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谈道生法师的佛学思想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道元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谈道生法师的佛学思想
  道元
  道生法师是我国东晋时期著名“义学一高僧,杰出的佛学研究家。他于古今罕有的悟解,通过潜心探索和实践,建立了自己的佛学思想体系,提出涅槃佛性,创导顿悟成佛,在当时的佛教弘化和业绩上,影响力极大,对后世的佛学思想有著不可言喻的贡献。
  道生,一般称为生公,本姓魏,生于公元355—434年,令河北钜鹿县人,后寓居令江苏徐州。从幼颖悟,聪哲若神,其父从小既知他非凡器,爱而异之。因家庭信佛,得遇高僧竺法汰,欢欣踊跃,即愿意随从出家,其父赞许。出家后,博览群经,披阅经文,过目成诵。十五岁便登法座讲经,并且能深析经义,善于言辨。受具足戒之年,便以“善于接诱”,见重当世。中年游学,广搜异闻,常以慧解为入道之本,故于群经众托普遍钻研。后闻鸠摩罗什在长安译经讲学,于是前往受业。后秦主姚兴在逍遥园接见了他,叫他和罗什的弟予道融论难。往复问答,所说无不中肯。关中僧众都佩服他的英秀。罗什门下有四圣、十哲等称,道生都予其列四圣之首。他随罗什授学,不拘于旧说,常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对于中观和僧伽提婆之旨深达玄奥。因而体会到语言文字只是诠表真理的工具,不可执著粘滞。他提出过:“夫象以尽意,得意则象忘。言以诠理,入理则言息。自经典东流,译人重阻,多守滞文,鲜见圆义。若忘筌取鱼、始可与言道矣。”言一象一意,此来自庄予的外物篇—得物忘言。在“周易”书说“言不尽意”。“立象尽意”用比喻说明,用事物说明。言象提得即是方便—权、枝未。意—指真理—实、根本。早期曹魏、支谦译过《大明度经》,其中说:“得法意以为证。“由言证已,当还本无一。道生也用了这方面来产生言意的关系。言、意,借用阐说教意,道理明白,形象即可不要。做佛门讲无相、无言,即不立文字,这种思想和禅宗思想是一致。一禅宗的教外别传,不立文字卜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因真如佛性,是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绝无一切事物对待。
  东晋义熙五年(409),道生回到健康(令南京),驻锡青圆寺,译经讲法。一;时名士王弘、范秦、颜延之等仰道生风范,经常相从问道。
  道生跟随罗什游学多年,于大乘经论,能剖析透理。当时涅槃经还没有传到南方,只有六卷《大般泥洹经》流传。他见其中有气除一阐提皆得成佛”之说,认为显与“一切众生皆得成佛”的佛理不合,遂细玩味经文,揣摩其意,大胆提出“一阐提人皆得成佛”之说。此说在当时可谓闻圻未闻,全出创见,守旧之徒以为他有违佛法原旨,故作邪说以惑众,遂把他槟出僧众,骂为异端魔说曲解,逐出健康。道生并解释道:“能成佛,是阐提有佛性,有佛性皆可咸佛。”那时,他面对大众,从容不迫,发誓说:若我所言,反于经义者,请于现身即表病疾。关于实相,不相违背者,愿舍寿之时,据狮子座云云。
  后来,道公遂入吴中的虎丘山,他坚信自己的学说没有错,为了证明无误佛理,坚立群石作为听众,讲向石头听。讲到“阐提也有佛性”时,群石皆为点头,表示妙理真实不虚。故有“生公说法,顽石点头”之典故。元嘉七年(公元430)入卢山卜时县。无谶译的大本《涅槃经》传到南方,其中果然称气阐提悉有佛性”,和他先前的主张完全相合,大众才佩服他的卓越见识。于是在卢山精舍大讲《涅槃经》,穷理尽妙,务使听众悟悦,叹未曾有。在公元434年于法座上端坐而逝,此吻合他的誓言,再次证实了他的契法高妙。涅槃学亦从此盛行流传,使后来涌出了不少的涅槃师,影响深远。
  道生法师的著作颇多,有《维摩》、《法华》、《泥洹》、《小品》诸经义疏。尤于《大般涅槃经》集解,代表了道生法师的涅槃思想。还著有《二辨论》,《佛性当有论》,在东晋时比较突出,能笼罩旧说,不是停留在文字上。当时有特别影响的是“佛性”说,“顿悟”说。对阐提有佛性,其思想形成有一过程。
  他把涅槃佛性说和般若空观结合起来研究,极力宣扬法身思想,但在当时受到严厉的排斥。后不久,又流行一时,主张人人有佛性,顿悟成佛,他本于“万法虽异,一如走同”的论据,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但为烦恼所覆,受生三界,进而说一阐提也是众生,当然也有佛性。像这种说法,乃领略了般若的微奥,发展到涅槃思想,提出阐提有佛性,是孤明先发。其实,涅槃来自般若,故说般若是大乘佛教的根本,讲经谈论,般若很为重要。法身是般若的核心,亦名实相。道生把它分四个方面解说:一、实相无相三“涅槃生死不二。三佛性本有。吗佛性非神明。再说,《涅槃经》有“涅槃来自般若”:“从般若波罗密出大涅槃”;“即由智慧渡涅槃彼岸”。
  他认为般若与涅槃,理无二致,是相通的。但是道生又说涅槃比般若更为殊胜。亦是佛说法的最高阶段,如果人们停留在般若上,不追求涅槃,是最为可惜。
  是故他倡导涅槃思想。其学说是依《涅槃经》为依据。涅槃佛性说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佛性本有,二人人有佛性皆可成佛。佛性不灭,存在于每个人的自性中。他解释“性”,性是“真极无变之义也,即真而无变,岂有灭耶?令言灭是法,性盖无所灭耳。关于佛性的解释主要在《佛性当有论》,其文虽已夫,但《大乘四论玄义》(唐均正撰)卷七载:道生法师云:“当有佛性体。”他的主张是:一切众生即云无有佛性,而当必净悟,悟时离四句,绝百非,非=一世摄。而约未悟众生望四句,百非为当果一。又县爱法师执生公义云:“当果为正因,则简异木石天当果义。”据此则有与当果同义,一切众生有当来佛果的性能,只要断除烦恼,皆得咸佛。
  顿悟成佛,也是道生法师的主要学说。是建立在涅槃佛性说之后,说明顿悟不需阶次。早期佛教认为成佛要历经几个大劫方得成佛。时生公不然,倡导前所未有的认识观点:王张顿悟,寂鉴微妙,不容阶梯,不经三劫,一悟顿了,超越现实世间,与真理相契无间的豁然大悟。此说打破了东漠至东晋固有的渐次修学一派。他说佛性是圆整、完美的,包括一切有情在内,只要净性、见性即能咸怫。他还认为:不能分期分批得到,更不能零碎碎的得到,一次性得到,名为顿悟。同时他否定了渐悟成佛说,这是站在上而观下的看法,以崇高的平等,建立净化不平等。后世称此种顿悟义为“大顿悟”,把支道林等渐进的顿悟,称为“小顿悟”。
  依道生之说,真理湛然常照,本不可分,只是凡夫由迷惑而起乘异。然而真理既然不可分,故就悟入真理的极慧,自然也不允许有阶级,以不二的极慧照不分的真理,一旦贯通,涣然冰释,即得咸佛。如《大涅槃经集解》卷一载:道生曰:“夫真理自然,悟亦冥符。真则无差,悟岂容易?不易之体,湛然常照,但以迷乖之事,未在我耳。”。又陈慧达《肇论》疏卷上载:“竺道生法师大顿悟云:夫称顿者,明理不可分,悟谓照极。以不二之悟符不分之理,理智悉称,谓之顿悟”。但这顿悟的极慧,又必须到佛地金刚心后成就法身才有。如隋硕法师《三论游意义》载:“竺道生施大顿悟义也,金刚以还皆大梦,金刚以后皆是大觉也。”又随吉藏《二谛义》引道生观点说:“果报是变谢之场,生死是大梦之境。从生死至佥刚心皆是梦,佥刚后心豁然大悟无复所见也。”这叫做顿悟咸佛说。
  道生的顿悟义,宋代风行一时,如梁代著名的法师僧昊就有:“宋世贵道生,开顿悟以通经一之悟。著名诗人谢灵运亦作《辨宗论》与法勖等诸道人往复问答此义,以为道生声援(论载)(广明集)。另有宋文武亦东顿悟之说,在道生示寂后,先后延请道献,法援到健康申述此义。至后,涅槃、顿悟二者在南北朝广泛盛行。这不得不说是生公创下的宏绩。
  生公不但如上述,他还曾在《法华经疏》里面说道:“大圣示有分流之疏,显以参差之教,始于道树,终于泥洹。凡说四种敬法,道生独判分为四种法轮:一者善净法轮《阿含》,二者方便法轮《般若》,三者真实法轮《法体》,四者无余法轮《涅槃》。此说明了一种过程,由低而高,也就是说咸佛要返归实相,世称“生公四轮”。善净法轮指人天乘的敬法,以一善乃至一毫之善起说到四空天,去除三途的浊秽,所以称为善净。方便法轮指声闻,缘觉二乘的敬法,以无漏三十七道品获得有余,无余二涅槃,所以称为方便。真实法轮指开权显实,开亦显本,破三乘之伪,成一乘之实,所以称为真实。无余法轮指不生不灭、畅会归一极之谈,标如来常住之旨,所以称为无余。这四种法轮说,为后世判敬起著很大的发择力。
  总之,他的涅槃、顿悟学说,对中国佛教有著极大的光照。尤其在唐代被禅宗巧妙的吸收和发挥,是唐代禅宗思想的渊源。所以说道生法师在中国佛教史和哲学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生公亦是无上大乘发起倡导者,似乎时时在启发后人真理遍一切处,只要稍为留心,便可获得到它。
  摘自《菩提树》1994年11月号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