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人生>>正文内容

慈悲·智慧·力量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29日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慈悲·智慧·力量

海涛法师

(一)

1.爱的修行可以带来心灵的平静,也可以帮助别人。

2.在生活中,有时心会倾向生气和执著,有时倾向满足、出离、爱和慈悲。

3.爱和慈悲是最重要的、最珍贵、最有效和最神圣的心。修习它们不只对宗教生活、世俗生活很有用,对心理和生理的健康也有帮助。

4.爱和慈悲是支持我们生活和快乐的基本元素。透过修行,它们会变成生活中有益又有效的动力。

5.温暖的利他态度只有一个脸孔,就是对别人仁慈。这种利他不只在帮别人,同时也在帮自己,不只在现在帮,在未来也帮。

6.西藏喇嘛古努丹增贾赞所说:“如果想成为众生的朋友,要有爱和慈悲。如果想成为众生的精神导师,也要有爱和慈悲。如果想帮助每个人,更要有爱和慈悲。”

7.即使你已经累劫寻找获得永恒喜乐的最佳方法,你最后会发现,唯一的方法就是有爱和慈悲。

8.真正知觉到他人,并且尊敬他人,我们自己才会更快乐、更满足,这种感觉就是外在的效用,因为它会创造出一种和平的气氛。

9.快乐来自于调伏心性,不调伏心性不可能得到快乐。只要我们相信心性的根本光明,相信它的净光,不管世界变成怎样,我们都不会受苦,也不会引起痛苦。

10.心的本性是光明而自觉的,我们每个人都有基本的条件得到证悟。当你了解净光是内在的心性,愈来愈多的特质就会开发出来,例如:爱。这说明了为何外在环境的改变和心理的转变无关,得到愈多你想要的东西,无法带来满足。

11.外在的环境不是让我们陷入痛苦的原因,是杂乱的心导致痛苦。心中出现自我防卫的情绪,让我们做错事。

12.如果我们要得到真正的欢喜快乐,就必须展延爱的范畴。

(二)

1.我们不会同时对同一事物有喜爱和憎恨两种感觉。我们有很多感觉,但它们分散在不同时间,不可能在同一时间。这就是说,善念和恶念会相互抵制,当一方增强时,另一方就削弱。

2.本性清净的心被情绪和烦恼的意识蒙蔽,使我们做出错误的行为,然后造成痛苦。

3.快乐与痛苦是主观心理的感受,不受外在环境决定,而是取决于人内心的看法与对环境的诠释。因为心是决定快乐与痛苦的主人,是心自身选择了快乐或痛苦的感受。

4.心性本身就如同水的本质,是清净的,不管水有多脏,水的本质是不会被污染的。同理,即使心中有烦恼,心的本质也不会染尘。所以,只要心处于清净的境界,就不会被烦恼染著。

5.善念的产生不需无明来协助,因为无明误导认知,以为人和事物本来就是单独存在。

6.无明和智慧都用来观照相同的现象,但它们理解的方式截然相反。智慧有实际的根源,但无明则没有,因此无明会造成判断错误。

7.无论任何时候都要记住!嗔怒不能对治嗔怒。如果有人施怒于你,而你也以怒气还之,必以不幸收场。反之,你若能控制怒气,并以相对的心念回应,如爱、慈悲、忍让、耐心,不仅你保持了平静,而对方的怒心也会逐渐平息,这就是慈悲的力量。

8.提升智慧就是降低无明。智慧会慢慢减少我们对人或对事的错误认知,直到无明完全去除。

9.人若不思调伏内心憎恨,却妄想降伏外在敌人,则降之不尽。如是,智者的修行乃在藉助爱与慈悲之力调伏自己。——无著贤

10.我们的心本质上是纯净的,刚开始是没有问题的。在根本心中,纯净或不纯净的现象,都受心的操纵。

11.心发出没有障碍的光,就叫做慈悲心,因为心性的纯净自然,会影响慈悲的运作。

(三)

1.爱和慈悲,关怀他人才是欢喜的真源。心中充满善念,即使身处困厄,也都不觉得苦。但是,你若是心怀憎恨,即使生活奢华,也不觉得乐。

2.我们都受欲望驱使,想活得欢喜,这样做是对的。但我们必须谨记在心,太著重于生活的表相并不能化解不满足的大问题。

3.外在源于内在,如果你的起心动念是粗糙的、粗鲁的,那么不管处在多么愉快的环境下,这个粗糙、粗鲁的念头还是会被察觉。

4.佛教徒对心的修行可以一言蔽之:“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句话是以爱和慈悲为本。

5.了解身体和言语的恶行恶状是很重要的,因为恶行不只是由身体和言语产生,更是由心引发。因为心态的错误,才会有错误的行为。

6.因此,为了节制不好的行为和言语,我们必须从根本著手,也就是从心下手,去调伏心。

7.所以,要得到真正的欢喜,必须展延爱的界域。这既是宗教思维,也是普通常识。只有透过慈悲和爱,心灵才会得平静。

8.在人世间,从生命的开始到结束,业力和烦恼的影响无所不在。即使感觉不到,但我们的生活的确受因果的左右,超出我们的掌控,让我们陷在注定要受苦的回圈里。

9.当你开始追求享乐和金钱,而不是心灵的成长,压抑的情绪就会开始堆积,然后变成烦恼,让你及身边的人都不快乐。

10.如果你专注在当下,未来就变得不重要。想太多未来只会减弱你修行慈悲、助人证悟的心愿。所以,无常的概念才有帮助。

11.只有把世事的本质看成时时刻刻在坏灭,你才不会在它变化的时候措手不及,即使面对死亡也不会惊慌。

12.欲望和憎恨都是起于坚定的自我认知,一旦认为自己是明显的、实体的存在,就会和别人产生分别:因为只要有“我”,就会有“你”。

(四)

1.爱如果受到不理性的欲望影响,当它遇到阻力时,必然产生憎恨。

2.生气有时会得到一时的成效,达到立即的目的,得到短暂的满足,但最终还是会引起更多的问题。

3.当你明了有很多技巧可以护众生不受苦痛,就会刺激更深一层的爱心和慈悲心。这样,你就能运用智慧做出决定,努力脱离轮回的苦,而且帮助他人脱离轮回。

4.痛苦的情绪不存在于心的本质,所以可以移除。

5.慈悲心就像水一样滋养精神特质,也会滋养别人迈向证悟之道。

6.如果我们知道一起生活的团体即将毁灭,我们彼此的嫌隙就变得没有意义。

7.人生苦短,什么也带不走;既然带不走,把它给别人,你还可以带走善业。

8.即使必须独力承担,我也会帮助众生脱离苦海和一切痛苦的源头,并带给众生欢喜和欢喜的因缘。

9.当身、语、意三方面的行为,愈来愈导向他人的利益,就会发展出深远的爱心和投入感。

10.衷心希望自己的修行会精进,别人也会进步,这样的希望本身就是一种禅修。

11.菩萨的心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力量,是因为他们投入拯救众生脱离各种苦痛的任务,不论众生是敌是友,是什么国籍、种族,菩萨都想接引他们到证悟的境界,给予众生种种好的特质。

12.龙树菩萨云:“一切众功德,愿我皆具足,解脱一切过,愿我爱众生。”

13.

此无边众生,菩萨依大悲,发心拔济苦,愿彼般涅盘。

从此发坚心,行住及卧觉,或时小放逸,一旦净持守,

福量如众生,恒长无间隙,因于无量际,故菩提不难。

时空及众生,菩提及福德,由此四无量,菩萨坚心行。

菩提道虽长,因前四无量,勤修非久远,云何难可得?

——龙树《宝鬘论》

标签:论坛精华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