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路路漫长难行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净堂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路路漫长难行
  净堂
  熟处转生生处转熟
  每个人由于受到习惯的局限,旧有的自我认定、自我提示已经根深蒂固,如影随形,所以即使“习气”是否定的、阴暗的,然而它给我们的感觉是那么自然,那么舒适—使我们深受其苦而不自知。
  “贪嗔痴二云母,久远以来已深植我们心中,毫不费力地从我们的身语意生出,造就无量无边诸恶业:可以使身心清净、提升能量之惭愧心、忏悔心却无从发起。漫长之修行路上,无非要我们祛除贪嗔痴之毒害,由“勤擦拭”,“善护念”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皆是我们努力的过程和方向。祖师大德屡于开示中明确地指出,修行路径最简捷稳当者,莫若“老实念佛”,日久功深之后,原本熟透之习气自会转淡、变生疏:本来生疏之佛号日趋孰稔,自然生起智慧,习气自然“不转而转”。
  想得到做不来
  最近由媒体报导中得知老人失智症(痴呆症)之可怕。此症被称为“让患者迷失,让家属心碎”,亦说“失智照顾者之伤痛是从病人死亡”则就开始了”,概得此症之老人既“说不得亦说不来”,其中之无奈又不足为外人道起,只能以“如人饮水,冶暖自知”来自我解嘲。
  末学一直心想:若我们能于健康时精进地拜佛、念佛,则既是忏悔业障,求佛加被,全身又得到柔和之运动,或许老来较下易得此“不利己亦不利他”之症:即使不幸得了此症,因为礼佛动作已熟透了,“失智而不忘失佛号”那又何惧麻烦别人?不幸得为照顾失智老人而心烦的家属也只有以忍—“不动心一来对应,如如不动,不为外境所转。师公仁俊上人云:“受苦绝下叫苦,入魔必能转魔,不再失念丧气”。
  “想得到,做不来”。我们凡夫要做到不为境所转,不为共业所烦,谈何容易。末学行笔至此,复因身体出状况住院数天,于苦受中反省观照,始发觉表相上精进地修法是不够的。所有知的功夫止于表面,就像是压草,是“伏”的功夫,没有拔除:或断或转,是不牢靠的。修法时,师父一再地开示“系心一缘”,“化繁为简”,此等话语听得再多,如果不能转为自己的语言或修行方法,那么这些师父的实证智慧功夫,与我们一点也不相干。
  习气不改修法少益
  在医院急诊等候病房室待了两天,看著熙往攘来之病患及家属无异看尽人生百态,感慨良多—“有身即有苦”。听到很多家属之苦受谈,他们所说所谈的苦与家人间对立之状况印证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苦之程度与花样不同而已。末学学佛多时,为何仍然与他们一般受苦呢?心太刚强了,受罪活该!
  身苦在点滴、药物与时间之医疗下可以逐渐康复。心淌著血,却非点滴与医术所能察觉与医治的,唯靠自觉自度方得改善。屡于修法时出状况实已示现严重的警告:“你已走偏了,走在崎岖危险之山间小径,非但到不了目的地,而且会摔得粉身碎骨喔,赶紧回头!”摔得鼻青脸肿之后,方在深夜之病房中起大惭愧心:“不由得想起家里的老人家来。为什么明知道两位老人家说不得,说下来却还试图去改变他们朝较合理、较可理解之路上修正呢?改变自己四十多年之积习况且办不到了,为何要求七十岁的老人作改变呢?光想著自己受到很多委屈与折磨:以为老人家自私,光想自己而不替别人立场想想,可是自己又何曾以老人家之立场想过呢,…这一切对立与苦受无非是气自我”设限,自作茧为境所绑死!”
  思及于此,再回头检视多次十二指肠出血,实肇因于家庭压力沉重,自己无能化解所致:“心地不够柔软,慈悲心不够,宽容心不够,关怀心不够…”无法溶入日常生活中之修法即无法消融习气,以致投入不少时间在修法上却一事无成。
  未学最服膺弘一大师:“依佛法自有灵感”此语,并以此为最佳之依靠处。黄念祖老居士亦云:“佛法下辜负人,是人辜负了佛法。”依佛陀智慧之语来修正我们之行为,摒弃贪嗔痴诸恶习,积极广修“普贤行愿海”此等“知易行难”之大工程,我们非得即知即行,一点一滴地著手去做不可。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地做去,最后必能印证“始则勉强,终则泰然”之果实,否则漫长的修行路上,只有一句话“习气不改,修法少益”。以此体验自我勉励并供养大家。
  摘自《十方》1995年第13卷10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