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再刻南藏
明再刻南藏
《初刻南藏》翻刻《碛砂藏》的部分即用《碛砂藏》的版式,每版五页,每页六行,每行十七字,其补充部分也大都沿用此式。《碛砂藏》各经常刻有写经人名字,翻刻本刊落未尽,即时存原样。惟有《般若》等大部经的品题,《碛砂藏》比较简单,《南藏》翻刻则多数加上经名作某经某品,这便成为辨别两版印本的一种标准。
但是,从大体上说,《初刻南藏》还是保存着《碛砂藏》的原来面目的。现存的《碛砂藏》印本不算完全,有了明《初刻南藏》的参校,很多缺略或差错的地方都可得到增订。像《碛砂藏》从‘武’到‘遵’的二十八函《秘密》等经,原来目录散失了,现存印本函号不齐,究竟缺些什么书,这本是个难以猜测的问题,但一对勘《初刻南藏》,也就基本解决了。至于从校勘方面看,《初刻南藏》是对《碛砂藏》原本点勘过的,并还在《般若》等大部经里更多用一些精校的妙严寺刻本,所以它的优点要比《碛砂藏》为多。另外,《初刻南藏》收入禅宗语录一类的书较多,启发了后来的刻藏向这一方面大大的发展,这也是值得注意的。
(二)明·再刻南藏︰明《再刻南藏》是永乐时所刻官版藏经。明代《南藏》初刻版毁于永乐六年(1408),次年明成祖就准备重刻,召集名僧善启等校勘底本(参照《大明高僧传》卷三)。此版开雕的确实年代,未见记载。但雕版地点所在的南京大报恩寺是永乐十年(1412)就天禧寺旧址上动工重建的,而永乐十五年(1417)文琇作〈增集续传灯录凡例〉已有报恩寺重刊大藏的说法,大概刻藏就在其前数年之间。刻到永乐十七年(1419)即已全部完成(参照《金陵梵刹志》卷二)。
《再刻南藏》全部函数有过几次变动。最初计划刻版似乎只有六二八函(到塞字号为止,未收大藏目录),但刻完时即追加七函,成为六三五函(到碣字号为止,其末尾四函《佛祖统纪》还是管藏经僧募缘刊入的)。万历年间补刻三函(石、钜、野三字号),最后又经调整定为六三六函(到石字号为止),六三三一卷。它受了元代《至元法宝录》的启发,在全部编次方面作了一大改革。其前各版藏经都以《开元录》为据,先分大小乘,再各别细分经律论,并将宋代陆续入藏各书、译典和著述交互夹杂地附在后面,显得凌乱无序。《再刻南藏》改变了这一编法,先分经律论,再各分大小乘,而将宋元续入各书分别附在三藏之末,这就清楚得多了,不过它紧接着大小乘经就是西土撰集,其中又附带有唐译秘密经轨,还不能说完全合理。
《再刻南藏》的全部内容,可分析如次︰
(1)大乘五大部经,一三四函(千字文编号‘天’至‘驹’)。
(2)五大部外重单译经,七十函(‘食’至‘贤’)。
(3)小乘经,四十六函(‘克’至‘当’)。
(4)宋元入藏诸大小乘经,三十七函(‘竭’至‘安’)。
(5)西土圣贤撰集,十九函(‘定’至‘伏’)。
(6)大小乘律及续入诸律,五十五函(‘登’至‘交’)。
(7)大小乘论,一二四函(‘友’至‘漆’)。
(8)续入藏诸论,五函,(‘书’至‘罗’)。
(9)此方撰述,一四六函(‘将’至‘石’)。
此藏全体编次对《初刻南藏》说来是有很大的出入的,只有一些内容相当的各函,所收各书次第还大体相同。〈此方撰述〉部门则据初刻本一再增减。像初刻中的藏文《药师经》、《百法论疏》、《嘉泰普灯录》都删去了,另外增加《密咒圆因往生集》、《护法论》、《大明三藏圣教目录》,后来续增《圆觉经略疏之钞》、《维摩经注》、《翻译名义集》(见寂晓《大明释教汇门标目录》),最后又将此三种归入续藏,而另增《圆觉略疏注》、《心经集注》。因此这一部门的函数也屡经变动,末后才定为一四六函。
《再刻南藏》的版式依照其前各版作梵筴本,每版三十行,折成五页,每页六行,每行十七字。字体仍用欧书,但没有初刻本那样工整。初刻残留的《碛砂藏》题记,大都给 除了,只留少数有关校勘的说明(像《传法正宗记》首卷题记说明用开元寺本重刊等)。
再刻版完工后即藏于报恩寺,供应各地的请印。这比后来藏版宫中的北藏印刷便利得多了,因而现在各处保存它的印本也较多。明·万历十二年(1584)北藏续刻著述四十一函(千字文编号从‘钜’至‘史’),南方无版,后经南京礼部郎中葛寅亮代为计划,利用印藏的板头钱,陆续补刻(改用宋体字),在万历三十四年时已刻成十四函,全部何时刻齐,还不明了。
这部藏经刻版是在《初刻南藏》的基础上加以改编的,成为后来各种刻藏的依据,而和它关系最密切的,要算《明刻北藏》。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