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心经》禅说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净明山人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心经》禅说
  讲述:净明山人
  记录:慧如
  般若的心经是一部概括了佛教的观照智慧的经典。在六百卷般若经里面,它是核心。
  首先我们介绍一下题目:《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的含意是智慧。这个“智慧”不同于世间的智慧,不同于小乘的智慧,也不是一般的菩萨的那种共同的智慧。它指的是我们心的体性,我们本性的本有的一种清净体性的体现,它称为“般若”。般若是我们智慧的光明,它非常清澈明朗,它显现万物。
  “波罗蜜”,梵语里是到彼岸的意思,就是用。在印度,一个事情成功了,人们会说:“噢,波罗蜜,到彼岸,圆满成功了”。我们从被生死所困的凡人,到超越一切、解脱自在的圣人,这其中的每一步,每一个过程,都是要经过的。使我们超越,使我们到彼岸的,就是本性的智慧,本性的朗照。
  所以说“波罗蜜”就是用,就是体上的用。如果只有体没有用,是不究竟的,只有体用不二,才叫一如境界。这也是禅宗要达到的境界,叫一如不二之境。
  “心”,就是核心、中心。它是佛教所有智慧里面最本质、最玄妙的智慧。它不是思想,不是概念,不是一种通常所讲的创造性。它是人的本质的回归的体现。心经体现了般若所有经典当中的核心精神,让你回归自性,让你体悟自己,让你发挥我们本性的一种微妙的作用,让你超越,让你达到一个最究竟最圆满的境地,就是佛教核心的精神。
  “经”,佛教讲,它是一种证道,它是一种不变的真理,它是一个路径,修行的通道、路径,它也是一枚镜子,让你看看自己,照照自己,所以经不是研究的,经应该是让你观照,让你应证,让你体会自己,找到自己的门径,找到自己的人生路的,这叫“经典”。
  有的解说:契经,契机契理为之经,即合真理,又合当事人的根基,如果你没有这样的需要,没有这样的根基,你去研究这部经,就是过失,就是错误,就是染污!因为你执着了名相,及和你不相关的道理。它们进入你的心灵世界,成了你的负担。
  所以真正的经典是有时机有因缘的。它的内容和你的心灵产生了感应,呼唤你走出你的困惑、走出你的执着、走出你的染污,唤醒了你的智慧,擦亮了你的眼睛,发现了你该走的路,这样的才叫做经。所以说真正的经是没有文字的,叫无字真经。文字的经只是一种描述、一种说明,让你明白,通过文字找到自己,这是“经”的意思。
  以上是《般若波罗密多心经》题目的解释。它是唐三藏法师玄奘翻译的,这里我们不做解释。
  下面看正文
  一、 五蕴皆空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观自在菩萨”,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指观世音菩萨,一方面也是我们的本性,修道人的体悟。一个修道的人,以他的智慧,以他的领悟力,圆、照、空、有。
  世界由两大构成,一个是空,一个是有。“有”是一切的存在,一切的现象。有的世界非常丰富,变化性很大,有很大的差别性。“空”是不存在潜在的本质。空是空间,空是未来,空是一切,一切万物都是由空而显现的,象虚空一样。
  真实的智慧必须同时圆照空有,即空即有地圆照。然后再以玄妙的体悟,既能“空”也能“有”,既能够进入空的世界,又能够表现为有的世界。一个人能在起用上显现有,又能在实相上体现空,体现空的同时又体现有,他就是一个自在的人!他不受空的束缚,在空他不空;不受有的影响,在有他不有,不受有的困惑,不受有的限制,这样就叫自在,所以叫“观自在”。
  这个观,就是般若智慧的观,就是本性能够同时体现空有的本态,是本有状态的显现,这才叫“观”!所以说真的观是不观之观。观,没有能观,没有所观,观中没有作意,观中没有分别,观中没有取舍。真观者是无观之观,没有观照的观照。这叫真观,所以观自在。
  “菩萨”,印度叫菩提萨埵,我们简称菩萨。以上面所说的智慧,去观照人生,观照实相的人,就是菩萨。这个菩萨是一个假名,是一个名称而已。因为能够这样地观照,他就体现了菩萨的道,体现了菩萨的修证的一种方法,修证的境界。如果通过观照达到了人生的实相,达到了自在的境界,那才是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行”就是修行。观照,就是行。怎样才是“深”般若?透澈万物,证入了它的法性,它的源头,它的本质。不是在名相、事物、境界上去寻找,不是在“空”、“有”的概念上去探索,他要找空的源头,找有的源头。它们的源头是共同的,它们的源头是唯一的,这叫深。
  佛教有两大般若,一个是叫“深般若”,一个叫“广般若”。“深般若”就是法性,就是本质,就是实相。是佛的源头,是道的源头。“广般若”就是万事万物,一切现相,一切规律,一切缘起,无量的差别,叫广般若。两大般若。那么这位菩萨他因为观照的是本性的智慧,观照的是空有的源态,本来的实在,本来的实相,所以说他行的是深般若,不是广般若。行深般若波罗蜜的时候,他以这个甚深的般若观照的时候,他超越了现象,超越了有为,超越了相对,空和有的相对,超越了人我,超越了烦恼性,超越了执着性,所以他到达了彼岸。
  这个“彼岸”就是菩提的道,就是究竟的地方。他证悟到了般若波罗蜜多的时候,这个时候体现出来的是什么样的一种情形呢?就是“照见五蕴皆空”。
  “照见五蕴皆空”,这个五蕴是我们客观的存在,物质的和精神的。“色蕴”就是一切物质的现象,包括人的四大和外在的山河大地。人们往往会认为它们是实在的,是一种存在,是实有的、有相的、能作用的,有它们实在的成份,等等。
  菩萨在观照般若的时候,知道这一切所谓的“色”,所谓的“现象”、“成份”等,都是空的,都是不真实的,只是本性的法而的显现。所以他不会建立一个对立面,不会去执着物质的真实性,因为物质始终是变化的,它不可以主宰自己,保持自己的原态。
  任何事物在刹那刹那之间,佛教叫“当处出生当处灭尽”,它出生的时候就灭尽了。现代科学家也发现,粒子是无法确定的,宇宙的法则,建立在无常的基础上,任何事物当你说它出现的时候,那被你判定的一刻就已经过去了,已经灭亡了。它只是一个能量的动,能量发生了动,在动的过程中显现了物质。但是人会停留在事物的表面,停留在现象上,他没有发现它的本质的生灭相,和它的无常性。众生的五蕴只能相对于粗的世界,众生看不到,看不到微细的世界。
  而菩萨在照见五蕴皆空的时候,照见了事物的本质,它的种子,那些微细的地方,知道它都是空的,都不真实。这样,他对事的迷惑,对现象的迷惑就没有了。知道不可住,知道不可留,知道一切都是虚妄的。
  “受想行识”也是这样。
  “受”,是我们的受用、感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都是受。
  “想”,是我们取予境界后的反映,看到山,我们心里面就有了山的形象;看到水,就有水的形象,这就是“想”。取外相成为思想,成为某一种或抽象或具体的想象。
  “行”,就是动机了。我们心念的造作,念念不停留,我们一直在造作,在不停留当中,不断地流动着,不断地随着外境的变化而变化着。这就是我们所谓的行,是迁流。
  “识”,就是了别事物的差别。了别目前的境界,了别心中的思想,了别自己的状态,了别自己的感受,都是识。
  识是心王,前面四个只是心所,心所表现的内容。总体来讲,它们都是虚妄的妄心的作用。
  所以菩萨通过行深般若波罗蜜,照见了五蕴皆“空”:
  色空了,都是不可住,不可留的;
  受也不落于有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都不落在受上,就超越了受。超越了受就是一个比较自在的人了;
  然后再超越想,想是存在的,但是只是不住在想上。禅宗并没有把想破掉,不去想,但是不会拈着,不会住在。我们看山,山也显现,看水,水也显现。只是不执着于山,也不执着于水,不把自己的情感,不把自己的执着投射进去。它是本然的,它原本怎么样就显现怎么样,禅宗说:不断百思想。六祖大师说,百思想不要断啊,让它想啊,让它显现,但是你不要觉得我在想,不要觉得:噢,太美了,太好了。加了一个概念,加了一种情感,加了一种执着性进去。这样想还有什么关系呢,它成为了我们的妙用。
  还有行,行就是机,动机。念念不停留,“急水中打球子,”念念不停留,让它显现,让它动;让它动,让它变化。但这个动不是被动的动,不是有为的动,不是执着的动,它在这里面有一个体性,如如不动的智慧照着它,能够空能够有,能够变化能够动,但是他始终不动,为什么?因为他的心态没有动,他的情感没有动,他的执着性没有动。是没有烦恼的动,很清静地动,就象水,特别地澄清,让它流动,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所以说行可以传为妙机的作用——妙动,不动的妙动。
  识呢,就是成为大智慧,大照,圆照法界,圆照事物。就象镜子一样,圆照一切。本来识是分别,了别情形有对立,在色里面有染污,有自我的识,有执着性。那么当你有般若智慧的时候,你这个识,受想行识的识,变成了智慧,变成了不动体上的观照,变成了明朗的显现,别人一反映你马上反映,马上知道。事物的变化,它的规律,你马上知道,它是当下的,它是直接的,它没有座标,没有对立,他不是通过概念和经验来使你认识对象的。一般人对红或黄的了别,是因为之前有这个经验,有这个概念,噢,这是红,这是黄,这个好这个不好。但是变成智慧的时候呢,它没有一个背景作为座标,它自然显现,红就是红,白就是白,然后也不会产生红的好,白的不好的概念,不会产生好和不好的这种对立的分别概念。
  这就是识转智的过程。五蕴转为五智:色转为“法界体性智”,法界的体性;受变成了现量的平等显现;想,变成了妙观察的智慧;行,变成了作用,变成了成所作智的作用;识,变成了大圆镜智,大圆镜智的朗照万物。五识都可以改变,因为有了般若智慧的观照。
  所以说能够“度一切苦厄”,这一切苦厄,包括凡夫的,包括小乘的,偏空偏有的,一切的苦,三苦、八苦。无量的苦,都能够度脱。因为他不再执着于外境,不再执着于感受,他的思想是无住的,不执着的,他的行是自然的,他的识是没有自我的朗照,所以说他能度一切苦厄。
  二、 色空不二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这个时候,佛就对舍利子讲,舍利子是智慧第一的:
  “色不异空”。色,现象的存在,这里也包括了受想行识,它和空不是两个东西,不是说离开了物质以外有一个空,离开了现象以外有一个实体的存在,不是这样,它是不异的。它不是对立的,不是矛盾的,不是两个概念,但是我们表达它的时候,必须说这是色,这是空。其实它不是两个东西,不是两个概念。
  “空不异色”,空也不异色,空没有相对于色的另外一个空,也就是空就是色。
  所以下面佛就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也就是空,空也就是色,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整体,是绝对的整体。但是,它不是通过概念来理解的,它是法尔的,它是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一个整体。就是不二,色与空不二,万法在这里是不二的,它是一个绝对,绝对之性。
  这样我们称为实相,也就是实际:空色不二的境界,就是实相的境界,就是中道的境界。这就是一种实相的存在,本来的存在。所以我们常常讲“全然”、“全体”,就是它们彼此的不二,就是全体。你不可分割它们,一分割你就会有障碍,就有对立面出现。所以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也是如此。受就是空,空就是受,彼此没有区别。这是很玄妙的,要通过悟性,才能通达。不可能通过名相、通过道理,通过现象界来了解,这是心灵的一种悟,心灵的一种透澈,一种智慧的明朗。
  然后你对空也不执着,对有也不执着。再进一步,你能够显现空,也能够显现有。在显现空的时候,就是有;显现有的时候,就是空。在你的心灵世界里面,彼此是绝对地平等。绝对地平等,就是悟的境界了。
  三、 不生不灭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这个时候,就讲到了真空的道理。一个修道的人,他通过甚深的观照,脱落了外部世界,脱落了身体执着,脱落了心念上的种种分别和感受。这个时候,他就切入了诸法的空相。
  “诸法空相”就是什么法都空了,一切性、相,空、有,事和理,因和果,所有所有存在的万物,在这里都消失了,都空掉了。他彻底地进入了一种无的境界,什么都不存在,但是他自己存在,他的觉性存在,他在明朗当中。在这里面的同时,他并不依附于任何的东西。古人讲:情不附物。六祖大师讲:本来无一物。情不附物,它没有东西,他知道一切诸法都是空的,这就是般若观照所契入的地方。
  当你契入了一切诸法空性的时候,修行开悟的人都有这个体会的,真空之相,这个时候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没有!但是什么都没有的时候你存在,你真实地了悟,真实地了知,真实地明白,真实地透彻。透彻什么呢?这个时候,“不生不灭”没有生也没有灭,没有生灭相。“不垢不净”没有垢也没有净,没有什么烦恼、业障,也没有什么清净、光明,都没有。“不增不减”没有增,没有减,不会增加什么,也没有减少什么。
  每一个开悟的人,他会发现:啊,我原来就是佛呀。我原本就是佛!我很冤枉,这一生多么辛苦啊,在追求佛、在信佛、在修行,其实都是冤枉的。这是他第一次的发现:哈,我原来都是白白冤枉地修了,我本来就是佛,甚至还会哭。哭过以后笑,会笑:终于我回来了,终于我回家了,我找到了自己的宝贝,找到了自己的主人,我把自己的白牛骑回家里去了。所以说没有增加,因为他无所得。他也没有减少什么,过去无论作了什么,他觉得都没有损失。所以说“不增也不减”。
  通过这样的观照,在这个缘起的世间里面,再去体现,那又是怎么一会事呢?
  四、 空中无色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是故”,因此之故,他契入了真空的境界,什么都没有,只有自己的本体存在。这个时候再去观照,慢慢地,噢,又有身体了,又有世界了。但这个身体是真的吗?这个世界是真的存在吗?
  “是故空中”在真空之中,在显现这些事物的时候,
  “无色无受想行识”,没有色,没有四大物质。没有受,没有想,没有行,没有识,他都没有,这是一种显现的观照。那个时候是体内的观照,气脉的观照,是不一样的。
  所以禅宗人进入了体性的时候,是洁白地,一片片地纯净,世界悄然地消失了。一遍纯净,什么都没有,就是觉性在。这些我们都体会过的,然后呢,不可能永远停留在这里啊,他要现起世界,现起作用,这个时候他要观照,再去照。照身体,在吗?他看看肉体,是空的,象梦一样,梦的存在,不真实。看看自己的感受,苦、乐,有吗?没有。就是这样子,空中没有色受想行识,
  也没有“眼耳鼻舌身意”,我有眼睛吗?耳朵是我的吗?去观照的时候,都不是我的。它只是存在而已,被我所用的工具而已。我的觉性,显现在眼睛里,就是看;显现在耳朵里,就是听;显现在鼻子里,就是嗅。它显现在哪里,就有哪里的作用而已。但是它在吗?它真实的吗?它不是!它不存在的,它不真实。
  “无色声香味触法”,外部的世界:色、声、香、昧、触、法,叫六尘,它真实吗?也是如梦如幻的。除了这个唯一的本性在显现它们以外,还有什么是真实的?它不真实,它不存在。它无常地变化,它没有自己的本态本相。只是因为人的执着不同,表现不同。
  当你无心于万物的时候,万物在你的显现里不再是万物,它只是一个影子,是一层烟,一阵风吹过了,对你的本性丝毫没有影响。在你的本性里面,它是绝对地纯净,就象水。如果很清的水,映出了山,映出了天空的云,对水来讲,有吗?对水来讲没有,没有山也没有云,不可得。显现的万物都不是真实的,都是虚妄的。所以说它是“无”。这个“无”,不是说它不存在,不是说它消失了。这个“无”,它是显现当中的无,镜子里映出来的无,不执着的无,不受影响、不受困惑的无,不构成对立面的无。不是说它就叫没有了,山河大地就不要了。
  那没有的,只是一个状态,某一个过程进入的时候,是什么都没有,但是以后,他常常会显现,一切都具备,一切都有,而且不再希望一定要进入无才行,进入那种什么都没有才行。但是有时候,他又会进入什么都没有的境界,到后来,到自在的时候,要有就有,要没有就没有,那叫自在。要空就空,什么都没有;要有就有,现起就有。什么微妙的境界,什么光明,什么彩虹,都有 !什么神通变化都有。这叫自在的境界,叫成就,叫成就相。
  所以说“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没有眼界,十八界呀,不论眼界,十八界都不可得。十八界就是所有的万物,所有的存在。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是十二因缘。没有无明,什么叫无明?昏迷本性就是无明。无明之后就是行,无明缘行,行就是一种业行,过去世带来的业行。行以后缘识、名色,就是有精神物质的结合。结合以后,出生的时候就有触,前五根对六尘的接触。触后有受,有感觉,有种种的受。受了后有爱,爱了有取,取就有“有”,有就是存在,有业了。业以后有老、生、老死,这就叫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的过程,由过去的两支、现在的五支和未来的五支构成。在觉性当中,无明也没有,因为没有昏迷,没有无明,乃至于“无无明尽”,连“无”——没有无明尽也没有,他没有建立这个概念,连无明没有了的那个概念也没有,那种境界也没有。比如一个人开悟了,他说:我连开悟的概念都没有。一个人很清净,他说:我清净的境界都没有,清净的感受都没有。这时,他彻底地超越了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有流转和还灭。流转是顺着走,还灭是通过观照来破。这时候他不需要也不会有流转,也不需要用还灭来破斥、打破十二因缘的链。业力的链也不需要打破。
  禅宗为什么不讲因果?为什么不提倡这些?就是因为这个关系。他没有迷失的流转,也不需要破斥的过程,说明的过程。他本来就没有,当你已经是本来就没有的时候,这些就不需要去对治,也不需要去修炼,不需要去说明。因为你已经没有了这些东西存在。
  “无苦集灭道”,这是四谛,小乘、声闻修的四谛。
  “苦”就是果,果报,人世上都有苦难。
  “集”,就是烦恼的积集,贪嗔痴各种各样烦恼很多的成份。
  “灭”,就是还灭,进入了无的境界,把苦难灭掉,把烦恼灭掉的境界。
  “道”,就是方法,八正道的方法。
  在本性当中,在智慧的观照当中,苦集灭道都没有!不需要认识苦,也不需要去对治烦恼,不需要达到一个没有烦恼的境界。因为本性本来就没有烦恼呀。
  很多人说:噢,我要达到没有烦恼的境界。但在智慧的圆照当中,不需要这样。本来就没有烦恼,不需要达到什么。
  道,它不需要方法,本性中不需要方法,本来清净啊!为什么要八正道呢?为什么要修炼呢?在本性的智慧观照当中,连八正道都是没有的,都是不可得的。都是对不明白的人,不得已而说的,对小乘根机说的。
  “无智亦无得”,没有智慧。什么叫智慧?知道一切万法皆空。啊?一切万法是空的?我有这个智慧吗?没有!知道万法皆空的智慧都没有。得?有这样的真理吗?有这样至高无上的真理吗?没有!没有得到真理,我没有得到至高的理性,没有玄妙,无智也无得。没有觉得有智慧,没有得到真理,没有开悟到什么。这就是无智也无得。这是真正的超越,真正对自我的一种否定。
  宇宙最高的地方,就是智慧和真理。人类一直追求智慧,追求真理,做一个智者,做一个超越的人。但是你到了这里,连智慧也没有了,连真理也没有了,连觉得自己很超越也没有了。连超越也没有,所以连无也无了。
  禅宗最高的地方就是连无也无了。无也没有了,这是最高的地方。
  然后他就自在了。
  五、 心无挂碍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以无所得故”,正因为无所得,没有得到什么,那就是“菩提萨埵”,就是真正的觉悟,真正的菩萨。无得就是得到。大家要注意,没有得,才是真正的得到。
  “以般若波罗密多故,心无挂碍。”因为以般若波罗密多的观照的关系,没有挂碍了。你得到了“没有挂碍”,不是得到吗?
  人类总是有挂碍的,有很多恐惧、很多的不明白,心头总有一块块的东西。但是因为你无所得的关系,因为你智慧的观照的关系,打破了我们人类建立起来的所有的框框,所有的执着。连最高的真理也打破了。这样你还有什么挂碍呢?别人来诽谤佛,来歪曲真理,来说一些颠倒的话,对你来说有挂碍吗?骂佛、打佛、杀佛都没有挂碍了。把自己最神圣的东西都破坏掉了,你也没有挂碍。因为神圣的东西不是外在的,不是语言,不是道理。它是原本的。真正的神圣东西不再是神圣,因为他没有感受到神圣。不觉得神圣,这才是真正的神圣。
  如果觉得神圣了,就有了挂碍了。比如说,别人给一个染污的东西给你,你就不神圣了。有的人修行很持戒,或者很清高,结果遇上一些无赖,故意破坏他的戒,说一些无赖的话、低级趣味的话,他就会觉得:把耳朵塞起来吧,我不能听,一听就染污了。那就是挂碍。因为他想保持清净,结果染污来了,他就不清净了。这样的人还不能算清净。
  “无挂碍故,无有恐怖”,没有挂碍了,就不会再有恐怖了。恐怖是人性中最最潜在的一种弱点。为什么要修行?因为恐怖,怕死了以后到哪里去;为什么要求佛?因为我不安稳,我没有依靠;为什么要要钱?没有钱我会做乞丐,所以拼命地赚钱;为什么我们要面子?怕被人看不起;为什么要地位?因为在别人面前说话别人会尊重你......很多很多,为什么要知识、要学问等等,都是因为恐怖。当你一但不具备这些的时候,人就会感到恐怖。
  恐怖潜藏在人的内心深处。只有般若的智慧观照,才能超越这一切。任何时候他都是接受的,接受他的饥饿,接受被人污辱,接受死亡,接受任何面临的一切。这样他就不用再恐怖了。因为他没有挂碍,没有构成他挂碍的东西,也就没有什么可以恐怖的了。
  所以说,般若无所得而得到了没有恐怖的境界。一个人没有恐怖就是大丈夫境界,真大丈夫,他就很勇敢,什么都不怕。没什么让他惧怕的东西,他就活得非常自在。
  “远离颠倒梦想”,因为没有恐怖,所以远离颠倒梦想。颠倒梦想就是无明,就是无知。因为般若的观照,颠倒梦想都没有了。颠倒梦想没有了,生死就没有了。他得到了什么?得到了大智,得到了没有颠倒梦想的境界。没有颠倒梦想,非常清朗,任何时候都是清朗的。所以说无得当中才是真正的得到!
  “究竟涅槃”,涅槃是什么境界?涅槃是没有任何烦恼,回到最真实的、最究竟的地方,就是涅槃。涅槃就是圆寂, “圆”就是本性圆满,本性恢复了; “寂”,就是消失了一切烦恼,一切对立。就是本性圆明了。
  所以涅槃不从外得,不从佛那里得,不从修证得。涅槃就是本性本有的,本来的状态,就是涅槃。所以佛经才会讲:你就是佛,你本身就是佛,你为什么要做凡夫啊?你为什么那么颠倒啊?你本来就是佛!
  六、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前面讲菩萨的观照,无得中有真正的得,最终得到究竟涅槃。不但菩萨们如此,三世的诸佛,过去、现在、未来都是。因为依“般若波罗密多”的关系,得到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的正等正觉,究竟圆满的人生境界,最极的境界。在无得当中就这样得到了,因为般若波罗密的关系。
  佛教绝对不是迷信,绝对不是有为的执着,不是孤立,不是个人的追求。它让你发现你自己最原本、最真实的道,最真实的面目。让你回归,让你恢复。恢复到象佛一样的圆满。这就是智慧,佛教的智慧。
  前面是显说,明显地说了。说出了我们的烦恼障,说出我们的所知障,所有的人生不明白的地方,通过这样的说明,都知道了:噢,原来佛教的原本的真实是这样,很明白。
  那么下面呢,就是密说。通过密咒的说,除我们罪孽的障。因为密咒,是佛道上流露出来的文字语言的音声,它内含着佛的功德,它就是智慧。但是它没有道理,它不是一个道理,它里面代表了智慧,体现了智慧,和佛的体性是一样的。而且不但咒的体性是一样的,一个茶杯,一条河的水,它们也都是佛的本性。
  所以说色空不二,一切都有佛的密语,都是佛的本性。五智所体现的五佛,就在山河大地、一切万物之中体现。
  故知般若波罗密多,就是“大神咒”,为什么能够除一切魔障?魔障有什么:烦恼魔、五阴魔、天魔、鬼神魔......,有很多魔。大神咒,能破一切魔障,所以是大神咒。
  什么叫“无上咒”?能够使人通过观照超越一切,能够恢复到自己的本性,证入甚深的实相境界,道的境界,“是无上咒”。
  “是无等等咒”,没有办法相等。无等就是没有办法相等,没有任何一个事物相等,没有任何一个境界相等。但是又是可以等,你学了般若,你有了智慧观照,你就等同于佛,你就和佛相应了,你就成佛了,这叫“等”。就是不二,你就达到了。所以说能够除一切苦。一切的苦难,一切的执着性,一切的烦恼都能够化解,都能够消除,是真实不虚的。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这个“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就是咒语。有很多种念法,现在我念的是清定上师当时传的口音的念法。不同的传承有不同的念法。
  《心经》不是文字,它是我们的本体!是我们的智慧!是我们人生观照的现实。当你把心中的智慧融化了,你就知到它就是禅。禅就是以智慧为本的,禅传了佛的心,而《心经》就是佛的心的流露,是佛心智慧的流露,就是佛的心。
  我们修行,就是要成佛的心,而不一定要成佛的相。佛的相是一种因缘的显现,不是真实的。佛的心是真实的。所以说《心经》体现了禅的智慧,体现了佛的心。体现了道是怎么走过来、怎么圆满的一个过程。
  这样从头到尾,从显到密,就是一部心经的内容。
  (全文完)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