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访古—寻古探幽—一座上大下小的另类古塔
天宁寺塔文化含义的自然演变和过渡,是不是知府大人黄邦宁的刻意为之,我也说不清楚。黄知府在乾隆三十六年至三十七年扩建天宁寺以及顺便重修天宁寺塔,有史料为证,应当不假。不过,他晨起散步,幻觉中把塔看做笔、把桥看成笔架的故事,却来自民间的传说。
也许,在黄知府任职期间,赶巧官府有重修天宁寺的投资计划,他就顺便主持了一下,于是功劳就算到了他的头上,后世的安阳人都觉得此官积德不浅。那门匾上四个字写得还算俊秀,不过这也代表不了什么,过去的文官谁不会写几笔字啊。也许,知府大人写字的初衷只是在天宁寺塔修缮完毕后显摆一下小资情调,作作秀,并无其他深意。
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往往不敢深究,一深究便难以自圆其说。一般后世对于前世,无论史料、笔记、传说都是宁可信其真信其有,省得自找没趣。
大凡到了文峰塔,不登塔就会少了乐趣。到塔顶上走一走,多待一会儿,每个人都会找到一份属于自己的心旷神怡或者思古幽情。在西营坑以及那水上石桥清晰可见时,我没有验证塔影是否能恰好落在石桥上面。我丝毫不怀疑知府黄大人的为官良知和文人胸襟,我甚至笃信,古人的深谋远虑、文化底蕴以及做事的细致规范,是今人不可及的。我固执地认为,从塔上看安阳的人间烟火,假如能够随便选择一个朝代的旧市容欣赏的话,一定是越老越出味。或许,自己恋旧,想问题偏差了。
我依着安阳人的指点,登顶之后西望太行山,东眺泰山。我用劲望去,没有看到远山黛影,目光所及是千篇一律的当代建筑。倒是在与天宁寺一墙之隔的文峰北街对面,郑州人熟悉的“丹尼斯百货”仿古楼宇赫然夺目。而天宁寺原址中的弥陀龛,却被孤独地“遗弃”在“丹尼斯百货”西侧。在安阳,我不止一次地听说,文峰塔是该城的象征。
文峰塔,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一直是安阳市最高的建筑。是否因了它的拔地突起,戟指蓝天,装点了安阳的市容,便潜移默化地成了安阳人心领神会的地标抑或是潜意识中的精神图腾?几位老安阳人说,安阳人无论身在故地、他乡,记忆中最难忘却的都是文峰塔。任何场合任何地方,只要是见到文峰塔的一帧照片、一幅简单的轮廓勾画,哪怕是一个商标图案,安阳人都会惊喜地脱口而出:“这是安阳的文峰塔!”
我相信这种感觉。每个像模样的城市,都会有一座标志性建筑,一如意大利古城比萨的斜塔、巴黎的艾菲尔铁塔、汴梁城的铁塔、郑州的二七塔等。但是我们又很难一言以蔽之地说清楚,为什么是这个建筑而不是其他建筑成了一座城市的标志。如果非要依材质的特性说铁塔代表了开封人的坚毅、艾菲尔铁塔代表了巴黎人的时尚什么的,那分明是瞎话。
安阳古建所所长杨松山说,文峰塔是安阳历代的标志性建筑,成为安阳人的自豪,主要是因为它外在的漂亮。
张之认为,文峰塔在民间的“易名”,多少暗合了安阳人的历史观。安阳历史之悠远,不比开封短,跟洛阳比也差不多。安阳是殷都、邺都两个古都的所在地,历代出才子出重臣的地方。但宋元明清以降,安阳的文化逐渐接不上气,才子秀才都“跑”到江南了。遗憾加上惋惜,安阳人便想借重于文峰塔的风水,渴望安阳多出秀才、多出状元。
有的东西只能意会,不可言传。文峰塔在安阳的地位也在无言之中。
安阳文物局的段振美局长给我列了个安阳可圈可点的“文物清单”,其中特别说到文峰塔。他说,塔在天宁寺(该寺始建于隋代仁寿初年即公元601年)内,去看看吧,很不错的。
一个黄昏时分,我打的绕大寺(当地人对天宁寺的简称)“巡视”了一圈,并不近前,为的是找一份感觉。翌日一早,以当天第一位游客的身份,记者近距离欣赏了这座大寺的风采。于是就有了此文开头的那段文字。
那天的日头格外大,看什么都很亮堂。大寺依旧制整合了一组建筑,照壁、山门、天王殿、大雄殿等。其中照壁、大雄殿是修复的,其他都是重建的。天宁寺原来还有雷音殿、延寿殿、观音殿、鼓楼、钟楼、文昌阁和慕韩园等,因为今天的大寺所圈面积不及旧址三分之一,所以这些建筑都不在增建之列。
天宁寺的规划重建,从设计到施工都是安阳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完成的。重修天宁寺是安阳创“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的重点工程,原计划的工期是两三年。施工方不分昼夜地施工,只用了一年左右就完工了。
假如一年前来,大寺的旧址还为学校、民房挤占,民房就紧挨着文峰塔,有两个文物管理员长年累月地守护着文峰塔。
杨松山如此描述重建大寺的情景:
照壁保存还好,加固维修一下就成了。那大雄殿可破得不成了样子,上漏雨,下透气,几近毁了,只能落架大修。落架大修可是古建筑最高档次的维修。按维修古建筑的规矩,一个构件真是不能用时,才许换。落架大修换构件后,也要和原来的一模一样。落架便是重搭架子再砌砖,仅大修大雄殿就用去了70多万元。
说起来在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的“主持下”重建大寺,所长杨松山蛮自豪的:“大到寺院的蓝本设计,小到一砖一瓦的定制,都是古建所6位专家亲自张罗成的。”
2002年9月30日,安阳市人民政府重修天宁寺工程竣工。天宁寺老是缺乏沿革记录,此文权作“史录”,以补前世缺乏笔录之憾。
天宁寺,给人的第一感觉是,此寺院比较“适宜人类居住”。其院落整洁幽静,管理有序。
天宁寺中最具亲和力的还是文峰塔。不过文峰塔也有缺憾,塔内楼梯台阶过陡过高,往上爬时脚丫子抬高的幅度有些夸张。若今天有盖楼者这般干,准挨骂。好在1989年安阳人在塔内通道中安装了钢筋扶手,四肢“联动”尚能达顶。
那天,大寺对街的小学来了好几个班的学生,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分组列队参观古塔,一组下来接着另一组再上。在塔下等待的学生齐刷刷地掏出小笔记本,拿着笔,一群又一群地轮流围着塔脚下的“简介”牌认真地记。这或许是老师临来时的交代,也许是学生的自觉。他们好像是在课堂抄写黑板上的预留作业。
临来时杨松山所长就曾经给我讲,你可以去卫生间看看,都是按照二星级建的。我去了(太卫生了),一个小男生正在里面小解。我问:“老师是不是让你们回去以后写作文?”小家伙的“水”还在滴拉,就慌着往外跑,身子都快跨出门外时,撂下一个长长的“是”。
我真想知道,孩子们笔下的文峰塔是怎样的。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