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发心
论发心
演护
“发心”这两个字,想必佛教徒很熟悉。我们常会听到一些长辈要求我们发心,许多同辈之间彼此也会用发心来互相鼓励。但细究起来,有几个人能真正认识到“发心”的意义,有几个人能“发心”发得到位、发得准确、发的有水平!事实上是很少的。因在很多况下,发心似乎已经成了一句空洞的口号了。
现在社会上那些没有学佛的人,他们不自觉中也在发心。因为他们每天都会有无数想法:想锦衣玉食、想财源滚滚,想仕途光明;更有甚者,还想着巧取豪夺、损人利己。事实上,每种想法都不是凭空而有的,皆有各自的心理基础。这个基础或是贪心,或是嗔心,或是我慢心,嫉妒心,乃至邪知邪见,这一系列心理基础又会引发想应的行为。每个行为在完成过程中,一方面会成就客观上的事实。比如为谋利去做事业,经过几十年努力成就一番事业。而在另一方面,这一行为更成就了我们的凡夫心。如果做事业的心理基础是贪心,那么在经营过程中,对事业的贪著之心也会随之增长,最后这个事业就成为其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怎样“发心”这一课题,对学佛之人、对修行者、对信众非常重要,希望大家记住。古人常讲:修行人初发心是道,非常重要。祖师大德云:学佛三天,佛在眼前,学佛三年,佛在天边。这话就是针对发心发愿而言的,为什么学佛三天,佛在眼前呢?原因是我们在初学是,兴趣最高,抵住了习气毛病的干扰。故而能够时刻感受到佛的加持,感受到龙天对我们的护持,感受到诸佛菩萨的加被,天天与佛同在。那么,为什么以后离佛越来越远了呢?原因就是在学佛的过程中我们懈怠了,没有发大愿,没有发长久之愿,没有发不退心之愿。
正确的发心主要有两种。即出离心、菩提心。什么是出离心呢?很多人发心出家时,迫切想从家里走出来,迫切到一天都等不及了,那一刻的心态就是出离心。世间的家庭离异,都等不急要走,那时多呆一天都是折磨,那种极其希望离开时的心也是一种出离心。至于出到哪里,当然是另一回事了。这里。只是以此说明希求出离时的心态。
出家生活对我们很多人来说也是一样。出家时间长了,很容易将寺院当作过日子的环境,只想着营造一个把日子过好的氛围,所以,佛陀告诫比丘们要时常忆念生命在呼吸间,要发出离时心。这样才会对死亡保持警觉,不再贪恋安逸的生活。如果我们真正意识到无常是那么迫切,意识到无常就在眼前,还敢散乱、妄想、追名逐利吗?还有时间去忙这些身外之事吗?我们就会自觉地“如救头燃”般精进,并时时保持对修行地紧迫感,不感有丝毫松懈。如果我们的心恒常处于一级戒备状态,修行就很容易相应。
祖师大德云:“出离心”的发起, 是出家修行的基础。那么,究竟要出离什么呢?就是对生死的出离,对世间的出离、对五欲六尘贪著的出离。真正的出离有这两个方面:一是外在的出离。二是内在的出离。外在时,就是世间的五欲六尘;内在的,就是对五欲六尘的贪著及由贪著引发的凡夫心。所以说,我们要出离的不仅仅是环境,更是自身的凡夫心。事实上,出离环境的目的,正是为了出离贪着及凡夫心。我们只有摆脱凡夫心,才可能入空性,解脱烦恼。
所以说,发起出离心之后必须懂得怎样保持,并使它的力量不断壮大,直至最终获得成就。否则的话,即使发起出离心,不久也会被凡夫心取而代之。当我们发起猛利的出离心时,凡夫心会暂时避一避。但只要我们稍稍松懈,它立刻会卷土重来。我深深体会到,修行必须像勇士般精进,否则很难有重大突破。当然用心上的勇猛精进并不只要求非常强烈的作意。虽然开始时需要强烈的作意,但更主要的是指不松懈。如果长时间过分猛烈地作意 ,不但容易疲倦,还会落入作意的心行中。所以关键在于懂得怎么用心,否则用错了力,勇猛精进也会出问题的,所谓欲速则不达。
发起出离心的最终目标是解脱生死,依佛说的各种法门而成就。在现代社会,修行的确比较困难,因为整个社会的诱惑太多,出家人的事务也太多。对于多数人来说,开始修行时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所以对环境的要求非常严格。过去的出家人多半隐逸于山林,过着纯粹的出世生活,除了需要及少一点资养色身的衣食外,主要精力都用于修道。相比之下,我们今天的修行环境确实很严峻,修习解脱道的难度要大得多。
所以,现在末法时代修行要采用一些比较猛利的方法。换句话说,就是时间短、见效快,能够立马截断我们的愚迷和烦恼。依照这种适应于现代人的法门去行持,才容易发起真正的出离心。
出离心只是修行的基础,进而还要发起“菩提心。”出离心的发展有两种情况:一是个人的出离,只追求个人涅槃,属于趣寂声闻。二是从出离心开始,然后回小向大,发起菩提心。出离心是对世间贪著的出离,正是菩提心建立的基础。而菩提心所具有的无住、无所得的特征,与出离心是相应的。两者的区别是在于能否推己及人,由个人解脱进而希望利益众生,共证菩提。
菩提心的发起具备两个内涵:一方面是广泛利于众生,一方面是追求无上佛果。两者是否存在先后顺序呢?在发心过程中,我们究竟应以利益众生为先,还是以成佛为先?是为了成佛才去度众生,还是为了度众生才成佛呢?在这个问题上有以些不同的观点。
对于大多数学佛者来说,可能首先想到的是“我要成佛,”然后为成就佛果而去利益众生。也就是说,度众生是为了“我”的成佛。但是,菩萨在利益众生的过程中,不应将自己视为众生的恩人,而是将众生视为自己的恩人。这是因为,唯有利他才能使我们成就慈悲品质和菩提资粮。《普贤菩萨行愿品》:“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智慧水饶益众生,方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明确指出了佛菩萨和众生的关系,是以众生作为成就慈悲的重要增上缘。
行菩提心的修习,是建立在愿菩提心的基础上,依愿菩提心而有菩萨行,并通过六度四摄行的修习使菩提心得到增长。我们最初所发起的菩提心,只是世俗的菩提心,力量还很微弱。如果我们心灵中的这颗菩提种子未能得到呵护和养育,很快就会枯干。唯有全心全意地照料它,为它创造良好的成长空间,及时的补充养分,微细的种子才能成长为参天大树。
所以,我们发菩提心之后,还要受持菩萨戒,修习六度四摄。这些广大的菩萨行,正是菩提心最佳的养料。不断修习六度四摄,菩提心才能得到巩固,才能早日圆满。《华严经》云:“若忘失菩提心,修诸善业,是为魔业。”
发起菩提心,是对自我的巨大的挑战,这也是发心过程中面临的巨大困难。但只要将菩提心发到位,一切烦恼便不在话下。因为烦恼无非是因“我、法”二执而起,而菩提心正是摧毁二执的最佳利器。在佛法中,通常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对治不同的烦恼。但最高的修行法门,仅仅一招就将一切解决,所谓以不变应万变。菩提心教法,正是这功力无可匹敌的一招。只要将此运用起来,所有问题皆可迎刃而解。
《佛说大迦叶问大宝积正法经》云:“比如假摩尼琉璃珠聚如妙高山,不及一真摩尼琉璃宝。迦叶,如是假使一切声闻辟支佛,不能及一初发菩提心菩萨。”菩提心的修学贵在“发心”心广则行深,虚空非大,心王为大;金刚非坚,愿力最坚。我们声为诸佛真子,不立大愿于今生,更待何日?一个修行者不能只顾自我了脱,应普愿众等同发此心,《法华经》云:“未发心者令发,已发者令得增长。”愿同修行者各各悲智双运,福慧齐修,同化众生,同成无上正等正觉,如此发心,方为真正修行,真正丈夫。
出家学佛者的一生很不容易,在坎坎坷坷中度过,即出家,要发心修福慧,要发大菩提心,最后要出离三界,解脱生死,成无上正等正觉,自觉觉他,为人天师范,是名真正成就者,是名真正发大心者。《华严经》云:“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