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虎禅师
伏虎禅师
传说伏虎尊者所住的寺庙外,经常有猛虎因肚子饿长哮,伏虎尊者把自己的饭食分给这只老虎,时间一长了猛虎就被他降服了,常和他一起玩耍,故又称他为“伏虎罗汉”。 伏虎罗汉的称谓并非印度佛教之既有,是一种本土化、世俗化的产物,它是跨文化存在的,渊源流长的,是代表超凡能力、克服巨难的英雄表征。自佛教传出中国后,历朝历代冠以“伏虎”的和尚有很多,比如载入《佛教大词典》的梁武时的无名僧、宋朝的大扇和尚等。
靖江历史上也出过一位伏虎禅师,这便是我在《孤山》一文中提到的隋代的法响和尚。法响和尚的记载出自光绪五年《靖江县志》卷18《人物志?方外》,全文如下: 法响,隋初海陵李氏子,年十六出家于泰兴广福寺。邑有虎害,法响如虎至,杖其胫背,咒之,复纵去。唐初,闻大江中孤山清静,越水结茆以居。座下有二虎听经。一日,附舟渡江,舟子索其值,法响以袖中二猫与之,遂登岸。须臾咆哮于帆樯下,乃二虎也。骇极,急追。法响回。拊虎背仍为猫,纳诸袖中而去。舟子叩头,呼活佛。从此,释子渡江,誓不索值。涅槃后,弟子造浮屠葬之,名伏虎师塔。遗像供孤山寺,岁旱,乡人迎以祈雨,辄应。
查嘉庆《泰兴县志》,卷8《僧道》中也有“法响”条,文如下:僧法响,隋初海陵李氏子。年十六出家于广福寺。焚修精进,事多神奇。爱惜米谷,虽污秽中必拾取,洁而食之。寺后有洗钵池,盖尝著灵迹云。邑有虎害,响设斋召虎。虎至弭伏不动。响杖其胫背,自是绝迹。唐初于济川镇南小孤山建寺以居。涅槃后,弟子造浮屠葬之,名伏虎禅师祠。祷雨必应。后山垫于江,徙祠北岸至今。徙祠于季家市西北,名禅师殿。岁旱,邑令每迎以祷雨,无不立应。
两县的记载虽有不同,但人物生平大体上不错。不过,泰兴县志认为,法响和尚所建寺的小孤山并非是靖江的孤山,而且后来崩坍于江中。但是同样是这部志中卷之十《山川》中有“孤山”条,则说: 孤山,在县东南七十里,南枕大江,岿然一峰,约高百仞。上有伏虎禅师像,祷雨辄应。在北岸,属泰兴。后沙涨江远。明初割入靖江县界,属常州府。这一记载的前半部分,用的是《舆地纪胜》的原话。后半部分则清楚地明确,靖江的孤山就是法响所建寺的“小孤山”。嘉庆《泰兴县志》的记载还有个问题。广福寺始建于唐光化二年(899年),已是晚唐。隋代的法响绝不可能到晚唐才有的寺庙里出家。泰兴还有一座古刹,叫建安寺,始建于南朝梁武帝天监四年(505年),后被江水坍没,迁大西门郭家庄南,改名灵云庵。有没有可能,法响和尚出家的地方是这座建安寺呢。
其实,伏虎禅师法响,在隋、唐还相当有名。《续高僧传》成书于唐太宗贞观十九年(645年),其卷26《唐杨州海陵正见寺释法响传略》,文如下:释法响,姓李,扬州海陵葛冈人。形长八尺,仪貌魁杰眉目秀异,立性威严,言不妄发。足下有黑子圆净分明,相者曰:长为军将,仍有重名于天下也。年十六辞亲出家,即事精苦与人卓异,尼妪参礼未尝与言,戒行清净诵法华通。摄山栖霞寺恭禅师。住法后贤众所归仰,承名延致于寺侧立法华堂,行智者法华忏。向依法行,三七专注大获瑞应,知而不言。恭既入京,响还江北。海陵、宁海二县,各延供养。隋末海陵大宁寺僧智喜,开房延入。于中静坐,昼卧惊起曰:火发。喜四出顾视了无。响曰:吾患耳妄闻耶。明日昼惊。如此三度遂东还宁海。去后,李子通贼破县烧寺,如所告焉。大虫伤害日数十人。乃设禳灾大斋。忽有一虎入堂,搏一人将去。响逐后唤住:何造次?今为檀越设斋,可放此人。依言即放。诸虎大集,以杖扣头为说法,于是相随远去。又欲往天台寻智者古迹,谓弟子曰:吾虽欲至天台而不达,在江南一山中,西北望见一城。及过江至江阴县。道俗留连于县东南山起寺,号曰定山,便经年稔。后天下渐安,又还海陵盐亭。百姓留之。有小孤山出地百仞。四面无草木。于前立寺,名为正见,处之。贞观四年冬初,谓门人曰:吾与汝别,近梦恶将不起矣。遂卧二十日。忽起索汤,盥浴剃发自辰至酉,面西而终,年七十八。将终谓弟子曰:吾愿以身施诸鸟兽,此无林木,食若不尽,秽人眼目,可埋山西南。及依往埋,掘便值石,盘薄无由。又更试掘遂得一处,凹陷石上,恰得容身,因厝中置塔其上。向生常日投陀林野,驯伏猛兽。观想西方口唱南无佛,不多说法。随缘一两句,有灾祥者令避,托以梦想所见。贞观二年,有常洲人往幽洲,见一女人,问海陵向禅师健不?又问识耶?答不识。女人以乌丝布头巾用寄向师。此人遇患经年不至,向预知之,每叹息那不至耶。人至江阴附头巾,与海陵人将至其处。乃令弟子逆之,恰至门首,相值以巾付还。向得巾执玩,咨嗟裂破付弟子,人得一片,有不得者。贞观三年。天下大括义宁私度,不出者斩。闻此咸畏。得头巾者并依还俗,其不得者现今出家。其年大雪深数尺。告弟子曰:吾须新菜。弟子曰:雪深叵得。曰:上山求之可有。如言上山数里,至一树下皆是青菜,取之而返。预知皆如此也这是所有关于法响和尚记载的祖本。
由此,我们可以罗列法响和尚的生平:法响,扬州海陵县人,俗姓李,生于公元553年,即南朝梁承圣二年。光大二年(568年),法响16岁出家。隋代中期,法响曾在南京栖霞寺拜恭禅师为师,学法华忏。隋末,法响回海陵,居大宁寺,后转宁海县,获得“伏虎禅师”名声。贞观初至江阴定山。后还海陵盐亭,在小孤山,建正见寺。贞观四年(630年)元寂,享年78岁,葬于孤山。
成书于宝祐六年(1258年)至咸淳五年(1269年)的《佛祖统纪》,是四明东湖僧人志磐所撰,其卷第六也记有海陵法响和尚事迹,已是《续高僧传》的缩写。禅师法响,扬州人。年十六,辞亲入道从智者学,诵通法华。乃于栖霞寺侧立法华堂,行三昧既获证悟,默而不言。山中猛虎日害数人。众设大斋以为禳禬。忽见一虎入众中攫一人去。师高声呼云:今日专为汝设斋可放此人。虎即置人而退。顷之,群虎数十,大集斋所,举众惊避。师至虎前,以杖扣群虎颈,为其说法。自此之后,远遁无迹。
《续稿僧传》关于法响晚年有许多神异的说法,真假难辨。本文只讨论他晚年驻锡之地“小孤山”。《后高僧传》对“小孤山”是这样描述的: 有小孤山出地百仞。四面无草木。 这座“小孤山”的海拔与《舆地纪胜》的描述孤山海拔一致。仞是古代计量单位,约合周尺七尺。周尺一尺是23厘米,百仞也就是161米。孤山现有高度海拔55.6米。笔者查过泰州与泰县的各种版本的志书,除了靖江的孤山,并没有其他相近高度的孤山。由此,我认为所谓“小孤山”,就是靖江的孤山。当然,这个推论也有不圆满之处,便是《续高僧传》提及孤山时,没有提到长江。后文又有“上山数里”的说法。唐代时,孤山东北角尚未坍塌,山体面积估计比现在要大出三分之一。现在的孤山周匝才不过数里,《续高僧传》的作者叫道宣(596~667),是位严谨的佛教大師。他没有实地到过正见寺,关于法响的记载,应该来自别人的转述。一千四百多年沧海桑田的变化,“小孤山”与我们熟悉的孤山之间的有差距,也不难理解。
《泰兴佛教文化》第一期《人物春秋》中载有仁愿的《泰兴的“伏虎罗汉”》一文,其最后说: 清初“移县东南莲子荡”,建禅师殿供奉,当地人称“伏虎罗汉”或“禅师菩萨”。后此地便更“莲子荡”为“禅师殿”名,即今泰兴市广陵镇禅师村。直至“文革”前,泰兴依然保留着抬禅师像祈雨的风俗,流传着“撞禅师”、“抢禅师”、“赖禅师”的习俗。 禅师殿在孤山西北六公里处。伏虎禅师祠移下孤山,不是由于山崩,可能是因为孤山位于江中,求雨祈祷不便。
1995年,孤山寺重建之初,只有一座无量大殿。殿前塑有一尊光头老禅师的石像。老禅师袖中有两只老虎,状如温顺小猫。旁人或以为这是弥陀佛,其实这就是法响和尚。
注:
南宋王象之著。引文见该书卷37《扬州?景物》上,397页。
广福寺旧址位于今泰兴县城国际大酒店东侧。
法华忏法为诵读法华经,行忏悔罪障之修法。为天台宗重要之法仪。行此忏法,须先洁净道场与身体,其次礼拜劝请诸佛,忏悔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之罪,行道、诵法华经、行观法等,为期二十一日。据佛祖统纪卷三十七载,早在南朝天嘉四年(563)时,陈文帝即曾在宫中之太极殿行此忏法。至隋代,智顗根据观普贤经、法华经等,着成法华三昧忏仪一卷,此后遂有自该书摘要抄出而别行于世之“法华忏法”(又称法华三昧、法华忏)。
宁海,《舆地纪胜》载,宁海城在海陵城东一百里,《读史方舆纪要》说在如皋县东北,则宁海故治当在今海安之东、如皋之北的古海滨。
李子通(?-622)东海(山东枣庄)人。初参加长白山部,未半年,聚众达万人。旋渡淮水,与杜伏威合,据海陵(江苏泰州),自称将军。公元615年,称楚王。619年击败陈稜,克江都(江苏扬州),称皇帝,国号吴,年号明政。次年,渡江击败沈法兴,占据京口、丹阳、毗陵等郡。后被辅公祐夜袭,大败,东走入太湖。旋收拾两万溃军,袭击沈法兴,迫其逃亡途中溺死。占地北起太湖,南至五岭,东自会稽,西至宣城。621年,被杜伏威击败,投降,送至长安。次年,脱逃南返,至蓝田被捕杀。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