碛砂版大藏经
碛砂版大藏经
《碛砂版大藏经》是南宋时代私刻大藏最后的一种。刻版地点在平江府陈湖中碛砂洲延圣院(现在江苏省吴县境内),后来改名碛砂禅寺(见清代康熙《苏州府志》卷三十九),因而通称这部藏经为《碛砂版》或《碛砂藏》。它开雕的缘起现还不甚明了。但端平元年(1234)所刻的全藏目录完全依照思溪版藏经;而全藏开头《大般若经》六百卷由都劝缘官僚赵安国独立刻成,这又和思溪版之为官僚王永从一家所刻的事实相类。就从这两点看,碛砂藏的刊刻显然是受了思溪藏的刺激而发起的。
碛砂藏始刻的年代,也没有记载。现在《大般若经》印本中残存一些原刻本,间有保义郎赵安国独立刻经的刊记。在绍定六年(1233)所刻的《法苑珠林》卷一的刊记上,赵安国已由保义郎升级为成忠郎。依着宋代官制,这类官职至少五年一转来推算,碛砂版开头的《大般若经》大概是《法苑珠林》刻版以前的五年间(绍定元年至五年,1228~1232)就已开刻了(参照《影印宋碛砂藏经》欧序)。不过从《大般若经》的刊记还看不出筹刻全藏的企图,绍定五年刻《无量寿经》(卷上)才有延圣院雕造的题识,跟着端平元年刻出《平江府碛砂延圣院新雕大藏经律论等目录》,备载藏主法忠、都劝缘大檀越赵安国等名字,全藏的计划刻版似乎是在这个时候。
从端平元年起,刻藏事业逐渐发展,宝佑元年(1253)延圣院大藏经坊更扩建了西廊一带房舍(见书字函《法苑珠林》卷五十二题记),可说是达到极盛时期。但没有好久,宝佑六年,延圣院大火(见元僧圆至《延圣院观音殿记》),刻事受到了影响,其后所刻的即不甚多。咸淳八年(1272)以后,宋代垂亡,兵祸日烈,全藏未及刻成便中断了。
经过二十余年,到了元代大德元年(1297),延圣院刻经重新继续(见国字函《大集经》卷二十一题记),次年,恢复了大藏经局(见让字函《大集经》卷十五题记),组织比宋代还要完备,有功德主、对经、点样、管局、提调等职(见大德二年刻虞字函《日藏经》卷四题记)。不久,大德五年,朱文清施刻经版一千卷(见使字函《华手经》卷七题记),大德十年,管主八又施资并募刻经版千余卷(见是字函《般若灯论》卷十五题记),同时还有劝缘都功德主张闾等施刻的一些经卷,这时是元代续刻的最盛时期。后来延佑二年(1315),比丘明了施刻宋代新译经和《宗镜录》等,也补充了经版不少。现存碛砂版刻本上的年代题记,到至治二年(1322)为止,全藏刻成大概即在此时。要是从最初刻《大般若经》的假定年代(1229)算来,前后经过已是九十多年了。
现存的《碛砂版藏经》里,夹杂着一些别种版本。首先是《大般若经》部分。这部分的原刻当是由于宋末兵火被毁了,而后来大体上改用元代吴兴妙严寺刻本。妙严寺本始刻于泰定三年(1326,见天字函《大般若经》卷十题记),刻成于至正九年(1349,见奈字函《大般若经》卷六百题记)。它是用碛砂、福州、思溪等多种版本校刻的。其次,在全藏最后部分,从武字到遵字一共二十八函,乃是管主八于大德十、十一年间,在杭州路募刻(见遵字函《法宝标目》卷九题记),所收的都是南方各版藏经中缺版的秘密经等(这些原来收载在元代大都弘法寺藏经版内)。这一副版片于至正二十三年由管主八的儿子管辇真吃剌捐赠给延圣院,作为全藏的补充部分印刷流通(见多字函《六波罗密经》卷七题记)。其后更翻刻了普宁寺版《传法正宗记》等和《中峰广录》(原版为元统三年,即1335年刻),一共五函,附在全藏末尾。这样组成的全藏版本,保存到明初,至在陜西西安图书馆里还收藏有洪武二十三、四年(1390~1391)间印刷的这部全藏。
《碛砂版藏经》的内容,大体同于思溪版。因为刻版曾中断了一次,后来续刻对于各经的次第略有改动,并历经补充,因而刻成之后和原定的目录(端平元年所刻)不尽相符。现存全藏印本五九一函,比原目增加四十三函。全体可以区分为九个部分︰
(1)《开元录》入藏经︰约一0八七部、五0六四卷,四八0函(千字文编号从天到英)。最后一函(英字函)收《开元释教录略出》和《绍兴重雕大藏音》。
(2)入藏著述一︰《法苑珠林》,一百卷,十函(编号从杜到罗)。
(3)宋代新译经一︰从太平兴国七年到咸平二年(即982~999)所刻,一八一部、二七0卷,二十函(编号从将到毂;以上三部分编次和思溪版相同)。
(4)入藏著述二︰《景德传灯录》,三十卷,三函(编号振、缨、世)。(5)宋代新译经二︰从咸平三年到熙宁年间所译及《贞元录》续入藏经,一四二部,约三三八卷,二十八函(编号从禄到微,在这中间刻字函杂入唐·般若译《本生心地观经》一部,从伊到衡六函收贞元录经,曲字函收唐宋译密典,这些都和思溪版相同)。(6)入藏著述三和补遗一︰《宋高僧传》及南本《大涅槃经》,六十六卷,七函(编号从旦至合,和思溪版全同)。(7)入藏著述四︰《宗镜录》,一百卷,十函(编号从济至感)。碛砂版全藏原刻即至此为止,一共五五八函。(8)补遗二︰管主八补刻版,约九十七部、三一五卷,二十八函(编号从武至遵)。这一部分本来另有目录,现已遗失,印本也不完全,但是后来翻刻碛砂版的明代《南藏》(初刻本)保存了他的面目,上列的部数和卷数即是参酌《南藏》(初刻本)来约计的。(9)补遗三︰《传法正宗记》、《传法正宗定祖图》、《传法正宗论》、《辅教篇》、《天目中峰和尚广录》,五部、四十五卷,五函(编号从约至烦)。这些书都是重翻元代普宁寺刻本补入的。
以上九部分总计约一五一七部、六三二八卷(现行影印本总计为一五三二部、六三六二卷,其中有重复计算,以及将合卷本分开计算等情形)。
《碛砂版藏经》的版式和思溪版大致相同,也是每版五页,每页六行,每行十七字。在各版第一或第二页折缝处刻有函号和版号,有时还刻有刻工姓名,(全藏刻工题名者孙仁等四二三人);卷末有时刻写经人姓名(全藏写经人比丘清满等五十三人)。
《碛砂版藏经》开始是准备依照思溪圆觉禅院本写刻的,中间一度停顿后,又参照元代普宁寺版大藏经续刻,因此,它和这两种刻版有密切关系,可想而知。在全藏里又配用妙严寺版《大般若经》和《宝积经》另本,补充了管主八募刻的秘密经版,所以又和这些刻本的母版有其渊源(妙严寺刻《般若》等四大部是参照福州、思溪、普宁、碛砂和弘法五版的,管版从弘法寺藏经选出则又渊源于辽金刻藏)。在宋、元各种大藏经刻版中再没有像碛砂版这样关系复杂的了。元末,经过了兵乱,南方各种大藏经版都损失了,只剩碛砂版比较完全,明初洪武年间(1397年前后)刻成的《南藏》(初刻本)就纯粹用它为底本增订而重刻。这样,碛砂版有些特点就又通过《南藏》而影响于以后各版藏经了。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