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人生>>正文内容

论宗教的人生关怀价值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贺彦凤,杨晓东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论宗教的人生关怀价值
  贺彦凤,杨晓东
  (1.牡丹江师范学院,黑龙江牡丹江 157012;2.厦门大学,福建厦门 361005)
  摘 要:现代社会科技的发展并没有带来宗教的消亡迹象,反而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宗教热,这说明宗教在现代社会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从人生关怀的角度来探讨宗教存在的根源、宗教的本质及其价值,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宗教、客观评价宗教和处理宗教问题都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宗教;人生关怀;意蕴;终极关怀中图分类号:B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176(2008)04-0003-05
  在理性昌明、科技发达之际,宗教在世界范围内依然久盛不衰。在西方,不仅有传统宗教的复兴运动,而且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新兴宗教。在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文化环境及社会的安定繁荣,宗教也快速发展起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宗教热”。可以说,现代社会宗教是影响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一、宗教的人性生成根据
  宗教的产生、存在和发展是有其深刻根源的。这种根源主要在于人自身的生存与生活。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在人的存在方式的历史展开之中,人类的存在是一个矛盾的存在,“人类存在的矛盾性,从根本上说,是人的‘自在性’或‘自然性’与人的‘自为性’或‘自觉性’的矛盾。这种根本性的矛盾,构成了思维与存在、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感性与理性、小我与大我、理想与现实、自由与必然的无限丰富的矛盾关系”。 人类存在的矛盾性表明人是一种复合性的矛盾体,人的生活一方面受生理过程和自然规律的支配制约,另一方面又具有超越现实、超越自然的本性。即人与其他动物不同,既有自然本性,又有精神本性,这两种本性及其展开的活动之间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冲突,就是人的宗教信仰的总根源。这些矛盾表现如下:
  首先,人与自我的矛盾,即自我存在的有限性与自我意识的无限性的矛盾。宗教的深层的人本学根源还在于:人的感性存在和自我意识之间的矛盾。人的有限性包括生命的有限性和人性的局限性。一个人只能在有限中追求最大限度的完美,而不可能在超越有限中达到永恒与圆满。人性的局限性是指人性的弱点。超越人性的有限性就是希望通过向主宰人类命运的“神圣者”赎罪、忏悔、献祭等方式,洗涤自身的污垢,以求得心灵的圣洁与安宁。对有限性局限的自我意识和对无限性的追求,必然走向对超自然、超人间神秘力量的崇拜,对超凡人圣者完美人格的向往。自我意识的无限性与感性存在有限性之间构成一对永恒的矛盾,造成了人的自我矛盾心理和自我分裂的精神重负。宗教在这方面是最为有效的“鸦片”。诚如费尔巴哈所说,“宗教的前提,是意志与能力之间、愿望与获得之间、目的与结果之间、想像与实际之间、思想与存在之间的对立和矛盾。”因此,或通过上帝以超越有限的个体达到无限的精神绝对,或通过上帝以超越、减轻现世的痛苦而走向彼岸的极乐世界,便成了宗教徒和宗教信仰者皈依宗教的直接原因。
  其次,人与人的矛盾,这又展现为人与他人、周围群体乃至整体社会的矛盾。人类还存在个体与类、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矛盾。从总体上说,人类的能力是无限的、丰富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交往的普遍化,人作为类的能力越来越丰富、越全面。但是,作为抽象的人类的能力越丰富,潜能越大,作为具体的个人却感到越无能和渺小。面对无穷无际深邃广袤的宇宙与自然,个体出于生存时空上的有限性,总是产生巨大的压抑感、凄凉感和苦恼、孤独感。这就必然引发人们对诸如人活着有什么意义、人应该怎样活着之类的人生终极意义的普遍关注与求索。这是宗教存在的深刻根源。
  最后,人与自然的矛盾。人类一从动物界提升出来,便被他自己所固有的矛盾着的二重本性所困扰。一方面,人作为理性的存在物而脱离了自然界,他站在自然界之上。另一方面,他仍然属于自然,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既要在超越自然的基础上才能发展自己,又必须在符合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下才能超越自然。人们苦苦思索:大自然的本质是什么?人自己的本质又是什么?怎样才能达到物我之间的和谐,怎样才能克服因物我之间的矛盾性而引起的恐惧、痛苦、孤独……为此,人们有从哲学思辩的立场去寻找答案的,有从科学的立场去寻找答案的,也有从宗教的立场去寻找答案的。
  在人类社会未能摆脱“异己力量”的控制之下,宗教只不过是以感性的形式来弥合“人类存在的矛盾性”。自然力量的无法捉摸,社会力量的物化控制和人性的缺陷,构成了宗教生成的内在的动力因。宗教就是人调适上述矛盾的一种方式,虽然有人会采取其他方式来调适上述矛盾,但是迄今为止的人类历史表明,世界上大多数人都以宗教为精神生活的依托。多数人以宗教为自身的精神生活方式。对此,我们应有足够的认识。
  二、宗教的人生关怀意蕴
  宗教是人类对自身命运予以强烈关注的产物(并非唯一的产物)。人们通过对超自然、超社会的神圣力量的崇拜,获得生存和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在这个意义上,宗教体现出一种强烈的人生关怀意蕴。宗教正是籍此得以产生、发展并延续至当代还保有着不绝的生命力。
  人是寻求意义的动物,人无法忍受无意义的生活。人对意义的追求与创造,使人与动物不同。人之为“人”的本质,就在于人是一种意义性存在。人作为一种意义的存在,表现了他决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的存在,而是在领会意义中存在着的,我们只要活着就是在理解和领会着我们的生命和生活。从而使我们对自己、事物和世界赋予一定的意义。按照恩斯特·卡西尔的“符号理论”,人不是生活于一个物理世界中,而是生活于符号世界中。人乃是“符号”的“动物”。所谓“符号的动物”就是“意义的动物”。因此,人总是在无止境地追寻意义,追寻意义也应追寻属人的生活。因此,还要在求得生存之后去进一步追寻人生的意义,诸如审美、爱、友谊、信仰等。这样一类意识活动,其基本功能不在于求生存,而在于为人生提供意义。由于世事纷纭复杂,并不是人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在现实中满足自己的追求。所以,一些人在追寻生命意义时,除了向世间的事物求取外,就是向想象中的世外事物求取,这就是宗教信仰。很清楚,宗教信仰不仅在一定历史时期有现实的基础,而且有人性的根据。它所满足的是人的一种精神需要,集中表现为对人生的“终极关怀”,即对精神生活的最高追求。如美国文化神学家蒂利希认为:“宗教就这个词的最广泛和最根本的意义面言,是指一种终极的眷注。”
  人的宗教世界的构建,其实就是人类的精神需要——一种对不合理、无序的超越,对意义世界的追求。我们可以把宗教理解为人生与社会生活秩序化的一种手段,凭借这一神圣的信仰,生活中的无序混乱变得秩序井然,内心的恐惧不安化为宁静坦然。如美国宗教史学者斯特伦认为:“宗教是实现根本转变的一种手段。……所谓根本转变,是指人们从深陷于一般存在的困扰(罪过、无知)中,彻底地转变为能够在最深刻的层次上,妥善地处理这些困扰的生活境界。”马克思所说的“精神鸦片”就是对宗教的这种秩序化、合理化功能的洞察与揭示。宗教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一个人可以不参佛,不信上帝,不进教堂,但它却不能没有一个供他安身立命的终极关怀。当然,人可以在科学、艺术、伦理等精神活动中体验到生活的意义。但从这些精神活动中,尤其是当它们以工具或手段面貌出现时所体验到的意义是“有限”的意义,而不是“无限”的终极意义。人可以通过科学、艺术、伦理把握到真、善、美,但却不能了却生死轮回这样的人生大事,不能觉解到生命的终极意义。因此,人只要是实实在在生活着,总离不开一种宗教对精神的呵护。冯友兰先生说:“放弃了宗教的人,若没有代替宗教的东西,也就丧失更高的价值。他们只好把自己限于尘世事务,而与精神事务绝缘。”而人一旦失去了精神生活,也就失去了生活的完整、本真的意义。当然能为人生提供终极意义的并不只有宗教,还有哲学。哲学也是对信仰、对生活之终极意义的一种追思。从某种意义上说哲学与宗教二者是相通的。它们全都起源于人类对世界规律的惊异与追问,皆致力于对超验领域的追思、终极关怀的探求。有所不同的是,哲学是以思辨的方式追寻生命的意义,宗教是以信仰的方式把握人生的意义。对于大多数的普通百姓,而以哲学方式求索生命的关怀是可思而不可及的,而以宗教的方式把握人生的信仰则是切实可行的。因而,世界上从事宗教生活的人远比从事哲学生活的人要多很多,而多数从事哲学生活的人也并不排斥宗教生活。
  三、宗教的人生关怀价值
  在现代社会里,宗教有其深刻的人性根源,也有其在社会生活层面的价值。法国社会学家托克维尔认为,宗教是人性的主要构成因素之一,“在所有的生物中,只有人对本身的生存有一种天生的不满足感,总是希望人生不可限量。人既轻视生命,又害怕死亡。这些不同的情感不断促使人的灵魂凝视来世,而能把人引向来世的,正是宗教。因此,宗教只是希望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而宗教的自然合乎人心,正同希望本身的自然合乎人心一样。”因此,宗教对人性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认识宗教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特别是它的人生关怀价值,对于正确贯彻党的宗教政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推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缓解精神压力的需要。人的生活经常处于一种起落多变、浮沉不定的险境之中,难以把握自己的命运。这样,就有可能使人陷入悲观主义,从而意志消沉,悲观失望,对生活失去信心。宗教可以为人消除这种心灵的阴影,提供一种精神安慰和心理支持。奥戴曾说:“宗教可以使个体和他的群体相协调一致,可以在变幻无常中给他以支撑,在失望中给他以安慰,可以使他归属到社会目标之上,鼓舞他的士气,为他提供认同因素。”宗教具有心理调适的功能,能够满足人们缓解精神压力的需要,为人们感情上的宣泄提供了方便的途径。一些人通过参加宗教活动,暂时;忘却了精神上的烦恼,获得了心灵上的宁静;一些人则通过向神灵诉说苦难,打开了感情的闸门,缓解了精神上的紧张和抑郁。通过信仰各种宗教,人们能够释放内心的压力,重新获得生活的勇气和力量。这就是宗教的心理调节功能,它使遭受不幸的人们得到心灵的安抚和精神的支柱,以超越现实的方式增强了人们的心理接受和承受能力,提高了人们应付各种现实问题的心理强度,从而为社会稳定消除了心理隐患。但宗教的这种功能也如马克思所说的是一种精神麻醉方式,是一种虚幻的补偿,会抑制人们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会限制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和控制能力。
  第二,满足社会交往的需要。现代工业社会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充分体现了物质文化的进步和人对自然的胜利。但也正是因为这种进步与胜利,使社会在情感层面上,呈现出日益分离的倾向;使人际交往大多处于一种一般交往状态,而这种交往状态似乎很难满足人内在的、深层次的情感需求,使人虽身处闹市却觉得孑然无依,长期处于孤独寂寞的境地。这造成了社会的冷漠、情感交流的断裂和人际关系的紧张、疏远乃至对立。人们交往的限制使许多人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孤独感、空虚感,他们渴望扩大自己的社交范围,以摆脱心理上的孤独与空虚。而宗教文化则可以消除这种冷漠,把松散断裂的人际关系重新粘合起来。宗教作为一种群体活动,是由具有共同的信仰和期望、共同的情感和心理、共同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的成员组成的,因而这些成员之间具有特殊的亲切感和认同感。无论是基督教的博爱主义,还是伊斯兰教的兄弟情谊,或是佛教的慈悲心怀,都引导人们向着一个目标努力,即抛弃一己的利害得失,把怜悯、同情、友爱播洒人间,这对个体心理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三,获得生存意义的需要。世界是复杂的、丰富多彩的,人们认识世界和人类自身的意义系统也是多种多样的。具有不同意义系统的人对于类似的事件也许会做出完全不同的解释。唯物主义者以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认识和对待世界,而宗教则给予其信仰者提供了一种完全不同的特殊意义系统。宗教信仰者正是以宗教的意义赋予自己的生命状态和生活境遇以特殊的意义。如对生老病死、吉凶祸福、贵贱贫富,一个唯物主义者会把其原因归结为外在环境和自己本身,而一个基督教徒可能会相信那是上帝在冥冥之中所做的安排,一个佛教徒则可能会认为那是前世所修的结果。宗教信仰者从这种解释中得到了安慰,明确了生命与生活的意义,从而获得了面对生活的困境——死亡、疾病和苦难的勇气和力量。宗教为人提供的这种价值意义,在社会精神生活出现某种危机的情况下,能在一定程度上扼制社会精神的堕落,并使部分社会成员在宗教文化形式中获得对生活世界意义的新认识。
  第四,提升人格和境界的需要。宗教作为一种对人存在意义的终极关怀,它所指向的是一种理想的、完善的人格境界。面对无限的宇宙、强大无比的自然界、难以捉摸的社会和神秘莫测的自身,人类无时无刻不在感到自己的渺小和无助。人总是幻想着有完善的人格、强大的力量和永远延续的生命,然而,这一切在现实社会中根本无法实现,只能把希望寄托于超自然的力量,宗教则是信仰者实现这一愿望的最好形式。它以神圣的价值理念和崇高的生命信念引导人,使人获得作为人的伟大和尊严。宗教是人类道德品质中真诚、奉献等品格的源泉和动力,它所敞开的境界是崇高和神圣的。在这个境界里,人因有明确的终极目标而获得了一种澄明的心境,一种志存高远的精神旨趣。信仰者把自己的理想寄托在超自然的神灵身上,通过宗教生活来完善自己,提升自己。这样,人的力量在神那里得到了延伸,人的道德在神那里得到了完善,人的生命在神的天国得到了永续,人实际上的无能被神的万能所补偿。宗教所追求的人生最高境界虽然是虚幻的,却是理想的。
  第五,满足终极关怀的需要。终极关怀是任何宗教的最基本特质,是宗教发挥持久魅力的根本所在,是宗教信仰的精神内核。“宗教不解决任何人生、社会的实用问题,而是解决人生终极问题。……宗教的超越性给人生和社会提供了终极的价值标准,无用之用才是大用。”l‘,人类需要终极关怀,以满足生命个体对永恒、无限的向往。宗教能满足人们对生命终极意义的精神追求,这种精神追求是一种深刻的生命需要。宗教正是一种对人的生活意义的超越性的终极关怀和内在的精神生活。它是对超越生命本身的崇高意义的体悟和确认,是对人的存在的价值承诺和精神关怀。蒂利希说,宗教就“在人类精神生活的深层里”,“宗教赋予人类精神的所有机能以要旨、终极意义、判断力和创造的勇气。”阴宗教通过在世俗领域之外再造一个神圣的领域,使人在物质享受、感性存在的现实层面上超逸出来,去思考人生的意义、存在的价值、灵魂的轮回等这类终极关怀问题,从而把人的思想从物欲满足、感官享受的平庸猥琐的层面引向精神追求、理性信仰的层面。宗教信仰这种“终极关怀”,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一种状态和方式。
  以上我们从人生关怀的角度对宗教本质、宗教存在的根源及其价值做了剖析,透过宗教的本质,我们看到了人的本质的异化,透过宗教的人生关怀意蕴,折射出的是人类精神的自我超越。当人类精神的超越上升为一种信仰时,宗教便成为人类对自身生命的特殊关怀。尽管宗教的终极关怀与哲学的终极关怀有区别,但宗教作为一种信仰和终极关怀,毕竟是人类献给自己的一个创造性的精神成果。
  参考文献:
  [1]孙正聿.哲学通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
  [2]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3]蒂利希.文化神学[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
  [4]斯特伦.人与神——宗教生活的理解[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5]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6]托克维尔.董果良译.论美国民主[M]北京:北京商务出版~,1988.
  [7]托马斯·奥戴.刘润忠译.宗教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8]玛林.21世纪中国大预测[M]北京:改革出版社,1996.
  摘自《五台山研究》2008年第4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