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浅谈解脱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刘依道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浅谈解脱
  刘依道
  在学佛的过程中,我们常听到要“解脱”,那么什么是解脱呢?是不是一般人认为的“解脱”就是往生,人往西去,一了百了,什么都解脱了,是这样吗?事实上,佛所说的解脱并不是这么一回事,而是一个哲学上的问题,是值得我们穷毕生精力去追求的一个人生哲学。
  一般人所要求的可能很简单,只要能去掉身上的捆缚,就是一种解脱;对因徒来说,刑满出狱,重获自由也是一种解脱。然而,这是获得了真正的解脱吗?在心理上,可以这么说,是解脱了;若从整体上来看没有得大解脱;换言之,这些人只是在身体上获得解脱,而思想上依然是受到困扰,受到烦恼的折磨。一切众生在现实生活环境里,都不能避免受到自然界、社会、身心的约束,而产生各种障碍;事实上,他们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解脱。说真的,我们原本就是生活在一个不自由,生活充满缺陷与忧苦,悔恨与烦恼的社会中。因此,佛家提出了如何在这些障碍中求解脱的理想,从而获得无拘无滞的大自在。
  我们生活在这个尘世中,尘世原本就是一个令人极为烦恼的世界,加上人类的劣根性,让我们不论在精神或肉体上都蒙受煎熬;因此,佛陀为了解救众生的苦,才极积地寻求解脱的方法,经过多年理性的研究与分析,佛陀理性地悟出人的苦恼根源,那是人类的三毒,即:贪、嗔、痴。
  表面上看,若能放弃贪、嗔、痴三毒,也许基本上你己做到能“放下”,并正迈向解脱之道。但是,是不是真得那么简单,让你轻而易举地到达这个境界呢?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许多人都会这样认为,要“放下”那还不简单,只要抱着“事不关己,己莫劳心”这不就成了吗?再者来个“各家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那在感情上不就“放下”了吗?看来好像可以成立,但我们若再深处想一想,就不难发现那不是“放下”,而是“自私”;所谓“不管”是代表着什么?是在说他人的事我们不理、少管,甚至是不管。若怀有这种胸怀,那不是连其他宗教所说的“博爱”都没有了,他那会有佛家所提出的”解脱”吗?
  事实上,我们要求的解脱,首先要能破除染爱,这是最基本的条件,若是这一点都不能做到,那么,什么“解脱”都是纸上谈兵了。烦恼染爱,无始以来,一直在系缚我们,所以忧苦无边,如在火宅。真的把染爱破除了,那时候所得到的解脱法乐,是不可以形容的。我们活在世上,总是有许多重担在挑着,一旦放下重担马上就会感觉到浑身轻快,如浴春风。惟有体验者才能体会出来。总之,解脱不是别的,是大自在的实现,新生活的开始。解脱的层次
  佛家对于解脱有着两种看法,即:一、心解脱,二、慧解脱。
  所谓的“心解脱“及“慧解脱”,事实上,那是一个整体,若只修到一种解脱,是不能达到“俱解脱”的境界的。印顺导师在《解脱者之境界》一文中,清楚地介绍了什么是解脱。他说: “如能以智慧勘破无明妄执,便能染著不起,而无忧无怖, 离无明,名为慧解脱, 是理智的。离爱,名心(定)解脱, 是情意的。这二方面都得到离系解脱,才是真解脱。”在这段文字中,他清楚明了地说明了什么才是真解脱。同时说明了解脱的程序与步骤,循着这个步骤,我们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之道,走向自在的涅槃境界。
  我们必须了解到,人类有着极为丰富的七,隋六欲,这是人类走向断烦恼的最大障碍。佛法上说,廓清无明的迷谬,染爱的恋著,是十分的普遍的,所以必须定、慧齐修。但是,许多外道的也在提出修习禅定,甚至有的还修得极深的,对五欲等境界,名位等得失,也要求不起贪、嗔、痴,以脱烦恼。但是他们的“断烦,陷”并不彻底,不是根本解决烦恼,一旦定力消退后,烦恼随时都会卷土重来。因而,作为一名佛弟子,面对任何一种烦恼,我们都应该以智慧作为依据,才能突破所有的障碍, 由烦恼中解脱出来,而不是凭所谓的“定力”。佛陀对他的弟子再三强调:佛法重智慧而不重禅定,就是这个道理。印顺导师语重心长地指出: “凡夫的散动慧解,对于解脱,不能产生多大力量。有的着重真慧,依少些未到定力,能断烦恼、了生死,这称为慧解脱。”他又说:能做到这样的解脱,从了生死说,是彻底的,但在现实身心中,还不能说是圆满的,所以定、慧均修,得“俱解脱”,才符合解脱的理想。
  解脱的重点
  要求得到解脱,一定要从体悟真性而来。体晤,是要离妄执,离一切分别的。在修行趣证的行程中,合理的分别是必要的。但在临近悟入的阶段,善的与合理的分别,都非离却不可。
  我们在凡世上所认识的一切,都只是抽象的、幻相的,完全不是事物的本性。如认识而能接触到事物本身,那我们心情起波动时,心里应该烧起来了!为了要表达我们的意境,所以用语言、文字、动作来表达。因而,所写的和所说的,都是假设的符号,并不能表示事物本身。总的来说,语言、文字、思想,都不是事物本身,所以要真实体悟一切法本性,非远离这些相——离心缘相,离语言相,离文字相不可。
  从五根(眼、耳、鼻、舌、身)上直觉的感受,所得的意识知解,也不能完全明了。对事对理,这样的意解为实在性,那么一切的法执、我执,一切贪等烦恼,都由此而慢慢地累积,滋长蔓延起来。所以如实的体悟,非要从这方面下手不可,一定要远离这些错觉的实在,陛,还要把这一切虚妄分别的意解彻底脱落不可!寻根究底,彻底掀翻,到达“一切法不生则般若生”,真觉现前,这才不致于落个抽象的相对界,脱落名言而实现了超越主观客观的觉证,这才是如实的现证一切法真性。
  事实上,人类在数千年的生活中,从来就没有断过烦恼,更别说是解脱了。让我们细心地去了解一下今日的社会,不难看到在我们周边的环境是多么的不协调,存在着多少的烦恼事;今日是一个科技发达的社会,让我们生活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但,我们的生活内容呢?是不是真的达到断烦恼、解脱的境界,有关这点谁都不知道。人毕境还有七情六欲,要摆脱这思维上的情绪,并不是一时三刻就能办到的。因此,印顺导师指出: “感情,意志,认识,使内心无法平衡。有时意志力强,有时感情冲动,有时偏于抽象的认识,使内心分崩离析,互相矛盾,有时成为无政府状态。就是我们的认识,不但五识的别别认识,形成不同的知识系统;总取分别的意识,受五识的影响而缺乏整体的认识,有时推想起来,又想入非非,不著实际。内心的分化、偏颇,纯为虚妄熏染的恶果,佛法要我们息除虚妄分别,离却妄执,就是要脱落层积的虚妄熏习, 扫尽离析的对立心态,而实现内心的一味平等,不离此相对的一切,而并不滞著子一切。”
  我们都知道,佛陀的正觉,称之为智慧,这可.不是一般的世俗知识与意志、或感情对立的知识。事实上,是在一味浑融,知情意净化的统一,浑融的不可说此,不可说彼,而是离去染垢(无漏)的大觉。当到达这个境界时,与我们专在抽象的概念中,在分裂的心态中过日子,完全不可同日而言。那正觉现前时,智慧与真理,也是无二无别的;活像哑吧吃蜜糖,好处说不出。
  佛教原本就有一种返本还源的思想。这是一种以我们的心识作为根本的思想,因为我们的思想本来是清净光明的,没有一丝一毫的杂染;但是却因在生活、或感情上的烦恼而蒙蔽,以至迷失真性而流转生死。如果能离却妄染,还我本来清净的自心,这种清净光明思想便会自然地显露出来。人类有此虚妄分别,而且是明确了别的意识,才会知道自己在认识上出现错误;知道抽象概念,这都不是事物的本来面目,这是一般众生所不易做到的。由于人类的虚妄分别,发展到高度(”亿念胜”),才能积极修证,达到超越能所,不落分别的境地。如果没法理会到这一点,要远离分别, 当然趋于定门,谁还修习观慧引发证智的法门呢!
  解脱者之心境
  谈到解脱者的心境,这是一个奶值得玩味的问题。如何去理解解脱者的内心世界,不是一件易事,但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去理解,这样有助我们对解脱者有所了解。印顺导师告诉我们,要了解解脱者的内心,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即是:一、光明、二、空灵、三、喜乐三个方面着手进行。
  一、光明: 那是明明白白的体验,没有一丝的恍惚与暗昧。不但是自觉自证,心光焕发,而且有浑融于大光明的直觉。
  二、空灵:那是直觉得于一切无所碍,没有一毫可粘滞的。经中比喻为:如手的扪摸虚空,如莲华的不着尘垢。
  三、喜乐:由于烦恼的滥担子,通身放下,获得从来未有的轻安,法乐。
  证得解脱的人,其心境肯定与一般人是不同的,因为,对他们来说,拥有与一般人所不同的三点意识:一、不忧不悔:圣者是没有忧虑的,不像一般人的“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圣者又是不悔的:一般人对于己作的事,隋,每不免起悔心,特别是作了罪恶所引起的内心不安。有忧悔,就有热恼;有热恼,内心就陷入苦痛的深渊。
  二、不疑不惑:证解脱的,由于真性的真知灼见,从内心流露出绝对的自信,无疑无惑,不再为他人的舌头所转。不但不为一般所动摇,就是魔王化作佛菩萨来,告诉他“并不如此”,他不会有丝毫的疑念。
  三、不忘不失:体现了解脱的(在过程中可能有忘失),于所悟的不会忘失,如不会忘记自己一样。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直捷而明确地现前。禅宗使用的勘辨方法,或问答,或棒喝,都是不容你拟议的。如一涉思量,便是光影门头,不是真悟。解脱者之生活
  在不同层次的修学里,有些证得解脱者,过于偏重禅味,对凡世间的事太不注重,事不关心,自以有了一定的修为,不理世间事,认为这就是解脱;事实上,这就错了,而且还是错得一塌糊涂。最终是落得一生孤独,有不如无的生活境界。
  无论是声闻与菩萨, 由信慧深入而来的坚定精进,都是非常有力的。一般所看为艰苦的,根本不可能的,对圣者们而言,却能克服他。尤其是菩萨,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在宁静恬悦的心境中,胜过了一切。
  我们先别说“解脱”这个层次,就说“放下”吧!我们周围的许多人,有多少人能做到真正的“放下”。有关这一点是很值得我们去认真的探讨的。中国大文豪苏东坡对佛学研究很深,常以为自己的修为很高;有一天,他写了一首诗,诗中是这样的写道: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干,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他将这首诗送给好友佛印禅师,佛印禅师看了后,在原笺上批了两个字“放屁”;苏东坡一看火大了, 立即乘船过江兴师问罪,佛印禅师早在江边等他,见苏东坡到来,立即笑脸相迎,对照苏东坡说: “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这说明了什么呢,这恰恰是说明了人的本性,一个对佛学有研究的大文豪看见人家给他的评语是“放屁”时,马上就表露出难以“放下”的内心感受。这么简单的两个字,都不能忍受放下,那么还能说什么“解脱”呢?
  我们再看佛教历史,当佛陀进入涅槃时,在他身边的弟子,不少是痛哭流涕,单看到这个情景,我们不难知道, 有多少位能真下的“放下”, 了解“解脱”的真谛。更何况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要想“解脱”真是谈何容易。究竟解脱
  说到“究竟解脱”,那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为菩萨的尚不能彻底的放下, 更何况是凡人。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认真地对待这事,能做到多少就多少,一切随缘。,能达到最好,不能达到,也要尽力而为。
  事实上,佛经上告诉我们,二乘圣者,虽断尽烦恼而证解脱,但是还有烦恼习气,而且还时时发出来;尽管如此,这种习气,虽不妨碍生死解脱,也不妨碍心地自在,但是,到底还是一种缺点。
  与生俱来的烦恼,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无时无刻中存在着的,这也时刻的影响着我们的身心发展。虽由可以以智慧来破除这些烦恼,但是在我们的意识形态中,还是保留着这烦恼这种习性。这种习性,就是习气。声闻圣者也不例外,拥有这种习气;如阿那律的时常骂人,大迦叶的闻歌起舞等。这些习气,菩萨是可以慢慢地一件件的消除,但也须证得佛果,才能纯净。烦恼与习气消尽,才能到达究竟圆满的解脱境地——佛地。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浅谈佛教咒语
下一篇:浅谈明心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