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谈佛说四识住舆五受阴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许智铭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谈佛说四识住舆五受阴

  智 铭

  佛在杂阿含经中,以植物繁殖为譬喻:

  一、用根子繁殖法…如梧桐树中,有一种就是以根截成小段,埋在土中,郎能萌芽生长。

  二、用茎种子繁殖法:如番薯,是以其茎剪成小段,一端挥入土中,即能萌芽生长。

  三、用节种子繁殖法:竹子截成小段,埋入土中,其节郎能萌芽生长。

  四、用自然落种子繁殖法:如台湾淡水河边的水笔仔,即是自落而繁殖,植物学家认为这是植物的“胎生”法,用这种方法繁殖的植物,在热带的印度可能很多。

  五、用实种子繁殖法:这是一般植物普遍的现象,如豆类植物等都是。

  佛认为这五种种子,只要其本身不断、不坏、不腐、不中风(干枯),而新熟坚实,一遇因缘调和,就会生长培广。但若因缘不调和,即使种子的生命再强,也不能生长烩广,如有地界而无水界,即不能生长;反之,有了水界而无地界,亦不能生长。

  ;盖色、受、想、行四阴,乃识所行处,(识之活动范围)若无识,郎无四阴。缘起圣道经所云:“谓识为缘而有名色”。无识,郎无名色。四阴皆依识之了别(作用)而得建立。由于色“受、想、行阴中识住故,攀绿色及受、想、行,而生贪喜、润泽、生长培广”,具足形成了五阴世间,以识住、攀缘、爱乐于色、受、想、行故,于色(受想行)惫生缚,封滞于色(受、想、行),遂使家生流转于生老病死忧悲恼苦而不知出离,皆由“识”之攀缘而起。——从攀缘关系上说,便是因缘法。

  “佛陀在攀缘四识住”经(杂阿含卷三)中也开示了解脱法要:“此丘离色(受、想、行)界贪已,于色(受、想、行)意生缚亦断,于色(等)意生缚断已,识攀缘亦断,识不复住,无复增进广大生长。识无所住故不增长,不增长故,无所为作,无所为作故,则住,住故知足,知足故解脱,解脱故于诸世间都无所取,无所取故,无所著,妩所著故,自觉涅槃……此丘,我说识不住东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除欲见法,涅槃灭尽,寂静清凉。”

  五阴和因缘法是佛法中的根本大法,而在因缘法和五阴法中,“识”是主角,没有“识”,就没有这两个根本大法。不只此也,“识”在出离法中亦扮演了主要角色,从解脱结缚,乃至涅槃灭尽,都是以“识”为中心。

  从这篇经文上,可以看到全般佛法的概貌,因缘法和五阴法的结构及其相互间的关系,从而可以理解到,佛法的基本的出离概念,和解脱法缚的次第,“攀缘四识住”经可说是阿含经中最根本、最重要经典,绝不为过。因为一切法皆从此间出。

  何谓四识住?就是:

  色中识住,即识住于色阴中,攀缘于色,贪喜、润泽。生长、增广。

  受中识住,郎识住于受阴中,攀缘于受,贪喜、润泽。生长、增广。

  想中识住,郎识住于想阴中,攀缘于想,贪喜、润泽。生长、培广。

  行中识住,郎识住于行阴中,攀缘于行,贪喜、润泽。生长、增广。

  识于此色、受、想、行四阴中,若来若去、若住若没、若生长培广。

  五受阴如实知

  这色、受、想、行、识,佛陀综合起来叫五阴,后来新译为五蕴。“阴”者积集义,积集多法也。又阴盖义,阴盖善法也。

  “五受阴”是揩:色受阴、受受阴、想受阴、识受阴。五阴舆五受阴的异同?“佛告比丘,非五阴郎受(五受阴),亦非五阴异受,能于彼自欲贪者,是五受阴。”(杂阿含卷二)换言之于五阴有欲贪者,是五受阴,因为五受阴以“欲为根、欲集、欲生、欲触”。(同上)

  佛陀为对这五受阴应如实知,即色如实知,受如实知、想如实知、行如实知、识如实知。

  色如实知者,诸所有色,是指四大、及四大所造色,是名为色,知其为色,及色特性,就叫色如实知。色如实知又可分为色集、色味、色患、色离如实知。

  色集如实知:若于色喜爱,是名色集、知其为色集,这就叫色集如实知。

  色味如实知:由色因缘而生喜乐,是名色味,知其为色味,这就叫色味如实知。

  色患如实知:色是无常,苦、变易法,是名色患,知其为色患,这就叫色患如实知。

  受如实知:知六受身,眼、耳、鼻、舌、身、意触生受,是名为受,知其为受就叫受如实知,也可分为受集、受味、受患、受离如实知。

  受集如实知,触集是受集,知其为受集,就叫受集如实知。

  受味如实知:缘六受生喜乐,是名受味,知其为受味,就叫受味如实知。

  受患如实知:受是无常、苦、变易法,知受为无常,苦、变易法,就叫受患如实知。

  受离如实知:于受,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受离、知其受离,就叫受离如实知。

  ;想如实知:想、就是六想身,郎眼触生想、耳、鼻、舌、身、意触生想,知其是六想身,就叫想如实知。可分为想集、想味、想患、想离如实知。

  想集如实知:触集就是想集,知其为想集,就叫想集如实知。

  想味如实知:由想因缘生喜乐,是名想味,知其为想味,就叶想味如实知。

  想患如实知:想是无常、苦、变易法,故名想患,知其为想患,就叶想患如实知。

  想离如实知:若于想,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想离,知其想离,就叫想离如实知。

  行如实知:行就是六思身,郎眼触生思,耳、鼻、舌、身、意触生思。故触而生思郎名为行,知其为行,就叫如实知。可分为行集、行味、行患、行离如实知。

  行集如实知:触集是行集,知其为行集,就叫行集如实知。

  行味如实知:由行因缘生喜乐,是名行味,知其为行味,就叫行味如实知。

  行患如实知:行是无常、苦、变易法,是名行患,知其为行患,就叫行患如实知。

  行离如实知:若于行知调伏欲贪、离欲贪、越欲贪,是名行离,知其行离,就叫行离如实知。

  识如实知:识就是六识身,郎眼识身,耳、鼻、舌、身、意识身,是名识身,知其为识身,就叫识如实知。亦可分为识集、识味、识患、识离如实知:

  识集如实知:识色郎识集,知其为识集,就叫识集如实知。

  识味如实知:于识因缘生喜乐,是名识味,知其为识味,就叫识味如实知。

  识患如实知:识是无常、苦、变易法,是名识患,知其为识患,就叫识患如实知。

  识离如实知:于识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识离,知其为识离,就叫识离如实知。

  若行者于色、受、想、行、识的“五阴”,不集、无味、知患、能离,不使之成为“五受阴”,能如是如实知、如实见,离欲向郎成正向,有正向,郎能于色、受、想、行、识离,于离之外更能生厌,不起诸漏,心即解脱,心解脱者,就到了“纯一”的功夫。

  所谓“纯一”,是行者能断五支,成六支,守护一依,四种弃舍诸谛,离诸求,净诸觉,身行息,心善解脱,慧善解脱,才算是一位“纯一”的梵行无上士。是以,解“纯一’者,则梵行已立,离他自在。

  于五受阴不生则不系著

  佛陀认为:于五受阴,生则系著,不生则不系著。故生与不生,是系舆不系的关键。

  什么是“生则系著”呢?行者对于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不曾如实知。于色、爱喜、赞叹、取著、认色是我、我所而取,取著以后,若色变易,则心随转,因心随转,则摄受心住,因摄受心住,则生恐怖、障碍,顾念,而为之缠缚。其他,于受,想、行识,若于其集、灭、味,患、离不曾如实知,于受、想、行、识爱喜,赞叹、取着,认受、想、行、识是我,我所而取,取著以后,若受、想、行、识变易,心亦随转,因心随转,则摄受心住,因摄受心住,则生恐怖,障碍、顾念而为之缠缚,这就是“生则系着”。

  什么是“不生则不系着”呢?行者于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都能如实知,因其如实知,故于色不爱喜,赞叹、取著。不见我、我所而取。不取,虽色变易,心不随转,心不随转,则心不系着,心不系着,郎不摄受心住,不摄受心住,则心不生恐怖、障碍,顾念而不为缠缚。其他,于受、想、行,识亦复如此。心不为缠缚,这就是“不生则不系着”。

  是以,凡见有我者,那末,郎于五受阴见我,见色是我色、异我色,我在色、色在我;见受、想、行、识是我识、异我识。我在受、想、行、识;受、想、行、识在我。那末,这样的行者,就成了被系着的愚痴凡夫了。

  因为,他的无明(注:这“无明”与“慧明”对)乃见色是我、异我相在,执着我为真实不舍,因为不舍,乃使诸根生长增广,诸根生长增广以后,就会增诸触,使六触入处所触,即成“六触入处”,郎是眼触入处,耳、鼻、舌、身、意触入处。无明触处以后,就生起有觉、无觉、有无觉、我胜觉、等等觉。若行者于六触中舍离无明而生明,即不生有觉、无觉、有无觉、胜觉、等觉,卑觉、我知我见觉。那末,原来所生的无明触郎灭,代之而起的是明觉,有了明觉,则不摄心住,不摄心住,郎不为五受阴系著。

  五受阴是苦、无常、变易法

  行者于五受阴必须如实知,如实知有赖于智慧,知我所经历的一切色、受、想、行、识,是可阂(障碍)的是可分(变易)的,如手、石、杖、刀、冶、暖、渴、饥、蚊虻、毒虫、风雨等触,都叫触阂,故“阂”是色受阴,此色受阴是无常、苦、变易法。因此:

  诸觉相是受受阴,何所觉;觉苦、觉乐、觉不苦不乐。是故名觉想是受受阴。此受受阴是船常、苦、变易法。

  诸想是想受阴:何所想?少想、多想、船量想,都无所有作,无所有想,故名想受阴,此想受阴是无常、苦、变易法。

  别知相是识受阴:何所识?识色、识声、香、味、触、法,故名识受阴,此识受阴是无常,苦、变易法。

  不应为五受阴所食

  五受阴既是无常、苦、变易法,是行者的一大障碍,五受阴能食行人,故行者应学如何不为五受阴所食。

  佛陀认为:行者应首先认识:过去之“我”,曾为彼色所食,现在之“我”,也正为此色所食,故应思惟:若复乐著未来之色,当也要被未来色所食。他如受、想,行、识亦应为此认识。

  若能不顾念于过去的色、受、想、行、识,不乐着于未来的色、受、想、行、识,于现在的色、受、想、行识生厌离。

  若此五受阴生厌离,使之灭而不培,退而不进,止而不起、舍而不取,就能不生系着,不系着,即是自觉涅槃。

  是以,行者应学修厌离,能厌离于五受阴,郎能悉离一切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盖色是生灭法,受、想、行、识都是生灭法,知色为生灭法而生厌离,知受、想、行、识是生活法而生厌离,如是知,才能灭而不增,退而不进、止而不起、舍而不取,郎不为五受阴所食。

  五受阴是生减法

  佛陀有一首因缘生灭偈,偈说:

  有因有缘集世间 有因有缘世间集

  有因有缘灭世间 有因有缘世间灭

  有因有缘集世间者:行者对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不如实知,因不如实知,故爱乐于色,赞叹于色,染着心住,于色爱乐,故生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恼苦、世间乃成一大苦集。其他于受,想、行、识,若亦爱乐,赞叹、乐着心住,其大苦集亦复如此。

  有因有缘灭世间者,行者于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能如实知,因能如实知,故于色不爱乐、不赞叹、不染着、不留住,因不爱乐、不留住,则色爱郎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恼苦灭。灭则无大苦集。其他于受、想、行、识亦常如此。

  因此,攀缘于色、受、想、行、识五受阴,即是留住,郎是集世间,不攀缘于色,受、想行、识五受阴,郎是不留住,即是灭世间。

  善观察诸阴

  佛陀教示行者观察诸阴的方法,有四念处、四正劝、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七圣道合。但是有行者对这些教法不劝欲作、不勤乐、不勤念、不勤信而自慢惰因而不能增进,不能尽诸漏。于色、受、想、行、识见是我、异我相住。凡“见”,就是“行”,是以,行者应连锁观察这“行”:

  “行”是何因,何集、何生、何转?认知无明触生爱,缘爱才起“行”。

  “爱”又何因、何集、何生、何转,认知“爱”是受因、受集、受生、受转才起“爱”。

  “受”又何因、何集、何生、何转?认知“受”是触因、触集、触生、触转方起“受”。

  “触”又何因、何集、何生、何转?认知“触”是六八处因、六入处集、六入处生、六入处转才起“触”。

  这六入处是无常、有为法,是心缘起法,而触受、行受等也是无常,有为、心缘起法。

  作了上面的连枪触察以后,同时再作下面的正反观察:见色是我,不见色是我;见色是我所,不见色是我所;见色在我,不见色在我;见我在色、不见我在色。其他受、想、行识、也作同样的正反观察。同时对五受阴作断见、坏有见;不断见、坏有见的观察。

  作了这样连销的、正反的观察以后,如果仍不能离“我慢”,则表示观察不真切,所谓“我慢”,就是见我,异我相在,郎成“我慢”。“我慢”之所以难去,是因行者于色、受、想、行、识五受阴中,见我、异我相在的执着难以消灭之故。若“我慢”不去,又必须从头再作连销的、正反的观察,一直到漏尽而后止。一般说来,如果不是宿业深,业果冥顽,经过一番精心的连枪、正反观察,多能疾得漏尽。

  行者的“我慢”为什么难以消灭呢?是五受阴以“欲”为根。色、受、想、行识的因、集、生转转、触、都是“欲”的作祟,因“欲”的因、集、生、转、触,才有见我、异我相在的“我慢”,去欲郎无“我慢”,无“我慢”郎疾得漏尽。

  正 观 无 我

  佛陀将行者分成二大类:一是无慧无明的行者,二是有慧有明的行者。

  无意无明的行者,于色、受、想、行、识五受阴,生我见系着,使心系着而生欲贪。因此,更于色、受、想、行识中,处处见我,异我相在。

  有意有明的行者,于色、受、想、行、识五受阴,不生我见系着,不使心系着,不生欲贪。因此,更于色、受、想、行识一律不见我,异我相在。所见色、受、想、行、识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皆悉无常、是苦、是变易法。认色非富有;受·、想、行、识非富有,此色是坏有,受、想、行、识是坏有,一切无我、无我所。有慧有明的行者能作如此正观无我,则断五下分结,即…

  贪结:贪欲烦恼、瞋结:瞋恚烦恼,身见结;我见烦恼。戒取结:取执非理无道邪戒烦恼。疑结:狐疑谛理烦恼。因此,佛陀为有慧有明的行者,做了一个“无我”偈,偈说:

  法无有吾我 亦复无我所 我既非当有

  我所何由生 比丘解此者 则断下分结;.

  综观以上佛所论述四识住和五受阴教法中,“色”舆“识”实为五中最重的问题,行者必须注意佛在论说五受阴时·,于“色”与“识”的说法最多。“的”是五受阴之首,“识”是五受阴之尾,首、尾能处理得当,则其中的受、想、行可应运而解。因为,有色才有受,想、行;有识才了别受、想、行。无“色”与“识”,则无受、想、行了。

  不乐于色,不赞叹色、不取于色、不着于色,于色不乐,心得解脱,不乐于识,不赞叹识,不取于识、不着于识,则于识不乐,心得解脱。“色”、“识”解脱,受、想、行当亦解脱。不灭不生,平等舍住,正念正智,如是知、如是见者,前际俱见永尽无余;后际俱见亦永尽无余,无所封着,于诸世间,都无所取,亦无所求,自觉涅槃。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自知不受后有。到此才真正解脱而趣入涅槃了。

  摘自《内明》151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