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禅悟境界与经教依据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素闻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禅悟境界与经教依据
  作者:素闻法师
  天台宗根据之经,是《法华》《涅槃》和《大品般若》;根据的论,为《大智度论》,例如慧文禅师说明一心三观,他是根据《智论》所说的三智一心中得(即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此三种智于一心中同时具得);次为《中论》,此宗所修空假中一心三观,由观一境真俗中三谛而发,《中论》云:“因缘所生法”,就是一境,“我说即是空”,就是真谛发空观,又云:“亦说为假名”,就是俗谛发假观,又云:“亦名中道义”,就是中谛发中观。……有为法无心色假实都是因缘所生,凡是缘生就是空,空即是假,假空不二就是中道。而天台之立四教,亦依《中论》……
  天台学胚胎于慧文禅师,长养于慧思禅师,至智者大师集其大成,而判释佛陀一代时教。慧文禅师本来是修禅定的,故向称为禅师。但在慧文禅师以前,平常修禅定的人,或依《坐禅要法经》等修习禅观,未有一心三观之禅。天台之一心三观,为慧文禅师所悟而印证于《智度论》等者。其次,一境三谛之说,至慧思和智者根据《法华》诸法实相的十如是义,广为发挥,妙理重重,尤称绝唱。这种的悟境,多出于禅观而得的自证境界。──太虚大师《中国佛学》
  多期以来,探讨天台止观的机理,现予小结。从经教与止观的无间配合而言,台宗无愧誉为中国佛学代表派系之一,承传有自,启迪后贤,二十一世纪应当尚能发挥其影响。
  五时八教的建立,有经论可稽查;一心三观的修习,更是依《大智度论》及《中论》而发挥,历历可寻。
  后世唯识家与中观学者,或不能苟同台宗的理解,斥之为附会割裂,并据理辩证,洋洋数十万言,几将台宗千年基业一口否定,而台宗行者亦无力回应,遂衍新旧对峙之势,使汉传佛学元气大伤,学人无所适从。
  一言蔽之,台宗教观的判摄,并非纯是文字研究、思想发展而已,实为“出于禅观而得的自证境界”。开创台宗的三位祖师,皆修习禅定,且有慧悟,再将己境印证于经论,说法摄众时,亦本此悟境来阐演经论,发挥玄义。
  今人说法著述则不如是。或于书房中寻章摘句、排比资料,一旦公开论文,后学群相标榜,遂谓“直追隋唐”,乃成一代宗师,完全漠视止观修习,更不明古师“援证量以说法”的传统。
  甚或月旦古德错释经论,不知圣解智境若谓是错,则凡情妄识尚可据吗?岂非天大笑话,博闻好辩者于此能不三思。
  以修持境界来理解经教演绎,如是方能得祖师判摄深意,才明古德应时应机的善巧说法衷怀。如斯立论,方谓公允。
  中道正观
  若菩萨欲于一念中具足一切佛法,应修“息二边分别止”,行于中道正观。云何修正观?……心性非空非假,而不坏空假之法。若能如是照了,则于心性通达中道圆照二谛;若能于自心见中道二谛,则见一切诸法中道二谛,亦不取中道二谛,以决定性不可得故,是名中道正观。……当知中道正观则是佛眼、一切种智。若住此观,则定慧力等,了了见佛性,安住大乘,行步平正,其疾如风,自然流入萨婆若海,行如来行,入如来室,着如来衣,坐如来座,则以如来庄严而自庄严,获得六根清净,入佛境界。……后心所证境界则不可知,今推教所明,终不离止观二法。……辨其究竟,并据定慧两法以明极果。行者当知初中后果皆不可思议故。──智者大师《童蒙止观》
  若菩萨根性的行者,欲于一念中具足一切佛法,即于止观境中,了知心性非空非假、亦空亦假,则能通达圆照二谛,而不取于中道二谛。此名:息二边分别止、中道正观、佛眼、一切种智的境界。行者住于此观,自然定慧力等,双照二谛,心心寂灭,了了见佛性,安住于大乘,究竟入佛境界,则能行如来行、入如来室、如来衣、坐如来座,以如来庄严而自庄严,得六根清净果位,终成正觉。学佛至此,能事方毕。
  以上略明修习止观的三种果报。因此,止观之行若违背中道,则入空有二边果报;止观之行若随顺中道,全性起修,与诸法实相念念相应,自有殊胜微妙果报。
  台宗于中道正观中,安立三德果报:般若德,由一切智照空、无相真智所成;解脱德,由道种智照俗、鉴机自在所成;法身德,由一切种智照中、空有不二所成。
  但须知三德原是一理,即非三非一,而一而三,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不思议境界”,统为“如来秘藏”而已。
  由上可知,中道正观实不离于真俗二谛与空假二观而言,并非独自建立成一孤谛而凌驾于二谛。后世或有讥评台宗误解《中论》龙树偈意者,实乃不明中谛安立之理,亦不知分三实为便与止观修习配合、务令行者易以抉择趋入而已。
  以上所论,尽为证量境界,实非初心所可了知,唯就经教推理以明。究其本质,总不离止观定慧二法的原则。初心观境既已不可思议,究竟极果更亦不思议。虽然如此,舍止观修习则无由趣入,益证修持的重要了。
  从假入空、从空入假
  若行者如是修止观时,能了知一切诸法皆由心生,因缘虚假不实故空,以知空故,即不得一切诸法名字相,则“体真止”也。尔时,上不见佛果可求,下不见众生可度,是名从假入空观,亦名二谛观,亦慧眼,亦名一切智。若住此观,即堕声闻辟支佛地。……若菩萨为一切众生,成就一切佛法,不应取着无为而自寂灭。尔时,应修从空入假观,则当谛观心性虽空,缘对之时,亦能出生一切诸法。犹如幻化,虽无定实,亦有见闻觉知等相,差别不同。行者如是观时,虽知一切诸法毕竟空寂,能于空中修种种行,如空中种树;亦能分别众生诸根性欲无量故,则说法无量。若能成就无碍辩才,则能利益六道众生,是名“方便随缘止”,乃是从空入假观,亦名平等观,亦名法眼,亦名道种智。住此观中,智慧力多故,虽见佛性而不明了。菩萨虽复成就此二种观,是名方便观门,非正观也。-智者大师《童蒙止观》
  修习圆顿妙观的证量,不外由三止三观以证三智之境──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
  由上可知,声闻缘觉二乘与菩萨乘的分判,并无贬低(小乘)或妄尊(大乘)的意向,纯是从修习止观的境界上,作出的两种取向而已。亦由上可证,一切不同的经教理论建立,不能单作文字研究,必须跟修持紧密结合。否则愈作研究推理,表面虽头头是道、体系圆备,实际上离真相愈远,皆因不能从止观证境去理解之故。学者当于此处再三深思。
  上述二种观法成就,则名具足“方便观门”,但仍非究竟正观。台宗于向上一路再建立“中道实相正观”,后详。
  任运妙观
  夫此三观者,一念圆照,奚有初后之殊。且言不顿彰,而次第历然。故说时非行时,行时非说时,行起解绝,唯寂唯照,即寂即照,诸法宛然。蓦直照去,则三观任运现前,即所谓:“实心缘实境,实缘次第生,实实迭相注,自然入实现。”何劳次第安排,而始名三观哉。是以寂照相应,则终日荡相,而终日立法,即正双照,而二边绝待。举一即三,言三即一,非一非三,而三而一。唯可以智照,不可以言说,是所谓不思议之妙观也。
  以上所说,特为初心略明一心三观入手之途径而已。广谈观相,非此而尽,当深探《摩诃止观》十境十乘修证之宏轨,始可探“法华三昧”之妙门也。──静修法师《妙观初机》(八)七期以来,论述圆顿妙观的修习机理,今则总结咐嘱。三观智境,于吾人一念之中具足圆照,本无前后次第。但为论述方便,权且按部就班而说,未能顿彰。唯恐初心误解,特作声明。
  若行者一念相应,唯寂唯照,即寂即照,三观任运现前,三谛顿然成就。不须次第安排,当下蓦直证入。理虽如此,若行者出定忆念,则可由空由假由中而立说,唯知举一即三,言三即一,非一非三,而三而一,三观实为圆融无碍。换言之,于寂照相应之际,虽终日荡相(空),而终日立法(假),并且二边绝待(中)。唯可以智照,不可以言诠。如是,方谓不思议妙观的境界。
  以上所论,但为台宗一心三观的下手门径而已,有心者应当广探智者大师《摩诃止观》的相关篇章,则知向上一路,尚有内容。
  智者大师建立十境十乘的正行修习
  所观十境:阴界入境、烦恼境、病患境、业相境、魔事境、禅定境、诸见境、上慢境、二乘境、菩萨境,总为依妙解而修正行的近方便。
  十乘观法:观不思议境、起慈悲心、巧安止观、破法、识通塞、修道品、对治助开、知位次、能安忍、无法爱,总为观心十法门。
  “修”即从事而显,境则有十;“性”即从理而圆,能观唯一。全性起修,修外无性;全修在性,性外无修。终至事理圆融、性修不二。如是,方可入诸法实相的法华三昧之门,究竟觉悟。
  以上但举名目,略见台宗修习大概,文繁不录,读者请自行检阅,当有会心。
  三谛观境
  若果能应,则当下湛湛寂寂,凝然不动,了无一法当情,而诸相俱荡,所谓寸丝不挂,是名一空一切空、假中俱空之不思议空观,照不思议真谛境也。
  恰恰湛寂当前时,即便顿了此中诸法宛然,以出此之外,无复有法可得,即所谓虚空名色相。故云:“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故我一念心,全体是法界。”岂非德无不备、法无不具、而法法全彰耶?是谓一假一切假、空中俱假之不思议假观,照不思议俗谛境也。
  又复恰恰诸法宛然,而恰恰当体全空,即照而寂,乃照空而遮假也。恰恰空寂现前,而恰恰诸法宛然,即寂而照,乃照假而遮空也。是为遮照同时,而二边绝待,一中一切中、空假俱中不思议之中观,照不思议之中谛境也。──静修法师《妙观初机》(七)
  行者若于不思议观境任运而入,则能成就一心三观以圆照三谛。
  行者于前修观至“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境界中,刹那与空寂湛然相应,一心凝然不动,唯觉了无一法当情,诸相俱荡,唯不可得。于此境界中,则成就一空一切空、假中俱空的不思议空观,照不思议真谛之境。若从此出,则可开演“中观性宗”一系义理。
  行者于前恰恰湛寂现前之时,顿知虽空而诸法色相宛然,出此以外,亦复无法可得。此际唯觉法界圆融于一心之中,一念心中万德庄严、万法具足,诸相全彰。于此境中,则成就一假一切假、空中俱假的不思议假观,照不思议俗谛之境。若从此出,则可开演“唯识相宗”一系义理。
  行者于恰恰诸法宛然,同时亦即恰恰当体全空,即照而寂,是为照空而遮假的境界;于恰恰空寂现前,同时亦即恰恰诸法宛然,即寂而照,是为照假而遮空的境界。此际唯觉遮照同时,二边绝待。于此境中,则成就一中一切中、空假俱中的不思议中观,照不思议中谛之境。若从此出,则可开演“如来藏”一系义理。
  如是,以三观之智,照三谛境,能所双泯,唯一绝待,即为台宗圆顿止观修习的机理,全部《摩诃止观》,广谈此法要。
  从上可知三观三谛的义理,皆建立于止观证境之上,中观、唯识、如来藏三系的教法,亦由此开出,足证理论与修持必须结合。
  后世宗派往往纷诤,或同贬“如来藏”一系为真常,凡此皆是不能于修证境界上作抉择,但凭文字妄分高上,不啻本末倒置,了无益处。好学深思者应当猛省。
  修德三观
  所言修德者,即于性德不思议境,起三观之修。修无别修,即性具三千,用横竖四句,推检入空假中,乃名修德也。
  应知性具三千诸法,或心具耶?缘具耶?共具耶?无因而具耶?若云心具,此心不起则已,起必藉缘,设无前缘,心具叵得,何能具诸法耶?心既不具,而缘具耶?缘属前尘,纵然具法,与我何涉?况缘不自缘,因心故缘。缘无自体可得,何得具诸法耶?既不因心,复不因缘,乃心缘和合共同而具耶?但心缘未共之前,既各不具,共时何由而得具耶?既非因心、因缘、因共,乃无因自然具诸法耶?自然之体,同于虚空,而虚空应具诸法,空若不具,何得自然能具诸法耶?以是四句推之,尚无一法可得,何三千诸法之有耶?若四句中,应于一句相应入寂,可不再用余句推检,是名横四句。若俱不入,然后再以竖四句,及双亦双非推之,必期入寂而后已。-静修法师《妙观初机》(六)
  修德即于前述不思议性德观境之上,起修三观,亦即于一念自性具足三千诸法的湛寂境中,用横四句及竖四句,反复推检,即能次第证入真俗中三谛。
  首用横四句推检抉择。观此性具诸法,是心具否?缘具否?共具否?无因具否?
  心起必定藉缘,若无前缘,心亦不起,心既不起,何能具足诸法?缘属前尘,与我无关,缘不自缘,因心故缘,缘既无自体可得,何能具足诸法?心与缘二于未共之前,既各不具,共时何能具足诸法?既非因心、因缘、因共,或是无因而具,无因乃同自然,自然无体,犹如虚空,何能具足诸法?
  四句推检,尚且不立一法,何有三千诸法可得?四句中任用一句作观,若能相应入寂,即可不必再用其余三句。如是当知,四句觅心了不可得,求诸法亦不可得。
  若以横四句不能入,则转以竖四句推检抉择。
  一念自性心生具足诸法既不可得,则一念心灭具足诸法否?心灭即不能生法,故亦不可得。或谓从心亦灭亦不灭具足诸法,双亦其性相违,犹如水火,二俱不立,何能具足诸法?或谓复心非灭非不灭具足诸法,双非即非能非所,何能具足诸法?
  如是反覆推检,当知非心能生起三千诸法,亦非心能含融三千诸法,唯是性具而已。全心是法,全法是心,即法即心,即心即法。至此“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唯一不思议境而已。修观应入至此。
  性德不思识境
  上来观境既定,始可从境以修妙观。复应知有性德、修德之殊。所言性德者,指一念三千,即空假中,性自本然,非因修有。即现前一念介尔心起,于十界中,必落一界,一界必具十界,界界互具,乃有百界。而百界各有因果,因果无非十如,百界即有千如。而复各有五阴实法世间、众生假名世间、依报国土世间,乃有三千世间。此三千世间,摄法界诸法无遗。吾人日用之间,介尔有念,三千具足,无欠无余。所言具者,非心能生三千为具,亦非心含三千为具,非一念在前三千在后,复非三千在前一念在后。全心是法,全法是心,即法即心,即心即法。犹如一尘,具十方分,岂有前后之可辨哉。是名性德不思议境,任运即空假中,非是推检而成也。──静修法师《妙观初机》(五)
  既已了知识阴是真妄源头,于湛寂境,正好下手进修妙观。修观之前,先对观境作性德的抉择。次则发起修德以证入一境三谛。
  性德是圣凡同具的功德,不假修证,本然自成。天台宗于此建立“一念三千”的机理,用作不思议妙观之境。
  吾人现前介尔一念心起,于佛、菩萨、声闻、缘觉、天、人、修罗、畜生、饿鬼、地狱等十法界中,必落一界。十界中任何一界,亦必同时具有其余九界,界界互具,乃成百界。
  每界又各具有性、相、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等十如是,百界即有千如。
  宇宙万法不外三类:众生假名世间、依报国土世间、五阴实法世间,是为有情无情共依之法。三世间各具百界千如,即成三千世间。
  三千世间,摄尽法界诸法。而此三千,于吾人日常介尔一念心生起之际,即已具足无遗。此处所谓具足,意指刹那同时无欠无缺,并非是前后生灭等现象。因此,台宗将此“一念三千”立为性德不思议观境。
  一念三千,自然具足真俗中三谛。任举一法,皆可以三谛理观之。三谛圆融互摄,施于修习上,即成一心三观。
  一念心中具足,名为“理具”;显现差别万法,名为“事造”。事造理具互摄互融,全于吾人日常现前介尔一念心中,如是乃成修习妙观的不思议观境。
  以上乃智者大师依已证量,据《法华经》诸法实相义,配合慧文禅师一心三观,建立了天台宗一家独特殊胜的教观。
  真妄源头
  且识阴者何?即吾人诸缘放下,湛湛寂寂时,欻然介尔念起,此中便有三法俱起,所谓内而意根、外而法尘、中有意识。分别尘之长短方圆者,即意识之妄想也。行者即于能分别处,当下回光一照,则湛寂不动。虽湛寂不动,实乃阴盖,自性闇然,无所明了,但有对尘不对尘之殊,原是一妄心耳。古德云:“参禅之人不识真,错在从前认识神,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认作本来人”是也。首或认此为真,乃自塞断起观之处、入理之门,更从何处下手而修止观耶?是以初心之士,不可不明真妄源头,以作返妄归真之阶渐也。──静修法师《妙观初机》(四)
  识阴拣定,即须辨明真妄源头。
  第六意识既为迷悟关键,从前修习止观,用心总不离此。于调心三要之际,万缘放下,行者或住于湛湛寂寂的灵明不动境界,这只是修止极致而已,尚非证量,切勿错认。盲修瞎炼之辈常将此境当作“一念不生”,不知是阴盖,实为大谬。
  于此湛寂不动境界,忽尔念起,自然三法具足:内意根、外法尘、中意识、三事和合,乃衍生种种分别计妄想,由是起惑造业。不学无术之徒又将此境解为“全体现用”,不明是妄识,实亦大谬。
  修妙观行者,应当于此湛寂止境中,即在能分别之处,回光反照,知为阴盖境界。若对尘则妄想仍然纷扰,若不对尘则自性闇然无明,总是妄心源头而已。
  此妄源即是吾人生死根本的无明痴境,心识若耽住于此,则了悟无期。即于此境上更修三止三观,方能证入真实。修习止观者至此境界,务必辨明真妄源头,才算登堂入室,否则仍是在光影门头作活计,离圆解妙悟尚远。
  因此,迷乱流转从此源头而生,悟明解脱亦此源头而起,修行人大须仔细。此源头端在吾人湛寂一心,舍此不足以下手修观,除此更无他处入门了。
  迷称分别意识,悟名妙观察智,都是在此一念心中判立。台宗圆顿止观即于此入,亦从此出。前期曾引当代倓虚法师有关识阴的开示,可资论证,读者祈再重阅,当有会心。
  世人或谓台宗圆顿止观的修习难以下手,遂耽于“童蒙止观”而自足,不思更进。或讥台宗妙观唯是玄学无法修证,唯务文字研究,不求体验。凡此都是不能源达祖意,当面错过。
  从上可知,修习妙观,确亦非常平实,即于吾人现前一念,就能起修,毫无神秘。由是益见台宗的止观修习,与根本佛法实不相违背,读者三思。
  拣择识阴
  次明进修妙观者,须预先明识定境,而后始可论其进修妙行。然境若不立,趣向无由,入路无门,从何而修定慧耶?然止观中先明拣境,次明妙观。
  拣境略如《止观》中,兹不烦述。然五阴界入,皆可为观境,而何独立识阴耶?盖第六意识者,乃吾人之妄想,日常现前故。惑业由是滥觞,生死以此为本,罪福之主宰,众病之根源。喻如斫树伐根,灸病得穴,根伐则枝条自枯,穴得则众病皆愈。立识阴为境者,意在斯矣。──静修法师《妙观初机》(三)
  修习妙观,必先拣境。
  观境,即修习止观时所缘之境,必须明白了然,否则无由入门而修定发慧。圆顿止观要求“观不思议境”以下手,初心学人未能一下即可趣入,因此,必须于修观之前,先明拣境。
  智者大师于《摩诃止观》中,详细阐述拣境之理,可以自行检阅,今略予介绍。
  佛法建立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四科的境,凡学佛者入门必须知晓其机理,由是分析宇宙人生现象,以作修习止观时为缘境。四科中关目太多,初心不易观,乃去入处界三科,唯存五阴;再就五阴之色受想行识中,去前四阴,唯拣识阴,以作观境。
  由是可证,佛学义理实与止观修习息息相关,配合无间。舍止观则义理建立无用,舍义理则止观施设无据。故知但作修习止观不顾义理为非,但知研究义理不肯修习亦非。能离二非,方为真正续佛慧命行者。
  识阴包涵八识心王与五十一心所等境,心所是从,自当不拣;八个心王中,七八二识深密难知,前五识则非为主体,自应舍去,唯存第六意识,立为观境。
  第六意识,亦即吾人现前一念介尔之心,凡夫日常总是妄想纷扰,无时暂歇,起惑造业,遂有六道轮回,生死流转,无由解脱。因此,心识实乃吾人罪福的主宰、众病的根源。有关心识现象种种,唯识学论述最为详尽深入,行者可以参考。
  由第六意识牵动余识及心所,由是造业轮转;解脱修持,实亦依此。舍心识外,止观修习无从建立。今立识阴为观境,喻如砍树须先伐根、针灸必当得穴,根伐则枝叶自枯、穴得则众病自愈。
  由第六意识而识阴、而五阴、而四科,层层推广,万法尽摄于现前一念心中。台宗基此而建立“一念三千”的机理,再于此一境中修习妙观,实为渊源有自,确亦印度佛法传统。
  今人若尚轻视台宗,谓是中国佛学,火及南传藏传等,实为妄自菲薄,未经深思熟虑而已。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