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佛教“众缘和合”的实践意义
浅析佛教“众缘和合”的实践意义——汪祖民
当前,世界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但单极还是多极的斗争依然深刻复杂;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发展,但国际经济竞争依然深刻复杂;不同文明交流继续发展,但国际思想文化领域的斗争依然深刻复杂;国际战略安全形势总体稳定态势继续发展,但人类面临的安全挑战依然深刻复杂;国际协调合作继续发展,但围绕国际秩序的斗争依然深刻复杂。
“和谐世界”,一个充满东方智慧的名词,如今频频出现在重大国际场合,它所描绘的国际关系的理想状态,正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理解和赞同。在世界三大宗教中,唯有佛教的哲学思想最为丰富、最成体系,对东西方哲学思想均产生很大的影响。从“和谐世界,从心开始”,到“和谐世界,众缘和合”,展示了佛教在构建和谐世界的道德规范和社会价值观。因缘和合,如何弘扬佛教的优良传统,更好地为构建和谐世界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实现“弘扬正法,化育众生”,这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佛教的基本教义是“众缘和合”的基石
佛教缘起论为和谐世界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石,因果论则提供人们行为规范的理论基础,平等观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思想基础,慈悲观为世界和谐提供心理基础,至于中道观和圆融观则为建设和谐世界提供方法论基础。这是佛教最基本的观念,最根本的教理。缘起论认为宇宙一切事物都是因缘聚合而生,因缘散失而灭。缘起论的万物由因缘聚合而生即缘起共生的思想,逻辑地肯定世界的多样性,肯定世界的多极格局,由此也必然提倡多边合作、和谐共赢的主张,也必然否定自我中心和单边主义的思维。这一学说是在既反对“无因”论,也反对“邪因”论(如神创说)的过程中形成的,是对宇宙万物的生成演变和世界的本来面目的合理的论说。缘起论自身包含着两个重要的理念:“关系”和“过程”。缘起思想是论定事物是诸多因素的组合,凡事都是一种关系;既是关系组合,就是不断运动变化的,也即凡事都是一个过程。无疑这是深邃的哲学思想。
人类社会矛盾形形色色、错综复杂,然而归结起来,主要是三类基本矛盾:人与自我的矛盾、人与群体(他人、民族、国家、社会)的矛盾以及人与自然的矛盾。原因有三:一是利益的不同,二是制度的差异,三是观念的缺陷。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以全球化为特点的知识经济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各类矛盾带来了广泛和深刻的影响,导致了人类社会矛盾的新发展。如何“政通人和”?如何“协和万邦”?佛教在构建和谐世界中如何发挥自己的作用?
我们认为,世界各国尤其各国领导人若能确立起缘起观念,建立缘起共生的共识,就能在行动上采取平等协商、团结合作的态度,共同解决全球性的问题。我们的世界更需要相互理解、互相包容、真诚合作,才能面对我们共同面临着的问题。
二、保持佛教与当代社会相适应
顺应时代潮流,积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慈悲济世、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佛教是一个有机体,是社会有机体的环节之一。佛教有自我繁衍、自我整合、自我更新、自我再生的功能。这种动态的生命的高级存在形式,注定了佛教有机体在内外因缘变异的逼迫下,必然会自我调节、适应社会。佛教有机体在中国的存在形式,就是佛教的本土化或中国化。当代的首要任务就是佛教经典现代化,即运用现代语言对佛教哲学范畴作出当代人易于听懂看懂的表述;对佛教哲学范畴进行新的诠释,包括推导出合乎逻辑的引申义;结合社会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阐发范畴涵义;阐扬范畴中所包含的真理因素、智慧成分、合乎社会发展内容,即阐发范畴中所包含的积极的理论思维成果;提出符合客观实际、适应时代需要的新范畴。
佛教属于上层建筑,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随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佛教有机体的自身特征,注定了佛教随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佛教的核心教义“因缘论”,指明了事物的联系性和变动性。佛教还说,不变随缘,随机逗教。这为佛教本土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佛教在中国的本土化进程中,扬己之长,弃己之短;取别人之长,去别人之短;改造自己也改造别人;融入别人也被别人融入;骨质不变而肉质因应需要而肥瘦,即坚守核心精神,在用上因应社会需要。佛教的核心精神,在慈悲、在智慧、在去执、在无我、在宽容、在忍让、在济世、在度生、在持戒、在禅定。
充分发挥佛教的正面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需要完善佛教的有机体,使之时刻处于比较和谐旺盛的状态。其实践形式,就是要继续不断推进佛教在中国的本土化进程。需要本土化的主要方面:佛教观念、佛教行为、佛教经验、佛教体制。“众生觉悟皆成佛,正法弘扬本在僧。”佛教“以戒为师”,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升自身品质;佛教“续佛慧命,绍隆佛种”,加紧佛教人才的培养;佛教慈悲济世、利益众生,积极参与和兴办社会公益事业;“深入经藏,智慧如海。”做好佛法的研究与弘扬工作,将文言译成白话、外文,让佛法的智慧能够解决现实的问题;佛教服务社会发展大局,为共建和谐世界作贡献。
三、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无论是从宏观还是微观,佛教的义理都可以落实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具有不可估量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南朝宋文帝曾与臣下讨论佛教的社会功用,认为“若使率土之滨皆纯此化,则吾坐致太平,夫复何事?”伟人的革命家孙中山曾说:“佛教乃救世之仁,佛教是哲学之母,研究佛学可佐科学之偏。国民不可无宗教,盖教有辅政之功,政有护教之力,政以治身,教以治心,相得益彰,并行不悖。”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的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精神瑰宝,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的强大动力。和谐文化是一种新型的文化形态,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力量源泉。和谐文化建设是一个继承和创新的过程,必须依靠全民参与和主动创造。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将我们祖国建设成如同佛教中描绘的西方极乐世界一样庄严的社会,在世界范围内弘扬佛法更有说服力,也更有实际意义,也更有感召力。
当前,“人间佛教”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佛教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重要时期。佛教是中国信众最多、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宗教,有良好的群众基础。佛法的理念倡导在诸多方面与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都有相通的地方,并在一定程度上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参考和借鉴。佛教的理念,将促进人与人之间和谐,使家庭和睦,邻里和乐,社会和谐。同时,也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四、发挥佛教对外交流的独特作用
佛教哲学理念为佛教徒所认同,但世界上还有绝大多数人信奉其他宗教或不信仰宗教,这就需要谋求共识,力求使上述佛教核心性哲学理念成为人们的共识,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是不同宗教、不同文明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对话,缺乏相互尊重、理解。我们要尊重彼此文化的特性和差异性,同时要加大佛教哲学理念的宣传、阐扬、交流的力度,运用中道、圆融理念,在“求同存异”的原则下,谋求一定的共识,并吸取其他宗教、其他文明的相关理念,互动互补,发展彼此认同的共识。在求得共识的基础上,积极实践,不懈努力,共同为建设美好的和谐世界而奋斗。
发挥佛教的对外联络作用,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佛教对外联络有其悠久的、良好的传统。佛陀涅槃后,阿育王为了弘扬佛法,派人到印度之外的各国,馈送佛陀舍利,宣传佛法。佛教入华后,多少中华优秀僧才,如鉴真,七次东渡。如玄奘,西行求法,被号称大乘天于印度。如法显,南下求法于斯里兰卡,著《佛国记》,为中斯交往,功勋卓著。他们是中华民族脊梁,更是佛教的柱子。在国内,僧人就有云游的传统,勤走于江湖,省际间的交流,频繁不断。现在,世界成了地球村,佛教的对内对外交往,更应继承传统、开拓创新。有了交往,就有了理解,就有了友谊,就有了互动,就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扬己之长,抑己之短,共同提高,也因此促进了社会其他各项事业的进展。这种内外交往,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可以是教内之间,可以是佛教与社会之间,可以是佛教与其他宗教之间,可以是佛教与政治、文化、艺术等等界别之间的。沟通与理解,永远是必要的,也将因此使自己更宽厚、更睿智、更强大,更具未来眼光。今天,我们在不忘独立自主、自办教会、抵御渗透的情况下,特别需要加强同港澳台地区以及东南亚等周边佛教兴旺国家的交往,为祖国的完全统一和创造和谐的周边国际环境服务。
历史上佛学的宏扬还促进了对外交流。贞观十九年,留学印度的玄奘归国,太宗立即召见,并组织了盛人的欢迎法会。玄奘在印度赢得崇高声誉,以玄奘为纽带,中印两国第一次建立了正式的友好关系。到武则天时代,更将佛教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高度。她将佛教作为稳定农村人口的重要措施。如意元年(692),她收复西域,将于阗的实叉难陀请到京师,给予特殊优礼。她还在龟兹、疏勒等地建立了以汉僧为主体的大云寺。这些措施,强化了与西域的文化联系。
佛教在中国有二千年的历史,在世界各国也都具有广泛影响。越南公元7世纪开始的“佛教平民化”,韩国公元7世纪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祈福佛教”,日本公元6世纪革新运动中形成的“都市佛教”,公元8世纪形成的“山岳佛教”,公元12世纪又形成了“平民佛教”,近而又形成的“社团佛教”。在美国有现代高僧宣化上人在洛杉矶创建大型佛教寺院“美国万佛城”,在西方国家产生巨大影响;在欧洲有越南高僧一行禅师在法国梅村创立“世界禅修中心”,影响整个欧洲并波及全球。佛教对于世界各国的思想文化、社会文化乃至因佛教形成的社会风俗以及人文景观在历史上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2006年4月,中国佛教协会在浙江省杭州市和佛教圣地普陀山隆重举办主题为“和谐世界,从心开始”的首届“世界佛教论坛”,世界30多个国家派代表团参加盛会,取得了良好的国际效益。
佛教是国际性的宗教,其能国际化,自有其普世性原理。每个民族皆有优秀的文明,世界有世界的先进文明。他们都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为世界所接受。这如民主、自由、平等、人权。以文化的传播与佛教的弘扬为载体,有利于宣传建设和谐世界的理念,有利于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五、树立持久开展文化交流与国际合作的信念
我们要看到,和谐世界目前更多体现为人类社会的美好理念。实现这个理念,将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历史进程。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和谐世界理念的现实意义,这就是我们可以举起这面旗帜,更加有信心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有说服力地宣传解释中国的发展道路,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我们的外交活动。这个理念为我们确立了一个奋斗的理想和追求的目标,我们要逐步把握和发掘其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切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外交工作当中不断地加以实践,不断地加以完善,不断地加以发展,从而使我们不断地接近这个崇高目标。
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是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实现和平发展的重要条件。要致力于同各国相互尊重、扩大共识、和谐相处,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坚持各国平等参与国际事务,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致力于同各国深化合作、共同发展、互利共赢,推动共享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成果,促进世界普遍繁荣;致力于促进不同文明加强交流、增进了解、相互促进,倡导世界多样性,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致力于同各国加深互信、加强对话、增强合作,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全球性问题,促进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地区安全稳定 。
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道德规范。应该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恪守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在国际关系中弘扬民主、和睦、协作、共赢精神。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当前世界不同国家的经济上的互相依赖越来越深,正如有些美国学者所说的,没有中国的支持,美元也许已经暴跌,美国经济即使不出现萧条,或许也已经陷入衰退。又如世界性难题南北贫富差距,是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长期处于被剥削的地位,无法分享全球经济繁荣成果直接相关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加强国际合作,采取措施促进世界经济秩序合理化,尤其是发达国家要保证发展中国家平等利用资源和分享财富的权利,帮助贫穷国家的经济发展。再如环境恶化、自然灾害、某些疾病的爆发性流行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也只有各国通力团结合作才能妥善解决。
佛教崇尚和平,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更可促进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达到世界和平。杰出的印度政治家尼赫鲁也曾有很深的感悟:“在这个充满冲突与风波,仇恨与暴力的世界中,佛陀的教理就象太阳一样大放光芒。在这个充斥着原子弹和氢弹的世界里,没有任何时候比现在更需要这个教理了。人类两千五百年的经历只不过是更进一步证明了这个教理的持久性与真实性。让我们记住这永恒的教理,努力按照佛陀的教法来革新我们的思想和修正我们的行为。这样,即使是处在令人恐惧的原子弹时代,我们也会镇定自如地面对它,为促成正思正行尽我们的绵薄之力。”
人类能够实现“众缘和合”,我们的世界将变得更好美好,这就是我们提倡“众缘和合”的实践意义。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