说明了“人间佛教是佛陀之教”,其宗旨是“佛法与生活融和”,“将佛法落实在生活中”;在文章结尾,星云大师总结自己长期推行“人间佛教”理念所获得的经验,进一步为理论之具体贯彻实施提出方针及规画,至此为我们绘制出了一福完满的人间佛教蓝图。
  佛教自建立以来,已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发展流变,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上,这是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有一则典故,讲的就是佛陀灭度不久,阿难尊者一日听到再传弟子们诵偈云:“若人生百岁,不识水老鹤,不如生一日,而得睹见之。”实际上原文应是:“若人生百岁,不解生灭法,不如生一日,而得解了之。”只因展转传授,以讹传讹,变成这种不知所云的样子,使得阿难也无可奈何。事实上在这样长的时间里,要保持原汁原味丝毫不变是近乎于不可能的,在佛教的发展过程中,受到历朝历代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影响,再加上长久以来众口相传,各人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对教义的理解渐渐产生分歧,形成了宗派林立,纷争不断的局面。结果不但世人对宗教保持著根深柢固的偏见,宗教界很多人的俗世观也失之偏颇,视娑婆世界为畏途,避之惟恐不及。这种情况主要是对佛教的教义和宗旨的认识都存在偏差所造成的,因此佛教的人间化更是必要的,是对由历代高僧一脉相传的佛法心髓的继承。无论对佛教之发扬广大,或是对建设美好的人间世界,都是大有裨益。
  太虚大师归纳不明佛教真相的群众对佛教的印象主要有神异的、好盗的、闲隐的、朽弃的四种,这是很确切的。我曾经与各色人等讨论,赫然发现其中大部分无论其人文化程度高低、年龄大小、身分有何差异,听到佛教联想到的往往是降妖捉鬼、超度亡灵、吃素静坐、化缘云游之类。对于佛教宗旨有深刻认识的人,免不了要奇怪为什么佛教竟然会给人以这样的印象,其中固然有许多客观及历史原因,但自身的问题亦不可否认。好盗朽弃我们人人部知道是不好的了。对于好盗一事,自古至今,哪一个宗教也都有害群之马,且中国佛教盛行,借此行好佞之事的人不在少数:另有一种藉此遁世逃情的人,/心如死水,万念俱灰,翘首待死而已,此即朽弃。即便是神异闲隐这样的评语,也不可取,同样出于对佛教的误解。神通这样东西,世人看来宝贵的不得了,在佛教不过是修行次第,不足为奇。大德以此为方便法门,软化众生,倘若以神通骄人,是外道也。至于隐迹教门,如闲云野鹤,飘然去来者,或者个人解脱,终不是究竟地步。我心目中佛法的最高境界,恰如“十牛图”中最后一福“入廛垂手”,“廛,一即市集,暗喻红尘,佛法须大成于人问,正像莲花绽放在污泥里。
  从前读《金刚经》,特别喜欢其中一段:“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星云大师及其佛光山僧团,正是以这种“世无定法”的精神为基准,勇于因势利导,善于运用种种方便法门,破除传统戒律,贴近人间社会。他们“不以经忏为职业,不以游方为逍遥”,出离神异,而兴办学校,医院,创建佛教产业,发展慈善事业,充分利用佛教丰富的美术、音乐、建筑资源,应用于社会实践,将对治鬼神之佛教正为对治人问之佛教,扭转以往佛教给人“出世、苦修、孤寂、闲逸、神秘”的印象,以大慈悲,大智慧兼济天下,普度众生,建设生机盎然,普济和敬的佛教。
  人问佛教理念的实行,不仅是佛教幸事,亦是社会福社。
  倘若问人们对当今社会的看法,一百个人里恐怕有九十个不满意。我们的问题的确太多了:社会秩序混乱、地区冲突不断、种族战争频繁、环境污染严重……总而言之就是天灾人祸连绵。看了那些反映饥荒、战争、仇恨、疾病、死亡等等事物的照片,真的可以体会到什么是比世上最深的海洋还要深邃的痛苦。再来看社会中的独立个体——人。我自小喜欢观察人,总结二十年来的观察经验,没有一个人总能保持平静的心情,更不必说时时在喜悦中。这就不免令人困惑:难道人竟是生来受苦的么?人生的意义何在?我认识的一些人,生活中件件事都很称心,却仍然觉得空虚、无聊,则心情好否似乎不取决于外部世界。在网路上看过一个帖子,内容是:“记起《天龙八部》中,银川公主(书中人物)问众人的三个问题,也想在这里听听大家的心事——这一生中,在什么地方最是快乐逍遥?平生最爱之人,叫什么名字?你最爱的这个人,相貌如何?”跟贴者纷纷,然而很多人的答案是“不知道,不知道,不知道”,有一贴这样说:“其实有多少人像慕容复(书中人物)一样,问到自己时呆了一呆,茫然无言以对,这一生就是这么虚度了,无所谓高兴也无所谓不高兴,一时的情绪很快就淡漠了,生命中有许多人经过,然后消失,同样没留下痕迹,每日庸庸碌碌地活著,回忆这一生,直如空白。一大概这也是很多人的人生写照吧!人们拼命地发展科技,归根结底是出于离苦得乐的愿望。然而科技越发展,各式各样的痛苦不但没减少,反而日益增长,更加不能满足(并且看来似乎永远没办法满足)人们的渴求,于是乎出来承担这一任务的只能是宗教。那么佛教到底能不能解决问题呢?我的答案是:能,只是世人往往不得其门而人,也就是不懂得如何修行证道。
  不了解佛教的人,总是把佛教想像得很神秘,觉得离自己很遥远。而星云大师所勾勒出的人间佛教蓝图,将居家之道、修养之道、资用之道、情爱之道、群我之道、立身之道、理财之道、拥有之道、医疗之道、结缘之道、缘起之道、信仰之道、生死之道、进修之道、正命之道、正见之道、环保之道、参政之道、包容之道、发展之道娓娓道来,教导人们爱生命、爱自然、求解脱,如说家常,实际上已将佛法至理融人其中,不著痕迹地拉近了佛法与普通人的距离。其说法看似平凡无奇,如果真能够依法实行,圣少可以于红尘纷扰中保持坦然平淡的心态,对于人的身心健康,莫不大有好处。若能在整个社会广泛推行,更可提高人类的整体素质,大部分社会问题将不药而愈,人与人之间、人与其他物种之间、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将会和平共处,聿福,安乐,洋溢真善美的乐土有望成为现实。
  罗罗嗦嗦的说了这许多,却总有言不尽意之感:同时再看原文,又觉得尽在不言中,连这些话也都是多余的。拜读了星云大师这篇文章的人,或许也能了解我这种感受吧!?真的很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人间佛教,了解星云大师以及佛光山,了解大师一片悲天悯人的慈悲心,并且生起正信,受持不疑。如此,则“将人间建设为净土”,亦绝非痴人说梦。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